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徐晨雖然心中有過短暫的不忍,但最終還是強行壓下了阻止的舉動。

蒙族和這群野人之間,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雙方幾百年的恩怨情仇,終究還是要有一個了結。

要想蒙族人徹底歸服,幫他掌控這座鹽礦,那麼就必須給他們這一次發泄仇恨的機會,徹底將這群野人消滅干淨。

而他也不想因為自己的婦人之仁和一時的沖動,為日後鹽礦的開采留下一個巨大的隱患。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就是人類發展恆久的自然法則。

如果這群土著野人要想活命,那就停止掙扎和反抗。

但可惜做不到,或者說他們血脈中的野蠻基因抑制了智慧的發展,還沒有進化到學會審時度勢委曲求全的地步。

更何況他們和奪走生活家園的蒙族之間,不可能有緩和的余地,在他們血管之中流淌的只有仇恨的血液。

混亂的打斗、奔跑、尖叫、慘叫、喝罵等聲音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減弱,直至完全消停下來,只留下了痛苦的哀嚎和申吟。

被抓捕的土著野人都被強行拖拽驅趕到山谷空曠位置。

十多具男女老少的尸體被蒙族人如同丟野獸一般橫七豎八的丟在一起。

這些野人大部分人身上都沒有穿任何東西,完全的赤身。

而在蒙族被抓獲的十多個傷員和三具尸體,也被驅趕和丟在一起。

濃郁的血腥氣息隨寒風流淌,彌漫整個山谷。

高高的天空上,有蒼鷹和禿鷲盤旋。

四野的密林山嶺之中,有野獸的怒吼和咆孝。

看著眼前血腥的場面,徐晨臉皮抽搐而無語。

說實在,他完全低估了這群野蠻人的智力水平。

或者說他低估了這些野人的野蠻程度。

如果不是一群手上的俘虜從發動進攻開始就尖叫提醒族人,造成混亂奔逃而讓現場失控的話,徐晨也不會命令發動這場屠殺一般的戰斗。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先將這些野蠻人包圍之後,讓這些野蠻人的首領或者智慧比較高的出來做一個選擇。

這些人只要少許有些文明部落的氣息,大概率他們會選擇離開。

但可惜他們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徐晨開始策劃的人質方桉絲毫都沒起到作用。

而這次的經歷也告訴他,很多時候,他曾經熟悉的文明道德和計謀策劃在這個時代完全行不通。

野蠻和暴力依舊還是征服的核心方桉。

尤其是這些野蠻還未喲太多文明特征的土著部落。

甚至他開始擔心,自己往東南方向發展,以後的路恐怕不會太好走,因為越是往東南方向,或許遇到更多的無法交流而且更加野蠻的部落。

就像當初的炎黃部落往東南發展,遇到蚩尤的九黎部落一樣。

兩個完全不同的族群,不太可能和平共處。

唯獨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戰爭,勝王敗寇。

黃帝部落贏了,最終成了華夏正統,而作為中國區域土著的人種,最終卻只能慘敗往更加莽荒的南方遷徙,最終被炎黃部落慢慢征服同化。

黃帝伐蚩尤,就是認為蚩尤這個龐大的家族團伙太野蠻,不講仁義,他的強大不利于臣民,不過真正的戰爭,只是兩個不同種族之間對于領地的爭奪而已。

南方廣闊的平原和富饒豐美的水土,才是黃帝集團征伐的唯一目的。

徐晨眼下也一樣。

就算是他現在安于現狀,就在拱火盆地扎根稱王,但未來隨著勢力的擴張,王國必然還是會往更加廣闊平坦的東南方發展,這是必然之路,根本不受他控制,就算他不做,他的繼任者還是會去做。

就像他為了霸佔鹽礦必須征服眼前這群土著野人一樣。

這種入侵者和原住民之間的戰爭,古今相同。

美國屠殺印第安人,白人屠殺澳洲土著,西班牙人屠殺南美土著等等情況都是一樣。

徐晨雖然可以放棄這種無辜的屠殺,但他阻擋不住人類文明發展的步伐,該來的最終還是會來,只是早晚問題。

對于傷亡慘重的土著野人,徐晨沒有太好的心情去處理,只是讓風等人給他們做一些簡單的包扎,能不死盡量還是留一條命,若是他們能夠勉強溝通,那就試著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和平收場,放他們一條生路,若是不行,就交給蒙族人處理,是死是活就看蒙族人的心情了。

不過為了減少朊病毒發生的可能性,徐晨到時候會嚴格叮囑他們不準吃人。

實在舍不得放走,那就當奴隸制鹽。

稀疏的樹林里面,到處都是土洞。

這些洞就是這群土著野人居住的地方。

洞口很小,只能容一個人爬進爬出。

為了遮擋雨水,這些洞基本都挖在一些土坎下面,洞口傾斜向下,外面還用石頭堆砌了一個簡單的門戶,並且用樹枝和木棍做了一些偽裝遮蓋,這倒是讓徐晨有些驚訝。

這說明這些土著野人的確是高智慧的種群,已經開始有了房子的雛形。

黃土高原的窯洞,實際上也就是這原理。

只不過眼下他們模彷的還只是穴居的野獸打洞,並沒有更多的創新。

徐晨蹲在一個洞穴前面仔細觀察,發現里面空間也不大,墊著枯草樹葉和一些獸皮之類的東西,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難聞氣息。

大大小小二十多個土洞,有的能夠容納一個人,有的能夠容納三四個人,就像土撥鼠的巢穴,散布在略顯稀疏的巨木林地之間。

按照這些洞穴的大小判斷,這些土著野人有可能是家庭式的獨居關系,然後構成了一個大型的族群結構。

這些野人可能是一夫一妻制的結構。

這是徐晨觀察之後的推測。

這個發現倒是讓他十分驚訝。

這說明原始部落的關系,並非都是純粹的群居群婚,而是隨著生活環境和地域種群的不同,會有完全不同的社會結構。

「晨嘎,麻公嘎嘎,咸的!」

就在徐晨挨著觀察一大片泥土巢穴的時候,幾個蒙族和巴族獵人從河谷方向奔跑過來,手上都拿著大大小小石頭。

徐晨接過一塊看了一下,表面有典型的鹽粒結晶,用舌頭舌忝了一下,的確有很咸的味道。

「走吧,去看看!」

此次戰爭的目的就是搞到鹽,看來就在附近了。

一群人簇擁著徐晨順著山谷的溪流往上游走了兩百多米遠,果然看到山腳附近一大片區域空空蕩蕩,除開一些稀稀拉拉的野草荊棘之外,就是滿地礫石,雖然看不見鹽水沁出地面,但明顯可以看出表面附著一層鹽霜。

果然下面是有鹽泉啊,這是典型的鹽鹵地表的特征。

徐晨激動的有些口干舌燥,蹲下來用手在地面模了幾下,抓起來一把含有鹽晶的泥沙和石子。

有石鹽出現,下面必然有鹽泉,有鹽泉,必然就能挖出鹽井。

雖然鹽泉的深度眼下不好判斷,但這麼大一片泛鹵區,光是泥土里面含的鹽分就已經非常可觀了,就算暫時挖不出來鹽井,將這些泥沙石頭用水淘洗過濾,煮出來也是鹽。

按照眼下人口的規模和各部落對于鹽的需求程度來說,暫時開采量不需要多大,主要是慢慢對農耕發展之後以植物種子為食物做一些鹽分的補充。

等到農耕大規模開始,鹽的重要性才日益體現出來,到那時估計這口鹽井差不多也就開發的差不多了。

另外有鹽泉標志著地下應該有豐富的鹽層,鹽鹵泄露出岩石地表形成泛鹵區可能就不止這一處,說不定這片區域還能找到其他的鹽鹵區。

只可惜鹽礦因為形成條件復雜,導致大部分都處在地質條件惡劣的高山荒漠之中,采挖和運輸都非常麻煩。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鹽一直都很稀缺的原因。

就算是有大量海鹽補充,但實際上在沒有精煉技術出現之前,內陸出產的井鹽和岩鹽一直都是最好的食用鹽,屬于貴族和富裕人群的特權商品,普通百姓只能吃鹵鹽或者粗糲苦澀的海鹽。

鹽找到了,徐晨也瞬間心情大好,但眼下要想開采,還面臨諸多的問題。

那就是如何采掘、熬制和運輸,這才最麻煩的事。

這是一片遠離人類居住區域的原始森林,四周環境陌生復雜,除開有這群當地土著野人生存之外,毒蛇 獸也多如牛毛,另外這些土著野人肯定也還有一些其他族群生活在附近,因為他們也有通婚、聯姻、交換等正常人類族群的需求。

也就是說,接下來要想把這口鹽泉開發出來,不光要面對復雜惡劣的自然環境,還可能要面對其他土著部落的攻擊和騷擾。

但無論怎麼樣,吃進嘴里的肉徐晨不可能讓它飛了。

這口鹽井對他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必須牢牢掌控在手中,並且不斷的擴大規模提高產出,這樣才能滿足農耕發展的需求。

徐晨仔細考察了這一片泛鹵區,發現這口鹽井的開發難度並不算太高。

因為在泛鹵區中央一片直徑三十米區域,鹽晶富集量非常大,刨開地面的沙土之後,下面的土壤非常潮濕。

眼下是寒冬干燥時期,地下水下降很厲害,若是等到春夏雨水充沛的時節,當地表水大量滲透下壓,鹽鹵的泛出肯定會更大,說不定還能在地表形成淺表性鹽池。

而根據這段溪谷附近的環境看來,這個情況還是比較明顯,快要斷流的一小股溪流之中幾乎看不到任何魚蝦,水流過的地方,岩石和土壤中也明顯能夠看出鹽鹵侵蝕的痕跡,只不過鹽鹵沁出的量不算太大,當溪水變大稀釋之後,也對附近的植物環境並沒有造成太的影響。

這種鹽鹵區一般會吸引大量的動物前來舌忝食。

而一群土著野人利用了動物對于鹽分的需求,守護在這片鹽鹵區附近,一年四季都能獲得獵物。

由此可見,這群南方土著野人的智慧已經很高,只是習性野蠻不好交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