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莫養嘎!」

「阿七嘎嘎!」

貼身跟班古和舉兩人到眼下也沒弄清徐晨的意圖,本以為抓回來可以好好吃一頓,但沒想到徐晨卻是準備養起來,于是也忍不住一起開口勸說。

徐晨卻是毫不退讓的堅持自己的想法,指著幾只鴨子說︰「養起來,下蛋!」

一群人瞬間呆住了。

片刻之後有人忍不住眼楮一亮 然拍手︰「下蛋,嗦嘎!」

于是所有人都明白了徐晨的想法,頓時都轉憂為喜,嗦嘎嗦嘎的聲音此起彼伏。

不過說起來容易,但這些野鴨都有翅膀,隨時都可能飛走,古撲扇著自己的兩條胳膊的提醒︰「撲嘎撲嘎,莫西嘎嘎?」

徐晨臉皮發黑。

這嘎嘎嘎嘎的說話方式雖然他以及習慣了,但特麼的也已經受夠了。

不過既然所有人已經同意這些野鴨養起來,他自然表示自己會有辦法養好,于是一群人便圍著幾只野鴨七嘴八舌的交流幾句之後回去繼續干活兒,同時也都有些興奮激動。

鳥蛋所有人都愛吃,而且還是嬰兒最好的食物,無論蒸煮都很美味,但在野外找鳥蛋危險性太大了,所有人不想再有人被蛇咬傷,

若是這些鴨子真的能夠養著下蛋,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但至于該怎麼養,他們也只能期望徐晨真的能夠想到好辦法,不然哪天突然飛走了,才是一個大大的遺憾。

「走,去砍木棍!」

徐晨把五只野鴨用藤筐罩起來,帶著古和舉拿著石斧再次出門。

一個小時後,三人扛著幾捆粗細不同的木棍回來,在徐晨的指揮下,兩個工具男幫忙啃啃啃啃將十多根粗些的木棍砍削成長矛樣的木樁。

徐晨指揮古和舉用石頭將這些木樁都釘在地上,圍成一個四四方方的樣子。

木樁打好之後,三人又開始用藤條往上橫著捆綁細木棍。

又忙了一個多小時,一個長兩米寬一米的鴨籠子就有了一個大致的形狀,不過這還只是一個框架,為了鴨子跑不出來,還需要用更多的細藤和荊條將其編制的更加密實一些,于是三人又拿著石刀石斧進進出出來回忙碌,等到傍晚時分,一個完整的鴨籠就全部完工。

看起來就像一個小房子,頂上還蓋著茅草,側面還有一道可以開合的小門。

里面還專門用石頭壘了兩個石窩,墊上一些干草,為了勾引鴨子在里面下蛋,他還讓葉拿來兩個珍貴的鴨蛋放在窩里面。

這是有說法的,農村養雞養鴨,一般都會在窩里面放一顆蛋,叫做引窩蛋。

有了這個引窩蛋,雞鴨才會認為這里下蛋不會有危險。

若是沒有引窩蛋,雞窩里面的蛋每次就不能撿完,最好留一個。

不然雞鴨就以為窩里下蛋不安全,就會到處亂下。

徐晨小時候就見過不少,下溝里的,下牆角的,下露天的,甚至還有的下到餐桌上、床上、灶台上甚至鍋里的都有。

他還清晰的記得,有一次上學自己書包里竟然多了一個雞蛋,直到顛碎了才發現。

因為害怕被老爹老媽知道了挨罵,因此一直憋在心里不敢說,還以為是哪個挨千刀的小伙伴整他。

直到某一天。

他看到一只母雞鬼鬼祟祟的從窗戶跳進自己睡覺的房子,然後鑽進了自己敞開的書包,不久之後打著哆嗦咯咯噠心滿意足從窗戶跳出來。

當時他就頓悟了。

這不是一只正經老母雞。

它出軌了,就像村里那個生野種的寡婦一樣,竟然栽贓自己下了一個野蛋。

別人的孩子堅決不能要,于是他把這個雞蛋塞進了隔壁小伙伴的書包里面,第二天放學回來,他听到了小伙伴撕心裂肺的哭嚎。

看著徐晨弄出來的這個鴨房子。

所有族人都對徐晨的創意贊不絕口。

表示這樣養起來的確很方便,鴨子也不會飛走。

不過徐晨知道,光有籠子是遠遠不夠的,家鴨是野鴨持續不斷的喂養馴化而來。

雖然也時常听說有野鴨落到家鴨群跟著魚目混珠的混吃混喝,冒充家鴨的一員,但實際上這些貨真的會飛走。

就算是家鴨,有時候養著養著也會被路過的野鴨群勾引,認為自己也闊以展翅翱翔,于是撲稜著翅膀就跟著飛走了。

不管能不能飛到南方,但至少表示哪怕是馴養的家鴨,實際上也隨時都可能飛走。

徐晨為了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在把幾只鴨子放進鴨房之前,把所有鴨子翅膀上的羽毛用石刀挨著砍了大半截下來。

前後折騰了半個小時,直到晚餐前後,幾只禿胳膊野鴨才終于被丟進了鴨房,獲得自由的瞬間它們就使勁兒撲稜翅膀想要飛起來,結果卻是有心無力,只能在里面胡亂撲騰著發出嘎嘎嘎嘎的不滿叫喚。

看著五只綠頭鴨終于慢慢認命的安靜下來,徐晨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相對于馴養其他大型家畜來說,家禽的馴養要簡單的多。

不像貓狗牛馬一樣需要千百年的馴化,只需要關起來喂就行了。

因為家禽不需要听話,人類只需要他們的肉和蛋。

但牛馬貓狗這些動物就完全不同,對人類來說不是單純的食物性動物,而是工具性動物,是一種彼此共生的依存關系,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特別是牛和馬這兩種動物。

可以說和人類進化密不可分,沒有牛和馬,人類就不可能超越刀耕火種進入真正的農耕文明時代。

所有馴化的動物,離開人類都是可以生存的。

家禽尤其如此,只需要放歸野外一段時間,或許一代兩代之後,它們就會重新恢復野鳥的本性。

家禽唯一和野生鳥類的區別在于它們生長的速度和下蛋的數量。

家鴨幾乎可以天天下蛋,但野鴨一般只有春天才會下蛋。

因此對于這幾只野鴨到底能下多少蛋徐晨心里其實也沒譜。

他現在希望的是這幾只鴨子不能全部都是公鴨,也不能全部都是母鴨,只要能夠孵出一兩窩小鴨出來,那麼這個家禽蓄養計劃就算徹底成功了。

鴨下蛋,蛋孵鴨,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幾年下來,巴族必然能夠養一大群鴨,既能吃肉,又能下蛋,生活質量必然會有很大的改觀。

另外,為了自己的養鴨計劃更加成功了,捕鳥行動還可以繼續進行,只要抓捕的數量夠多,他相信一定能夠在今年把小鴨孵出來,實在不行,就去河灘上冒險偷一些回來。

山谷中最近棲息的野鴨少說也有幾百只,足夠他從春天禍禍到秋天。

另外還有大雁也不少,大雁是家鵝的祖先,體型比野鴨大多了,體力強壯飛翔能力更加強大,警惕性更高,捕獲更難。

因此抓捕大雁相對來說困難得多。

但若是能夠抓到幾只,那麼這個家禽馴養計劃就會更加成功。

山谷中其實野雞也不少,母巴和一些女人頭上戴的羽毛大部分都是雄性錦雞的尾羽,風等一群人用弓箭也獵到過好幾次,現在做箭用的很多就是野雞翅膀上的翎羽。

總體來說,當下是動植物異常繁盛的時代。

只要積極開動腦筋,辦法總比困難多。

巴族缺衣少食的境況,他相信在三年之內可以徹底解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