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1章【天空之鏡計劃的公布】

方鴻這個微博發布出去,等于是告訴所有人,他已經退出了,並且用一根-95%的史詩級大陰k來向世人證明他的堅決。

如此一來,在外界的眼里,方鴻已經把手里的比特幣都拋掉了。

以後比特幣的風口來的時候,沒有人會認為方鴻還持有大量籌碼。

這段時間,他在比特幣上面是來回進行折騰,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要讓籌碼松動,讓成交量放出來。

現在的成交量是在太少了,根本沒有換手。

怎麼讓籌碼松動?

答桉就是制造劇烈的價格波動,以此吸引跟風者參與,也讓持有者有賣出的沖動。

這麼來回折騰一番,進進出出參與炒作的持有者的成本價會不斷抬升,然後再砸穿導致持有者賬面出現虧損,乃至大幅腰斬出現巨額虧損。

在此之前,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沒有這麼劇烈的時候,持有者也許沒賺錢,但是也沒虧錢啊,那就擱那兒放著不動好了,持有者會很澹的長期拿著,甚至可能忘記有這個東西。

可價格的劇烈波動之後,暴漲暴跌之下,持有者就很難澹定了。

暴漲會有賣出套現的意願,爆虧有止損的意願,尤其是那些想從方鴻這里賺一筆中間商價差的投機者更是會坐臥難安,重倉殺進去的更是想死。

如此,比特幣的籌碼就松動了,隨之而來的便是是成交量的飆升,換手率的飆升。

方鴻這麼來回一折騰,把比特幣低迷的成交量給激活了,換手的的確確開始大幅成倍飆升。

接下來就是真正開始收集籌碼了,前面方鴻是以公開的名義參與收購,而接下來則是暗中吸籌且不會再以他的名義展開。

反正那條微博發出去之後,明面上是出清了。

值得一提的是,方鴻最近折騰比特幣這玩意,媒體雖然有些報道,但影響真的不大。

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歐美那邊都沒掀起什麼波瀾,大家更多的是當個樂子來看。

因為眼下這個時間節點比特幣太小眾了,小眾到要方鴻這麼一折騰可能給比特幣帶來的知名度價值都比此前的市值大,好歹他這麼一搞讓比特幣的知名度出圈了不少呢。

但即便如此還是小眾,也正因為太小眾,才會讓方鴻一家在里面可以輕松的呼風喚雨,想讓它暴漲就起飛,想讓它暴跌就能砸穿。

媒體的報道並不是因為比特幣本身,而是因為方鴻去玩比特幣才報道的,是方鴻給比特幣帶來了流量和曝光,就是這麼小眾。

大家都把這事兒當成是K神錢多燒得慌,純純的就是他自個兒在那自娛自樂來著。

然後來打個秋風又走了,這不,他不就走了嘛,順帶把比特幣的日內價格砸窗了95個百分點,悶殺了一批想噶他韭菜的投機者。

吃瓜網友們都當樂子新聞來看。

畢竟,這會兒的比特幣哪怕是方鴻這麼一搞,頂了12倍多的漲幅,總市值規模也僅僅才8000萬美元出頭,是真的掀起不起什麼大風浪來。

何況比特幣的風口還沒到來。

……

兩天後,另一件事在國內互聯網刷屏,成為了頭版頭條的消息,也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赫然便是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空之鏡」計劃。

此刻,方鴻正在別墅大客廳收看新城地方電視台的午間新聞。

新聞報道的旁白結束之後,畫面一切換,寧興慶出現在了新聞畫面中接受記者采訪,屏幕上對他的簡介列出了一行字幕,即「天空之鏡」計劃首席科學家。

只見寧興慶面對鏡頭說道︰「……引力波只是時空彎曲產生的‘漣漪’,所以它的傳播不需要任何介質,受到天體阻擋的損耗也非常小,所以整個宇宙空間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引力波,只是‘波動’的強弱有所區別而已,這也使得我們能夠創造出一些探測器來捕捉到這種時空彎曲帶來的異常。」

寧興慶接著說道︰「從引力波探測器的原理來看,其實非常簡單,以LIGO為例,就是在空曠平整的地面上,建造兩條相互垂直、長度完全相等的長管道,在兩個長管道的交點處安放一台激光器,在實驗的時候,激光器向外發出激光,通過分光器將兩束激光沿著兩條長管道分別進行傳輸,待到達盡頭後,通過反射裝置將激光反射回來,于出發點再進行激光的干涉。」

寧興慶一邊比劃著一邊描述道︰「假如沒有引力波的存在,那麼兩條反射後的激光的干涉結果會相互抵消,而一旦出現引力波的干擾,那麼,由于引力波在兩條管道內對時空彎曲的影響是不同的,所以兩條激光所走過的路程就不一樣了,于是最終的反射激光干涉就會發生變化。通過最終的干涉圖桉的分析,一方面能夠確定探測到引力波與否,另一方面在探測到引力波的情況下,還可以分析引力波的強弱以及源頭目標的方向……」

……

媒體報道這個事情的時候,文章標題根本就沒有聚焦在了這個超大規模科研工程項目本身,而是聚焦在投入「超200億」規模的預算上來,以此來吸引點擊率。

不過,這投入規模確實是震驚了國內學術界。

如此龐大的投入規模,在國內的各大基礎科研項目工程領域創了紀錄,即便是放在國際上,就投入規模而言那也是一等一的科研工程項目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