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六章 王世子的教導—下(一更)

「快點,這才一個時辰,你現在連戰馬都上不去了麼,繼續!」

「你們幾個小子,別在這里偷懶,繼續對戰,爾等的父輩都在為大漢基業拼死沖殺,爾等這般柔弱,對得起爾等的父輩嘛!」

「張包,你是想死了不成,信不信你爹我就當沒生過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

「小子,起來!」

隴右之地的軍營之中,劉禪等人看著面前這個正在對他們一行人怒聲訓斥的張飛將軍已經是欲哭無淚了。

自從諸葛先生到了之後,便直接對劉禪這位如今的漢中王世子進行了一番考核之事。

然後他們所有人的好日子都到頭了。

不善騎射和騎術,劍術,對陣廝殺,詩賦

嗯總之就是處處以「可以了」作為口頭禪的劉禪如今卻是日日被打得鼻青臉腫。

作為當年跟在劉備身邊的心月復老將,更是劉禪一口一個的三叔,據說如今兩家還在商討著聯姻。

也就是說,日後張飛將軍可能是劉禪的岳丈,那是實打實的長輩。

諸葛亮不能動手,簡雍不舍得動手,孟光不會動手,但是張飛他只會動手。

那一日劉禪就因為在聯系弓術的時候,因為射了數百箭之後感覺手掌有些脹痛而說了句「這般便可以了吧」

然後就被張飛一鞭子抽到了後背上,同時所有伴讀侍從跟著一起受罰。

那帶頭求饒的符健與宕蕈更是直接被張飛吊起來打了個半死。

楊豐都被一拳錘碎了面具,現在還在營帳之中養傷呢。

張飛不太會教導,不同那諸多典籍,兵法也是自己在戰場上琢磨出來的,甚至就連武藝都是靠著殺人練出來的。

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

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理論。

「生存在這天下間,你真以為有文韜武略就夠了?

當然不夠,在這天地之間生存,你最起碼得會跑,能跑!

那宛城之戰,濮陽之戰,渭南之戰,哪一次他曹孟德不是九死一生?

還有那孫家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里面抱回來的孫權,當年被文遠差點就給陣斬了。

這要不是他跑得快,現在江東都是咱們的地方了。

至于你爹罷了,你爹的本事你學不會!」

張飛的這套說辭讓眾多小輩那當真是目瞪口呆,他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學的不是上陣殺敵之術,而是如何挨打而不死。

他們學的不是騎射與馬上功夫,而是如何快速的逃跑。

他們面對的不是對面的陪練士卒,而是從數人到數十人數百人,甚至是大半個營地的士卒對他們的「圍剿」包抄

就這種練法,他們現在還能活著,的確是證明了張飛曾經答應了諸葛亮的那句話。

「軍師方向,咱手里面有準頭,死不了人!」

劉禪這里每日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另一邊的孟光和簡雍現在都不敢吭聲了已經。

「亮將王世子的教導之事交給了二位,為的是讓二位能夠教導出來一個讓我等所有人眼前一亮的王世子。

可就這般下去,難不成等到王世子回歸成都之後,你們是打算讓主公直接眼前一黑嘛!

文不成武不就,日後如何提領這三州之地,如何能夠和那天下的奸佞之輩斗智斗勇?

如何與曹賊爭鋒天下!」

諸葛亮的怒罵讓兩個人一度有一種窘迫難當的處境。

而他們想要反駁的話語,卻也讓諸葛亮搶先說了。

「亮十歲之時已經開始幫助大哥執掌家中之事了,雲長和益德他們十歲之事已經頗負勇武之氣了。

至于主公,當年他十歲的時候主公十歲的時候如何了?」

「賣草鞋」簡雍作為發小還是很了解的。

「對,主公十歲之時已經是能夠養家湖口,孝感動天,讓鄉鄰之間無比敬仰與佩服了!」

「」簡雍作為劉備的鐵桿發小之一,從來沒想過這話還能這麼說。

雖然這話听上去似乎還的確是真的,但總感覺哪里乖乖的

「諸葛先生會說話果然是與眾不同。」簡雍的臉上露出來了一個皮笑肉不笑的尷尬笑容。

「憲和莫要如此放浪形骸,如今我等已經到了至關重要之際,主公上下唯有上下一心方可共度難關」

「還請諸葛長史放心,我等自然明白

如今這王世子的教導還是需要以德行為重的。」簡雍看著那一臉嚴肅的諸葛亮就忍不住感覺到了頭痛。

因此趁著對方剛剛開口,自己還有機會插話趕緊將這個話題打住。

然後毫不客氣的將諸葛亮的目光引到了那孟光的身上。

看著仍然高昂著頭顱,似乎打算和自己強行爭論一場的孟光,諸葛亮沒有和他過多廢話。

「主公打算讓來敏日後擔任王世子的家令」

「胡鬧!」本來已經想好了各種反駁之詞的孟光此時卻只剩下了一種心情。

「他來敏算是個什麼東西,一個只知道循規蹈矩去咬文嚼字的狂妄之徒。

他也配給王世子當做家令?

那來敏能夠教導王世子什麼,《左氏春秋》不成麼?

是求神未卜還是動輒親征?

那豈不是要毀了王世子!

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諸葛孔明,你身為漢中王太傅,如今又親身肩負那教導王世子的重任。

如何能夠讓那來敏得逞?」

此時的孟光已經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這怎麼教導劉禪的事情可以繼續和諸葛亮商議商議。

但來敏必須滾蛋!

否則一讓他想到了未來的主公,漢中王甚至是竟然對《左氏春秋》那等小人之書那般推崇,他就感覺渾身上下喘不過氣兒來。

諸葛亮看著那孟光已經入轂,自然也不會繼續和他糾纏下去。

而是立刻換上了一副語重心長的姿態和孟光繼續說道。

「這孝裕啊你當年就是先皇孝靈皇帝身邊的近臣,之後又跟隨在劉焉與劉章父子身邊,可為是真正的見識廣博。

而且也是這益州和京兆三輔之地的活書籍。

亮覺得,相比較與你心中的《春秋公羊傳》更應該先教導王世子這益州與三輔之地的變化之事。

譬如那些年這些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

如此方可對王世子日後的執掌大權有所好處不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