簡體版

第六章︰絕不加班,空談誤國!

「典韋。」

徐臻此時正要出門,剛好就在帳門口對視了一眼。

典韋登時便愣住了。

他沒想到這點名要自己的先生這麼年輕。

「好,來得正好,跟我去抬書簡。」

徐臻確切的職責,為文學從事,收攏各地送來的奏折,並且謄抄記錄,再收藏于庫。

同時要兼顧些許情報匯總,上呈于治中,治中再交給別駕,由別駕再挑選給刺史。

也就是州牧曹操。

「誒!」

典韋一肚子話想問,但看徐臻這樣,他就只跟上步伐,快速的問了一句,「俺在之前的營里,他們暗自都說我耗糧巨甚,後來還克扣不少,每日都吃不飽。」

「您能讓俺吃飽飯嗎?」

徐臻頓了腳步,回頭看了他一眼,點頭道︰「我可以答應你。」

「真的?」

「真的。」

徐臻鄭重的點了點頭。

這句話他不止在典韋口中見過,還有很多難民。

吃飽飯,已經是整個大漢如今百姓心中的渴求,很真實但的確如此。

……

自陳留起,發出了屯田令。

曹操設屯田校尉、都尉以及中郎將,將百萬流民編纂名錄,並且與軍隊一同混編而耕種。

開墾荒土,分配良田。

以耕牛為計,計牛以承土,發動全境百姓耕地,而等到秋收時,上交固定的稅額,其余的都能自藏販賣。

如此,所有境內流民全都激動了起來。

「若是真如此,今年天公作美的話,咱們家里就有糧食了?」

「開墾的田土,都算是我們的嗎?此法會沿用多少年?」

「雖不知多少年,但此法卻能讓家里有個念想。」

「而且,家中已經無糧者,可以向官吏借取,等來年再還,若是大家勤于耕地,一兩年就可以溫飽富足。」

「不走了,真不走了!就在兗州耕種,家中妻小老人,都可相助田土,可免于賊寇流亡之亂,己吾附近光是田土就可開墾數萬畝,必然是豐收!」

「哪怕天公不作美,下一年依然有盼頭!曹公是英明的!」

「軍營之中有人一同編入同冊來耕種,是否是監工?!別到時候又反悔,讓我們上繳了全部糧食……唉……」

「即便如此,眼下須得吃飽飯!」

一時間,雖有戚戚之聲,但大多數農戶還是奔走相告。

相比于之前等待開倉放糧去感恩戴德,這等大肆開墾田土,並且將多戶抱為一冊的做法,讓百姓更加有盼頭。

至少不用擔心領了糧食後,下一次等待開倉在什麼時候。

是以,屯田令下不到三日。

全境之民幾乎都進入了有序的開墾行列之中,居于衙署的曹操,得各地的政見奏折後,笑得合不攏嘴。

這百萬人口之難,當真算是安置了下來。

此時,陳留內城府邸,一處豪宅之內。

兩名文士,一位將軍在屋內,面色有些不悅。

居中坐在主位上的,是一身穿褐色錦袍,顯得富態的中年男子,胡須濃密而眼框細長,笑起來時候會眯成一條縫。

不過此時,他卻並沒有任何笑意,所以眼角顯得如刀尖一樣,帶著鋒芒。

「陳留尚且如此,日後不光是一郡之地,哪怕一州之地都能有糧食入倉,青州兵有三十萬,會如何感恩戴德……」

「此策,我倒是去打听了,」下首文士瘦削,黑衣黑袍,頭戴冠帽,面容冷肅,「據說是軍中一校吏而上。」

「有如此遠見,恐怕只是剛巧踫上罷了,如此只能說一句命卷曹氏,讓他得此民心。」

「孟卓,依在下之見,恐怕曹操必然能坐穩州牧之職了。」

說話這瘦弱文士姓陳名宮,字公台。

和張邈等兗州名士,在兗州刺史劉岱死後,一同推舉曹操為州牧。

當然,最初提及此官位的,還是人在冀州的袁紹,他們只是推波助瀾,當初所想的是,兗州名士不少,一向都有民望,百姓之依托也。

即便曹操任州牧,也需倚仗他們。

誰知,來了一個荀文若。

任用之官吏,多是這位荀氏之後推舉的潁水寒士,以才為主,不重德行名聲。

一下弱化了他們名士之勢。

再加上,兗州名士之首邊讓多次表示對曹操的厭惡,導致被殺。

這讓他們頓時明白,當地的名士勢力,恐怕已經失勢了,日後這兗州絕不會再有張邈一席之地。

州牧一職,雖是推舉,但大多是從各地的郡守之中出。

也就是二千石們。

當時足以受舉薦而起的人,最應當是擁有八廚之名的張邈,所謂廚者,便是急公好義,散財而善之人。

張邈經營多年,本有此名聲在外。

結果袁紹力主推舉了曹操,只字不提張邈。

其緣由,張邈認為……乃是袁本初要擁立劉虞在幽州為天子的時候,他曾極力反對。

事情的癥結,就在這。

張邈現在以為,曹操要徹底除掉兗州名士,是遲早的事。

畢竟,他麾下的心月復官吏,遲早要洗得干淨方可放心任用,日後也好一心對外,不必擔憂內部爭奪之勢。

「哼,」張邈冷然深吸一口氣,片刻後一只手拍打在了桉牘上,道︰「倒也不可坐以待斃。」

「如之奈何?」陳宮坐起身來迷茫的看向主位,他雖是胸中有謀略,但這內政收民心之策,當初可也沒想過。

「孟卓,如今已經敗了,曹操此策,民心歸附,無人敢阻攔,哪怕邊讓再生,也說不出半點瑕疵,無非是眼酸嘴硬罷了,能改變什麼?」

「那倒是!」

張邈心里淤堵。

陳宮這話說得實在,現在已經沒辦法挽回了,還能怎麼辦呢?

「那我且問問,到底是誰獻此計?」

若非是他,民心民望,必然還在向著我!

「我知道,」在右手跪坐的那名壯碩將領忽然立起身來,「前段時日,曹純親自來問我要一帳下小卒。」

「我剛好問了一句。」

「那人名叫徐臻,字伯文,是河北人士,出身白丁,並沒有什麼名聲,只是憑借盡忠職守,混了個校吏。」

「而後又攀上此次求賢問計之令,寫了這策論上去。」

「徐臻……」

張邈心中一緊,將這個名字牢牢記住。

區區校吏,不足為懼。

但此時不知為何,就是覺得喉嚨發堵,心里不舒服,唯有將之除卻方可痛快。

……

陳留衙署。

曹操 然抬起頭來,「什麼?你要親自去屯田?」

他不可思議的看著徐臻。

「不錯。」

徐臻抱了抱拳道︰「夫為官者,心系于民,此計為在下所獻,應當身體力行。」

「你……」

曹操戰術後仰了一下,「晚上,可陪我們一同商議,或可論談天下大事,又可清點各地民情,如何不好?」

你簡直蠢笨如豬,可伴在州牧之左右,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為功勞,別人想而不得,你跑去種地?!

真以為我非寵信你不可?!

「主公,如此相談收效甚微啊。」

聊了三個晚上了,毛都沒有。

徐臻覺得這時間浪費得心疼。

我絕不虛度加班,和你們空談誤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