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2章 共同致富

按照徐晨的計劃,烏族只要安排一部分人月兌產采掘和冶煉,銅的產量就會更高,以後就能從別的部落換到所需的一切生產生活資源。

在如此強大的利益誘惑下,一大群烏族首領聚在一起開始爭吵起來。

銅礦是整個烏族的,雖然以前將采礦和冶煉分成了兩部分,但利益還是屬于整個部落,眼下要擴大采掘冶煉規模,那麼采掘、運輸、冶煉、砍柴的人也要相應增加,這是一個整體擴張,絕對不是說只是安排一部分搬進去住的問題。

各家族經過一年多的磨合之後,好不容易將采掘和冶煉加工的人數都安排清楚,眼下突然又進行調整,而且以後這些人都將月兌離耕種狩獵采集專門采礦冶煉,會導致各家族的人員結構發生極大的變化。

另外,參與采礦冶煉的人數越多,自然自己家族對利益的分配權也就越大。

而徐晨提出的銅換食物的條件,各家族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以前就算不月兌產,實際上這些人的食物也都是各家族自己提供,眼下變成一種變相的購買交易,那麼提供食物也會為家族增加財富。

也就是說,其實除了規模擴大之外並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只是從一個口袋掏到另一個口袋而已。

更或者說,只是換了一種說法。

最多就是吃白食的多了之後,自己部落可能供應不上需要向別的部落交換。

這也是烏族所有家族對徐晨這個方案沒有絲毫排斥的原因。

至于如何交換,交換的代價是什麼,那就是巫王陛下需要解決的問題了,他們只負責幫忙采礦煉銅,若是食物供應不上,那便只有減小規模。

反正銅礦在烏族,冶煉多少也都是烏族的事。

听著一群中老年婦女吵吵嚷嚷,徐晨听的是臉皮抽搐。

但為了盡快將這件事安排妥當,不能拖延太久,因此安撫一群人安靜下來,然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采掘冶煉固然可以增加財富分配,但實際上提供糧食也一樣能夠從中獲得財富分配,那麼力氣大憨厚老實的就去挖礦,頭腦靈活體力不太好的,可以去參加冶煉,而那些年輕力壯身手敏捷的,可以去打獵為冶煉廠和礦場提供食物。

人盡其力,物盡其用,反正只要努力勞動,都會從中獲益。

徐晨解釋一通之後,一群家族首領這才都醒悟過來,實際上吵來吵去,最終這些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若是烏族無法滿足冶煉廠和礦場的食物需求的話,還可以從外部引入,這實際上也是在為烏族減少壓力。

而烏族的目標就是在食物能夠得到滿足的前提下,用最大的努力去冶煉最多的銅,徐晨表示自己並不要求礦場和冶煉廠的人餓著肚子干活兒。

于是一群首領都沒什麼爭吵的興趣了,有小女巫妹妹和族長調解,有徐晨在旁邊給予一些指導,很快各家族再次達成一個內部協議,準備盡快按照徐晨的要求擴大采礦和冶煉的規模。

搞定這件事之後,徐晨看看天色尚早,決定去一趟下游不遠的胡族。

從烏族到胡族有二十里左右,沿著河灘和山腳交界的荊棘樹叢穿行,雖然通行有些困難,但速度也並不算慢,前後不過大半個小時就到了胡族。

「騎馬果然就是快!」

當進入胡族棲息的山谷,看到太陽還沒落山,徐晨忍不住感嘆一句。

若是沒有馬,從巴族到胡族,足足需要走上一整天,路上還不能休息,但如今有了馬之後,他早上從巴族出發,到烏族呆了四五個小時,不過一頓飯就又跑到胡族,這種交通速度以前完全無法想象。

胡族只有六七十人,和三年前的巴族差不多,增加的人口是這兩年從拱火族和恰族掠奪來的女人。

相比于巴族和雷族的擴展速遞,胡族近乎于原地踏步。

不過這才是大部分部落正常的人口增長速度。

實際上從整體來說,巴族雷族的人口增長屬于投機取巧,他們多了,自然其他被掠奪的部落人口就少了,此消彼長人口總數並沒有變化。

最終人口數量的增長,還是靠自然繁衍,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

唯一能夠加快人口數量的方法,那就是擁有足夠的食物,改善生活習慣和環境衛生,增加出生率和成活率。

只要各部落能夠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一輪嬰兒潮下來,再過十五年二十年,人口數量自然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至少從巴族可以看到這種良好的勢頭,這三年多時間,部落竟然出生了近三十個嬰兒,而且成活率相當高。

隨著生活的富足和生存環境的改善,再加上大量掠奪來的年輕女人,不需要十五年,估計十年之後,巴族人口就會突破三百,比現在翻一倍。

其他部落眼下同樣如此,也都在經歷一場嬰兒出生高峰,而且這才剛剛開始,還不是峰值時期,只不過各部落情況不同,人口基數不同,年輕男女比例不同,導致誕生的嬰兒數量有很大的差距。

但不管怎麼說,在徐晨推行的這一輪建房種田的改革之中,各部落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人口的大規模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胡族人正在準備晚餐。

听到馬蹄聲由遠及近,詫異的同時有獵人首領帶人騎馬迎接上來,當看到是徐晨突然駕臨,頓時激動無比,興奮的一路招呼所有的族人前來迎接。

而在興奮激動歡呼而來的迎接隊伍之中,里面不少女人不是懷里抱著孩子就是挺著大肚子,和巴族情況差不多。

面對徐晨在傍晚時分突然到來,胡族男女老少都興奮歡呼,族長更是激動的有些熱淚盈眶,帶領族人蹲滿一地恭迎。

胡族能有今日,一切都是徐晨帶來的。

跟著徐晨出門打了幾次醬油,女人也有了,馬也有了,眼下建房開荒種田,今年收獲數千斤糧食,整個部落喜氣洋洋氣質大變,人人身上都已經穿上了干淨輕便的麻布衣服,再也不是兩年前徐晨第一次巡游來的時候那種艱難困苦的模樣。

徐晨這是第二次來胡族。

眼前看到的一切和他想象的也差不過多。

山腳下兩座連在一起的土磚茅屋,山谷小河兩邊都是大量收獲之後剩下的農田。

上次來的時候正是二月春天,鮮花滿谷。

這次來雖然看不見鮮花,但卻看到一張張幸福激動喜極而泣的笑臉。

徐晨這次來不是旅游觀光,而是來和胡族商量一件事。

胡族附近沒有礦產,也沒有其他比如胡椒、油桐等經濟作物,就連捕魚環境都不如巴族和烏族。

山谷雖然環境優美,但比較狹小,生存條件很差,發展前景並不好,尤其是在找不到財富增長點的情況下,部落發展會遠遠落後于其他部落。

種田只能解決溫飽,不能帶來財富增長。

眼下巴族聯盟所有部落,胡族發展的最慢,就連陶器都還沒達到夠用的地步。

主要就是他們能夠拿出去用于交換的只有獸皮,而且數量也不多。

反而是生存條件更加惡劣的木牙族因為出產胡椒,連續兩年用胡椒從巴族換回去足夠多的陶器麻布甚至是青銅刀斧,生活條件改善很快,眼下發展勢頭很好。

既然是鄰居,而且隔的這麼近,巴族發展也已經到了無需繼續扣扣索索過日子的地步,因此徐晨準備讓胡族也分一杯羹,給他們找一個增長財富的方法和機會,另外也可以減輕巴族的一些工作壓力,然後將更多的人手投入到創新研發和技術培訓方面。

木炭是未來冶煉和金屬加工很重要的燃料。

然而伐木燒炭卻是一個很辛苦勞累的工作。

這件事沒有什麼高深技術,只需要掌控好封窯的火候和時間就行了,巴族眼下正在升級木匠、石匠和冶煉三大高技術行業,因此徐晨決定把燒炭這種又苦又累的事分包出去。

在胡族男女老少的前呼後擁下,徐晨等人進入胡族居住的大院之中,很快就在院子中央點起篝火,族長帶著幾個穿著粗麻布群的少女親自給徐晨奉上剛煮好的雜糧粥和一些肉羹骨湯熱情招待。

徐晨等人也是來回跑了一天,也不客氣,稀里嘩啦一頓熱粥熱湯吃個半飽之後,這才慢慢說明來意。

而听完徐晨的話之後,大院微微一陣的錯愕和安靜最後,瞬間就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白發蒼蒼的老族長更是緊緊抓住徐晨的袖口老淚縱橫,眼淚嘩嘩擦都擦不干淨。

燒炭對于巴族來說不是什麼高深技術,但對于別的部落來說,那絕對還是非常神秘的東西。

當然,他們也完全不懂為什麼巴族會要多出來這樣一個步驟,用木頭燒和用木炭燒有什麼不同。

但巴族願意教他們燒炭,並且表示以後胡族燒出來的木炭可以和巴族交換任何想要的物品,這個天大的喜訊一下就把所有胡族人砸的是暈頭轉向,不少人都喜極而泣。

于是一頓飯還沒吃飯,數十人又全部蹲在徐晨面前,甚至有人五體投地趴在地上表達無限的敬重和愛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