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七章︰您這樣讓我怎麼學啊!?

當天夜里。

曹純帶兵突然奇襲汝南城,城外百姓躲藏在道路兩側,見旗幟則出來相迎,甚至還有熟路者為軍中將領帶路。

在不到兩個時辰內,行軍至城下,包圍城郭,而後勸降。

曹純命人將之前葛陂黃巾數名頭領的首級懸掛于戰馬之上,來回游走,讓城上的守軍得以看得清晰。

如此多次勸降之後,城門大開,葛陂賊兵不再負隅頑抗,將城池歸還。

曹純得以率軍進城,立即佔據了城門之上各個要道,建立防備,清點城內宅院,收取城中賊兵財物。

所得無比豐沛,而且本就沒有多少百姓在城內,不存在劫掠,虎豹騎掃清財物聚集之後再做分配。

已成傳統。

曹昂親自下令,所有人不得私藏財帛,不得侵佔房屋田產,不得欺辱百姓,守住各地的要道之後,很快將治安穩定下來。

逐漸,天光大亮。

典韋已回到此前營地,剛好徐臻一覺醒來,果然迎來了好消息。

「太守,汝南城已下。」

徐臻微微一笑,正打水洗臉。

典韋見狀,頓時目瞪口呆的盯著許褚看,兩人眼神一交匯,都很錯愕。

你看我干什麼?

許褚眉頭逐漸皺起,自問可沒得罪過這位前宿衛統帥。

典韋則是心里不爽,地方豪杰是有威望,可已然投誠為宿衛了,居然還讓太守自己去打水?

以往俺可是日夜都記著此事,太守雖然嘴上從不願意,甚至偶爾會罵俺,但俺知道,他心里可樂呵了。

他不肯是他的事,打水這點小事,為何你自己也不肯,又不是士族那些金玉身子,難道還舍不得力氣不成?

兩人互相瞪了一會兒,逐漸踫出了點火花。

但此刻典韋還有要務,自然不和他多言,只是對徐臻深鞠一躬,恭敬的道︰「太守,現下請您至汝南城,安排軍務。」

徐臻此刻洗完了臉,將水倒在營地旁的土地上。

耳邊登時就響起了微弱的提示聲。

【你按時起床洗漱,自律躬身,自律值+5】

「臥槽。」

徐臻當即心里罵了典韋一句,早就跟你說了不要幫我打水。

這些日子少拿了至少千點,感覺四舍五入損失了一百萬。

我心里跟滴血一樣你個憨貨!!

平日里還沾沾自喜呢!

「走!去汝南城,」徐臻深吸一口氣,換上衣物,提刀而走,著令宿衛牽來了戰馬,跟隨在後的典韋心里一下就了然了。

又十分埋怨的瞥了許褚一眼。

「唉。」

這人雖為豪杰,在境內享譽威望,但似乎還沒被殺掉氣焰,看太守氣得,很明顯是在怪罪他連些許小事都不肯做。

定要找個機會,好好教訓一下,免得欺負太守人好心善,日後恐怕還要翻天了,他恐怕還不知太守在軍中聲威有多高。

許褚那邊也是听到了這句嘆氣之聲,眉頭又皺了起來,心頭來了不少火氣,只是很快壓了下去。

罷了,畢竟典韋是早年跟隨在太守身邊的心月復之人,忍一忍便是。

……

中午。

眾人已行至汝南城內,在外流亡的百姓,也多回到了城中來,原本居住在外城的士族商賈重回家中宅院,許多商販也再得復業。

在外郊村落、鄉亭、大集會的百姓,同樣也生機勃勃,開始領城中糧食而食,耕牛放出以春耕。

徐臻在進入之後,曹昂已經將政事排布得井然有序。

「兄長!」

此時,曹昂和曹純在衙署門外等待,見到徐臻下馬走來,當即上前行禮。

「不錯,我見城外百姓已安置,子脩已有主公風範了。」

徐臻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真心夸贊。

這段時日,曹昂的風範的確成長極快,曹操早年帶他在身邊言傳身教,自小又有家學,其養母丁夫人恐怕又傳其柔和。

是以行事不光有曹操的果決干脆,還有一股仁德在其中,對待謀臣禮儀備至,真為上佳人選。

只是天命,不知我能逆否。

徐臻拍打他肩膀的時候,心中稍稍想得深刻了些。

讓曹昂神情莫名錯愕,但唯有笑意不減,將疑慮揮去。

「多謝兄長夸贊,本就是學習父親、與兄長之風。」

「政事無慮,境內可先不用招兵買馬,將戰報告知主公,我們在汝南居住一段時日,養精蓄銳,操練軍士,逐步安穩,靜待時機。」

徐臻邊走邊說,此時思路暢通,知曉政事安定之後,百姓與士人之心都需時日來收服。

如今【84】的智力與【82】的內政,能給予他太多的思維,但最多只是良吏,未曾到智多近妖的地步。

「腦海中所能容納的記憶和學識,依舊也有限,還需要繼續提升。」

徐臻暗道。

雖理政思路清晰,但終究還遠遠沒有達到首屈一指,更別說超出「人」的範疇,還要繼續提升!

「放心吧,伯文。」

曹純當即點頭,「我已派人送去了戰報,等會兒我就去安排農耕之事,我們現在汝南安定下來。」

徐臻看向他笑道︰「還要再追一封書信,先讓子和兄長暫代汝南太守,將各地縣鄉官吏全部收服,若是無官吏的要立刻舉薦上任。」

「我?」

「不錯,虎豹騎統帥,若是代為太守,當地士人都會踴躍而來,因為曹氏精銳在此,如今已可代表安穩,有子和兄長的名頭在,治安便會安穩。」

「好,那我就當仁不讓了。」

曹純面帶微笑,轉身離去。

此刻,徐臻與曹昂相對而坐,同時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放在了桉牘上。

對曹昂道︰「這是董訪寄來的書信,昨夜交到我的手中,子脩你看看。」

曹昂拿出書信,掃視幾眼後,忽然驚喜的抬頭看了一眼徐臻,而後又仔細閱讀,最後將書信按在了桌桉上,臉上笑容逐漸燦爛,「如此,大事可成也!」

「董昭竟能說動楊奉?!」

信中所言,董昭自張楊軍中見楊奉,卻明言自己受兗州牧之命,嚇住了楊奉,到時可引見。

而楊奉很關鍵,他和董承、楊定是一伙人,可進言董承,為了免除被張楊、張濟乃至是段煨,李郭等將軍的追殺,會請曹操入洛陽。

迎接天子。

「此計,我心中已經了然,」徐臻微微點頭,又取出了新的地圖,攤開在桌桉上,兩人湊近一觀,乃是自汝南起,由南而走。

向北而攻,將關隘攻破,便可入洛陽境地。

而洛陽南面的關口,實際上是有大軍把守的,稱之為陝地關隘,駐扎囤積兵馬數萬,將軍乃是張濟。

其軍力絕對不容忽視,若是要硬攻,極有可能讓虎豹騎損失慘重,徐臻也不一定攻得下來。

人數上並非是優勢。

但徐臻還是點了幾下這個地方。

「此地,張濟必會讓出。」

曹昂驚訝的抬頭,一眼可見徐臻的面龐上滿是堅毅表情,絲毫沒有半點動搖,斬釘截鐵。

這麼自信?

「兄長……可有什麼情報?」

徐臻表情鄭重,直視曹昂的目光,干脆利落的道︰「沒有。」

「這是論斷。」

曹昂眨了眨眼,戰術後仰……

父親,這個我真的學不來。

太可怕了。

又是這句話,論斷……意思就是,猜的是吧?

曹昂陷入了沉默之中。

兄長,您這讓我怎麼學?!

「總得,有些根據吧?」

曹昂試探性的問道。

徐臻思索了許久,眉頭緊鎖,仿佛遇到了極其艱難的抉擇,最終道︰「玄學,推算出來的,昨夜星宮南移,有將星——」

「好了,我信。」

曹昂當即打斷徐臻。

若是說玄學,他就更加不知道怎麼和徐臻商議了,但是內心也真的敬佩徐臻,居然用這種理由來搪塞的時候,不光可以說得煞有介事,還可以表情鎮定,誠懇不已,好像自己都信了。

「那,就以此關隘為主,派出哨騎打探消息?」

「不錯!」徐臻點了點頭,笑道︰「如此一來,我們自南向北行軍,便可不易被人發覺。」

「如此主公可用少量兵馬去迎天子,至南關而下,便拐入豫州,到時候那些將軍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若是在此處再埋下一支虎豹騎精銳,還可迎頭痛擊追兵。」

曹昂眼眸忽然晃動,一下子恍然大悟了,原來真正的排布在後頭,論斷那張濟是最難的一環。

若是張濟真的離去,此地可令虎豹騎佔據,之後要迎天子簡直是十拿九穩。

「這樣,子脩你寫一封書信,告知老太爺。」

「阿翁?!」

曹昂又愣住了,跟他有何說的呢?

「請老太爺可以著手準備在許縣購置宅院了,將當年皇宮舊物,先帝所賜曹氏的物件,都可放入其中,供天子居住。」

「兄長的意思是,天子最終會去許縣?」

「不錯,」徐臻神秘一笑,「昨夜夜觀星象……」

這話一出,不遠處安靜坐著的諸葛亮都搖頭了。

又開始了。

曹昂的臉色當即就變了,大為苦澀,連忙打斷徐臻,「不不不!

絕對不是夜觀星象出來的。」

「兄長你教一下啊,怎麼判斷的呢?!」

徐臻哈哈一笑,捏了捏他的肩膀,道︰「不必著急,等真是如此結果,我再一點點教與你。」

「這……」

曹昂心里跟貓抓似的,難受到臉色憋得漲紅,學個屁!

兄長所知道的情報,從不隱瞞我,而且有什麼想法都會第一時間分析商議,這一年來的確是宛若師長。

待我絕無半點隱瞞,說傾囊相授也不為過。

為什麼我就是猜不到呢!?

他什麼都教了啊!

是我天資魯鈍,實在無法想到嗎?!

這一瞬間曹昂人都已經懵亂了,甚至心思還有挫敗感,但急切的就是,他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到底是怎麼論斷出來的!

「不要多想,若是真可成,我定然告知你。」

徐臻收起了笑容,揉了揉曹昂的腦袋。

曹昂苦笑著,拱手而下,「兄長之才,真是令人望塵莫及,子脩所學還需太多。」

「沒關系,」徐臻坐直了身子,柔和的笑道︰「子脩還有數年可學,時日還有很長。」

這一兩年來,徐臻身邊都有品性極好的良友陪伴,若是日後真的分別,其實心中也並不好受。

人之一世,還是要有三五個能時常互懂的摯友,否則太過無趣了。

曹昂執禮而拜,前去軍營傳令,他身影消失在徐臻視線後,徐臻當即反手給了自己一巴掌。

再也不裝逼了!

我特麼拿什麼教他?

我也分析不出來,為何張濟要撤,天子要去許縣。

只能以地利人和為主,但說出來理由太過稀松平常,人家能信麼!

「太守,不至于……」諸葛亮听聞清脆聲,忽而驚訝抬頭,發現太守是墊了一只手在側臉上打的。

甚至墊的還是手心。

嘖,不愧是您。

……

三日過去。

汝南軍報送到了潁川之中。

曹操當即大為贊賞,並且直接開口夸贊了曹純與曹昂之功績。

徐臻獨自書寫的一封書信中,明言汝南內政事,皆由子脩獨自推行,政令井然有序,民心可依。

春耕屯田之事,已推及全境,在秋日若天公作美,汝南定然可得糧食,即便欠收一樣可用河鮮充饑,令成途徑。

讓曹操頗感欣慰。

「讓子脩去跟著伯文,當真是對的。」

曹操越想越覺得舒適,當真為明智之舉。

再加上,徐臻領軍之後,立下戰功的名聲傳揚,如今士人求入仕太多,寒門與白身最為奮勇。

門庭若市也!

曹操豈能不高興,此一計,不過是讓伯文得領兵而已,但卻得了豫州士人之心,而伯文又可帶兵,以養虎豹騎百戰百勝之勢。

一舉數得。

「汝南如此建功,豫州幾乎已經穩固,我看已經可以再分派人手了。」郭嘉當即拱手,「不必再等完全之事,趁春耕時節,命各地推舉官吏,安排至豫州便是。」

「至于豫州牧,也可定一人來理。」

他話音剛落,門外宿衛剛好踏入門檻來報。

「主公,劉玄德自小沛而來。」

曹操微微一笑,對郭嘉道︰「這位玄德老弟,當真是快也。」

郭嘉稍稍欠身,方才的話也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若是沒記錯的話,劉備曾經被人推舉為豫州牧過,但從來沒有到任,也在當地沒有任何勢力,只是掛了一個名頭。

而那個推舉之人,現在已經被趕到揚州壽春去做冢中枯骨了。

推舉的緣由自然也無他。

無非是讓劉備也卷進來罷了。

用心不光彩,但現在這處境,劉備又來到此,其意似乎頗為耐人尋味。

不過……

郭嘉偷看了曹操一眼,發現他臉色毫無難處,腰背挺直大有雄風在,向來心里已經早有決斷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