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63章 和搶差不多

搭建完工棚和冶煉爐之後,在燻爐的同時,徐晨指揮有窮族的男人開始學習如何采挖和處理錫礦石,哪些可以用,那些不能用,將其中能用的用藤筐撿出來背到木棚下面堆放,太大塊的還要安排人用石頭砸碎。

有窮族人知道這樣做會為部落換來急需的陶器和鹽晶等好東西,因此也不需要大巫和族長首領使勁兒催促,就很老實的賣力干活兒,于是半天時間下來,上百人來來回回就弄了幾千斤的錫礦石。

第三天,徐晨正式開始冶煉第一爐錫。

為了教會有窮族人,每一步他都做的非常仔細和認真,力求讓他們的大巫安排過來學習的男人能夠看懂並且領會。

這些簡單的技術對于巴族或者聯盟部落一些會燒窯的男人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一看就會,甚至不需要徐晨多說還能做得更好。

就比如往土灶里面燒柴,本來是最簡單的動作,但這些野人從來沒有用過這種人工建造的火爐,因此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架柴才能讓爐火燒的更旺,而不是柴火塞的太多,塌在里面堵死了火孔和煙道。

至于往冶煉爐里面放置礦石和碎木的比例,徐晨自己都沒譜,這些原始部落的野人更加二哈看星星,滿臉的懵逼。

面對這樣一群起點為零的學徒,徐晨只能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不停示範和講解,慢慢把冶煉爐填滿之後,封爐開始點火,然後又一遍又一遍的不停講解如何讓爐火不熄滅,讓爐火燃燒的更旺,用木棍如何捅爐膛保持氣流輸入等等最基礎的燒窯技巧。

整整一天時間,徐晨都在干這個後世的農村大媽人人精通的燒火程序。

好不容易等到爐火順利點燃,冶煉爐濃煙滾滾慢慢變成青煙繚繞,太陽也完全落山,一天時間又過去了。

人生四大苦︰燒窯、打鐵、撐船、磨豆腐。

這些工作經年累月,動作單調枯燥不說,而且都是極度勞累的體力活,尤其是燒窯打鐵,常年煙燻火燎,熱毒攻心死的也快。

而其中燒窯尤為最苦,窯火一起,不分白天黑夜都要守在火窯旁邊不能有半分松懈,一旦窯火不穩出現大幅度變化,基本上一窯貨物就廢了。

因此這一夜,徐晨也不敢閉眼,而是一直守在冶煉爐旁邊,不斷添柴加火,等著冶煉爐溫度升高,一直守到近半夜時分,看著內爐填滿的錫礦石開始不斷往下塌陷,繼而變成半爐通紅如同燒紅的煤炭一樣,這才帶著幾個獵人和有窮族的學習工,用木棍挨著捅攪之後,將表面的爐渣挑出來,然後繼續往里面添加礦石和木屑。

如此反復不斷的進行,一直到天色微亮,看著冶煉爐中半鍋通紅的金屬液體,徐晨再也堅持不住了,親自動手撬開封爐的石頭,然後一股通紅的錫水順著溝槽流淌出來。

因為沒有提前準備澆鑄用的長把陶勺,也沒有仔細準備澆鑄的模具,因此這些錫水直接就流淌在用泥沙隨便扒拉出來的幾個方形的小坑之中。

等冶煉爐中的錫水全部流出來之後,徐晨讓人趕緊將里面剩余的礦渣全部挑出來之後給火窯退火。

然後他也懶得去查看冶煉出來的錫,直接就轉回木棚之中,裹著厚厚的獸皮倒頭便睡。

等他被大聲說話吵鬧的聲音吵醒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

天氣陰沉,河谷之中寒氣逼人,哈氣成冰,滿地寒霜。

以前這麼冷的天,按照原始人的尿性是不會這麼早起床出門的,不過今天天剛亮,一群參與熬夜冶煉的又窮族人便大呼小叫的跑回去向大巫稟報,他們燒煉出來了一種閃閃發光的神奇寶貝。

于是大巫帶著大群人浩浩蕩蕩前來觀看徐晨忙碌幾天又燒了一夜的石頭到底是什麼神秘物品。

流淌在泥沙之中的錫水早已凝固成了銀白色的金屬,一大片散發著金屬光澤。

有窮族大巫和一大群男女老少都圍在這一大灘金屬四周指指點點,嘖嘖稱奇的大聲討論。

誰都不會想到徐晨竟然有如此神奇的能力,能將一些沒用的石頭燒成汁水,而凝固之後又是這樣神奇的形狀和顏色。

這種從石頭中燒出來的東西天然帶有一種金屬的美感,銀光閃閃不說還能能夠倒映出人的面容,于是一大群人就或蹲或站的圍在冶煉爐前面的空地上,驚呼喧嘩不斷,不過誰都沒敢動手去觸模一下。

不敢模並不表示不好奇。

因此當徐晨打著哈欠扣著眼屎走過來的時候,就看見一群身穿皮草的野人正如同一群好奇的野貓一樣,正伸著爪子不斷的試探地上的錫塊,偶爾伸過去還沒敢接觸到,又趕緊把手縮了回去。

看見徐晨過來,一大群人突然就像炸窩一樣全都跳開,在讓開一條路的同時,幾乎所有人都滿前敬畏的看著他。

大巫滿臉激動的對著徐晨比劃說話,旁邊兩個拉普族獵人和恰族獵人也趕緊一通比劃進行三方通譯,徐晨大致听明白了,這巫婆是在夸獎他很厲害,同時詢問他這種東西燒出來有什麼用。

用處徐晨自然不會說出來,只說這東西可以用來制作一些物品,以後有窮族燒出來多少,巴族和拱火族就要多少。

大巫很高興,表示自己能不能模一下這東西。

徐晨自然滿足了她的這個小小的願望,讓人找來一根木棍,將整塊錫從沙土里面挖出來,然後用手彎折掰下一小塊遞給大巫。

看著徐晨用手就將錫掰下來,四周圍觀的野人再次發出一陣驚呼。

徐晨試著把一整塊錫抱起來掂了一下,發現很吃力,估計有六七十斤。

這樣他大概也能推測出產量了。

只要以後這些有窮族的人熟練之後,只要保證礦石和木材供應的上,一口冶煉爐一天至少可以冶煉上百斤的金屬錫,一個月就能有一噸多,春夏雨季可能會停產,但秋冬半年時間,也能弄七八噸的樣子。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產量,若是增加冶煉爐和采礦速度,產量也會隨之倍增,但由此也會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在糧食供應不充足的情況下,有窮族也難以為繼。

不過在陶器和鹽等物品的刺激下,徐晨相信有窮族會努力冶煉。

因此徐晨跟在判斷出產量之後,就需要給出一個合適的兌換比例,既要讓有窮族不覺得吃虧,又要讓他們有充足的熱情干活兒。

于是徐晨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然人找來一把石斧,當著所有人的面將手中這一大塊錫慢慢砍成大小差不多的六塊,每塊重約十斤的樣子。

然後徐晨開始和大巫比劃解釋以後的兌換比例,這樣六塊錫,每一塊可以兌換兩個陶碗或者一個大陶盤,兩塊加一起可以兌換一個小陶罐或者陶壺,四塊可以兌換一個中號陶罐或者陶鍋,六塊可以兌換一個陶盆或者陶罐等大型陶器,若是換鹽的話,三塊可以換一小袋鹽,大約有一斤的樣子。

對于徐晨的兌換比例,大巫並沒有什麼不滿。

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冶煉有多復雜辛苦,她只知道自己睡了一覺起來,族人就已經學會把石頭煉成這種神奇的金屬,看起來非常輕松的樣子,而且一天一夜勞動就能換不少陶器,在她看來還是很劃算的。

因為錫礦就在部落附近,木材也不值錢,滿山坡都是,撿回來就行了,只要徐晨常年都要這種金屬,一年下來有窮族幾乎就人人都有陶器使用了,其中再用一些換成鹽晶和漁網等其他物品,這樣有窮族很快就能富裕起來。

雖然她不懂數學,但她懂得財富增加就是靠積累。

獸皮需要靠積累,糧食也靠積累,就連人口,也是天長日久的繁衍積累,才有了眼下這麼龐大的部落。

徐晨能夠幫他們將這種本來沒用的石頭變成一種可以交換的財富,實際上讓她充滿了驚喜和感激。

另外這里來去不方便,徐晨提出若是有窮族能夠幫忙把這些錫運送到山外的恰族或者下游的拱火族,兌換比例還能翻一到兩倍。

面對這個提議,有窮族大巫和一群族長首領經過一番簡單的討論之後表示願意接受,不過他們希望徐晨能夠傳授編制藤筐的技術,這樣他們才好搬運。

這個條件徐晨自然很爽快的滿足了他們。

交易條件和交易方法都談妥之後,徐晨安排一群獵人開始傳授有窮族人學習編筐,同時連打草鞋搓繩也一並教了。

普通繩索就是樹皮繩,並不結實,也不耐用,可以制作漁網,但非常容易損壞,現在巴族聯盟和拱火族聯盟部落,幾乎都已經全都換成麻繩漁網了,日常樹皮繩也就只用于一些簡單的捆扎等臨時生活場景。

徐晨不想這些鄰居部落白嫖技術,但為了人類的共同進步和日後的交易來往,傳授一些低級粗淺的技術還是非常有必要。

采麻漬麻這些技術徐晨暫時不會傳授,畢竟紡線織布眼下還算是巴族的核心技藝,需要通過織布來為巴族攥取更多的利益。

當青銅刀具制作出來之後,巴族將會再添一樣核心財富增長利器,然後就可以把紡線織布推廣到更多的聯盟部落。

不過有窮族這種單純的交易部落是不會享受到這種共享技術進步待遇的。

他們想要更高級的物品,只能通過交換。

要不就是歸服成為巴族的新聯盟部落。

徐晨眼下還無暇來顧及這個通行困難的部族,暫時只要能夠和平共處,不斷提供錫就行了,畢竟有窮族是真的窮的吃土,即便是歸服了,也還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來幫忙指導搞建設。

一旦有窮族送貨去了恰族或者拱火族,和外界接觸之後,估計以後想要收復就容易多了。

前後也不過多付出幾個陶器和一些鹽而已。

但實際上眼下的兌換比例對他來說,完全和搶差不多,甚至對方還送貨上門,何樂而不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