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章 人工奇跡

……

隨著徐晨的不斷創新發明,部落的分工也開始慢慢有了新的變化。

有了藤筐,采集的食物大量增加,整理和晾曬也開始需要大量人手,因此一群女人也分成了三隊,一隊負責采集,一隊負責晾曬,一隊負責照顧老弱。

男人也同樣如此,產生了明確的不同分工,一隊負責打獵,一度負責專門制作弓箭武器。

因為陶器的出現,母巴又安排兩個成年男人當徐晨的助手,在山腳下建造火窯。

分工合作是社會性動物的典型生存方式。

分工越多,社會屬性就會越復雜,生存的能力也就越強大。

不知不覺之間,部落的人手就越發捉襟見肘起來。

接下來的兩天,徐晨帶著古和舉,還有兩個傷病體弱不適合繼續打獵的男人早出晚歸,終于在山腳下挖出來一個直徑三米的大坑。

接下來就可以撿石頭和泥砌火窯了。

不過到此時徐晨才發現難題來了。

山腳下石頭很少,只能去幾百米外的河灘上撿。

另外要和泥就得取水,同樣只能去小河里面去取。

但更大的難題又來了,尼瑪沒有取水的工具。

石頭還好,沒有推車還能用藤筐背簍,甚至用手抱也行,最多就是來來回回多跑幾趟,但取水才是真的麻煩,族人平時可以用來裝水的只有蚌殼,但只夠喝幾口,要想和泥完全是杯水車薪。

怎麼辦?

徐晨只能連比帶畫和幾個同伴交流。

弄清楚徐晨的需求之後,有人指著側面山谷,比劃了一個很大的動作︰「葉嘎。」

徐晨滿臉驚喜。

他說的不是山上的少女葉,而是指山谷中有一種很大的葉子可以用來裝水,因此留下兩個男人去河灘撿石頭,徐晨帶著古和舉拿著長矛和弓箭出發。

山谷在山的南面,位置剛好在山腰那一大片牛女乃果的下方,不過要繞近兩里才能過去。

若是以前,三個沒有太多野外生存經驗的少年,是絕對不敢去的,不過眼下山谷中的狼群已經被干掉了,頭狼死掉,狼穴被端,剩下的野狼不可能繼續在這里生活。

而狼群生活的領地,一般都不會有其他大型 獸。

因此眼下的山谷相對來說十分安全。

三人沿著平日獵人們打獵出行的小路繞過山腳,二十分鐘後來到山谷口。

山谷兩邊都是懸崖,長滿古樹古藤,有猴子在上面跳蕩嬉戲,而在山谷之中,除開密密麻麻的大石頭和清澈奔流的溪水之外,兩邊長滿了各種高大的水草和植物,其中一種像芋頭類似的植物,睫稈粗壯,葉片比人還大,葉片上還長有紫色的花紋,有些中央還長著一根高高的果穗,頂端膨脹成球狀,顏色紫紅,就像一根一米多長的大老二,看的讓人不禁自慚形穢。

整個山谷陰暗潮濕,就像置身于熱帶雨林一樣。

徐晨在溪流間的大石頭上跳躍著來到一顆巨大的芋頭下面,伸手拽了一下寬大的葉片,發現很結實,很難掰下來,不過就在他準備用蠻力的時候,卻被古和舉兩人攔住了。

舉用手中的長矛在葉柄上捅了了一個洞,瞬間有一股澹紅色的液體冒出來,很快就凝聚成像果凍一樣的透明物質。

「毒嘎!」

古指著果凍滿臉認真的提醒。

徐晨臉色也瞬間冷靜下來。

毒就是有毒的意思,發音準確無比。

也就是說這種芋頭一樣的大葉植物有毒,不光有毒,看兩人謹慎認真的態度,應該毒性還不小。

而根據他曾經生活的經驗來分析判斷,這個也是合理的。

自然界所有類似芋頭的植物基本上都有毒,包括芋頭在內。

有些人對芋頭過敏,削皮的時候若是接觸,皮膚會惡癢無比。

而像常見的魔芋、半夏、滴水觀音等類似植物,無論根睫葉果實都有毒,相似植物熱帶雨林之中尤其多。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之中也在不停探索世界,而神農氏這種傳說中的人物,實則就是無數人類先祖在認識自然引領人類往農耕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集合體。

為了紀念這些先祖,于是人類便一代又一代的將這些先賢神話成為一個人物形象,然後感念祭拜。

眼前這種像芋頭的巨大植物,與一群原始人近在遲尺,應該比較清楚它的特性。

而且這果凍一樣的汁液肯定不是一般的毒,按照一群野人粗糙的皮膚和布滿老繭的雙手抵抗能力來說,一般的毒他們幾乎不會放在心上。

因此估計這汁液也是踫不得。

于是徐晨瞬間泄氣了,有毒還說個蛋蛋。

看徐晨滿臉郁悶的後退,古從背簍里面拿出來一把石刀,靠上去小心翼翼的把葉柄砍斷,然後將葉柄浸入溪水之中不斷沖刷。

幾分鐘過後,他將葉柄提起來觀看,發現已經沒有汁液沁出之後,這才笑著比劃,表示這樣就可以用了。

接下來古如法炮制,接連砍了好幾根巨大的葉片,把汁液泡在溪水中沖刷干淨,然後三人扛芭蕉扇一樣扛著回去。

來去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山腳下的時候,兩個男人已經來來回回用藤筐撿回來一堆石頭了。

接下來舉負責用這種大樹葉墊好的背簍背水,古負責挖土和泥,徐晨拿著骨刀負責砌土窯。

忙到饑餓難耐的時候,一群人又去河灘上趕魚,然後回來做石板燒。

一頓操作 如虎,工作成績二百五。

五個人連吃帶玩忙碌到太陽快要落山,外出打獵的男人喲 喲 收工回山的時候,徐晨三人也僅僅只砌起來不到兩尺高的窯底。

接下來的幾天,徐晨帶著這支四人小組施工隊,早出晚歸的忙碌,前後用了足足六天,終于將人類歷史上第一口燒制陶器的火窯建造完畢。

這是一個龐大的人工奇跡。

足有三米多高,與四周蠻荒的自然環境格格不入。

整體結構和山上那口小火灶差不多,只不過放大數十倍。

下面是爐膛,用石頭砌成一條溝渠狀,內部一層一層砌成環形的台階狀,逐漸收口形成一個下寬上窄的錐形空間。

內壁都用濕泥抹平,最里面和爐膛相連的還有一條豎起來的煙道,外面四周的空隙都用挖出來的泥土重新回填之後踩踏結實,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窯洞一樣。

而這孔窯在逐漸成型的過程中,所有人都被徐晨這大手筆的造物能力徹底驚呆了。

不光是母巴和一群女人,還有風和一群負責打獵的男人,食物也不采集了,獵也不打了,成群結隊的跑來圍觀。

這個奇怪的龐大人工建築對于部落的沖擊堪稱史無前例,工地上整天人來人往,無比的喧囂熱鬧。

而隨著火窯封頂填土正式宣布建造完成,整個部落徹底瘋狂了,拖老攜幼傾巢而出,全都跑到山腳下來看熱鬧。

母巴更是激動的無法形容,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一串掛滿貝殼和各種獸牙骨頭的項鏈,腦袋插滿羽毛,舉著一根刻滿古怪花紋的木頭法杖,宛若一個遠古的邪惡老巫婆一樣,在火窯前面咕咕嘎嘎是的又唱又跳。

而一群野人也跟著對著火窯和天空嗷嗷叫喚,宛若群魔亂舞,看的徐晨精神病都差點兒犯了。

為了表示自己很合群,他自然也頭皮發麻的跟著抽筋一樣手舞足蹈。

足足熱鬧了半天時間,一群人終于跳累了,然後有女人用貝殼端來幾種不同的顏料,在他身上仔細涂抹。

然後,他就變成了一個渾身布滿五彩斑斕詭異花紋的顏料人。

「嗚嘎!」

母巴舉起法杖揚天高呼。

「嗚嘎~」

「嗚嘎~」

「嗚嘎~」

所有大小野人都激動的跟著一起大聲吼叫,情緒激動的一塌湖涂。

歡呼聲中,徐晨感受到了一種熱血沸騰的幻覺。

狗幾把這顏料有毒,抹在身上又麻又癢。

火窯封頂儀式完畢,在一群人熱鬧的圍觀之下,徐晨安排人找來大量的干柴枯草開始燻窯,並且親自點燃了爐膛的火。

當滾滾濃煙在山腳下沖天而起的時候,一群野人更加激動興奮的嗷嗷叫喚。

徐晨也非常激動。

他點燃的不光是一口火窯,而是原始人類文明第一縷工業火種。

用火燒制陶器,預示著人類對于能量的使用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燻窯會持續好幾天時間,因為只有徹底燻干讓泥土和石頭完全凝固結實,這樣才能保證火窯不會垮塌。

另外為了方便制作和陰干泥坯,又在土窯旁邊搭建了一排涼棚。

接下來就是挖坑取土,和泥制坯了。

山腳附近連綿起伏的低矮丘陵下面,都是質量不錯的黏土。

為了配合徐晨盡快把精美好用的陶器制作出來,母巴又安排一男一女兩個成年人幫忙。

于是制陶隊伍擴大到七人,幾乎佔據了整個部落成年人的五分之一,與打獵和制作工具的隊伍人數不相上下,由此也可以看出部落對陶器的重視程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