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84章 打造石磨

……

隨著神靈之眼祭壇修建完成,剩下兩個石匠又回到木棚重操舊業,整天叮叮當當的打造各種石臼石槽石凳等石器。

經過大半年的練習和磨煉之後,徐晨感覺到石匠的手藝應該已經不錯了,于是決定開始打造自己期盼了好久的一樣神器石磨。

石磨傻大笨粗,看似結構簡單,但實則制作起來麻煩的一批。

不說一群剛開始拿起銅 銅錘的原始野人,就算是一個熟手石匠,也並不一定就能打造成功。

為了這副石磨,一群石匠已經先後試驗過七八次了,一次成功的都沒有,最開始打造出來的磨盤如同狗啃的饅頭一般,坑坑窪窪充滿了原始野趣,而且上下兩扇根本就拼不到一起。

後來幾副雖然也略有些改觀,但也不過是從狗啃的饅頭進化成了狗啃燒餅,兩扇照樣合不攏。

接連試驗了七八副之後,徐晨干脆把打造石磨的工作徹底放下來,轉而讓這些石匠專心打造石臼石槽石凳等傻大笨粗的玩意兒來練習技術。

眨眼這就過去大半年了。

一群石匠每天叮叮當當不停打造,大小石頭用去上百塊,而大院內外到處也都能看到他們打造的各種粗苯石器。

光是石臼大大小小就有數十個,最大的一個有一米多高,內徑深三尺闊兩尺,重達千斤,就放在水井邊當做水缸。

這些石臼久經耐用,只要不故意去損壞,估計可以用幾百幾千年。

另外就是各種大大小小的石槽,羊圈、豬圈、馬廄、驢圈、鴨房、雞舍,大院二院三院到處都有,這些石槽比起石臼更加簡單粗笨,就是將石頭勉強敲打成為一個長條形,里面鑿空一下就算,淺的只有不到半尺,深的也就一尺左右,主要就是用來給動物飲水。

這兩樣練完手之後,徐晨就開始安排石匠打造石凳和石磚。

而這種器型方圓都比較標準的器物,則就比較考究手藝了,經過幾個月練習下來,如今幾個石匠也都打造的像模像樣,加上故母神廟修建完畢,他也覺得這件事可以再次提上工作日程,最好趕在故母節前完成,那樣在今年的故母節上,他又可以推出一樣神奇物品,為這個盛大的節日帶來新的氣氛增長點。

而打造石磨也並非是為了裝逼唬人,而是徐晨對面食期待已久。

另外石磨可以精加工麥豆,對于改善膳食結構和生活質量具有極其重大的作用。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磨的出現,可以說是除開火之外對人類飲食結構改變最大的東西。

西方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一直都靠小麥和面包活著。

而在中國,更是誕生出無計其數的面食糕點,甚至由此改變了西北方農業的種植結構。

若是能夠在故母節前打造出來,剛好也可以借這個時機將其推廣出去,這樣也能更加刺激他們擴大農業種植面積。

這次春天出門巡視徐晨發現,雖然所有部落今年都在大規模開荒種地,糧食收獲這兩年也在突飛 進,但這種擴張的速度明年很可能就會延緩下來。

原因很多。

一是隨著農田面積大距離居住地太遠管理困難。

二是可能人手不夠。

而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膳食結構不習慣。

以前富含澱粉的植物類種子根睫佔據食物的一半左右,肉食佔據一半,而其中麥豆這種純種子類食物完全是補充食物,並不是主食。

但眼下,隨著農田種植規模逐步擴大,收獲越來越多,麥豆漸漸成為了主糧,但加工卻跟不上,口感不好,營養味道也遠不如根睫和肉食,就算有了陶罐煮粥,但並不能很快改變這些原始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

若是不能解決麥豆加工困難,改善口感的話,等到各部落有了能夠滿足三五個月的麥豆儲備之後,根據原始人和非洲黑哥們一樣的習慣和尿性,估計不會繼續去擴大種植規模。

畢竟眼下的動植物種類實在太豐富了,人少地多動植物繁盛,只要出門就能弄到食物,會跑會飛的弄不到,但蛇和烏龜這種到肉食處都有,另外這幾年又都學會了織網捕魚,食物問題已經極大緩解。

既然能夠吃飽,那麼種田這麼麻煩的事自然就不想干了。

為了改變麥豆加工困難的狀況,徐晨這次出巡給拱火族和季族分別送去了幾個石匠,想要盡快將石臼推廣到所有部落。

但石臼實則並不適合用來加工麥豆,而是適合用來對付稻谷這種帶有硬殼的糧食。

有了石磨之後,燕麥可以磨粉,野豆可以磨漿,然後就能制作出來各種面點糕點豆腐豆干等各種精細軟滑的食物。

若是石臼和石磨配合,則糧食加工將會變得極其方便而且美味,徐晨相信將會極大激發這些原始部落的農耕熱情。

而只有完全穩住農業,種植生產足夠多的糧食,發展畜牧作為補充,所有部落才能徹底擺月兌采集狩獵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真正邁進文明時代。

所以,石磨雖小,也看似不起眼,但卻關系到未來所有部落的生存發展,也關系到徐晨的文明升級計劃。

他可不想自己的王國將來還是個半游牧半農業的狀態。

因為後世文明發展已經證實,不能盡快邁入農業文明的種族,發展的就會越慢,被淘汰的也就越快。

為了盡快將石磨打造成功,徐晨親自帶著兩個石匠去野狼谷尋找回來七八塊大小形狀合適的石頭,並且還親自拿著尺規墨斗銅 銅錘上陣,詳細比劃和解釋該如何打造石磨。

兩個石匠眼下已經都是老手,听懂之後很快就上手開干起來。

徐晨跟著兩個石匠觀察了兩天之後松了口氣。

大半年的練習沒有白費,看起來這次石磨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石磨打造成功之後,還得找個比較寬敞的地方安放才行。

眼下大院二院已經人滿為患,基本上找不到空余的房間來放置石磨。

三院全都是柴草和牲畜家禽,衛生環境太差,更不適合用來加工糧食。

思來想去,徐晨只好讓人在大院靠近糧倉庫房的門口,用木頭搭建起來一個涼棚,同時讓木匠按照自己設計的石磨大小開始打造磨架。

看著徐晨來來回回忙碌安排,族人也都十分好奇,不過石磨這東西解釋不清楚,因為太復雜了,因此徐晨干脆也懶得解釋,只是讓人盡快把涼棚和磨架盡快做好。

二月轉瞬又到月底,天氣已經非常溫暖。

山嶺河谷之中已經青蔥翠綠,繁花似錦。

徐晨每天除開嚴格觀察指導兩個石匠加工石磨之外,磨架和涼棚也先後建造完成。

小女巫在得到徐晨傳授的蔬菜瓜果培育方式之後,已經徹底陷入進去,每天帶著部落幾個年輕少女,在房前屋後各處菜園忙碌。

她對這些新知識充滿了好奇,也對徐晨的話深信不疑。

因為隨著她的觀察和試驗,徐晨教她對刺瓜藤的掐尖打頂的確擁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被掐去了主睫頭尖之後的刺瓜藤果然就像徐晨所說,主藤不再繼續瘋狂生長,而是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開始長出大量的側枝,這些睫稈略微細弱一些,但在瓜架上攀援散開之後,果真開花更多。

以前一根主藤上先後也就能開十幾朵花,稀稀拉拉夾雜在滿是毛刺的睫葉之間,而且其中有公有母,真正能夠接瓜的不過一半的樣子。

但打頂之後,短短不過半個月時間,新生的藤條上就先後開了二十余朵花,其中近半都是母花,可以清晰的看到花柄後面膨大的瓜流,未來只要不被蟲子和鳥雀禍禍,基本上都能長大。

小女巫每天都會把觀察記錄在獸皮上,刺瓜藤長了幾根側枝,哪天又開了幾朵花,幾朵公的幾朵母的,她都記錄的清清楚楚,偶爾還會高興的拉著徐晨去看菜園的變化。

而一群少女天天跟著小女巫來去忙碌觀察,自然也都為這個簡單就能增產好幾倍的方法感到歡欣鼓舞,嘰嘰喳喳興奮的到處傳播這個神奇的技術,這也使得母巴和阿母等人都激動無比,有空就帶領一群女人跟著小女巫學習如何管理菜園。

對于菜園的變化徐晨雖然有所預料,但真正看到藤架上開滿的花朵之後,他才終于明白自己無意中傳授的這個曾經在農村家喻戶曉的簡單技術,對于當前的農業生產來說帶來的沖擊有多大。

雖然他不知道人類是如何發明掐尖打頂這種農業技術的,但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必然是歷經成千上萬年的漫長積累才慢慢發現,而最大的可能則類似于物種進化,最開始一定是無意義出現,最後被人類觀察發現,繼而成為了增產的方法。

如果徐晨沒有穿越,那麼人類在生產生活中還是要重復這個慢慢模索發展的過程。

但如今,半個月時間能發現和證實,再過半個月,等到故母節之後就會傳遍附近所有部落。

不用等到明年,今年回去之後,許多開始學習巴族栽種瓜果蔬菜的部落,就都會開始使用這種技術,因為植物真正瘋狂生長的夏季還未到來,三月正是開花結果的最好時節,各部落還能趕上一波新技術帶來的農業豐收。

種植和管理菜園,本來也是女人的長項。

小女巫作為所有聯盟部落公認的大巫,有她親自驗證並且推廣的技術,將更加具有實際指導意義,不光可以提升她的名聲,還能更加穩固她的地位。

以前各部落尊重她,只是因為她身處巴族,有徐晨強大而神奇的光環籠罩和支持,但如今通過她自己的學習和努力,也終于開始真正有了引領所有部落發展的實力和能力。

因此對于小女巫的變化,徐晨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幾年下來,小女巫終于也從當初叛逃而來時候稚女敕而恐懼無助到嚎啕大哭的無知少女,開始蛻變成為一個真正的巫,承擔起自己該有的責任,不再是徐晨的神靈代言人和蓋章工具人,已經知道自己該干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