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0章 多多益善

所謂王圖霸業,並不一定就是財富,而是一種理想和信念。

利用積累起來的人氣、聲望和財富形成一種掌控,形成一種無法抵抗的權威,一人號令,萬族遵從。

你要說有什麼意義,那一點兒意義都沒有,帝王也不會比窮人活的更久,死了就煙消雨散,但這就是人生價值觀。

當一個人能夠達到這個高度,那麼他就能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享受這種掌控的樂趣。

因此,你可以把王圖霸業當做是一場游戲,生死一場夢,連個存檔都沒有,最終能夠留下的,只是一篇攻略而已。

始皇帝攻略六國,完成了前無古人的江山霸業,成就其千古一帝的美譽,後世帝王豪杰紛紛景從,都希望能夠達到甚至超過他的高度,這就是後來玩家的目標。

徐晨現在已經打開了這一局游戲,他自然還是要認認真真的玩下去,畢竟這種現實版的帝國升級游戲,並不是什麼人都有機會的。

實際上到眼下,他這個游戲已經玩的不錯。

只要這條貫通巴盟和拱火盟之間的陸路交通徹底打通,他的王圖霸業的基礎就已經夯實了,余下的時間就是不斷開荒,就像現在各部落不斷燒荒墾田一樣,慢慢積累下來,部族就會越來越富,王國版圖就會越來越大,實力就會越來越強。

修路現在已經快完成目標,徐晨布置的其他幾件事也都慢慢有了結果。

胡族在他的指導下開始燒炭,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和試驗之後,十一月終于得不錯的收獲,巴烏大道沿線的三口炭窯陸續開始出炭,先後給巴族送來四千余斤木炭,在春播之前還能再燒一輪,估計還有數千斤規模。

有了這些木炭作為儲備,巴族不光能夠滿足部落整個冬天取暖,還能滿足明年大半年的冶煉供應,就不會耽誤青銅工具和兵器的鑄造了。

胡族這些木炭,徐晨照樣都是用銅錢支付。

不過燒炭相對開礦冶煉來說,就要簡單的多,因此價值自然也要低不少,徐晨都是按照二十斤木炭一文錢結算。

胡族陸續送來的這四千余斤木炭也換到了兩百余錢,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對于此前什麼資源都沒有的胡族來說,徐晨送給他們的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他們每年只需要冬季燒一季木炭,就能收獲價值數千斤糧食的銅錢,這些銅錢他們可以從巴族購買任何他們想要的物品,陶器、鹽、獸皮、青銅工具等等。

當然,作為部落安全最重要的糧食,肯定不能無限供應,徐晨答應他們,只要巴族有多余的糧食,在其他部族奇缺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銅錢購買或者其他等價物品交換,至于除開糧食之外的物品,一律都敞開供應,都是按照眼下制定的交易價格交換,絕對不會拒絕。

隨著胡族、烏族、巴族最近的這三個部落開始大量使用銅錢交易貨物,很快這種叫做錢的神奇銅器也開始隨著修路的消息傳播到巴盟所有部落。

同時也有消息傳開,烏族在冬春時節可以用銅錢交易各種食物,以麥豆和根睫雜糧為主,干魚和干肉都要。

徐晨也通過巴族獵人往各部落運送修路工具的時候通傳,希望各兄弟部族在冬春時節打獵捕魚采集各種食物支持烏族開礦煉銅,這樣大家才有足夠的青銅工具使用,並且徐晨還公布了巴族制定的銅錢交易價格,為了讓其他三個部落都能認識銅錢,特意還給木牙族、蒼族和季族分別送了十文錢當做禮物。

看著這麼小巧精致的銅器,三個部落族長在一臉疑惑的同時也非常激動。

這麼小的東西能換任何東西?

但這是巫王陛下通傳的消息,再加上兩位大巫三個部落都確認的事,肯定不會有假。

至于為什麼能夠用銅錢換到東西,她們從未想過,這是巫王陛下的創意,哪怕他說用石頭能夠換到東西,那也一定能換到,誰都可以懷疑,但絕對不能懷疑他。

而且既然銅錢這麼小巧好用,那當然是要多多益善。

因此從消息傳開之後,巴盟所有部落幾乎都動員起來,修路墾田的同時,也開始利用閑暇挖掘各種植物根睫和山藥,獵人也努力多捕魚狩獵,曬干風干積攢起來騎馬送到烏族換成銅錢。

而在成功幾次之後,銅錢的接受度很快就起來了。

其中最高興的就是胡族,他們本就距離烏族最近,而且又最窮,暫時也不參加修路,因此婦孺老幼幾乎都上山去采挖山藥和各種根睫雜糧,隔天用馬馱去烏族就能換五六七八文銅錢,雖然每次都不多,但慢慢積攢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一文錢就能換一個陶碗,十文錢就能從巴族換到一把青銅匕首,一群本來也干不了重活兒的婦孺老弱每天在山上刨刨撿撿,一天下來也能賺幾個陶器甚至一把青銅匕首,簡直就是天上掉下的財富,高興的胡族人整天合不攏嘴。

甚至為了采挖更多的食物,胡族不少婦孺都跟著一群燒炭的男人跑到巴烏大道附近的木屋住下來,直接佔山為王,跟著男人一邊伐木燒炭一邊采集食物,采挖下來就直接送去烏族,甚至有時候都不用自己送,遇到兩族來往的馬車就幫忙帶去了,然後帶回來就是幾枚黃澄澄的銅錢,錢賺的是無比輕松快活。

轉眼進入十二月,天氣越發嚴寒。

接連下了兩次小雪之後,到了十二月中旬,各部落的修路工程都陸續停頓下來,開始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緊張忙碌的開荒和春耕生產之中。

根據巡邏的獵人陸續傳回的消息,季族蒼族之間的道路基本上貫通,只剩下了巨石峽還有一小段沒有完全完工,但已經勉強能夠騎馬通行。

其余各段工程也基本上都已經相互連通,只剩下一些比較困難的地方等待收尾,但問題已經不大。

徐晨自然知道春耕的重要性,因此在進入十二月之後,就已經安排獵人通傳各部落,根據情況各部落可以自行決定終止修路的時間,一定要確保春耕播種,甚至他還表示,各部落若是缺少糧種,可以向巴族借,等到秋收之後加一成歸還。

在徐晨的督促和支持下,各部落的春耕生產都進行的非常熱鬧,在陸續結束修路工程之後,把全部人力都投入了春播之中。

因為今年各部落燒荒開墾的農田面積又擴大不少,甚至有不少再次翻倍,因此工作量巨大,但好在今年大量青銅農具和馬匹投入使用,剛好又從皮族代族弄了一群外族雇工,使得開荒墾田的速度比往年快了不少,至于糧種,沒有任何部落向巴族借,去年收獲之後就已經按照巴族傳授的方法篩選留種保存,足夠他們投入這次的春播之中。

巴族今年也多了四百畝農田,分布在小河兩岸。

本來按照阿母的打算是要將山谷中所有適合耕種的地方都開墾出來,但卻被徐晨制止了。

眼下一千二百畝農田,已經足夠保證巴族一年的糧食供應,而且越是靠近山谷口,受到水患的影響越大,另外距離大院太遠,耕種和管理都非常耗時。

徐晨其實另有打算,他準備在山谷中擇地修建幾處分散的聚集地,把巴族按族群分成四個群體,在山谷中構建四個村子。

建造村子也需要規劃出來不少土地。

不過這個計劃今年是完不成了,等開春之後可以慢慢開挖平整地基,同時準備石頭木頭陶磚石灰,等到明年秋冬就能完成規劃和建設。

熱火朝天的忙碌之中,十二月一晃而過

時間進入晨王五年春。

一月,兩場春雨之後,干燥了一冬的河灘農田變的微微濕潤起來。

從巴族到拱火盆地,再到烏龍江南岸的羽公族各部落甚至遠離巴盟的有窮族各部落,幾乎同時進入了春播之中。

徐晨照樣負責他的試驗田項目,不過今年的試驗田已經擴展到兩百畝。

而其他農田播種用的種子,大部分都用的是去年試驗田挑選收獲的粒大飽滿的糧種。

其他部落雖然徐晨沒有專門去指導耕種,但也都在每年春秋兩次的部落集會上認真傳授過選種育種和耕種管理經驗,只要稍微用心一些加強除草和田間管理,再加上風調雨順,收獲肯定會逐年增加。

徐晨根據這次出門勘察修路順便詢問得到的各部落的墾田計劃,相信今年過後,巴盟各部落都將會擺月兌糧食危機,收獲足夠部落一年的糧食。

而明年,他還會大規模推動一次各部落堤壩和灌既排水溝渠建設,讓農田更加旱澇保收,慢慢擺月兌這種望天收的原始農耕局面。

只要農業生產進入穩定成熟的階段,接下來就可以開始他的王城建造計劃和初步的鄉村城鎮布局。

一月中旬,巴族的春耕播種結束。

天氣也逐漸變得溫暖濕潤起來。

山野之中陸續有野花開始綻放,一些植物也已經開始萌芽吐瑞,忽忽幾日之間,河灘上已經開始浮現一層淺淺的女敕綠,農田之中播下的種子也都整齊發芽,慢慢呈現一片盎然生機。

巴族的農耕生產,皮族大巫和幾位首領全程見證和參與。

他們被巴族這種大規模的農耕生產震驚的同時,每天也在如饑似渴的消化和吸收這些新的知識。

徐晨親自帶著他們在試驗田忙碌,給他們仔細講解各種農具的使用和墾荒播種的要領。

雖然皮族今年趕不上耕種了,但學會這些之後,接下來的一年他們可以做好準備,回去之後慢慢消化各種生產生活技能,等到今年秋冬時節,就能開啟建房和農耕生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