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五章︰遇見老友

陳遠和周升將游艇開到停泊位上,就听到有人在喊他們。

陳遠轉頭看過去︰「何飛?楊巡?」

周升笑著大喊道︰「何飛,楊巡。」

他們兩個手上拿著釣具,這是準備出海了。

兩人快步走了過來。

何飛看了看周升的游艇︰「新買的?」

「周升的游艇。」陳遠笑著道︰「你們怎麼在這邊?」

「過來賺錢啊。」何飛說。

楊巡拿出香煙,給陳遠和周升遞了一根,道︰「我們听說這邊的魚多,就把釣魚艇開過來了。」

「你們什麼時候過來的,也不說給我們打電話。」周升道。

「我上個月過來的,打過你們的電話,沒有打通。你們換手機了?」

「上個月……打過幾次?」

「打過好幾次,一直沒法接通。」

「那時候我們在外面旅游,應該是在無人區。」周升道。

「要去釣魚?」陳遠說。

「魚餌都準備了,去外海釣。」何飛道︰「小山島是你們的?」

「嗯。」陳遠點頭︰「我們承包下來開的酒店。」

「我們之前听說小山島的魚特別多,本來想著我們的關系,我們過去釣一下魚……結果還沒有過去,就被攔住了。」

「小山島不讓非酒店船只靠近……」

「我們知道。」

「那次過去,我們是說過去找你們的……你們那個酒店也太火了,我們上個月約定,還要過幾天才能去你們的島上。」

聊了會兒,陳遠和周升去了他們的釣魚艇。

他們的釣魚艇,升遠號?

「你們這條船,升遠號?」陳遠說。

「還能用。」

「我們倆買下來了。」何飛說。

升遠號,陳遠和周升夢想起飛的開始。

這條船,養護的很好,十幾年了,看著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船在水里時間長了,外面油漆要是掉了,可以重新做油漆的。只要養護的好,可以用幾十萬。

「你們現在還是職業釣魚老?」周升說。

「除了釣魚,也不會別的了。」楊巡道。

「听王鵬說你們在這邊開放有房地產,有沒有公寓住宅?」何飛說︰「我們現在這邊買房子,以後在這邊生活。」

「有。」陳遠說道︰「價格,大概是1.8萬1平米,面積是90平米左右。」

「162萬一套?」

「差不多。我之前給員工準備的福利房,手上還剩下一些。房子的位置比較快,可以看到這邊的潟湖……」陳遠說著指了指東邊的高樓︰「就那邊,公園旁邊的那棟。」

「那里的房子不都過2萬元了?」

「沒有裝修的,1.8萬賣給你們,友情價。」

「多謝。待會兒釣完魚,我們過去看看。」何飛。

「你們咋想的來南海買房子?」周升問道。

「這邊的政策好。」楊巡笑著說︰「海陵那邊現在的魚很少了,釣不到太多魚。經常開著船出去,虧著油費回來。我過來有一段時間,這邊的魚特別多,價格又好。我們就想在這邊買一套房子,將老婆和孩子接過來……」

「現在一天釣魚能賺多少錢?」周升問。

「過來二十幾天了,平均下來……一天有一千多塊錢。一個人。」楊巡笑著說。

何飛看著他們兩個︰「這麼多年了,你們的樣子沒怎麼變。」

「保養得好。」陳遠笑道。

釣魚艇離開潟湖,前往外海。

這些年,近海出現了一些礁盤。礁盤附近的魚特別多,不過聚集的釣魚艇也多。

今天是11點鐘漲潮。趕著釣一波潮水,運氣好,釣到大石斑魚,一條就是幾千塊錢。

南島的石斑魚多。價格的石斑魚,最便宜的,基本上都是一百元左右1斤。一些好的種類,兩三百元1斤。

要是一條幾十斤重的石斑魚,那就是好幾千。

魚多,即便價格再怎麼漲,也是有一個尺度衡量的。

國內普通人的收入,依舊不高。

像是酒店員工,普通崗位的,一個月四五千。超市的普通員工,三四千的也是很多……

十幾年,工作沒有太大的漲幅。但是有錢人,確實變多了。

有錢人財富的增長並不靠工資。

就像幾年前的股市大牛市,滬上散戶群……里面好幾千人,入群驗資就要求百萬以上的資金。一個機遇,一百萬變成兩百萬,甚至變成三百萬……

要是一個打工人,就算月薪1萬了,那也需要二十幾年才能積累這筆財富。

有錢的人,因為見識的不一樣,他們也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自身有財富,他們的財富就很容易越來越多。

而窮人,想要實現階級的跨越,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早些年何飛和楊巡跟著陳遠他們捕魚,賺了一些錢的。

他們是在福安圍網船的第二年上岸,比周升還要早的離開公司,然後就回去繼續做釣魚老。

大概是七年前,全球經濟好轉,陳遠他們在斐濟炒股,賺到錢了之後身邊人也跟著一起炒股。

林新海他們就炒股賺翻了……

何飛他們也跟著買股票,賺了一大筆錢。

反正就陳遠的切身感受,國內有錢人是越來越多。但沒有錢的人,還是原來的老樣子……

這些年國外旅游不安全。

南海旅游的費用,甚至超過了出國游,但是來南島旅游的人依舊很多。

人多,有消費市場,魚的價格自然就高。

陳遠好長時間沒有釣魚了,出來海釣,連著釣上來七條石斑魚,黃丁斑,鬼頭斑,芝麻斑。

「這邊的石斑魚咋這麼多。」何飛道︰「在我們那邊,現在都不容易釣到石斑魚了。」

「海洋所那邊有石斑魚育苗基地,每年投放石斑魚苗子上幾千萬上億尾。」陳遠道。

不僅有投放石斑魚的魚苗,還有投放別的育苗。

這些年南島經濟好,每年的海洋生態建設投入,據說是百億級別的規模。

在南海,很多地方都在實行釣魚艇的規範管理了。長洲這邊算是進行很早的,釣到上魚獲上岸後,不定期有人過來檢查。如果發現帶上來過小的魚,就是一罰一百。

一條魚,處罰100條魚苗。

海里的魚越多,釣魚人能釣到的魚才會越多。

特別是一些職業釣魚老,他們收入穩定,且增加了,他們甚至會主動維護這些規章規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