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梟雄之姿與仁德之心

面對劉備的示好,出身武陵郡,曾經與劉備勉強有過些許交際的零陵郡湘鄉縣令潘濬沒有如上一次一般拒絕。

反倒是默許了劉備的人手在他之下行走,甚至面對他們尋求的幫助,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至于蔣琬與劉敏,雖然沒有直接前往武陵郡,但是卻在收到了零陵郡的征闢之後,並沒有在如同之前一樣拒絕。

反倒是一人出任了零陵郡主簿,另一人成為了零陵郡的賊曹。

蔣琬,劉敏還有潘濬三人雖然看似什麼都沒做,但是明眼人都發現了劉備的人在零陵郡出現的頻率那是相當高了。

對此,那位郡守劉度不敢反抗,只能將這個消息不斷送回襄陽,但這一次劉表是真的沒打算搭理他,畢竟現在他也是有心無力。

面對如此情況,到是讓很多人都露出來了不一樣的笑意,同事也讓很多人生出來了其他的心思。

與蔣琬,劉敏等人相同的人還有很多,甚至有些人似乎在劉備的身上找到了不同的選擇。

武陵郡中,劉備看著面前的韓暨露出來了真誠的笑容。

「公至當年為父報仇的義舉備也是早就有所听聞,只是一直未曾得以相見。

今日能得公至信任,備定然不會讓你失望!」

「暨多謝玄德公夸獎,只不過暨身上的麻煩」

「不就是南陽郡的陳氏豪強麼?備已然下令讓子龍親赴堵陽縣,若是他們識趣去給令尊叩首贖罪換則罷了。

若是不明白道理令祖父當年也是河東太守,令尊也是南郡府君,縱然已然卸任也不是他們所能誣陷的!」

劉備說得十分強硬,不過他現在還真有這個強硬的本事。

有趙雲親自出面,加上南陽郡現在守將文聘和黃忠兩人的默許,只要那陳家不是傻子,就知道自己該如何。

韓暨看到這個和他剛剛見了一面就如此維護他的人也是有些感懷,不過還是躬身朝著劉備輕聲說道。

「那陳家倒也算不得什麼,這麼多年他們也沒能將韓某如何。

只是當初韓某曾經在山都避難,因為不想自惹麻煩便拒絕了當初劉荊州的征闢,甚至還逃到了孱陵邊界。

結果還是沒能」

韓暨說話的說話也是有些尷尬,他這些年不是在逃難避禍就是在逃難避禍的路上,雖然很多人敬重他,但得罪的人自己也是數不清了。

本想著等到日後若是有機會可以進入許都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可現在隨著荊州局勢的發展,韓暨明顯可以感覺到劉表的變化。

同時他也清楚劉表對他的那種痛恨之情,哪怕他已經是宜城令了,可韓暨仍然十分清楚。

他擔任宜城令是為了不給劉表殺自己的理由,而他即便擔任了宜城令,劉表也從來沒有想過不殺自己

這個該死的局面他沒辦法,只能將最後那點希望放在了武陵郡中這個盛名累累的玄德公身上。

或許他能夠庇護自己。

韓暨將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劉備,也讓劉備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

「備」

「若是玄德公感覺麻煩那也無事,只不過韓暨想請玄德公幫暨一個忙,讓韓暨能夠離開荊南前往交州或者益州避禍。」

「避禍」劉備突然笑了起來,「躲避又能躲避多久?公至你也太小看備了。

剛剛備的話語並沒有說完,從今日開始備將親自征闢你為交州牧麾下主簿,協助備處理武陵郡之事。

之前曾經人說過,公至對水利之事頗有幾分感悟。

正巧備打算重新修繕武陵郡上下河道,冬節就快到了,等到冬節過去,這件事情就開始吧!」

「玄德公」

劉備抬手打斷了韓暨想要說的話語,「當初備一無所有之時曾經遇到過一名願意與備傾心相交之人,不知道你可知道董和此人?」

「知道,為人執拗卻最是正直」

「當年他也曾跟隨家族避禍益州,臨行之前我二人依依惜別,那時備便痛恨自己為何沒有實力將其庇護。

若是備當初也已經是現在的這般名望地位,董氏一族又何以至此?

備與幼宰又何以分隔至此?

當日之幼宰定然不會是今日之公至,你且安心處理武陵之事就是了,至于那宜城令

景升兄要是實在找不到合適之人擔任,備就給他舉薦一二!」

劉備的話說得格外雄壯,而他的意思更加讓韓暨發愣,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就是。

「你的事兒我劉玄德擔了,誰有意見找他來說」

沒有他想象之中的劉備願意調和雙方矛盾,也沒有預料之中的憂郁糾結,最後為了大局不理會他的求助。

這種狂放的處理方式說實話韓暨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方式甚至讓他想到了他曾經在家鄉見到過的那個游俠兒?

他還不算是游俠,更像是一個比豪強還要豪橫的潑皮?

「玄德公還真的是讓暨大吃一驚」韓暨先是一聲感慨,緊跟著就露出來了笑容,「但是玄德公的這種辦法,韓暨還真的是要謝過」

「不必對備道謝,從今日起公至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夠了。

數年之內,備希望這武陵郡的水域河道能夠造就出足夠多的良田沃土,能夠讓這荊南百姓再也無需擔心饑寒之事。」

在這一刻的劉備彷佛又變回來了那聞名天下的仁義玄德公,剛剛的霸氣和嗯狂放?

總之剛剛韓暨所震驚的那種模樣已經消失不見,這種矛盾甚至讓韓暨一時間都分不清到底哪一個劉玄德才是鎮的劉玄德。

交州牧劉備突然征闢了一個主簿,而且這個主簿還是原荊州牧麾下的縣令。

面對襄陽而來的質問和詰責,劉備只是澹然的說了一句話。

「備與公至一見傾心,相見恨晚,便將其征召入了麾下!爾等是覺得老夫不配麼?」

這種行為讓荊州眾人都大吃一驚,甚至就連蒯家和龐家這兩個「暗中」與諸葛亮有著某種交易的家族都讓人前去詢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此,諸葛亮只是讓他們給家族帶去了一句話。

「我家主公素來仁德,不忍見到有人受苦,自然是面對韓公至的救助仗義出手了。

至于為何要如此行事

這就是我家主公的性格,若是誰有什麼意見,自去武陵郡找我家主公分說就是了。」

遠在交州的諸葛亮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非但沒有任何擔心,反而露出來了一個開心的笑容。

仁德以待百姓和麾下的是他,梟雄霸道的也是他,只有這樣的劉玄德,才是他心中的那個主公。

也只有這樣矛盾的人,才能在尸山血海之中從幽州小村落一步一步聚集著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們,走到了那個位置,成為了這個骯髒的天下唯一的變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