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4章 新型財富

剩下的半天,就是附帶的交易和交流時間。

交易自然是擺攤,各部落都把自己帶來的各種財貨鋪在獸皮草地上,密密麻麻擺滿半個河灘。

這些商品大多還是以傳統的獸皮、獸角、骨牙、錦羽、寶石等為主,但藤盾、簡陋的皮甲、皮靴、皮口袋、漁網、麻布甚至簡陋的弓箭等大量出現,幾乎每個部落都會或多或少的擺放一些用于交易。

但最熱鬧最大氣的,無疑還是巴族的攤位。

就在窯廠門前,用木頭搭建了一個長條形的展台,上面鋪著獸皮,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青銅斧頭、柴刀、匕首、鋸、錘、菜刀、剔骨刀、手刀、刨子、剪刀、銅錐、銅鉤等各種工具和武器。

旁邊的木架上,還掛著一排長矛、鋤頭、鎬頭、釘耙、腰刀、樸刀、大劍等大型的青銅器具,地上還擺放著幾架安裝了青銅犁頭的木犁和獨輪車。

這些青銅器具全都打磨的金光燦燦,整個展台看起來金光四射令人眼花繚亂。

而展台四周,自然是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各部落的男女老少,喧嘩叫嚷著不斷擁擠進來,想要一觀這些神奇的金屬器具。

這些東西,許多人這幾天都已經見過,但還有不少也是第一次出現。

但無論是斧頭鋤頭柴刀菜刀這些日常生活用具,還是刀劍長矛等武器,對于男女老少來說都擁有絕大的吸引力,因此圍觀者幾乎人人都眼冒金光口水四溢。

尤其是一群身高體壯的精壯獵人,更是拿著各種到件武器和長矛,一個個口水如同泉水噴涌,止都止不住。

另外還有許多成熟穩重的獵人,則對于手刀、剔骨刀、匕首這樣的小巧刀具愛不釋手,拿起一樣撫模觀察久久不願意放下。

這些造型各異的金色武器,看每一樣都想要。

但實則每一樣都要不起,只能流口水看看而已。

一把七八斤重的雙手大斧,需要至少十張上好的獸皮才能交換。

一把長矛,同樣也需要五張上好的獸皮。

所謂上好獸皮,基本等同于大小合適、皮毛厚實柔軟,具有相當的御寒價值,首選以狼皮、豹皮、狐狸皮為主,至于熊皮和虎皮這類頂級 獸的皮,則可以以一當十,若是能夠弄到一張成年皮貨,直接就能換一把最重的刀斧。

不過以前用處不大的牛皮野豬皮眼下也被納入了優質皮貨行列,因為這些粗硬的獸皮可以制作盔甲、馬鞍、口袋等防具用品,用處也越來越大。

但這些優質皮貨無論哪一種都不好弄,大中型部落一年可能能夠弄到一二十張,小型部落一年三五張就頂天了。

因此對于所有部落來說,用皮貨交換障礙很大,基本不可能得到滿足,最多能夠交換一些小型的刀斧工具。

不過除開獸皮,這些東西還能用其他高價值物品進行折換。

比如烏族,就可以用他們冶煉的銅錠進行交易,十斤銅可以置換一把一斤左右的青銅器。

而烏族在寒冬時節,每個月最高可以冶煉五百余斤銅,一個月下來就能交換到大大小小數十件銅器,一年哪怕只冶煉四個月,也能置換到至少上百件的工具和武器,幾年下來整個部落就有了充足的金屬器具。

銅器刀斧的大量應用,變相的又會促進挖掘礦石和伐木的速度,提高生產效率,銅的產量又會更進一步的提高。

另外五鬼族、蒙族和有窮族這三個有礦的部落,同樣可以用自己掌控的礦產用來交換青銅器,各自雖然交換比例不同,但只要努力采掘冶煉,也足夠保證他們能夠快速獲得大量青銅器具,讓部落的生產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便是家里有礦的好處。

獸皮這種原始低級的財富,眼下在徐晨眼中已經不太重要了。

因為隨著青銅武器和弓箭、馬匹的投入使用,狩獵收獲將會極大提高,獸皮的價值也在慢慢降低。

而各種金屬、鹽、布、制器,將會逐步取代這些原始財富,成為代表部族實力的新型財富。

有礦的自然靠礦發財,沒礦的自然只能靠耕種、紡織、畜牧和制造等其他行業發展。

雖然這些各有側重,但在徐晨眼中卻並無差別。

說到底,糧食永遠都是人類生存的核心財富。

這些有礦的部落可能會在開始發展很快,但糧食危機永遠都存在,他們不得不努力挖礦冶煉用于交換更多生活生產用品,比如糧食、布料、陶器、農具等等。

而且礦區的財富也會隨著采掘難度的加大,慢慢陷入一種發展停滯甚至枯竭狀態,最終甚至完全頹敗。

而大力耕種、紡織、畜牧的部落,雖然發展不會很快,但一旦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則會完全擺月兌糧食危機,過上自給自足的穩定生活。

特別是像胡族這種擁有胡椒這樣特殊植物的部落,未來一樣會混的風生水起,非常富足。

因為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各部落對于香料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因此在這次的交易會上,胡椒也是單獨被列為可以直接交易青銅器的高價值物品,一斤干胡椒,可以換一斤青銅器。

而擁有胡椒采集和種植經驗的木牙族,頓時也成了各部落競相追捧的香餑餑,被大量族長首領和女人團團圍在中間,詢問胡椒的種植和采集方法,有不少想換一些胡椒種子回去播種。

熱鬧喧嘩之中,徐晨和一群巴族窯工和冶煉鑄造工匠,就在展台四周為所有的圍觀著演示各種青銅工具的用法。

用青銅鋤頭鎬頭挖地,那叫一個快當,用釘耙翻地平整農田,也是又快又好,用手刀匕首割各種皮貨,那叫一個麻 ,各種刀斧剪錘,在不斷的演示中也讓圍觀者不時發出陣陣驚嘆和騷動。

至于刀劍武器和長矛,根本就無需驗證,感興趣的早已無比熟悉。

而木犁和獨輪車這些耕種和生產工具,感興趣的更多,只是結構更復雜更貴。

當然,按照現在的金屬冶煉加工水平,暫時也無法大規模普及,只能針對那些有礦的部落慢慢推廣。

畢竟獨輪車、鎬頭、鋤頭這些勞動工具的投入使用,將會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徐晨相信幾個有礦的部落一定會交換購置,等到以後金屬慢慢富足之後,自然也能向農耕部落補貼推廣,提高農耕水平。

因此雖然交易會上看的多實際交換的少,但徐晨也並不著急。

飯要一口的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這種事根本就急不來。

當然,他若是想要快速推廣,也可以和當初的陶器一樣進行賒購,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因為青銅器冶煉鑄造復雜昂貴,不像陶器用點兒泥巴用柴火燒燒就好,而是需要從好幾個部落好幾百里之外獲取材料,另外伐木燒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代價巨大,價值高昂。

徐晨可以先行用贈送手段發放一些,讓所有部落體驗到青銅器的好處,然後刺激所有部落去努力積攢財富,而不會再次類似于白送,讓這些部落養成白嫖的習慣。

他要讓所有部落養成勤勞致富的理念,而不是吃飽喝足就開始偷懶。

因為青銅器的橫空出世,再讓所有部落大開眼界流口水的同時,自然也將此次的交易大會推向了最高潮的階段。

河灘的交易會熱鬧非凡,大院里面同樣熱鬧。

數十位部落族長以及家族首領黑壓壓一大群聚集在寬敞的院子里面,地上鋪著草席和獸皮,所有人都圍成一圈,正在听當中以小女巫姐姐為首的一群巫傳授各種知識。

當然,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幾個巫也在不停的相互交流學習,以此提升自己的職業知識和技能,為更好的指導部落發展努力。

巫之間的交流,是原始部落之間最高層次的互動。

以前這些巫交流的內容都很狹窄,主要是各種治理部落的方法和各自傳承的歌謠和祝詞等等,但因為各大巫傳承不一樣,這種交流也都相當保守,不會有大巫將自己的所有知識都和盤托出,更不會將自己明悟神靈指引的心得體會透露出來。

因為這些都是她們群體最核心的內容,越是高深的知識文化,實際上隱瞞的也就越多。

但徐晨不一樣,他用一種極度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將自己創新發明的各種工具都免費傳授和推廣。

而且還自創一種能夠紀錄語言交流的特殊文字廣為傳授,並將自己所思所想以及所見所聞都紀錄在獸皮上,甚至還能將巫之間的協議寫成契書,用巫印和王印加以確認,以確立這種契約的嚴肅性。

文字的出現,可以說從根本上改變了巫這個群體在交流和學習時候的方法和習慣。

而識字,更是作為一個巫必須的能力和手段。

小女巫按照徐晨的要求,每次借用部落聚會的機會,傳授識字和各種生活與生產經驗,並且還將徐晨發明的文字進行整理之後,用獸皮編纂成為巫王字典在巫和族長首領這些帶有一些巫性質的管理者群體進行推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