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幾個木工每天在徐晨的指導下叮叮當當的在院子砍 削鑿。

一群孩子整天都圍著看的舍不得離去。

就算是在忙忙碌碌干活兒的成年男女,只要略有閑暇,也會圍上來看的津津有味,圍觀討論這個奇怪的東西。

太復雜了,不明覺厲。

而實際上,制作車輪徐晨自己都毫無經驗和把握。

他玩過車 轆,但那是工業時代用鋼鐵大批量制作出來的。

雖然他小時候也見過老爹將車 轆拆卸後更換軸承里面的彈珠,結構看起來也並不復雜,但無論是輪轂鋼絲輻條還是軸承結構,都不是眼下用木頭可以解決的。

因此要在這個時代制作出來車輪,就需要他從無到有完全創新設計。

而且古代的車輪制作方法他也不知道。

但不知道歸不知道,車輪的基本構造他還是清楚。

另外他還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馬車車輪和車軸是固定在一起的,轉動的時候車輪和車軸一起轉動,這樣設計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軸承的概念。

但他現在如果做的話,肯定會摒棄這種最原始的車輪結構,改成固定式車軸。

但這樣一來,不光要解決如何制作車輪,還必須解決車輪和車軸之間的軸承連接問題。

當然,沒有軸承也並非不能分開,那就是需要做兩個類似軸承的金屬活環,套在車輪和車軸之間。

不過這種結構帶來的弊端很大,那就是長時間干磨會導致活環大量發熱磨損很快,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要更換。

但換軸承總比換車輪方便快當,銅雖然貴重,但眼下馬車也需求量不大,基本上都是在各部落附近來回十多里的範圍內運行,長距離來往的機會很少。

他甚至能夠清晰的羅列出運用場景。

巴族從山腳大院到河口碼頭。

烏族從銅礦溪谷到烏族聚集地,再到谷外的河灘碼頭,實際烏水水量還是不錯,一年四季都不會斷流,只要把河溝一些地方進行些開挖和建設,小型的木筏舟船都是能夠來回運行,可以解決銅礦和貨物的運輸。

應用最廣的可能就是拱火盆地那邊。

拱火族、雷族、五鬼族,另外還有兩個小型部落,總共五個部落聚集在上下不過四里的範圍之內,另外從大河口到拱火族,這段距離有三十多里,木筏下行很快,上行很慢,若是能夠修建一條從拱火族到大河的馬車道路,用馬車來往通勤,或許比木筏更快更安全。

羽公族那邊和烏族的狀況不多,馬車也就從山谷到河口這段四五里長的距離,水路實際上也可以運行。

至于其他的部落,基本上都還是古老的來往方式,全靠腳力和木筏

再說光有馬車還得有馬才行。

眼下除開巴族和烏族之外,其他部落馬匹奇缺,絕對無法普及馬車。

因此在接下來很長的時間內,馬車都還是極度稀缺的奢侈品,不可能在所有部落推廣。

為了解決車輪的制作,徐晨冥思苦想了好幾天,在陶板上畫了擦,擦了畫,整天把自己滿手滿臉弄的都是碳灰,但終究還是讓他慢慢設計出來一個比較合理的結構方桉。

道德經雲︰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徐晨當年跟著老教授讀道德經,大部分都懵懵懂懂不明所以。

這句話有無相生的哲理撇開不說,倒是讓他記得了古代輪轂的結構。

先秦時期,每個車輪上有三十根輻條。

這些輻條都是用木頭互相用榫頭鉚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一個圓形的 轆。

古代人怎麼做輪子他兩眼一抹黑,但有了這個提示,倒是讓他找到了制作車輪的方法。

那就是找一些弧度粗細都合適的木頭,先截成長短大小都一樣的短料,然後按照設計的車輪大小先擺放成一圈,再用斧頭慢慢將其結合部位都砍削的能夠簡單組合成一個大致圓形。

不過當看到這個重新拼湊在一起擺好的圓形之後,徐晨捂著腮幫子牙疼了很久。

他知道在眼下簡陋的條件和一群原始的木匠再加上自己蹩腳的設計指揮下,這個圓肯定不會怎麼圓,但沒想的結局竟然遠超他的想象,完全就像被大象踩過一樣,歪歪癟癟無法入目。

最後他不得不親自動手修正了大半天,這個輪子的輪廓終于好看了不少,勉強看起來像是一個狗啃過的鍋盔,內外邊緣磕磕巴巴,但總算也有了一絲圓形的概念。

到了這一步,相對就簡單多了,找到圓心點,然後用麻繩往四周輻射畫出打孔的位置,開始挖孔和制作輻條。

不過隨著輻條都釘上去之後,徐晨發現麻煩事又來了,那就是中間固定輻條的輪轂同樣是一個縮小版的輪圈,同樣需要做成圓形,打一圈孔把輻條固定上去,這比制作外面的輪圈更加麻煩。

到了這里,不光他束手無策,一群木工更是二哈看星星,感覺無從下口,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麼辦。

眼下的情況就是一個蹩腳的大師傅帶著一群懵逼的徒弟,正在準備干一件驚天動地的偉業,可惜是力不從心。

可見想法再好,動手能力才最重要,根據目前的文明等級,似乎造車技能技能點儲備還不夠。

從腌菜氏進階造車氏不是同一個體系的技能樹,這次加點宣告失敗。

經過幾天的燒煉之後,冶煉作坊的第四爐青銅已經融化。

于是徐晨只能讓打造馬車的工程暫時停下來,等他澆築完這一批刀劍武器之後慢慢想辦法。

雖然有過前三次澆鑄青銅器的經驗,但這次的澆鑄並不十分順利,十把刀劍,只成功了五把,成功率只有五成。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器型太過扁平細長,銅汁在模具之中填充度不夠,其中有兩把在澆築過程中就直接泥膜崩開,銅汁溢出,還有三把是銅汁沒有灌滿,或者是出現了氣泡空鼓,導致成為了廢品。

不過成功的五把讓徐晨還是非常滿意,雖然刀劍因為模具開的不夠平直光滑,導致略有些變形彎曲,但近五十公分長的刀刃和劍身金晃晃的看起還是非常具有視覺沖擊力,就算沒有打磨和安裝刀柄,就能讓人感覺到一股濃烈的危險氣息。

普通刀斧和匕首也就罷了,都是很短小的樣子,雖然鋒利,但並不給人很大殺傷力的感覺,頂多就是用起來很爽。

但當這幾把完整的刀劍被從沙土中刨出來,冷卻降溫之後徐晨將其一一舉在手中觀察的時候,圍觀的工匠和聞訊而來看熱鬧的男人女人都不約而同的發出一陣驚呼和騷動,許多人都情不自禁臉上變色往後退。

從這些細長的刀具上,幾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種恐懼。

兩把劍,就是普通的寶劍樣式,一把長五十公分左右,一把長四十公分左後,長的是重劍,重約八斤,長柄,是一把雙手大劍。

另一把短些的是單手劍,重約五斤,短柄。

三把刀,一把雙手長柄的樸刀,一把唐刀,還有一把是腰刀。

對于任何時代男人來說,對于刀槍車馬的喜愛都是沉積在靈魂和血脈中的,打還不懂事開始,就喜歡拿著刀劍等玩具,等到慢慢長大,很少有男孩子不喜歡舞刀弄槍的,哪個孩子家里沒幾把塑料和木頭的刀劍和幾輛小汽車玩具,那他的童年簡直就是殘缺的。

徐晨穿越前雖然生活在一個禁刀禁槍的年代,沒有太多接觸,但對古代刀劍還是了解不少,對于這些刀劍的樣式也十分清楚,莫說是這種普通常見的刀劍,就算是十八般兵器,徐晨都能給湊齊出來。

因此這批澆鑄出來的武器,形制和古代刀劍沒有太大區別,而且用的還是最古老的青銅,更是帶有一種古拙的聖光,金晃晃的讓他自己都感覺到心旌激蕩,免不得生出一股豪邁之心。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多麼豪邁的詩意和畫境,若是扛一把AK或者小手槍,那真的大煞風景。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是男人,就該背著刀劍出去浪。

徐晨暫時讓自己忘記了馬車和江湖,開始靜下心來裝配和打磨這五把刀劍。

經過足足五天的忙碌之後,五把制式各異但卻同樣鋒利結實的刀劍,終于金晃晃出爐,當拿起這幾把開鋒之後的刀劍,所有獵人都欣喜欲狂,激動的同時又帶有一種戰戰兢兢的恐懼。

這玩意兒可不是玩具,也不是長矛弓箭,因為用它殺人的時候,也極有可能傷到自己。

而且徐晨也明確表示,這刀劍不是用來砍樹 柴,也不能用來砍樹 柴,主要是用于近戰防身。

為了讓一群原始野人不至于在耍刀劍的時候不小心自刎而死,徐晨還不得不專門抽時間指導他們一些簡單的使用動作,讓砍 削剁更加又章法一些,不要如同披風杖法亂舞,然後一不小心抹了脖子。

一群野人也知道這玩意兒厲害,砍樹割草如同喝水,就算是皮甲藤甲在這種鋒利的金色刀劍面前也無濟于事,因此使用的時候也非常小心在意,按照徐晨的指點的動作要領,慢慢熟悉刀劍的使用。

五把刀劍每天從早到晚都在一群獵人手中搶奪使用,已經是碧草如茵野花繁盛的河灘上,時刻都能看到一大群渾身長滿濃密汗毛的野男人圍在一起,對著插在河灘上的草人砍 削剁的練習,狂躁的如同一群二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