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塌革族這件事來的有些突然,但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只要搞定塌革族,就能把手伸向更遠的西方,雖然這些山區部落掌控起來比較麻煩,但收服之後,還是能夠擴大領地,獲得更多的人口,未來王國的影響力也會更大。

而且搞定了塌革族之後,拱火盆地這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第一圈族群部落就算是全部搞定了。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努力建設王國,然後依托這些外圍族群再繼續往四周擴張。

未來更遠族群部落之間的交往會越來越麻煩,擴張的也會越來越慢,情況也會越來越復雜,戰爭和交流也會呈現更多不同的變化。

有一句話叫鞭長莫及。

就像商周時期的分封和秦漢之後的中央集權一樣。

這是兩個不同時期的不同治理方法。

從部落到諸侯,再到中央集權,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沒太大跳躍的可能。

人口和交通就是最大的問題。

眼下除開拱火盆地四周這些核心朋友圈的族群之外,其他外圍部落的管理將會非常的松散,要想將巴族文化推廣的更快更廣,分封就是唯一的方法。

但在這個巫執掌部族和信仰的時代,軍事分封也不太可能成功,最終收復和治理更多的族群和更大的領地,還是只能靠神權。

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神權的影響力是大大高于王權的。

而他只能繼續充當神棍,頂著巫王這個頭餃繼續坑蒙拐騙下去,最終成為創世界的一代偉大巫王,開天闢地,唯我獨尊。

……

送走皮族女巫之後,巴族生活的院落安靜了許多。

而沒有每天逗弄兒子的樂趣之後,徐晨生活也變得有些無聊起來。

雖然他相信龍的領兵能力,也相信數十人的騎兵隊伍能夠震懾塌革族,但畢竟環境復雜距離太遠,他對這件事也沒有任何掌控能力,只能靜等傳回消息。

王城建設如今正如火如荼,他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多想這件事,于是只能整天把心思都放在王城建設上,幾乎整天都泡在王宮建設工地。

轉眼就到十二月中旬。

去刺叉族的雷帶著一群獵人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兩百多人的刺叉族移民,這些人全都是年輕健壯的男女,徐晨這才心情一下好了不少。

雷這次去了整整一個半月,不過其中大半個月時間都用在趕路上。

護送刺叉族女巫和一群族長回去只是他們的一個任務。

實則雷另外一個任務是尋找一條通往刺叉族更安全方便的道路,最好能夠繞過那片巨大的漆樹林。

而雷帶回來的消息也沒讓他們失望。

他們果然找到了一條繞過漆樹林的道路,不過略微遠一些,但路況卻要好得多。

听到這個消息徐晨長長的松了口氣。

雷將畫在一匹麻布上的線路圖拿出來,並且還詳細的給徐晨解釋沿途一些具有地標特色的地方,比如峽谷、河流、湖泊等等。

畫圖和看圖,是徐晨在軍官和核心獵人階層中不斷推行的一項軍事命令。

每次出門,徐晨沿途都會不斷指點隨行的軍官和獵人如何根據太陽和植物的生長情況辨別方位,而且還會提醒收集沿途的路況和動植物的分部信息。

在他的影響和推廣下,如今風、莫、雷、龍這些高級軍官和一些比較聰明的獵人群體,大部分都能夠很輕松的辨別方向,也能簡略的畫出地圖和辨識地圖。

這副地圖上標注有兩條路。

一條是當初徐晨帶隊從五鬼族出發到刺叉族走過的路,幾乎是呈直線,一路向東,沿途一些山谷山嶺略有曲折,總體比較平直,但其中光是被稱為詛咒之地的漆樹林就走了三天,可見這片漆樹生長範圍之光,數量之多。

正是因為面積太大,一群人準備不足,撿柴生活,烤肉喝水甚至就地弄一些樹枝草葉墊著睡覺,因此中了漆毒,導致差點兒集體崩潰。

另外一條就是這次雷等人回來時候找到的路,更加偏北方向,繞過漆樹林,從一條不小的河流沿峽谷歸來,整體呈現一個較大的弧形,距離的確要遠不少。

但歷經上次漆樹林一場噩夢一樣的經歷之後,徐晨相信多繞兩天路也是值得的。

畢竟那片漆樹林太大,就算做好防護和準備,也不敢保證不會中毒,頂多只是癥狀輕一些罷了。

但那種癢的鑽心恨不得抓破皮肉的煎熬,想想徐晨都覺得心有余季,發誓自己這輩子再也不會去走第二遍。

刺叉族生活的範圍是大湖附近,生活環境與拱火盆地迥異,生活方式也完全不同。

上次送刺叉族回去之前,徐晨為了讓刺叉族盡快發展起來農耕生產,特意在巴族教了他們三天的建房和耕種。

雖然時間很短暫,但有了這些提點之後,徐晨相信她們的生活狀況更快便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三年前從刺叉族帶回來的數十根竹根栽種在拱火族和巴族烏族,如今都已經長成了成片的小竹林,不過因為土壤和環境的影響,這些竹子長得都不如大湖周圍的高大粗壯,最粗的也不過小腿粗細,細的只有胳膊粗細,但這些竹子有些已經開始可以使用。

因此徐晨砍伐一些竹子教他們制作竹筒竹碗盛水吃飯,同時將竹子 成篾片教他們編造一些簡單粗糙的竹編器具捕魚和盛放東西。

相對于青藤來說,竹編器物更加結實耐用,不過需要更加鋒利的金屬工具和更加精巧的手藝。

金屬工具徐晨為他們提供了一部分,但手藝只能讓他們回去之後慢慢模索進步。

竹子因為結實耐用,因此也是建造房屋的優良材料,搭建房屋比樹木方便簡單。

因此徐晨還用木頭做演示,教他們搭建竹屋。

而當看到徐晨就通過簡單的加工就將大湖四周遍布生長的竹子制作出來如此多精巧有用的器物,刺叉族大巫和一群族長獵人全都興奮激動的鬼哭狼嚎,一次又一次的趴在地上伏地感謝。

就連巴族人自己都感覺到無比的驚訝和激動。

此前徐晨帶回來許多從未見過的竹根栽種的時候,看他滿臉認真的樣子,所有人都不太明白,但等長出來之後發現是一種又高又直又細的奇怪植物,也一直都不知道這種像野草但比野草更加結實的植物該怎樣用。

直到眼下,所有人才真正明白過來,竹子的確比樹木要更加有用,幾乎什麼都能做。

實際上,徐晨演示的只是竹子的最基本最粗淺的用法,竹子若是用到極致,在生活中除開代替陶器金屬燒水煮飯之外,幾乎什麼都能做。

人類對于生活環境的強大適應性,決定了人類可以月兌離野獸範疇進化成為更加高級的文明形式。

大湖四周竹資源異常豐富,只要利用的好,刺叉族絕對會很快發展起來。

而也如同徐晨所料。

刺叉族這次回去之後,就用巴族贈送的銅斧銅刀開始大規模砍伐竹子搭建竹屋和制作各種器具,而且還制作了不少簡易的竹碗竹筒到漆樹林開始學習收割生漆。

不過因為時間太短,雷這次帶回的不多。

一共三個竹筒,里面的生漆倒出來也就半碗的樣子,加起來不到一斤。

看著這三個被生漆染的黑乎乎的竹筒和這半碗白色如漿的生漆,徐晨不禁滿臉唏噓。

這東西雖然有毒,但卻老金貴了。

據說這是數十個刺叉族人忙活了好幾天的收獲,可見生漆產量之低,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但好在那片漆樹林覆蓋方圓數百里區域,常年采收下來數量肯定也不少。

若是從人工成本上來說,這生漆的價格絕對比銅礦貴重的多。

這一碗漆,少說也值數十文錢,幾百斤糧食。

只是在眼下,食物還是最貴重的東西,其他的財物都還無法相比。

但隨著農耕發展,再過幾年各部落都有了充足的糧食儲備之後,慢慢其他一些物品的價值便會體現出來。

漆器,是原始氏族社會往封建社會轉變過程出現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禮器,和青銅、彩陶並列為中國古文明三大發明之一。

正是因為漆的稀少和難得,所以漆器才如此貴重,成為一種貴族才能享用的財富。

最古老的漆器,都是直接用生漆涂刷,顏色比較單一,基本都是黑色為主,直到戰國時期,才開始混合桐油和一些礦物顏料制作色彩繽紛的快干彩色油漆,其中最讓人嘆為觀止的就是始皇帝陵寢陪葬的武士俑,剛出土的時候全都是彩色,栩栩如生,但出土與空氣接觸之後迅速氧化月兌色,最終失去了本來面目,變成了灰頭土臉的樣子。

對于這碗金貴的生漆,徐晨找了一個葫蘆小心翼翼裝好,等以後加桐油和礦物顏料調制成彩漆做一些試驗。

等雷匯報完此行的情況之後,徐晨賞了他一壇果酒和一壇咸鴨蛋,並且隨行的每個獵人都還發放了十文銅錢,打發各自回部落之後,他這才將隨同而來的一群刺叉族人都召集起來,給他們安排定居的住處。

如今王城靠近四門附近的好地段都已經劃分給了拱火、羽公、巴族、皮族和五鬼族等五大族群部落,而且空余的地方也都規劃成了各部落的農田範圍,因此徐晨只能將其安排在西門往上游三里開外的與皮族相鄰的地方。

這里緊靠季蒼河,雖然離王城略遠一些,但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規劃範圍內還有一條小溪,無論生活耕種環境都相當不錯。

眼下已經深冬,氣溫比較寒冷,前幾天甚至還飄過一場小雪,但開春在即,現在大規模的建房肯定來不及了,因此徐晨只能將建造王宮的木材調集過來一批,同時收集大量的茅草和麥草,又從建設王城的隊伍中之中調集過來一群工匠,用最快的速度幫忙搭建一些木屋暫時居住。

而一群刺叉族人也都歡天喜地的挖坑抬木,搬石挑土,數百人幾天熱火朝天的忙碌下來,幾座木屋框架便搭建完畢。

然後就是用茅草麥草直接一層一層捆扎在框架之上,很快幾棟相隔不過百米的巨大草屋院落就搭建完畢,前後用時不過十天時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