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三章 玄德辭于逆旅,永歸本宅。

「玄德公,既然如此的話,那我也就不在叨擾了。」

何晏重新從袖子中取出那柄短刃,將其放在桌桉上。

「我是不會放你走的。」

「同樣,我也不會帶你回許昌的。」

劉備這樣背負著重大政治聲望的人,其實曹操也不好殺。

就好比孔融,哪怕曹操再不喜,那也只能忍著。

但劉備不一樣。

孔融那純屬「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沒眼看。

要是把劉備帶回許昌,讓劉備再和劉協勾搭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將會產生多大的亂子。

上一次的「衣帶詔」還歷歷在目,要是還把劉備請回去,劉協說不定都敢直接偷偷跑掉,給所有人一擊悶棍。

曹操即將是迎來與袁氏的大決戰,後方根本不容有失,所以何晏才會說不能帶劉備回許昌。

劉備對這個結局也並未意外。

「慎侯倒也實誠。」

只見劉備站起身來,走到何晏的前方,一把拿起那柄短刀。

「可慎侯,你就不怕我挾持你,討得一條生路嗎?」

何晏搖搖頭。

「玄德公既然自己都已經做出了選擇,何必要再恐嚇于我?」

「何況,我何晏雖然不如玄德公的身手敏捷,但畢竟是身著甲胃進來的,玄德公想要數息之內殺死我也絕非易事!」

劉備一下拔出短刀,閃爍著寒芒的刀鋒在他的指尖躍動。

將刀柄握住,劉備低頭看了眼何晏後發出感嘆︰「孟德兄倒是好福氣,有你這般麒麟子。」

何晏听到劉備的夸贊,心中更不是滋味︰「玄德公,假如你在未來收養一個精挑細選的養子後,你會如何待他?」

劉備話中透著肯定︰「既然能被我收為養子,必然是心性極佳之輩,就算不如慎侯能力出眾,吾也會待他如親子!」

何晏相信劉備說的是實話。

但最終,即便是劉備這樣的人,依舊是被皇權改變了心性,成為了那個充滿矛盾的漢昭烈帝。

「那就好。」

何晏留下一句不明不白的話後,就起身朝著營帳外走去。

「我就不送玄德公了,至于玄德公的從屬、妻女,我都會替玄德公照顧好他們,還請玄德公安心上路。」

說完,何晏朝著劉備作了一個長揖,便背對著劉備走出營帳。

劉備盯著何晏的背影,只要他想,一個箭步上去就可以輕松洞穿何晏的脖頸。

不過劉備並沒有這麼做。

正如何晏所說,他剛才就已經做出選擇,沒必要再拉著何晏墊背。

直到何晏走出營帳,劉備才低頭從短刀上打量著自己那憔悴不堪的容貌。

刀刃上的容貌緩緩變的年輕,一條條的皺紋逐漸消失,拉著劉備的思緒回到了從前。

那年十八少年笑,白衣沽酒竹廬旁。

往日,與同宗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同拜師盧植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自己不怎麼愛讀書,反倒是喜歡狗馬、音樂、華服,常常惹得教授自己讀書的夫子不喜,被趕到牆角罰站。

加之自己常常喜歡結交豪杰,有時候惹出麻煩來,還是年紀稍大的公孫瓚出面幫劉備擺平,故此劉備也一直將公孫瓚視為兄長。

二人還在讀書時就曾約定,將來一定要一起出將入相。

在二人的規劃中,等回到涿郡後,就收攏鄉勇,參軍入伍,為國效忠,平定邊患。

在此途中,自己應該還是會遇見關羽、張飛、趙雲、田豫、牽招……幾人會一同合力將那幫時常前來作亂的烏桓人、鮮卑人殺的屁滾尿流,成為邊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到時候,公孫瓚會如願的成為鎮守邊疆的將軍,「白馬義從」之名會威震北方,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關羽會因為戰功而被免去罪名,重新變成那個關長生,衣錦還鄉回到河東。

張飛和趙雲大概率是跟著公孫瓚一起留在幽州,馳騁疆場。

田豫那個大孝子也會時常陪在母親身邊,不用在擔心母親的安危。

與自己為刎頸之交的牽招則會和自己一起被朝廷征闢,前往當時最繁華的漢都洛陽。

在那里,自己可以遇見很多人,與很多人結交為好友,比如袁渙、孫乾、糜竺……不過關系最好的,應該是那個敢于打造五色棒,不畏權貴的洛陽北部尉曹操。

自己雖為漢室後裔,卻因為家道中落,常常受人冷眼。

曹操雖是家世顯赫,但因自己父親被過繼給宦官,不為士人所容。

惺惺相惜的兩個少年會站在一起,與朝中那些貪官污吏做著斗爭。

就算有所挫折,自己和曹操始終都不會低頭,而是始終倔強。

失敗一次,那就再來一次!

失敗十次,那就再來十次!

什麼董卓之流,一進洛陽就把他打殺了!讓他不敢對漢室再有非分之想!

總有一天,他二人會掃清朝堂污穢,重振漢室!

到了那個時候,不需要張角在外面發放符水,自己和曹操都會位列九卿,並征召天下名士為國盡忠。

內有荀或、陳登此等王左之才,外有孔融、劉表那等州郡之主,百姓很快就可以安居樂業,再也不會受到太平道的蠱惑,選擇成為賊寇!

直到數年後,天下徹底大治。同時如曹昂、何晏那樣的年輕人開始展露頭角,自己也可以安心的向天子請辭,回到涿縣的那個桃園中,與公孫瓚、曹操、關羽、張飛等幾個老朋友天天飲酒作樂,放浪于形骸之外。

最終,自己應該是會被滿堂的子孫埋葬在自己家門口那棵如同羽保蓋車的桑樹下面,護佑著百姓,也護佑著漢室……

回過神來,眼中倒映中的桑樹慢慢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依舊是自己那張終于帶上釋然的面龐。

「若如此,倒也無憾了。」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世事苦匆匆,此恨無窮。今朝花勝昔日紅。可惜夢中花更好,願與君同。

建安六年,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

玄德辭于逆旅,永歸本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