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9章 器大活好

古和舉等四人站在旁邊看的雖然認真,但卻滿臉的迷湖。

這特麼和剛才不還是一模一樣麼?

在他們看來,徐晨這一番忙碌之中重新組合在一起完全在做無用功,還是兩根彎曲的木頭綁在一起,形狀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徐晨也沒解釋,模一把額頭的汗水丟下石斧說︰「搬進去再試一次!」

「好嘎!」

四個貼身工具人趕緊一起動手,將木犁抬到田里面,還不等徐晨吩咐,古和舉兩人便趕緊給自己套上繩索,化身蠻牛準備犁田。

徐晨很欣慰,雖然兩人都一副不怎麼聰明的樣子,但干活兒的主動性還是不錯,許多事只需要提醒一遍就記住了。

經過加工的木犁雖然外觀樣式看似沒有任何變化,但內在卻有了不小的改變。

這次犁臂更加傾斜向下一些,拉拽的時候牽引力也會更加向下,會對犁頭形成一種傾斜向下的壓力,讓犁尖更容易入土。

犁頭傾斜的弧度更大,犁尖也略微向下突出,這樣不需要太大的力氣壓住犁臂,犁頭就能比較容易的將泥土翻開。

徐晨扶著木犁開始第二次試驗,來來回回又耕了幾十米。

這次效果果然要比第一次好得多,只要扶穩犁把,壓住犁臂之後,木犁比較容易吃進泥土里面,漂浮感也小多了,除非是遇到大的石頭或者荊棘樹根,能夠比較輕松的犁開一條差不多十厘米深的泥溝。

徐晨這次感覺輕松多了,但古和舉兩人卻明顯感覺加倍吃力。

幾趟耕完徐晨停下來觀看翻耕的質量,同時仔細檢查木犁的狀態,發現距離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還有很大的差別,但也勉強能夠接受。

至少第二次改進之後的試驗已經和木鋤石鋤翻地的質量差不多了,但在速度上可以甩鋤頭幾十里。

就這來一回幾趟就耕了幾十米,時間才用了不到十分鐘,若是用鋤頭至少得一個小時左右。

犁是人類進入農耕文明之後一項非常重要的工具革命,它的出現改變了原始刀耕火種的局面,開始向精耕細作方向發展,糧食產量也開始出現大幅度的提升。

因為犁可以將農田里面深埋的草根和害蟲翻耕破壞,通過暴露在寒冬或者烈日下殺死,大大減少了雜草和病蟲害的生存,保證了農田的肥力能夠全力支持農作物生長。

耕種的土壤氣候人類無法決定,但糧種和耕作質量人類可以不斷發展進步。

而且新的生產工具的出現,必然能夠加快耕種的質量和速度。

這張木犁雖然遠遠達不到徐晨想要的狀態,但已經開始體現出它的威力了。

「看看,是不是比鋤頭挖的快!」徐晨笑著問古和舉。

「是嘎!」

古和舉一起使勁兒點頭,同時也恍然大悟。

原來徐晨費了老鼻子勁忙碌幾天弄出來的這個古怪東西是用來挖田的。

雖然他們完全不明白方才徐晨一番看似無用功的舉動到底有什麼改變,但眼前翻耕的質量的確比第一次好多了,就是拉起來更加費勁了。

「你們換人拉,古來掌犁試試。」

作為部落的智者和創新首腦,徐晨覺得自己完成傳道受業解惑之後,又可以開始偷懶了。

換人之後,徐晨就一路跟在旁邊仔細指點如何扶住犁把,如何壓住犁臂,如何讓犁頭不走位飄忽,遇到阻力太大的時候,如何搖晃木犁讓犁頭順利避過石頭樹根等障礙物等等。

雖然他也只有方才兩次簡短的耕作經驗,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曾經的見識加上短暫積累起來的一些經驗,還是略微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在他的指點和教授下,古來來回回耕了幾趟,慢慢也開始掌握到一些技巧,很快犁田的質量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徐晨幾個人在這邊忙活,更多的人都在新開墾的農田忙碌清理雜物和開挖排水溝渠,看著他們弄了一個奇怪的東西在田里一會兒來回跑,一會兒又在田邊啃啃啃啃砍剁,都不知道他們在干什麼,等到休息的時候有人好奇跑過來看了之後,頓時彷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大呼小叫起來。

這東西的神奇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三個人配合就能又快又輕松的把泥土挖開,速度比十多人一起用鋤頭還快。

于是在驚呼聲中,圍觀的族人越來越多,就連母巴和阿母都被吸引過來。

徐晨自然不失時機的跟他們解釋這樣做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將泥土里間雜草根和害蟲翻耕出來,並且還用木鋤來回打散了翻耕起來的泥土,將里面的草根石頭都雜物全都很輕松的清理出來。

「嗦嘎!」

看到徐晨的示範,所有人都明白過來其中的好處。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雖然這些原始野人不懂詩詞的優美和浪漫,但他們擁有最簡單質樸的生活經驗,對動植物的生長繁育也有最淺顯的認知。

野草不光可以通過種子繁衍,草根才是其的茂盛的根本原因。

去年第一次種田,所有人都見識了野草的瘋狂,就算是全族動員除草幾遍,但最終農田里面的野草還是漲勢恐怖,擠佔了大量的空間。

農田雜草多,就是因為草根。

若是能夠將草根大量清理掉,那麼明年農田里面的雜草就要少的多,種下的燕麥和野豆就會長的更多更好。

因此母巴和阿母兩人激動的拽著徐晨咕咕嘎嘎的比劃說這東西好用,一定要多做一些。

徐晨自然也知道犁是個好東西,但可惜今年準備的太晚了,而且也沒有經驗,更沒有太多時間,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盡力而為。

距離春播還有半個月時間,這兩天動員一些人上山尋找合適的彎木,趕工做出來幾個還是沒問題,至于大規模的使用,肯定要等到明年去了。

另外用犁犁過的田如果不好好處理,大量草根照樣無法清除,還需要制作一些更加合適的耙子才行。

因此徐晨丟下木犁,讓古帶著幾個躍躍欲試的男人繼續耕田,安排舉帶著幾個男人上山繼續尋找合適的彎木,自己則回家指揮兩個烏族少年和工具男繼續用剩下的木料制作木犁。

有了第一個勉強合用的木犁積累的經驗,其余的只需要照葫蘆畫瓢就能做出來。

細節就不考究了,反正都是新砍伐的濕木頭,能用就行,用完這一季就可以當柴燒,明年可以提前尋找合適的木頭儲備晾干之後備用,秋冬時節慢慢做,等到冬春時節應該就足夠多了。

眼下分工明確,古負責教人耕田,舉帶人負責去砍合適的木頭,工具男負責按照他的指點制作,徐晨的主要任務則是完成另一樣工具,那就是耙。

耙相對來說比犁的結構簡單得多,因此制作起來也更加快捷。

根據大小功能不同,耙的形狀大小種類也不一樣。

最簡單的自然是釘耙,帶長柄的那種,天蓬元帥的仙器九齒釘耙類似,薅土摟草方便快捷,但只適合小範圍的工作,耙田這種耙子,還得器大活好。

眼下幾百畝田的面積,用小耙子也不是不行,但只能靠人堆,因此只能做一個補充,徐晨要做的是大型農具田耙。

要麼不做,要麼一次到位。

只是眼下加工工具拉跨,讓他有些有力使不上來感覺,就像精力充沛的揣足了錢去逛妓院,結果發現全都是嫖客,小姐姐們都集體來了大姨媽,不接客。

眼下建房的木頭足夠多,選兩根小腿粗細的合適木頭,將其截成兩根長一米五的長料,再截兩根長兩尺的短料,然後砍出粗糙的凹口榫頭拼接在一起,再用麻繩將榫頭結合部位捆扎緊,這樣就得到一個長方形的木框。

在木框的兩根長料上用斧頭再間隔二十厘米砍出來一道道豎立的凹槽,用雞蛋粗細的木棍截成半尺長的短棍,將一頭削尖之後,一根一根用麻繩捆扎在木框的凹槽之中。

捆扎完之後,得到的就是一面前後長滿木齒的大木耙子,拴好長繩,套好獸皮肩帶,這樣一個簡陋粗糙的大型田耙就做好了。

讓兩個少年抬去試驗田。

半天過去,在古的指導下幾個男人已經犁了近兩畝地。

面積不小,但效果卻有些慘不忍睹。

一是木犁依舊還存在缺陷,沒有鋒利的犁頭,因此犁出來的泥土也並不整齊,深淺同樣不一致,甚至兩道犁溝之間相隔一尺多遠。

與其說這是犁地,還不如說是開溝。

但徐晨也無法要求更多了,播種面積太大,他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也不可能要求這群還沒完全開化的野人認真做到精耕細作。

實際上能夠學會用這東西他就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這樣粗糙的犁過一遍之後,至少田里的草根害蟲會被除掉不少,開春之後除草的壓力會小很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