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章︰我已知君侯大志!將軍請奮勇!

行軍三日。

此時的典韋已經到達而了汝南,繼而與本身在譙郡附近的兵馬匯合。

徐臻的三千宿衛兵馬,曹純的五千虎豹騎,此時幾乎都在他手中。

加上新丁八千,沿途兩翼護送的探哨兵馬,以及運送糧草的後勤軍士,大概一萬六千五百人。

這些人除了新兵幾乎都是典韋的舊相識,但人數太多,進軍的路線反而緩慢。

所幸有賈詡與夏侯恩跟隨行軍,如此行動頗為便捷。

「若是日夜行軍的話,還有兩日方可到達。」

「大公子也在趕往此處,他是輕裝豹騎前行,應當可以趕上,」賈詡看了看周圍的地形,縱馬到典韋身邊來說道,「此時若是停下行軍,等到君侯來時也會耽擱些許,將軍不如立刻急行軍,再快一些。」

「廬江此時容易攻取,有水陸兩地可進其境地,將軍再過一日便可入境。」

「當真?」典韋現在對賈詡客氣多了,自從上次斬殺那三百內位之後,他就逐漸對賈詡稍微多了點尊重。

「不錯,陸路行軍,廬江反倒會沒有防備,現在廬江頗為復雜,此地原本屬孫策,後孫策棄歸袁術,轉向江東發跡,這些年重心均在江東,主要為丹陽,後來袁術讓劉勛駐守,如今應當是陸家人在此,也就是陸康。」

「卻不知,陸康是否還活著。」

「但現在于廬江之內,無論是陸康還是劉勛,百姓都無固守之欲可言,是以境內城池自然不可能久守。」

賈詡這一路來,收到了很多探子的情報,加上此前對廬江一地的了解,此時將分析盡皆全數告知。

而且,他也明白徐臻的戰略。

廬江在豫州與揚州的交界,甚至若是被豫州佔據久了,劃入豫州南部也並非不可能。

日後,一定會成為南北兵家必爭之地。

廬江有陸路水路,都可行軍。

南北通達,可有入江東之路途,日後取揚州將會更為便利。

廬江皖城,自古有數次大戰都是為南北爭奪,得水利之便,于戰略上將有巨大裨益,估計即便司空來領軍,也定然會想要廬江。

此時既然有機會,當然要立刻動兵。

「將軍急行軍,一日夜便可到達,率虎豹騎與宿衛營中所有騎軍先行,走陸路繞道去皖縣,在外關口不知多少,但盡皆可下。」

賈詡在戰馬馬背上立起身來,腰板挺直,神情頗為自得深邃,思緒已經飄向長遠之處。

他善于多思,在許多情報之中,發現許多端倪,從而猜測各地的狀況,而後推想天下局勢。

如此狀況,其實便已經是賈詡揣測到了徐臻的心思,他要的是廬江郡,以側面威脅壽春。

如此一來,情況有二。

一為,若是廬江此刻乃是劉勛所佔,早已打壓了陸家,那袁術必須分兵來救,這樣正面戰場上便可減輕壓力。

二便是非是劉勛,而是陸家掌控,如此徐臻便可得也,得兩郡立足,不光有陳留還有廬江。

水陸兩軍皆可養之,此心志可不小。

「將軍,恐怕看不到君侯之志,其志乃是在天下也,如此廬江之地,對于君侯來說,便有必下之理。」

「他乃是勢在必得。」

典韋听完了此話,決定再信一次,畢竟賈詡自從歸順了君侯之後,確實從來沒有坑害過他。

所獻的計策,向來都有好結果,讓典韋立下了不少功績。

「這麼說,廬江果真很重要?」典韋眉頭挑動了一下,他當然知道這小老頭厲害,否則如何能攪動天下風雲。

就一個天子自長安東歸之時,他在其中不知為多少將軍謀劃了退路,順帶給自己一個全身而退,待價而沽的路途。

但,典韋想不到廬江有什麼重要的,無非是水鄉罷了,他更不知道君侯的大志是什麼。

以往也只是听令行事,是以免不了還想多問一句。

「不錯,請將軍相信老朽,老朽已然猜到君侯的大志,此廬江之地必須得佔!」賈詡鄭重抱拳。

「好,急行軍!」

典韋沉聲怒喝道。

當即前驅兵馬,點兵向廬江,準備日夜加急行軍,不在路上耽擱半分。

……

兩日後。

徐臻率一千精騎沿途趕路,日夜行軍,輕裝而行,每人只帶三日口糧,其余輜重盡皆不要。

跨四百里而追逐,差不多快要追上原本中軍。

而在一日之前,徐州戰場上曹仁兵馬趕到。

果然如劉備所言,並沒直接進入徐州駐守,而是以大軍繞道南下,橫穿譙郡邊境道路,自山間、平原不斷行軍,逐漸的包圍了呂布兵馬。

同時快速收攏戰線,突襲後方。

與此同時曹操大軍已從側面合攻,形成了掎角軍勢,讓呂布自顧不暇,兵敗而退守廣陵、譙郡兩地。

于是徐州城內大軍又攻出,沿著之前呂布行軍路線,朝南追逐,曹操至少八萬沿著譙郡、廣陵約模八百里戰線南下。

期間要道幾乎全部佔據,在攻佔譙郡半數縣城之後,終于和劉備在一處名為山桑之地匯合。

「玄德老弟!」

「曹公!」

兩人自遠而走近,劉備在很遠之處就已拱手打禮,曹操卻是大氣張開雙臂,抱住了劉備的雙肩。

同時口中大笑,「玄德老弟,多虧了你!否則此時徐州必定要陷落,車胃守徐州之地雖忠厚,但終究不是能鎮人心之大將!」

「若非是玄德,恐百姓必遭呂布賊子屠戮!」

「曹公言之過甚也,」劉備謙虛的笑了笑,道︰「曹公行軍之路線,攻呂布之必救,徐州軍民萬眾一心,必可抵擋十日之久,饒是呂布兵鋒極盛,也必為人心之牆所抵擋。」

「如此前後合圍之勢,實乃是曹公所造。」

「君,行軍亦可造勢,動輒擊之長遠,不囿于眼前短利,才是天生大才也,玄德敬佩。」

「哼,」曹操輕笑一聲,重重地拍了一下劉備的肩膀,「我才該敬佩老弟。」

「天下諸侯莫不勤王,唯有老弟不舍生死,為大漢痛擊叛賊,這份忠心必能感動天下人。」

劉備听了這話神情稍稍不自然,但很快又恢復如常,輕笑著躬身而下,「不敢有此想,只盼百姓安寧罷了。」

「好!隨我去軍帳。」

曹操依舊笑著,也不過多糾結于此事,他知道劉備志向不在豫州之中,但此時卻沒辦法打壓。

因劉備之功績,的確佔據極重的一環,當下四周環敵,不可傷了人心。

有功績,必定要繼續任用,並且是以感恩之心,重用劉備方可,至于日後如何防備,卻又再做打算。

在來之前,實際上郭嘉就已經進言說過很多次了。

不可動劉備分毫,否則必會遭人非議,等此次平定叛亂,劉備有功之後,必然要去面見天子,等見天子之後,為他封爵拜將,而後留在許都之中。

如此日夜可監視其行,伺機而議便是,到時候,劉備是殺還是留,任用還是罷黜,都可由曹操來決定。

反倒是程昱、荀攸,曾向曹操進言殺劉備,特別是在行軍路途上,若是有機會就將劉備殺了,否則此人日後必成大患。

但曹操心中卻十分不舍。

若殺劉備,便會被他二弟所恨。

曹操又始終惦記其二弟,又想將劉備收入麾下,但同時也知道劉備的心志絕對不會甘心屈居人下,是以陷入了糾結之中。

但最終,這位梟雄心性之人,向來屬于他的解決辦法,便是勸自己無需擔憂,區區劉備不在話下,日後自有收復擊潰之法。

當然,曹操也不可能知曉,這位未來的昭烈大帝逃跑的本事,比之當年高祖還有過之無不及,也屬天命之人。

這亂世之中,有些人天命乃是起事便有無數賢才名士來聚,在一開始便佔據了最大的優勢。

有些人的天命便是無論怎麼作死,作多少次死,頭腦發熱的浪漫主義多少回,總能逢凶化吉,甚至還睡別人嬸娘。

有些人的天命,便是完全體現在保命上,前半生全是劫難卻可活下來,到五十歲之後騰飛于某處,當真的池中之物遇風雲則化龍。

兩人到軍帳之內,因為天氣濕冷,所以宿衛還是升了火盆在內。

曹操將劉備拉到了臥榻處坐下,兩人一同向火,同時抬頭看向隨行而來的關羽、張飛,笑道︰「雲長冷不冷?」

關羽不看曹操,雙手拱起,眼神微微眯著,長髯被風吹到手臂臂彎之處,當即道︰「多謝曹公,關某無妨。」

「嘿嘿……」曹操大笑而視,柔聲道︰「今日戰事已歇,軍中自有巡守,諸位便可休息半日。」

「這樣,你與三弟翼德,去尋子孝,我叫他準備好了佳釀,先暖暖身子。」

「真的啊!?」

張飛眼楮頓時一亮,跨一步走到近前來,對劉備道︰「大哥,那俺與二哥去也?」

劉備神情一滯,卻是頗為有些無奈,這數日大戰,的確一直在給張飛禁酒,當即苦笑搖頭,「去吧,但切莫貪杯。」

「雲長,看著他點。」

「誒,大哥。」

「快快快!走走走!」張飛碎嘴起來,得了劉備的首肯,拉著關羽就走,走得幾步關羽轉頭來對曹操拱手鞠躬,張飛自然也學著樣子敷衍了一禮,而後快步離去。

到旁邊軍帳之內去找曹仁。

此刻軍帳內,只剩劉備與其貼身宿衛陳到;曹操與謀臣郭嘉、將軍于禁以及自楊奉軍中新得的一員將軍徐晃。

曹操在當時與楊奉未曾決裂時,就已經看中了徐晃,並且多方示好,最終求得歸附。

後楊奉逃離,徐晃就帶兵歸順了曹操。

有如此先例,曹操自然明白,他如今魅力及聲名定可吸引豪杰名將,所以很多文武大臣,同盟之友共事之後,還是有機會可以拐跑別人的愛將的。

于是又對收服關羽增添了不少信心。

故而打起主意去對關羽格外關心。

此時帳中諸人里,曹操與劉備訴說了些許袁術之罪行。

曹操忽而感嘆了起來,「無論如何,袁術失天下人心,因諸侯圍攻,此舉必定是自取滅亡,正因如此,方才會如此方便募兵!」

「不錯。」

劉備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我在來時,不過募兵三日,便有四千余鄉勇入營,為的是殺賊保家,此說明人心向漢。」

「哈哈!」曹操感慨的伸出手搭在劉備的肩膀上,道︰「也說明你老弟在境內聲名極高,普天之下誰能如你一般,三日募兵四千人,何其可怕。」

「曹公謬贊了……」

劉備謙虛的躬身,同時心里也有點發虛,實際上他三天募兵了六千人。

只是說出來,可能會引起曹操不滿與恐懼,畢竟這麼多人踴躍入營,雖有為了保衛漢室之名,也是古來罕見。

天下應當沒有比他募兵更多的了。

這些人,在經戰之洗禮後,自然會逐漸變得老練,日後會逐漸成為劉備麾下忠心將士。

「曹公接下來,準備如何攻取?」

劉備認真的問道。

曹操此時嘆了口氣,道︰「袁術失勢,而我軍佔勢,當徐徐推進,分路破軍斬殺,削其兵力士氣,讓袁術退守諸地,若是我所料不差,隨後將還會有諸侯兵馬攻其南側。」

「譬如孫策。」

「嗯,文台將軍之子,我也曾見過一面,那時年輕並非老辣之人,但卻豪氣萬丈,絕不會甘心屈于叛漢之人麾下。」

「等他攻袁術之南,我等立刻就 攻北部,力圖將袁術圍于壽春之內。」

「有失有得,無需掛懷,既是瓜分,當讓他人得功績。」

曹操對劉備笑著說道。

這話,不光是在說孫策,當然也是說給劉備听。

安心作戰,絕不會因功績而有所顧慮。

「曹公果真大氣。」

「有曹公此言,恐怕天下諸侯都會奮勇而戰,為大漢立功,只求揚名于我漢室名流之列,聞達諸侯之儕。」

「呵呵呵。」

曹操笑而不語,心中卻對此話深以為然。

此戰,將會有多少英雄人物聞名于世,此次恐怕是近年來動蕩最大的一場戰事,人人自然都想要得其名。

斬殺袁術者,甚至可宛若日中天,被漢室銘記,為百姓銘記。

如此會獵,便看誰能拔得頭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