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尊王攘夷,鳶肩火色

明朝時期雖倭寇為患,但在日本本土,貴族中多以了解中原文化為榮。

織田信長雖放蕩不羈,也曾研習中原文化,但僅淺止于表面,如易經這等深奧的知識,只聞其言,不解其意。

「還望先生解惑。」

宋行手中青竹在地面輕輕一點,一枚銅錢彈入他的手中︰「筮遇此卦,利西南行,不利東北行。利見貴族王公,獲吉祥之兆。」

織田信長聞言心中一動,不利東北行,讓他想到他此刻統一尾張最大的敵人,岩倉織田家。

百年前,應仁之亂爆發,開啟了日本戰國時代。

戰亂後,幕府將軍、守護大名和莊園領主貴族的力量更加衰弱,日本歷史進入新興的戰國大名互相混戰的戰國時代。

尾張國守護斯波家衰弱,守護代織田家族因內部出現矛盾,最終反目成仇,家族就此一分為二。

織田家嫡系的織田信安成為尾張北部四郡的守護代,為織田尹勢守家。

另有以織田信友為主,支持尾張守護斯波家,管理著尾張南部的四郡,為織田大和守家。

這兩個織田家的主要勢力彼此敵視,一直延續到織田信長時代。

織田信長出身的織田彈正忠家就是織田大和守家的家臣,換言之,信長這一脈是分家的旁系,同時還有家臣的身份。

天文二十一年,織田信長之父信秀病逝,身為繼承人的信長繼承織田彈正忠家,繼位之時十九歲。

織田信長繼位之後,來自主君織田大和守家的窺視,織田彈正忠家的家臣們對于織田信長的不滿,在反對信長繼任家督的聲音中,織田信長在諸多不利的情況下,在逆境中開始了下克上之路。

織田大和守家向自己的主君斯波家出手,消滅了斯波義繼。信長與主君的斯波家聯合,織田大和守家借此為理由率先消滅斯波家,開啟了織田家大規模內斗。

織田信長以殺害主君為借口正式向織田大和守家開戰,由于佔據道德制高點,本身實力也不弱于織田大和守家,最終信長消滅了自己的主家,成為尾張南部四郡的新統治者,織田彈正忠家的實力開始得到擴張。

听到宋行卦言中的利西南行,不利東北行,織田信長立馬想到尾張唯一剩下的敵人,尾張北四郡的織田尹勢守家,織田信安、信賢父子。

織田信長躬身一禮︰「先生,若我發兵東北,能否取勝?」

宋行淺淺一笑,擱下指間銅錢,問道︰「你的志向是什麼,是尾張嗎?」

織田信長不覺一怔,這個問題,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人問起,不覺沉吟道︰「不是。」

宋行道︰「是東陸嗎?」

織田信長搖頭道︰「不是。」

宋行道︰「加上北陸呢?」織田信長仍是搖頭。

宋行道︰「西國、京都?」

織田信長仍是搖頭。

「好大的野心!」宋行不覺莞爾,「你的志向,是全日本吧!」

織田信長笑笑,不置一詞。

宋行嘆道︰「自古取天下者,無外乎天時、地利、人和。尾張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可謂地利全無;此外人民稀少,兵力孱弱,抑且織田家內斗不已,人和上也大打折扣。」

織田信長點頭道︰「不錯。」

宋行手中青竹再點,又是一枚銅錢彈入指間︰「得此卦者,身心憂苦,舉步維艱,宜守正道,不可妄動,涉險境者會有災難。」

「坎為水,艮為山。山高水深,困難重重,人生險阻,見險而止,明哲保身,可謂智慧。」

織田信長微微皺眉,「先生的意思,是說我此行舉步維艱,若是明哲保身,尚有一線生機?」

宋行搖頭︰「初六爻動,水火既濟。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倒火勢,救火大功告成。值此危局,唯有迎難而上,方能破開危機,統一尾張。」

「足下既然志在四方,區區尾張,自然不能阻礙你的志向。利西南行,其實已經為你指明了方向。」

織田信長聞言,眼中閃過思索之色,隨後渾身一震,眼中精光爆閃︰「西南、西南,莫非先生卦象所言,乃是京都。」

宋行點頭︰「孺子可教。」

織田信長心頭一震,探身道︰「還請先生指點。」

宋行道︰「若論國土、兵力、戰功、聲望,你與北條氏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輝元相比如何?」

織田信長道︰「信長遠遠不如。」

「但有一件事,他們卻不如你。」宋行聲調轉沉,「那便是尾張國地處近畿,威逼京都。尾張小國,若要一統日本,須得借天時于京都,尊王攘夷。」

織田信長喃喃道︰「尊王攘夷,先生是讓我學曹孟德嗎?」

三國志成書于西晉年間,唐時日本派出遣唐使,將三國志等中原文化帶回日本。自奈良時代,日本上層就瘋狂追捧三國志,織田信長自幼也是熟讀三國。

宋行頷首道︰「當今之勢,可先除內患,安定尾張,然後遠交近攻,聯姻于甲斐的武田氏,與之東西夾擊今川氏,共分其國,而後北聯朝倉,西聯淺井,南破齋藤。」

「待到你疆土日廣,威名漸長,必定聞于京都。足利幕府暗弱不堪,又被六角、三好一黨挾制,無時無刻不想擺月兌自立。」

「你大可打著扶植幕府、護佑天皇的旗號,擊潰三好黨,攻入京都,再借天皇之名,征討四方。」

織田信長野心素著,饒有雄才,一听此言,心領神會。

宋行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征戰天下,光有戰略還不行,三才之中,天時你已得其一,地利和人和就要靠你自己想辦法了。」

「尾張之地,可戰兵力能有多少?」

織田沉吟了下,斟酌了下語言,說道︰「可組織一萬人,本陣士兵兩千名。」

宋行微微頷首︰「兩千士卒,少是少了點,你的對手各有所長,武田、上杉擅長馬戰,毛利一族精于水戰,你織田氏又精于何種戰法?」

織田信長想了想,道︰「我有一百支鳥銃,不知可否算一種戰法?」

宋行搖頭道︰「一百支太少,若要一統日本,非得五千支鳥銃不可。」

天文十二年,三名葡萄牙人因台風漂流島了日本的種子島,並且攜帶來西式的火槍。

當時的種子島第十四代當主種子島時堯與其父種子島惠時認識到了其威力,重金購入並且交于了當地良匠八板金兵進行彷造。

種子島在當時屬于薩摩的島津家,通過當時的島津家主島津貴久,種子島把火器的技術傳播到了內陸地區。

織田信長也敏銳的察覺出這種新式武器,對戰爭帶來的變化,在坐上家督之後,花費重金組建了一只百人的鳥銃近衛。

宋行看著織田信長悠然道︰「未來的戰爭中,誰掌握了大量的火器,誰就可以縱橫天下,金的時代快要完結了,火的時代即將到來。尾張天時之二,便在火器,甚至你未來能否完成心中的志向,也在于火器。」

織田信長听罷,呆然良久,驀地神色一整,沉聲道︰「先生,信長願以一半俸祿,請你做我的軍師。」

「你的志向在統一日本,我的志向則在自身修行,如今助你,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宋行青竹輕點,兩枚銅錢一先一後跳入掌間,澹然道︰「初九二卦,既,已經;濟,成也。既濟就是事情已經成功,但終將發生變故。真要統一天下尚有無窮變數,稍有遲疑,只怕你一腔壯志,盡皆化為泡影。」

歷史上的織田信長,眼見在即將統一日本的前夕,死于本能寺之變。

宋行很想知曉,因為他的加入,織田信長的命格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還能逃月兌那個宿命嗎?

織田信長笑道︰「人只有五十年可活,就算活到化天之年,也如夢幻一般,生又何喜,死又何悲?」

宋行贊許的點點頭,不愧是戰國三杰,然後說道︰「無論是兵源還是武器,都需要大量的財富。若要短時間內積累大量財富,知多灣和尹勢灣必須要掌握在你的手中。」

織田信長抬頭看著宋行道︰「若要取得尹勢灣,尹勢守家就是目前最大的障礙。」

宋行青竹點出,最後一枚銅錢跳入他的指間,說道︰「初九。盤桓,利居貞,利建侯。三日之內,我將織田信安、信賢父子頭顱取來,助閣下一統尾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