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九章 三顧茅廬

「有你這一番話,我心甚安。」劉備眼楮一亮,欣然而又喜色。

听到劉備所說之話,蘇毅笑而不語。

這已經是第三次前往臥龍崗,諸葛亮當然在家。

「來人,速速把雲長與翼德叫來。」劉備朝身邊的軍士吩咐道。

沒過多久,關羽和張飛邁著大步前來。

「大哥,何事之有?」關羽率先問道。

「即刻備馬,帶上禮物,隨我一同前去拜訪臥龍。」劉備快速說道。

關羽微微皺眉,面帶不悅,「我等兩次訪臥龍而不得,萬一這次他又不在家,豈不是再次白白耽誤許多工夫。」

「他必在,快快備馬,啟程出發。」劉備的語氣很是堅定。

「兩次親往臥龍崗拜謁,其禮是否太過?如果那諸葛亮是個通情達理之人,他一定會來新野回拜大哥,但他至今仍未露面,說明此人徒有虛名,並無真實才學,這才故意躲著不敢來見,大哥又何必對他這麼執著。」

關羽輕撫長髯,說著說著,隨即微微嘆了口氣。

劉備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而後搖了搖頭,道︰「二弟,昔日齊桓公拜見東郭先生,足足五次往返方得見一面,諸葛亮乃是世之大賢,其才遠勝東郭先生,而我求賢之心,難道還比不上齊桓公嗎?」

听到這,關羽沉默下來,不再說話。

「大哥這句話卻是說錯了,諸葛亮乃一村夫,怎麼能說是大賢?」張飛走上劉備身前,粗聲說道。

「三弟!」劉備提高聲音,道︰「豈不聞周文王訪姜子牙之事,文王尚且如此敬賢,三弟卻為何這般無禮!」

「無禮的是諸葛亮那廝,大哥你雖有誠心,可諸葛亮卻無真意。」張飛大手一揮,自顧說道︰「今日兩位哥哥都不用去了,張飛自去將他請來。」

蘇毅在一旁听著不禁心頭暗自發笑,張飛一定是又想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主意。

「你如何請得?」劉備看向張飛,疑惑地問道。

「諸葛亮如若在家,不肯來新野,我直接拿根麻繩把他捆來就是。」說著,張飛邁開大步,就要去側廳取繩索。

蘇毅瞪大眼楮,嘆道,不愧是燕人張翼德,行事作風確實霸道。

「三弟休得胡鬧。」劉備拉住張飛,喝道。

張飛頓住腳步,看向劉備,氣沖沖地說道︰「我不是胡鬧,我是去替大哥請臥龍來。」

「翼德,莫非你想壞兄長的大事不成?」劉備仰頭望天,沉默片刻,接著說道︰「曹操因身邊有眾多謀士,方能擊敗袁紹;孫權統領江東六郡之地,尚在招納賢士,而我先前一敗再敗,被迫投奔劉表,據守這新野彈丸之地,此皆因缺少出謀劃策之大賢。我只是沒有想到,三弟你竟全然不懂我的心意。」

蘇毅抬頭看向劉備,發現他的眼眶似乎有些濕潤。

「大哥!大哥!」

張飛連忙抓住劉備的衣袖,面有悔意。

「三弟,你不必去了,我自與懷恆、雲長前去即可。」劉備搖著頭,緩緩說道。

「既然兩位哥哥都要去,小弟怎能落後,我跟著就是了。」張飛顯得有些著急,眼楮緊緊注視著劉備。

「罷了罷了,你要是想一塊走,見到臥龍之後萬萬不可失禮。」劉備輕嘆一聲,叮囑道。

對于他的三弟,劉備只是表面上生氣,心中的愛惜半分也沒有少。

「那是自然,俺張翼德可是最講道理的人。」听到劉備答應,張飛這才如獲大赦地松了一口氣。

「翼德,你的道理,是不是都在你那桿丈八蛇矛上呢?」蘇毅扭頭看向張飛,笑著說道。

「哈哈哈哈!懷恆果然懂我。」張飛仰頭大笑。

接著,蘇毅隨劉備、關羽、張飛再次朝臥龍岡而去。

沒過多久,臥龍岡下。

「快看,前面那人是臥龍的弟弟——諸葛均。」蘇毅騎在馬上,指著道路前方走來的諸葛均,開口說道。

劉備連忙翻身下馬,快走幾步迎上前去,見禮道︰「諸葛先生,請問尊兄可曾歸家?」

「家兄昨日晚上剛剛返回,今日便可與將軍相會。」諸葛均回禮道。

「太好了!不虛此行,終于能夠見到臥龍先生了,」劉備的眼里充滿期待,欣喜道。

「在下有事下山,先行告辭。」言罷,諸葛均飄然而去。

蘇毅遙望著臥龍岡上的草蘆,心中嘆道,終于就要見到諸葛亮了。

頃刻,臥龍莊前。

「砰砰砰!」

劉備輕輕扣響柴門。

「劉將軍,我家先生回來了。」小童推開門,率先開口。

「有勞仙童轉報,就說劉備專程前來拜訪。」劉備行了一禮,溫和地說道。

「先生昨天半夜才回來,現在正在草堂上酣睡未醒。」小童答道。

听到這,張飛立馬上前一步,開口道︰「小子,趕快進去把你們家主子叫醒出來迎客。」

「三弟休得無禮!」

劉備瞪了一眼張飛,隨後同小童說道︰「既然如此暫且不要通報,我就在外面等候。」

「那可不成,將軍還是進來吧,否則先生會怪我失禮的。」小童說道。

「二弟、三弟,你二人在此等候,我與懷恆一同進去拜會孔明先生。」劉備扭頭看向關羽、張飛,吩咐道。

關羽和張飛相視一看,臉上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

「懷恆,我們走。」劉備朝蘇毅說道。

蘇毅點點頭,與劉備徐步而入。

片刻,二人來到草堂門口。

草堂內。

一個身披鶴氅的青年仰臥于草席之上,正在酣然大睡。

此人身長八尺,面如冠玉,容貌甚偉,器宇軒昂,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蘇毅停下腳步,注視著正在睡夢中的諸葛亮,心中不禁有所感慨。

諸葛武侯,智聖之道也。

在後世,有很多人敬仰他、崇拜他,也有很多人質疑他、詆毀他。

為什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卻還是難免謠諑不斷?

大抵是這樣的,自古以來,但凡是偉大的人物,都是「謗滿天下,譽滿天下」。

只有平庸的人,才會既沒有贊譽,也沒有詆毀。

此外,還有關鍵的一點。

後世商業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稍許不良風氣。

譬如權力至上、權謀算計。

人與人之間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互相坑害,這些外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惡劣的生存環境、職場環境,會催生出一個人陰暗的內心。

當一個人身邊都是一些爾虞我詐之徒、偽君子、勢利小人,那麼這個人往往很難相信,世上還會存在高尚的人。

陰謀史觀也就自然而然被這些人所信服。

又譬如網絡上,陰謀論橫行。

出現種種詆毀先賢,顛倒黑白的言論。

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盲目跟風,為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將仁義說成虛偽,把殘暴當做聖賢。

對先賢的批判,看似只是僅僅針對一個歷史人物。

可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代代相傳,對先賢的詆毀,無疑是對中華文明數千年來所積累沉澱的道德文化的詆毀!

至少對蘇毅來說,他更願意相信美好,也更願意選擇美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