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往年采集結束之後,女人們就會開始為所有族人制作冬衣。

她們會把獸皮都拿出來,放在太陽下晾曬,然後用石刀簡單切割成為需要的形狀。

所謂的衣服,也不過是用大塊點兒的獸皮裹在身上而已,睡覺的時候同樣用獸皮和干草當被子。

不過今年卻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自從徐晨發明了紡線織布,現在女人們幾乎已經不出門采集了,所有人從早到晚除開安排族人吃喝拉撒之外,全都在忙碌紡線織布,天天忙碌到深夜,甚至有人睡的比徐晨還晚。

而在她們這種廢寢忘食幾班加點的忙碌之中,麻布也越來越多。

有了布,幾個心靈手巧的女人便開始給族人做衣服。

男的都是大短褲T恤,女的都是中長裙疊襟短袖。

雖然都是一群蹩腳裁縫,衣服縫制的歪七扭八不忍直視,但布衣穿在身上輕便透氣,穿月兌也方便,因此所有穿上新衣服的原始人頓時激動的嗷嗷叫喚,如同一群沐猴而冠的猢猻,在山洞前面群魔亂舞。

為了配合女人們縫制衣服,徐晨不得不又花了好幾天時間,帶著兩個男人制作骨針。

骨針打磨容易,但鑽針鼻孔卻是困難無比。

接連鑽破了幾根骨針之後,徐晨一狠心決定發明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復雜工具——木弓鑽。

木弓鑽是農村木匠最常用的一種工具,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擺輪帶動木桿左右來回旋轉,讓弓弦一樣繩索纏繞在木桿上,以此形成足夠的扭力,當擺輪的動能全部轉移到繩索上之後,往下壓弓臂,則繩索帶動擺輪反方向旋轉,如此來回不停,鑽頭就能持續不斷工作。

當然,原理的確簡單,但在如今除開石刀石斧就沒有任何工具的前提下,這個木弓鑽整整花了徐晨兩天時間才完成。

光是制作弓臂就花了一天時間。

因為弓臂中間要有一個穿鑽桿的孔。

但眼下的條件要在木頭中間穿一個孔何其困難,于是他忙碌半天之後才回過神來,將兩根木棍中間各自砍進去一個凹陷,用石頭打磨大致圓整光滑之後,兩半合在一起,再用麻繩將其捆扎在一起,這才做成中間帶孔的弓臂。

有了弓臂就簡單多了,鑽桿制作方法和箭類似,只需要尋找一枚合適的尖利獸牙夾在鑽桿頭上,用麻繩密密麻麻扎緊,至于帶動弓臂擺動的擺輪,直接選擇一塊合適的石頭用麻繩捆在鑽桿上就行了。

看著徐晨用了足足兩天時間才發明出來的史無前例的復雜工具。

兩個跟著幫忙打磨骨針的工具男驚若天人。

特別是在徐晨演示鑽孔的時候,兩人幾乎完全嚇呆了。

雖然這個木弓鑽結構簡陋粗糙的一批,典型的原始時代工具。

但真正轉動起來之後,卻是和後世的木弓鑽沒啥區別,隨著弓臂下壓帶動擺輪和麻繩不斷來回旋轉,尖利的牙齒很快便在試驗的骨片上鑽出來一個小孔。

能用是能用,但讓徐晨遺憾的是鑽頭是一枚牙齒,因為沒有刃口,全靠鋒利的牙尖去磨,導致沖擊力太大骨頭開裂了。

牙齒是所有動物身上最堅硬的器官,牙釉質不光比骨頭硬,甚至比普通鋼鐵都硬。

常常有男人吹噓自己那啥堅如鋼鐵,實際上太保守了,牙齒才是最硬的。

不過硬沒鳥用,要好用才行。

就好比眼下發明的這個木弓鑽,效果強差人意,就和男人吹牛逼一樣,好看但並不好用。

徐晨木鑽嘩嘩不斷,

接連又鑽廢了幾塊骨片之後,終于得到一塊孔洞大小合適的骨片,交給男人拿去仔細打磨。

任何合理工具的發明,都會提高工作效率。

木弓鑽也同樣如此,雖然效果在徐晨看來很差勁,但在兩個原始人看來卻有若神器。

短短不過一頓飯的時間,徐晨便一口氣鑽好了三根骨片,當然,鑽廢的更多,好不容易砸碎挑選出來的合適骨片,至少七八成都鑽破了。

不過牙齒雖硬,但在如此高強度的磨損下依舊很快報廢。

于是徐晨不得不繼續尋找尖利的獸牙當鑽頭。

合適的獸牙並不好找,因為只有狼這樣的 獸才有尖利的犬牙,而此前部落很少捕獵到成年野狼,實際上狼牙很少,而且大部分狼牙,都被一群男人拿去做了戰力裝飾品。

因此徐晨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讓制作石斧的男人幫忙打造幾枚石質鑽頭。

但石頭明顯不如狼牙結實,鑽骨片的時候報廢的更快。

于是他不得不考慮更換針的材料。

用骨頭做針是因為堅硬而且不容易折斷,若是不考慮用的很久的話,木頭應該也可以。

于是他找來一些做弓剩下的材料,用石斧 成小木片之後鑽孔,這樣速度果然快多了,石質鑽頭磨損度也很小,打磨成為木針試了一下,果然也能用。

由此他順利解決了部落之中針不夠用的問題。

有了足夠多的針,女人們縫制衣服的速度大大加快,甚至空閑之余,把許多往年冬天穿過的獸皮也找出來重新裁剪加工,縫制成新款的衣服。

而徐晨在閑余也指點她們,可以將冬天的衣服縫制成為長腿褲和長袖。

另外剩余的一些麻布和獸皮邊角料,則可以縫制成為肚兜、和小褲衩。

不過當看到一個婦女在他的啟發下用獸皮縫制出來一條獸皮小短褲穿在一個孩子身上的時候,他一下覺得眼神開始閃光,依稀看到一群穿著獸丁的男女野人,在燦爛的陽光下,于原始森林之中肆意奔跑。

……

原始的日子過得忙碌而清閑。

隨著月亮再一次暗澹進入下一個循環,秋色越發濃郁起來。

按照時間推算,應該進入了陰歷八月,也就是陽歷十月前後。

山野之中,大量闊葉樹開始泛黃,雖然還未落葉,但氣溫卻一日比一日清涼起來。

早晚如果不穿衣服,已經讓人無法抵抗。

特別是夜里睡覺,已經需要蓋上干草和髒乎乎的獸皮才行。

不過好在一群婦女夜以繼日的辛勤忙碌之下,布料越來越多,族人們身上也慢慢都開始穿上了麻布衣服,有些還沒等到布料的,則穿上新改制的獸皮衣服。

徐晨用了幾天時間,帶著古和舉將日常飲水洗漱的水坑重新掏挖之後,用陶磚和石灰黏土和泥砌成了一口方形水井,同時將下方流水經過的幾個泥坑同樣挖開之後排干水,然後用陶磚砌成幾口洗菜洗漱用的水池。

如此修整一番之後,山洞的風貌更加整齊美觀。

而這幾口水池的出現,也讓用水衛生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因為這次燒制的陶磚足夠多,徐晨又圍繞火塘砌了一圈低矮的磚台當做板凳,這樣吃飯和烤火取暖也方便。

山下河灘和丘陵地帶的植物荊棘已經開始進入枯黃狀態。

女人們的采集活動已經完全停止。

窯廠四周,如今已經圍上了一圈石牆,高度約有一米五左右,不算太高,但足以阻擋普通的野獸。

而山谷中,自從那群野狼被剿滅之後,經過風等人接連不斷的圍獵和驅逐,除開一些野豬和狐狸豬獾豺狗之類的動物之外,已經沒有了嚴重威脅部落安全的大型 獸,因此這道圍牆,足夠保證窯廠工人的安全。

當然,為了更安全,大門還是必須要有。

因此在窯廠的圍牆修好之後,徐晨帶著兩個制作工具的男人下山,準備把窯廠大門修好。

大門是朝著河灘方向的,目的是方便運送石頭和水。

自從窯廠開始修建到眼下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每天人來人往,通往河灘的方向已經踩踏出來一條路。

加上大部分男人最近都在窯廠忙碌,每天燒窯導致的滾滾濃煙,山腳下現在已經變得和一個月前那種荒蕪的原始場景完全不同,氣氛非常熱鬧,完全不像是一群原始人生活的場景,反而像是曾經熟悉的某一個山區農村。

特別是最近一群野人都穿上了麻布衣服之後更是如此。

窯廠大門差不多留有三米寬。

按照眼下的條件,要制作這麼大兩扇門困難比較大。

因為石刀石斧沒辦法砍伐太大的樹木。

不過也不需要整個大門都用很粗的樹木,主要是兩根轉動的門軸必須結實。

三人在窯廠附近的山林里面轉了半個小時,然後選定了兩顆大腿粗細的小樹。

砍樹的任務自然交給兩個工具人,徐晨帶著古和舉開始用陶磚砌門柱。

原來的石牆砌的非常粗糙,下寬上窄呈現一個梯形型結構,要想把大門立起來還得將門牆砌成筆直平整狀態,這樣才能將大門固定住。

不過大腿粗細兩棵樹,兩個男人在山上啃啃啃啃砍了整整一天才砍斷,石斧砍廢了好幾把。

樹放倒之後,徐晨帶著繩索丈量之後接著繼續砍。

二人又啃啃啃啃砍了大半了天,終于得到兩根兩米長的樹干。

窯廠的一群人上山幫忙將兩根木頭抬下來,按照徐晨的要求修整之後剝皮晾曬。

而這兩天時間,徐晨帶著古和舉也將大門兩邊用陶磚砌好門牆,另外又尋了兩塊平整的石頭,中間稍微磨凹下去一些放在門柱兩側當門軸石。

準備工作基本完成之後,剩下就是制作大門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