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熟悉徐晨的人大部分都听懂了,以後烏族和巴族就是以這塊石碑為界,劃定兩族的邊界和領地。

雖然兩族關系眼下日趨緊密和安定,但領地爭奪一直都是部落之間最大的矛盾,實際上在徐晨完成造巫運動獲得主動權之前,烏族一直有吞並巴族之心。

而隨著兩族交流越來越多,有了馬之後活動範圍越來越大,狩獵等日常活動範圍也經常重疊在一起。

眼下雖然不會產生沖突和矛盾,但互相進入對方的領地狩獵必然會影響對方獲取獵物,因此劃定各自的領地範圍,將會極大維護兩族的利益,解決沖突的可能性。

此次劃界實際上應該是烏族佔了便宜,因為徐晨是按照兩族修路的長短來劃分的。

而修路烏族不光人數更多,施工難度也低很多,因此幾乎修完了三分之二。

本來按照部落大小和人數來說,烏族的確應該佔領更多的領地,但相對于巴族的地位和實力來說,烏族卻根本就不敢這樣去想,就算是劃分領地,就算平均劃分烏族也認為自己佔了大便宜。

但實際上,徐晨卻是將大半的領地讓給了烏族,這不得不讓烏族男女老少敬佩巫王陛下的寬容和仁德。

因此在一陣的歡呼之後,烏族許多獵人和家族首領都開始蹲下來給徐晨行禮,表達感謝和尊敬。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都跟著蹲下來,最後不分烏族和巴族,男女老少都蹲滿一地,一群猴子都學模學樣的蹲在人群中間,就連幾條小狼都被一群孩子擺好姿勢緊緊按住蹲在地上。

徐晨站在界碑之下,滿臉的和煦笑容看著所有人;

「領地之爭,一直都是部落之間最大的矛盾,我這樣做,就是想巴烏兩族以後能夠世代鄉鄰守望,永世和平,我們都會老去死去,但我們的子子孫孫將會在這片土地長久生存,因此我希望這個傳統能夠一直傳承下去,還請所有人記住,此碑只是地表之界,而不是心中之界,我們兩族血濃于水,在心中永遠都是沒有界石和界線的,永遠都相親相愛互相幫助,就像兩位巫一樣,她們是雙胞胎姐妹,血脈相連,永遠都不想分開。」

雙胞胎小女巫激動的滿臉漲紅,手緊緊挽在一起,心有靈犀的對視一眼之後也蹲下去,同時舉起手中的權杖。

「謹遵巫王陛下的指引,以後兩族相親相愛,永世都不分開!」

「很好,大家都起來吧,這條巴烏大道,就是我們兩族親情和友情的見證,希望以後每天都有馬車來回于兩族之間,讓我們每天都能像今天一樣能夠相聚在一起,現在就讓我們下面的河灘,由兩位巫為我們進行祈福儀式,用這條寬敞的大道,迎接即將前來參加巫主大會的各族朋友。」

「烏嘎~~」

現場頓時一片歡騰,蹲在地上的男女老少紛紛歡呼著跳起來,然後沿著路邊的斜坡嗷嗷叫喚著沖出山林匯入河灘。

一時間人歡馬鳴,旗幟翻卷,號角聲聲在廣袤的河灘響起,男女老少都圍成一個大圈,不分部落,不分你我,將雙胞胎小女巫圍在當中一起手挽手歡呼起舞,一場盛大而熱鬧的的祝福儀式就此開始。

好熱鬧啊!

徐晨被一大群敦實的少女圍在當中,歡聲歌舞之中看的是眼花繚亂,跟著一起搖頭歡呼熱鬧的時候,總覺得少了點兒什麼,想來想去心頭 然一亮,是了,這麼熱鬧的場面,該有幾面鑼鼓才行。

號角雖然響亮,但還不夠震撼。

若是再有幾把嗩吶……還是算了,那玩意兒適合躺著听,不適合這麼喜慶的日子。

……

巴烏大道的建成通車,成為了今年僅次于青銅器研制成功的重大喜事。

為了慶賀這件大事,不光兩族傾巢而出舉辦了盛大的賜福大會,徐晨更是宣布在巫主大會期間開通旅游觀光專線,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輛馬車對開行駛。

這個決定頓時讓兩族舉族歡騰

不過因為運載人數有限,觀光馬車暫時只挑選兩族中那些很多年都沒到過對方部落的婦孺老弱乘坐。

雖然這樣的規定讓大部分人都有些遺憾,但也都沒有什麼不滿和抵觸情緒,畢竟不能出門大多都是一些年齡偏大的婦女或者老弱傷病,這些人都是對部落有過很大貢獻的人,值得尊敬。

不過除開馬車之外,兩族眼下加起來共有超過二十匹成年野馬,還有好幾匹超過兩歲的中二小馬,為了檢驗這條路的通行質量,盡量在巫主大會之前將路面行走碾壓的更加結實,徐晨也讓兩族精通騎馬的獵人們每天來回多跑幾趟。

如此以來,從巴族到烏族這條嶄新的大路上,幾乎整天馬來車往絡繹不絕,馬車踢踢踏踏一路小跑,騎手則是奮蹄揚鞭一路疾馳,空闊的林間道路上,到處都能听見來去奔跑的馬蹄聲和野 野 鬼哭狼嚎的呼喊聲。

甚至道路修通之後,烏族有些迫不及待的要把收集的黃金寶石、銅、獸皮、麻布運送到巴族,然後把需要的陶器、鹽和青銅器運送回去,于是獨輪車一趟一趟的來回開始在這條林間道路上奔忙。

這是一條嶄新的道路,也是一種新奇的事物。

烏巴兩族從來就沒有這樣方便的來往和熱鬧過。

觀光的馬車讓那些很久沒有出過門的婦孺老弱看到了外界不一樣的風景,同時也看到了近在遲尺但卻很久都沒到過的鄰居部落。

巴族的發展變化天翻地覆,讓從未來過的烏族人目瞪口呆,神廟、大院、窯廠、池塘、木器加工坊、石器打造等等都無不讓人驚嘆。

但烏族的變化也不小,山腳下早已不止四棟泥磚大院,而是變成了一大片,牆壁毗連規模比巴族大三倍不知,掩映在河灘樹林之間令人驚嘆。

另外烏族還有幾座冶煉銅礦的高爐,整日濃煙滾滾氣氛熱烈壯觀,而去山谷中運送銅礦石和砍柴的隊伍,來來回回也讓人感覺到一股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兩族這些前所未有的變化,也就是這兩年時間發生。

因此看著對方陌生而巨大的變化,那些曾經也年輕過的老弱男女無不熱淚盈眶。

曾幾何時,兩族還是齷齪不斷互相看不順眼。

那個時候烏族還有大巫,為六族核心,就算家大業大的烏族,因為內部分配不均照樣矛盾重重,而巴族不過可憐兮兮窮的吃土小部落,吃了上頓愁下頓。

但時過境遷,眼下一切都變了,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讓這些很久都沒有出過遠門的人都無不感慨唏噓。

不過這種觀光熱鬧對于徐晨來說毫無吸引力。

這種新修的土路因為比較松軟,碾壓之下一些地方就開始塌陷和變形,通行並不十分順暢。

他更多的是及時根據通行車馬反饋回來的消息,安排人對道路進行加固和維修,對一些松軟或者不平的地方進行處理。

另外巫主大會已經近在眼前,各種大會安排也已經開始提上日程,整個巴族都開始緊張忙碌起來。

歷經夏天的洪水之後,河口那個簡易的碼頭已經被洪水沖毀,需要重新搭建,以迎接下游羽公族和拱火族等部落的到來。

另外故母神廟當初修建的比較倉促,歷經一年多的風吹雨淋,有些地方開始垮塌漏雨,造成神像受到雨水侵襲,需要重新修補和涂刷顏料。

巫主大會上徐晨還想再次捕獲一群野馬,不過河北岸那群野馬因為修路的緣故竟然集體渡河去了對面野狼灘,因此徐晨和風、龍等人商議之後,把眼光全都放在了河對岸,最近每天都安排人渡河從下游上游十余里區域打探觀察,不斷收集對面野馬群的數量和動向,準備到時候趁著巫主大會幾百優秀獵手匯聚之時,再來一次大圍捕。

若是還能捕獲數十匹野馬,則會大大改善各部落的交通情況。

要想提升人類文明的等級,光躲在家里一個人發財是不行的,要大家都富裕起來才行,只有大量的部落衣食無憂之後,才能騰出手來發展工商業,甚至是支持他建造王宮神廟和獨立于部落的官員階層和月兌產軍隊。

馬就是眼下提升各部落發展最重要的財富,既能耕田拉車,又能交通打獵。

相比于完全農耕時代的牛的重要價值,徐晨其實更加看重馬的作用,畢竟牛除開吃苦耐勞之外,沒有任何一樣能夠和馬相比,因此兩邊河灘上就有不少野牛,但徐晨並沒有打算去大規模的圍捕。

況且這種野牛的危險性比野馬大多了,不光體型巨大,頭上還有兩只向前支稜的尖銳牛角,和他曾經熟悉的黃牛水牛都不一樣,體毛特別長,類似于傳說中的披毛犀,實際上完全可以算是一種超大型食草類 獸,和大象犀牛差不不多。

因此雖然牛肉細女敕美味,但獵人一般不會輕易去圍獵,因為它們一旦被驚動跑動起來,不說人類會被踩成肉泥,沿途任何動物都只能望風披靡,狼熊虎豹也要退避三舍。

以前也就是在巫主大會的狩獵比賽上,一些部落的獵人會主動去尋找機會殺死野牛,若是成功會加分不少,但很少有機會能夠完美獵殺成年體,最多干掉一些掉隊的半拉子小牛。

上次徐晨等人往下游時探索遇到那群野人和狼群圍捕野牛就是依靠體型更加龐大的  象驅散了牛群,造成野牛群慌亂分散奔逃,這才給了雷等一群獵人很好的機會,突襲之下成功殺死了幾頭。

更何況這種體型巨大的原始野牛能不能被馴服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就像非洲野牛無法馴化一樣,很多原始動物的馴化需要漫長的時間甚至是類似于老天開眼的機會才行。

能夠馴服野馬,實際上運氣佔很大因素,和生活環境以及品種關系非常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