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三章 那從今日便由亮來教導世子吧(三更)

「先生這是作何,還請還」

劉禪看著在自己面前直接躬身拜倒的諸葛亮頓時嚇得一驚,他立刻就想要沖上去將諸葛亮給攙扶起來。

可問題是當他想要有所動作的時候卻又發現自己還被綁在戰馬上,那尷尬的模樣還是後面趕來的趙雲發現了不對直接一槍將那繩索挑斷。

這才讓劉禪直接蹦了下來幾個大步走到了諸葛亮的面前將他攙扶起來。

對于諸葛亮這位自己父親麾下的重臣,劉禪還是非常尊敬的,不管是耳濡目染之下,還是劉備對他的教導,都讓他對于諸葛亮的感情還是很不錯的。

更不要說現在他還很願意和諸葛喬在一起,這就讓劉禪對于諸葛亮的感官更加好了。

「先生何需如此,你乃是父親麾下的重謀,父親時常對小子說,日後要對待先生敬重有加,要時時刻刻聆听先生教導」

「世子無需如此,為主公和世子效力乃是亮的本分!」

諸葛亮先是和劉禪幾聲寒暄之後,便直接拉著劉禪和趙雲等人見了一面。

感謝了他們對劉禪的庇護和教導之恩後,然後看向了那些看似平靜的小輩,只不過以諸葛亮的眼楮自然是發現了很多事情。

「看來世子最近這日子應該見到了不小鬧劇吧。」

諸葛亮一句話頓時讓劉禪感覺到了一陣心暖,那不知道如何訴說的話語也是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小子實在是不明白了,這幾位先生和龐宏法邈說得都有道理,可為何小子覺得這他們好像全都是

或許是小子愚鈍,若是父親在這里,恐怕就能夠明白應該如何了。」

看著那一臉無奈之色的劉禪,諸葛亮只是輕笑著搖了搖頭,將眾人迎接到了軍營之中,然後才帶著劉禪來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還清世子上座!」諸葛亮並沒有設下什麼考驗,而是直接當著張飛和麾下眾將校的面兒將他送到了主位之上。

那張飛此時也是一臉的笑容,神情頗為滿意。

至于其他將校他們還不敢有任何的意見!

劉禪看著那主位,再看看身邊的張飛和諸葛亮,一時間他是真不敢做。

在諸葛亮催促了數次之後,這才敢猶猶豫豫的坐了下去,然後在諸葛亮和張飛的指點下下了一些平澹無奇的命令。

此時大軍的糧草還在調集,大軍也在整頓,兵馬也沒有完全調配完成。

因此劉禪也就是安排一下人去打探消息,讓人巡視營房等等,此行的目的就是讓他熟悉一下張飛麾下的將校。

以及諸葛亮這一次所帶的飛軍將領。

之後在諸葛亮和張飛的陪同之下,再次巡視了一下營房,讓他大概了解了一下這軍營之中的布局和一下規矩。

另外就是一些未曾露面的校尉都尉等等

等到這一切都做完之後,跟著諸葛亮回到營帳之中的劉禪還是有些隱隱的興奮,這一切對于他來說確實是熟悉又陌生。

而且哪怕是王世子了,一直被養在了府邸之中只是學習那等典籍之類的劉禪也從來未曾有過這段時間的經歷。

或許,這就是游歷的作用。

而諸葛亮直到那劉禪稍微平復了一下自己心中的激動之後,這才緩緩伸手,請劉禪繼續入座。

「世子之前,是不懂那孝裕的教導還是不明白憲和的教導??」

「還清先生見諒。」劉禪听到諸葛亮此言也趕緊端坐了起來,「其實小子對兩位先生所言都很是了解,但小子卻不明白他們為何要如此做

也不是不明白他們為何,就是小子不知道兩位先生誰說的是對的。

小子覺得他們似乎都是對的」

劉禪的話說到了後面就已經是有些忍不住低下頭去了,他感覺自己確實是有愧于自己的父親,甚至有愧于兩位先生的教導。

劉禪的神態看在了諸葛亮的眼中,也是讓諸葛亮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如此世子的確是沒有雄才大略,但正如之前他的那位主公所言的那句話一般。

「阿斗此人沒有狠辣的心思,甚至還有些許暗弱,但也不是一個不明白的孩子。

他的確不是一位雄主,但好在這個孩子的母親教導的很好,讓他還有個善良的好處。

這善良在亂世之中的確是不好,可對于你諸葛孔明來說,卻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孤日後也不打算讓他性格有如何改變,就讓他繼續保持著這份兒善良活下去吧。」

這是在諸葛亮臨行之前,劉備帶著幾分悵然,帶著幾分無奈說出來的話語,讓諸葛亮感同身受。

或許這就是前一世哪怕是在臨終之際,劉備都沒有對劉禪交代任何朝堂政務,交代什麼後事和為君之道。

只是告訴了他一句話。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句話,是劉備對自己孩子最大的期盼吧。

也是劉備最後的無奈了。

「世子」諸葛亮突然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朝著劉禪躬身行禮,「那從今日開始,便由亮來教導世子的學識吧。

啟蒙之事想來是夠了,那麼剩下的事情便要交給亮了。」

「先生教導?」劉禪听到這句話之後著實是有些驚訝了,「先生事務繁忙,如今可是」

「放心,亮還自認做得到。」

在諸葛亮說完這句話之後,便直接開口解答起了那劉禪的疑惑。

「其實世子並沒有錯,因為無論是憲和還是孝裕,他們兩個人所言並無問題。

為君者自當為天下人表率,但這天下間戰火紛飛,百姓民不聊生,如今百姓仍然面臨著饑寒交迫之苦。

即便是主公治下的百姓,仍然每年有數之不盡的人因食不果月復,衣不蔽體而亡。

因此在德行之上,憲和想要的是解決百姓疾苦,而非茫然道德之事。

可若是長久發展下去,這處處務實定然會引發一些問題,其中德行若是敗亡了,那麼便一定會讓我等自食惡果。

這便是孝裕和憲和之間的問題罷了。」

「那那小子應該」

「天下之事因勢利導罷了!」孔明輕笑,然後朝著劉禪再次開口,「世子可知為何當年孝武皇帝之時,民間有流傳寧為文景犬,不為漢武人的說辭。

可這孝武皇帝仍然是我等尊崇無比的聖賢之人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