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9章 黃金秤砣

徐晨把樹皮號丟給古和舉,接下來就是一群人便爭搶著吹起來,嗚嗚嗚的聲音接連不斷,巨大的聲音在山谷里面回蕩,徐晨站在旁邊听的臉皮直抽抽。

自己吹還不覺得,听別人吹果然特別大聲,而且還特別難听。

「哇嘎,壞嘎!」

樹皮號本來也是臨時隨便做的,並不結實,你爭我搶還沒吹幾下就壞了,一群人看著舉手中變成了一條長樹皮的號角,然後統一都用手指著舉,表示是他吹壞的。

舉也嚇呆了,提著一根長長的蛇形樹皮不知所措。

「沒壞,卷起那就是!」

徐晨接過樹皮,很快又卷成喇叭筒形狀,用細樹皮胡亂捆扎了一下,把柳笛插進去就又變成了一個樹皮喇叭。

「嗦嘎~~」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這樹皮號角的制作原理了,紛紛露出了然的激動和驚喜。

古從腰間抽出骨頭匕首拔腿就往河灘的柳樹林跑去。

「號角嘎嘎!」

一群孩子歡呼著跟著一哄而去。

徐晨松了口氣準備回院子。

樹皮喇叭制作簡單,一看就會,根本就不需要他親自去教。

這玩意兒莫說嚇馬,猛然來一下人都能嚇傻。

估計今天那群馬嚇的不輕,最近應該不會再來禍禍莊稼了。

再說古和舉帶著一群孩子等會兒肯定人手一個,吹起來更加吵鬧嚇人,鳥群應該也不敢再靠近了。

只要保證這半個月的種子成熟期過去進入采收階段,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對了,猴子呢?」

徐晨剛走幾步突然想起平日人手一只的猴子今天一個都沒看見。

「哇嘎!」

舉一下回過神來趕緊張望農田方向,卻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心頭涼,莫說猴子,鳥都沒有一只。

徐晨瞬間就明白過來,這群人剛才跑回來的時候把猴子丟了。

「我去找……」

舉滿臉羞愧的拔腿準備走,徐晨趕緊一把抓住他說︰「不急,估計是被號角聲嚇壞了,你召喚一下試試!」

舉于是便大聲吆喝了幾聲,隨著聲音在山谷中遠遠的隨風回蕩,不久,就看到遠處的草叢之中果然出現兩只猴子拖著繩索小心翼翼的鑽出來,十分警惕驚恐的看看四周,然後吱吱叫著連蹦帶跳的一溜煙兒便沖進院子里面躲藏起來。

雖然只回來兩只,徐晨也還是松了口氣。

這群猴子養了半年,已經習慣和人類生活在一起,每天吃飽喝足就是出門巡邏,幫忙捕鼠抓蛇驅鳥,除開比較鬧騰之外,實際上功勞還不小,如今整個部落的人都已經把它們當成半個族員了,每次帶回來的食物都會丟給它們一些。

實際上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不光有吃有喝還有遮風擋雨的大院子居住,憑借一群猴子的智商也能理解一頓飽和頓頓飽的區別。

自從搬到山下之後,即便是放開喂養,也從來都沒有跑過一只。

眼下幾只猴子應該是被樹皮喇叭的聲音嚇散了,說不定等會兒都會跑回來。

于是他也就沒管直接回院子去了。

結果也和他猜想的差不多,舉在河灘上不停的大聲吆喝召喚,不久又有兩只猴子跑回來,不過剛到院子門口,古和一群孩子拿著一個做好的樹皮喇叭一通狂吹著回來顯擺,頓時又把兩只猴子嚇的連蹦帶跳的逃到野外去了。

而且這恐怖大聲的樹皮喇叭聲不光嚇著了猴子,還把家里四個小孩子嚇的哇哇大哭起來。

母巴和一群女人沖出來揪著古和幾個野孩子就是一頓責罵,于是古只好帶著一群孩子抱頭鼠竄逃到河灘上繼續吹號去了。

徐晨坐在自己房間里,听著院子外面傳來此起彼伏的號角聲,臉皮不斷抽搐。

自從發明了吹柳笛之後,一群孩子便人手幾個,整天在院子內外不停的吹,被母巴和一群女人訓斥幾頓之後好不容易消停了幾天,眼下有了這聲音更大更恐怖的喇叭,這日子怕是安靜不下來了。

不過樹皮號制作雖然簡單,但聲音難听不說也容易壞,要想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還是要把牛角號做出來最好。

畢竟以後訓練軍隊當做號令也還是需要。

要是能把牛皮鼓做出來就好了。

弄幾面放在農田附近,每天擂幾下,估計整個山谷鳥獸都呆不住。

只可惜牛皮有,但鼓桶卻是做不出來,沒有鋒利結實的工具處理木頭。

「一樣一樣慢慢來吧!」

徐晨嘆口氣,從面前的一堆牛角中挑選了一只品相不錯的,找來一把骨刀慢慢切割起來。

只要把牛角尖弄掉,剩下的做起來就容易了。

不過光憑骨頭石頭等簡陋的工具,想要把這玩意兒鋸開的確困難無比。

只能采取最原始最野蠻最古老的招數。

滴水石穿,繩鋸木斷。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穿越前華夏老祖宗已經給他留下了足夠多的生活技巧和人生哲理,他相信這點兒困難能夠克服。

何況他眼下什麼都缺,唯獨不缺時間。

于是在極端的炎熱和安靜之中,徐晨坐在磚桌前面,耐心的不停用骨刀慢慢與牛角較勁,一臉咬牙切齒的猙獰模樣,半個小時過去,牛角上慢慢銼出來一個小小的缺口。

……

樹皮號的出現,宛若一件逆天神器,一下就成了部落所有男人和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每天從早到晚,院子外面都會傳來嗚嗚啦啦各種高低長短不同的號聲。

安詳寧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破。

徐晨備受煎熬。

他終于體會到非洲人那種窮快活似的熱鬧。

似乎他們的骨子里面,就有制造各種噪音的血脈和基因。

從前是有事沒事兒就喲 喲 的嗷幾嗓子,現在是號不離手,走到哪兒吹到哪兒。

不過自從有樹皮號之後,在這種恐怖的噪聲刺激下,覬覦農田莊稼的各種野獸鳥雀倒是真的都被沒嚇跑了。

很少再听到古和舉抱怨野獸偷吃莊稼的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不光他開始習慣這種噪音,一群猴子驚恐一段時間之後,也慢慢開始習慣號角的召喚,每次看到古和舉帶著一群孩子拿著號角嗚嗚啦啦的出門,頓時都跟著連蹦帶跳的跟上去。

農田的莊稼在號角聲中,也日漸泛黃成熟。

巴族,終于在徐晨穿越一年之後,迎來了農耕時代的第一次收獲。

為了和鳥雀、天氣搶時間,部落的女人全體動員,包括孕婦都一個不少,除開要打獵的幾個獵人之外,其他制作工具和防守家庭的男人們也都跟著幫忙,就連三個還在吃女乃的嬰兒也都帶去放在田邊由幾個孩子幫忙照看,采集休息的時候趕緊女乃幾口,然後接著繼續忙碌。

女人背著背簍提著藤籃在田間采摘收獲,收集滿之後就會倒入大的藤筐之中,男人們則用扁擔挑回家,倒在院子中間的空地上晾曬。

徐晨和古、舉三人負責在家晾曬,一群猴子和小狼負責驅趕偷食的鳥雀,葉帶著兩個大點兒的孩子負責後勤,來來回回為勞作的人送水。

整個部落在這個夏秋時機進入了最熱鬧最繁忙的時間段。

雖然又忙又累,但成果也十分喜人。

收獲曬干的糧食陸續入倉,幾個糧窖也陸續裝滿。

為了保護這些糧食不生蟲子,徐晨還帶著古和舉弄回來許多桃葉、辣蓼和艾草,曬干之後和糧食混裝在一起。

這是農村存放糧食的一種古老習慣。

小時候徐晨看自己老爹就是這樣做的。

至于原因,大概就是這幾種植物的葉子會散發出濃烈的氣味。

農田采收足足進行了十天時間才宣告結束。

而且為了大致精確的判斷種田的收獲,徐晨還抽空做了一桿秤。

秤砣用黃金做成,用一根約一米長光滑平直的木頭切削打磨成一頭粗一頭細的秤桿,拴好提繩和掛繩,掛上秤砣定好星盤,用一碗燕麥裝在布口袋中作為一斤計量單位,稱量定好一斤的刻度,然後再用五碗、十碗不同的量分別定下五斤和十斤的刻度,在大致確定了刻度的距離之後,按照等距進行劃分標記,這樣一根簡單的桿秤就算做好了。

這桿秤最多一次能夠稱量五十斤。

精確當然是不可能的。

只需要大致能夠確認收獲數量就行。

而且用桿秤稱量肯定要比憑借眼楮和手感估算準確多了。

因此徐晨每次在曬干的糧食入倉之前,都會讓古和舉兩人抬著秤把糧食都挨著稱一下,然後用木炭記錄在每個糧窖的外壁上。

雖然族人對徐晨的這種做法很不解,但看徐晨認真的樣子,都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仿佛徐晨正在進行一項非常嚴肅認真的儀式一樣,因此對這桿叫做秤的東西,自然而然的也多了幾分敬畏。

用黃金做秤砣,徐晨既是無奈之舉,也有無比的驕傲。

普天之下,像他和麼豪橫的窮人再也找不出第二個。

這個黃金秤砣將來流傳下去,絕對會成為考古學家眼中一件價值連城的國家級寶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