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衣服也是一樣,禁軍日常制服肯定是用麻布制作,但現在制作衣服各部落的女人也都是隨心所欲,根本沒有什麼統一的方法,就是簡單將麻布切割裁剪一下,然後縫制成差不多像一件衣服的樣式。

眼下手工最好的就是巴族,包括一群女巫穿的大巫衣裙都是母巴帶著一群心靈手巧的巴族女人慢慢縫制出來的,為了裝飾,這些巫裙還根據等級繡上了不同顏色的花紋。

但這些衣服遠看像模像樣,絕對不能近看和細看,仔細一些,就會發現這些針線就像小學生的手工作品,完全慘不忍睹。

雖然這些年麻布衣服已經成為了各部落的日常服飾,但進步很小。

主要就是源于沒有人正規學習過制作衣服,依舊還是幾年前徐晨教的那些粗淺的入門技巧,只是這幾年隨著銅針剪刀等縫紉工具的改進,縫制工藝有所提高,但在樣式和款型上並沒有任何突破,簡單而且粗糙。

就算是徐晨畫出來一套莊重大氣的黨衛軍制服,恐怕最後做出來的也就和日偽軍拉跨的衣服差不多。

因此制作衣服和盔甲,實際上只有唯一的途徑,那就是成立一家專門的軍服制作廠。

另外,這次的禁軍制服徐晨也不打算采用最簡單的灰白原色麻布制作,這樣太過隨意了,他要用黑色或者深藍色的布來做,因此就要先大規模制作染布,而要大規模制作染布,就要專門成立一個染坊。

于是,情況就變得更加復雜起來,徐晨只能慢慢籌劃。

兩天時間一晃而過,古的後勤收購工作已經弄的熱火朝天,整個拱火盆地都轟動無比,但舉的軍需制造卻是八字還沒一撇。

從第三天開始,徐晨開始每天去軍營給禁軍上課。

根據編制的新訓練手冊,王城禁軍彷照的完全是後世的軍營模式,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天亮就起床,三遍號響,也就是十五分鐘之內必須穿好衣服完成內務整理,軍營值班軍官會挨著營房檢查,若是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的,就會受到懲戒。

起床之後就是十五分鐘簡單的洗漱拉撒時間,然後在操場列隊開始晨練,半個小時之後吃早飯。

早飯和休息時間加起來一個小時,然後就是例行的步操訓練課,雖然同樣是步操,但要求卻比以前在各部落要嚴格的多,行走坐立都要求十分嚴格,每一個動作都不能出錯。

上午兩個小時步操訓練,中間間隔二十分鐘休息時間,訓練結束之後是一節文化課,由徐晨主講學習讀寫文字。

中午有簡單的午餐,然後休息一個小時。

下午兩個小時器械和對抗訓練,主要是弓箭、擲矛、近戰、摔跤、馬術等,每天訓練內容並不相同,都有嚴格的訓練課表,每旬重復一次。

訓練結束之後一節文化課,主要是計算。

剩下一個小時的休息娛樂時間,以小隊為團隊,展開一些娛樂類似的對抗項目,比如射箭比賽,騎馬比賽甚至是球賽。

晚飯大概安排在五點半。

晚飯之後禁軍大統領龍會召開全員大會,根據訓練情況進行一天的訓練和學習總結,對訓練認真表現好的個人和小隊進行褒獎,對訓練差受懲罰的個人和團隊進行批評教育。

每隔三天,徐晨還會參加總結大會抽查所有禁軍的知識文化課情況。

因為軍營是封閉管理,這些在各部落懶散慣了的原始野人整天被關在這里肯定十分不習慣,因此徐晨在可勁兒的操練和嚴格管理的同時,也會通過一些娛樂和獎勵來刺激他們對軍營的興趣。

歷來新兵入伍,就是情緒最為躁動的時期,因此最開始這三個月,徐晨不會給這群新兵太多的空閑時間,要求不畏寒暑,風雨無阻,每天勤學苦練,更不準輕易出軍營去找女人打樁,一旦違反軍紀,就會被開除。

為了讓禁軍的訓練盡快走上正軌,幾天之後,徐晨又給龍安排了兩個助手,巴族駐留王城的兩位中尉軍官句和告。

句和告比風和雷等人要年輕一些,也是最早跟著徐晨在巴族訓練的獵人,雖然兩人算不上特別出眾,也算不上十分勇武,但腦袋都比較聰明,做事很穩重,這些年兩人一直都留在部落照顧部落安全,也都是獵隊的主力。

自從巴族在王城的定居點建好之後,兩人也都搬過來管理部落,平日主要負責訓練一群獵人,另外就是協助徐晨處理王城的事。

訓練禁軍的這幾天,徐晨發現這些新兵蛋子雖然都很認真刻苦,但全靠他和龍兩個人指導有些忙不過來,因此徐晨決定安排兩個資歷深厚的軍官前來協助,這樣他也就不用每天泡在軍營了。

畢竟眼下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除開要安排制造弓箭武器和成立染布坊和盔甲制服廠之外,還有王城大量建築的內外裝修和規劃要做,他每天幾乎都忙的腳不沾地。

……

忙忙碌碌中,轉眼就到三月。

在徐晨十多天的親自籌備和訓練下,禁軍的日常管理也逐漸走上正軌,各種訓練學習也開始像模像樣。

在忙著訓練禁軍的同時,徐晨每天也在忙著策劃建造染布坊和軍服廠。

印染,幾乎是伴隨著紡織同時出現的一種技術,而且非常久遠,最初並非是人故意印染,而是在生活中衣服上沾染各種污漬之後形成各種顏色,然後古代人就慢慢總結出來哪些植物或者礦物顏色粘附性很強,無法洗月兌,又或者涂抹在衣服上會比較美觀好看,就和原始人在臉上身上涂抹各種顏料是同一種心理。

簡單的染色技術並不難,就是采摘具有染色效果的植物搗碎之後,涂抹染透布料,晾干之後,就是帶色的染布。

原始人類在幾千幾萬年的生存積累中,已經模索出來不少可以使用的植物和礦物顏料,其中還包括各種顏色的泥土。

徐晨從在巴族教女人們紡線織布開始,就慢慢在模索和研究染色技術。

不過他這種模索很隨意,就是把這些原始人日常用到的各種顏料涂染在麻線麻布上,簡單弄成不同的顏色。

這種染法隨心所欲,每一匹布每一團麻線染出來的顏色都不一樣。

各種染色劑的保留時間也長短不一,有的染上就洗不掉或者說很耐洗,褪色比較慢,但有的洗幾次就完全褪色了。

而且染色劑的品種繁多,各種草葉主要是染成青綠藍色,各種花朵主要是染成紅黃色,各種帶白漿的根睫汁液染出來主要是褐色或者黑色,礦物染料什麼顏色都有。

得益于這個時代植物的種類繁多和生長茂盛,因此植物染料更是多如牛毛,根睫花葉果都能用來染色,只是看染出來的顏色和最終保留時長。

雖然平日生活中染色有些隨心所欲,但巴族女人們還是慢慢模索出來一些比較穩定的染色材料,然後固定下來七八種。

在中國古代,最常見的染布是藍色和青色,主要用的就是藍草,也叫蓼藍,和辣蓼草一樣,屬于一種很常見的草本植物,這種植物的汁液擠出來粘在手上就是青藍色,而且附著力非常強,粘在衣服上基本上就洗不掉。

徐晨並不認識蓼藍,但眼下卻又另外好幾種可以將麻線麻布染成藍色綠色青色的植物,房前屋後河灘山坡上到處都有。

甚至還有一種藍紫色的漿果,果汁就是藍紫色,味道清甜,吃完牙齒都是藍紫色的,一笑露齒,滿嘴藍牙,好幾天都是這樣,而用這種漿果染出來的布顏色非常穩固,只不過季節性很強,而且產量稀少,暫時只染過藍衣大巫的藍色披風。

紅色主要是用的朱砂,不過要用到一種樹藤的汁液,這種樹藤的樹葉和根都是紅色的,汁液粘性很強,可以當做簡易膠水使用,但干透之後顏色泛紅,和朱砂配合就能將麻布染成純紅色。

黃色染料也很多。

最開始徐晨用的硫化鐵粉末和一些植物汁液混合揉搓捶打染色,新布效果看起來不錯,但不耐清洗,幾次就開始褪色。

後來他用一種類似梔子的野果煮水,也能染布,不容易褪色,不過顏色偏橙黃。

再後他發現金紅色的牛女乃果花汁液粘在衣服上干透之後呈現金黃色,而且不容易洗掉,不過牛女乃果花大量采摘會造成牛女乃果減產,因此也就只用在給小女巫制作黃色斗篷和巫裙。

黑色布料是最簡單的,大量的植物根睫汁液干透之後都是偏黑色或者褐色,巴族女人也模索出來一些技巧,若是純黑色,可以在這種根睫汁液中加入一些磁鐵礦粉,就能染出純黑的布料。

至于其他顏色,種類繁多,各種植物礦物幾乎都可以用來染色,染出來的顏色也繁復多樣,只是最終效果差異很大。

但最終比較耐用的顏色,也不外乎紅黃青藍黑這些後世常見的顏色,其中以黑色、青色、藍色為最容易,綠色紅色黃色等次之,另外如褐色、紫色、橙色等也能做出來。

至于其他雜亂的顏色就太多了,隨心所欲什麼顏色都有,而且無法固定配方,只能看隨機用到的植物和礦物種類。

也就是說,雖然眼下染料五花八門,但最終還是不能逃月兌人類文明發展的路線,能夠大規模印染的布料,還是後世幾種最常見的顏色。

因此這次徐晨開設染布坊,主要固定就是印染黑色、藍色、青色、紅色幾種布料,至于其他顏色,可以染線用作裝飾,而不會大規模制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