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99章 恰族的變化

王城在故母節紅紅火火舉行帶有變革意味的婚禮祭祀和娛樂活動的同時,其他大型族群同時也都在進行傳統的婚配祭祀交流。

巴族、羽公族、皮族、有窮族、刺叉族都是如此。

以前這些大型族群的開春祭祀和婚配交流形式多樣,祭祀的神靈也並不相同,但在今年,祭祀的對象都變成了始母神,只不過還是繼續以前的祭祀傳統,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遠的塌革族和摩騰族徐晨沒有做具體要求,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開展差不多同樣形式的聯姻祭祀交流活動,還是以傳統為主。

但這種情況隨著各部落的交流學習和遷居王城附近定居,以後這種活動形式慢慢都會統一在相同的時間和大致相同的祭祀程序,時間長了,就會變成一種國家節日慢慢固定下來。

巴族山谷,大巫和徐晨都不在,而且沒有大規模的外族參加,因此今年的婚配交流就要冷清多了。

烏族小女巫代替姐姐成為了婚禮祭司,召集巴盟除開雷族之外的六個傳統部落,聚集在巴族山谷進行了一場婚配交流。

而在以後的很長時間內,她都將取代姐姐成為巴盟的祭司,大巫姐姐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王城主持神殿。

于是在經過幾年的發展變革之後,烏族再次獲得祭祀主導的地位,只不過這種回歸意義已經完全不同,新的大巫體系已經形成。

神殿將成為巫的培養和管理機構。

大祭司將成為眾巫的最高權力者。

在這種嶄新的上下級統屬關系下,各族群不再具有傳統的獨立性。

雖然在小女巫妹妹的主持下,巴盟六族的婚配祭祀交流活動進行順利,但沒有了往日數千人歡騰熱鬧的場面,也讓所有人都感覺到有一種說不清楚的失落感,喜慶氣氛自然也不能和往年相比。

尤其是母巴和阿母等人,念念不忘前些年的熱鬧場景。

或許是因為傷心,又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故母節祭祀活動結束之後,母巴就病倒了。

徐晨在王城舉辦完故母節大會和後續的一些工作安排,很快迎來刺叉族參加故母節和交易的隊伍,于是他也帶著小女巫、拱火族、五鬼族三位女巫和一群族長首領啟程,騎馬乘車沿著巴拱大道回巴族舉行始母神祭祀儀式。

轉眼間,巴拱大道已經修建接近四年。

平日雖然算不上車水馬龍,但各部落來往也已經十分頻繁,這條路被碾壓的開始有些坑坑窪窪,幾條車轍痕跡明顯。

許多地方因為長期碾壓和暴雨流水沖刷,已經開始出現塌陷或者形成泥坑水窪,道路兩邊,也已經長滿荊棘野草。

但正是這種情形,越發顯得這條道路充滿了人類文明活動的熱鬧痕跡,帶有一種新生活的氣息。

走在這條坑坑窪窪顛簸的道路上,兩邊都是荊棘樹木和四周一望無際的青蔥原野,長長的隊伍行走其間,旌旗招展車馬歡騰,別有一番趣味。

這幾年徐晨一直都比較忙碌,如今巴國建立,王城也已經大致建成,徐晨也終于可以松一口氣,輕松出行當做踏春,感受一下沿途的風景和視察一下沿途部落的變化情況。

算下來,他已經兩年沒有走過這條路了。

到達恰族的時候,已經是午後時分。

恰族地處拱火盆地西部邊緣位置,恰好在巴族、皮族、有窮族和塌革族來往拱火盆地的必經之路上,算得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水陸交通要道。

上游的季族蒼族皮族代族,無論水陸陸路都必須經過這里,而有窮族無論去巴族還是去拱火族,也都必須經過這里。

另外與恰族相鄰的還有昆族、夜火族、曲族等部落,一般去拱火族和王城也會繞道季蒼河,順河而下比較空闊安全。

實則徐晨當初設計的通往王城的三條主干道,基本上就是繞著拱火盆地一圈,形成了一個環形交通網。

因為這次是純粹的始母神祭祀儀式,沒有參加婚配的人員,也沒有交易人員和貨物,因此參加的人並不多,除開葉母女和三位小女巫之外,還有一群巫學院的學生和數十位部落的族長首領,另外風調動三十位王城禁軍騎馬隨行保護,共計也就一百三十人左右,徐晨調集了王城附近所有的馬車,一次就全部拉完了。

幾年過去,恰族的變化非常大。

當初恰族不過是一個百余人的中小部落,與蒼族一戰之後被徐晨偷襲老巢,然後又被按在地上爆錘之後,一段時間元氣大傷,不過歸服之後的這幾年發展很快。

以前他們居住地是一條很小的山谷,山洞也不大,狹窄陰暗勉強寄居生存,主要就在季蒼河附近打獵采集,日子苦得一批。

當然,當時大家都差不多。

季蒼河在恰族這里一個大拐彎,從東南流向轉向往南,附近沖擊形成一大片遼闊肥沃的河灘。

在巴族勞動改造一年之後回來學成歸來的獵人帶領下,這些年在河灘上瘋狂造屋耕田,眼下已經開闢出上千畝農田和建成三座土磚大院,另外得益于交通要道的便利屬性,東來西往南來北往的各部落都要在這歇腳,恰族如今也慢慢變得熱鬧起來。

眼下不光是恰族,西南方向的夜火族和曲族這兩個人口超過三百人的大型部落,也在這幾年響應徐晨的號召,陸續搬遷了一些人口到恰族附近墾田定居,這些新建成的部落相距並不遠,沿著西南大道形成了一個長度接近五里的聚集區,目前人口已經超過四百人。

這個變化符合徐晨當初的預期。

農耕首先就要擺月兌山洞的束縛,因此他們就要選擇水土肥沃的平坦地帶生活,而恰族這一片地方,剛好就處在西北山區和拱火盆地的交界地帶,距離祖地不遠,又是在傳統習慣的生活區域內,位置也比較符合發展方向。

在徐晨看來,在很長時間內,這里比王城附近更具有發展潛力。

因為王城是在徐晨的強勢推動下完成的,王城附近沒有山,全都是平原,只適合耕種,實則這種強行完成的農耕升級所有的原始部落很不習慣,對于他們來說,狩獵仍舊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統和生存方式。

另外光吃五谷雜糧肯定不行,在畜牧養殖無法滿足人類對于肉食的需求的時候,狩獵仍舊還是肉食的主要補充和來源。

王城附近的野獸現在非常少,除開兔子獾狐狸等小型野獸之外,大中型野獸幾乎看不到,獵人眼下想打獵只能去遠離居住地十多里外,狩獵難度很大,就算有馬,也並非每次都有收獲,畢竟狩獵運氣成分很重要,加上王城附近人太多,來來回回的獵人不斷狩獵驅趕,野獸便越逃越遠,越發難以狩獲。

但在恰族這里,有山有水有大片的肥沃平地,就是最好的生活區域。

因為這次回去不趕時間,徐晨便在恰族駐留半天時間,帶著一群人把附近幾個定居的部落都挨著仔細巡視了一遍。

這是這些部落搬遷到山下之後,徐晨第一次來視察他們的生產生活,因此所到之處無不歡欣鼓舞,紛紛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

徐晨與這些部落的男女老少仔細交流,詢問生產生活情況,視察房屋建設和農田耕種管理情況,針對一些問題,也做出一些指導。

視察完之後,他還在恰族召集附近定居的幾個部落的族長首領一起商討規劃統一的溝渠交通,讓各部落要統一協作,將連通各族的道路和溝渠互相連接,加強各部落的來往交流。

在這個小範圍的區域交流會上,徐晨表示未來這一片區域,一定會發展成為一個非常熱鬧的城鎮,到時候王城會在這里建造官衙委任官員,指導各部落學習生產,傳授各種新的技術,開設工坊和交易市場,協助所有部落一起發展,最終這里會變得和王城附近一樣熱鬧。

徐晨的這些話不光讓恰族等部落的參會人員听的熱血沸騰激動萬分,就連三位女巫都听得精神振奮,特別是拱火族小女巫。

如今聚集在恰族附近的這些部落,都是拱火族的族員,這些年各部落發展的天翻地覆,速度快的讓人都眼花繚亂,雖然她是拱火族的大巫,但實則平日能夠指引和管理的,依舊只是拱火族本部和附近幾個部落,像恰族、夜火族、昆族、曲族、夾族這些遠處的部落管的很少,只是在春秋兩季的聚會上才做一些交流指導,有一種自生自滅的歧視感。

但這些大大小小的附屬部落,和烏族其實也同脈同源,作為一個大巫,她也希望所有部落都能發展的更好,更加富裕,這樣才能表明她做到了一個大巫該完成的責任,只有這些附屬部落越發繁榮,拱火族整體實力也才越發強大,也才能得到神靈更多的庇護和卷顧。

若是恰族這里幾個部落也能發展的和王城附近一樣繁華熱鬧,那麼她也感覺到驕傲和榮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