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宋“鐵浮屠”

這遼國向來都是以騎兵為主,畢竟是游牧民族出身這也是區別中原的差別。

他們與回鶻騎兵一樣機動力強善長沖陣,只有宋人才會步騎協作作戰,而此次遼軍真正的領軍之人乃是崔道融。

他算是將步騎協作運用很好的一好遼國將領,如今的遼國在遼聖宗耶律隆緒死後,其長子耶律宗真即位。

而崔道融這樣的三朝老臣本該是受到重用的,不過雖然他是屬于帝黨。

但是遼國的太後蕭耨斤想要學習蕭太後掌權,或者說是遼國有這樣的先例,而且鄰國的皇帝也是太後垂簾多年後方才親政。

這位皇帝乃是有其養母齊天皇後撫養長大,而親生母親對他並沒有多少感情。

如今朝廷上下的實權近乎都被其母掌握,所以朝廷也是爭斗不休,而且因為太過優柔寡斷的緣故,導致了養母被害,朝中的許多的名臣都受到了牽連。

導致如今的遼國屬于青黃不接的狀態,也只有這位老將崔道融置身事外方才保全此身。

所以擔任此次此番戰役的真正指揮,蕭景心中一陣心驚剛剛若是大舉進攻。

那麼後面突如其來的宋軍就能徹底將他們包餃子了,崔道融大聲說道︰「結陣,迎敵!」

在戰場之上一旦軍陣散了基本就是潰敗,這也是為何戰場上會有有數百人追著數千人打得的場面。

他們一心面對回鶻騎兵沖擊,後面的宋軍一沖即潰了,背後就是中樞騎兵一旦沖散,這一萬人的軍隊就成了待宰羔羊了。

蕭景目光凝重的說道︰「還是崔老將軍老成持重,竟然能夠有此提防!」

不過他看著身後不遠處的宋軍,目光之中有些驚疑,出聲說道︰「宋人竟然也有此強軍不成?」

崔道融補充道︰「蕭將軍莫要小瞧了宋人戰場之上輕視敵人會將你帶向不見底的深淵!」

宋軍此次出動的騎兵,乃是重組過後的真正精銳,此番出動的全部都是騎兵。

與遼軍相比反而遼軍更像是宋軍,中樞三千騎兵皆是從士卒到馬匹都是披上了重甲,看起來像是步人甲卻又似是而非,不過原本由步卒武裝的重甲此刻被武裝到了騎兵身上。

隨著這五千騎兵的沖陣靠近後,兩邊騎兵就像是蒼鷹展開了雙翅一樣,都是手持強弓配置鉤連長槍的輕騎兵。

隨之這支重騎兵的面貌也顯現在了崔道融的眼前,他仿佛如同當年的宋軍面前遼軍騎兵的恐懼。

如今距離他們尚且還有數里的過程,那些手持長槍的遼軍此刻紀律嚴明的士卒也緊張的吞咽著口水,雙腿都止不住的顫抖了。

大地都在震動,蕭景方才太遠沒有看清如今看清以後牙關都在打顫。

首當其沖的重騎兵皆重鎧全裝,從頭到腳都是重甲,只漏出兩個眼楮,手中拿著的是重馬槍。

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移動的鐵車向他們靠近過來,他們三到五人之間有鐵索勾連在一起。

他們想要迂回拉扯這一支重騎兵根本不可能,一方面是前面的回鶻騎兵已經殺來,而宋人的輕騎兵分兩翼展開。

遼軍的步卒乃是持盾在前,長矛在後而最後則是弓弩手。

這是標準的應對騎兵的步兵陣形,這也是防止騎兵的沖擊,不過面對這樣一支重騎兵的沖鋒如何能夠保持鎮定。

這該是如何強大的心理素質,可即使真的能夠有人做到,但是誰能夠保證這支遼軍中由北地漢人組成的步兵都能夠有如此強大心理素質呢?

而即使是身為遼國真正的精銳皮室軍也不免膽寒,他們曾經殺的高麗膽寒,北地漢人,渤海族人,高麗人在他們面前就像是隨意收割性命的羔羊一樣。

可是面前的宋軍讓他們第一次感覺到了恐懼,那全身具甲只露出一雙眼楮,他們仿佛從眼神之中看出了冰冷的殺意。

內側的騎兵身下的良駒看到騎兵沖陣都不免躁動了起來,這樣的重騎沖鋒就像是現代的重型機械師般的存在。

這樣近距離的沖鋒莫要說是指揮將領是崔道融這樣的老將,即使是千古霸王項羽在世,也沒有辦法絕地翻盤。

宋軍的輕騎兵全部都是弓馬嫻熟的士卒,這支騎兵乃是西北軍傾盡一切打造出來的,而且官家還從其他的地方抽出了各軍精銳才湊齊了這五千騎兵。

這麼一支騎兵開支抵得上西北軍上下的全部開支,而這支騎兵的改造靈感還是有賴于楊秉的建議。

這是他結合了後世的鐵浮屠騎兵和蒙古騎兵的陣法結合而成,經過了長時間的磨練和配合這還是第一次投入戰場上。

所以說遼軍完全是被宋人的障眼法所欺騙了,這哪里是戰略目的在西夏,分明就是集中兵力想要打遼軍。

宋人重甲騎兵座下良駒發出嘶鳴聲,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也是由遠及近,那些最前排的遼軍漢兒舉著盾牌。

崔道融的軍法嚴明可見一般,即使是這樣這些遼軍漢兒都未退半步,遼軍的騎兵對陣回鶻騎兵佔據優勢。

即使是回鶻騎兵背死一戰的勇氣在,可是兩者的實際差距依舊無法彌補,整體形勢都是處于劣勢。

算是戰場上天平是向遼軍傾斜的,戰損比大概是5:4,回鶻騎兵消耗五成而遼軍消耗四成。

當然戰場之上向來是少有廝殺到最後的,當然唐朝時期的香積寺之戰絕對是無論是前幾百年還是後幾百年都是絕無僅有的。

一般是勝利天平向一方傾斜後,隨著己方的態勢劣勢也會隨之潰敗。

顯然若是這支回鶻騎兵再與之交戰下去的結果,也只有潰敗一條道路了。

隨著宋軍的重甲騎兵沖陣而來,掀起了塵土也是滾滾涌動,那奔涌而來的重騎就像是潮水一樣涌來,讓他們毛骨悚然。

隨著前列的盾手被沖開後,那些弓弩手的箭失根本無法射穿他們的甲胃。

而且輕騎兩翼展開後利用他們的騎射,對那些弓弩手進行干擾,而且還掠擊和迂回。

實在是比他們更像是游牧民族,崔道融這個老將知道今日決計沒有活下去的機會了。

宋人的這支重甲騎兵帶來的恐懼遠遠勝過當年的靜塞軍,聯想到國內的形勢也不免有些頹廢和消極了。

這種戰場之上的沖陣根本沒有辦法依靠謀略來彌補了,能夠依靠的就是硬實力。

而且宋人將他們已經控制在了這種地形之下根本無法展開陣形,即使有所提防依舊無濟于事。

當然如果一開始背對著這樣的宋軍騎兵,結果可想而知,定然是眨眼之間就直接沖擊到了中樞騎兵的面前了。

這些看起來身材魁梧的遼軍漢兒僅僅一個沖鋒之下,就只听見一陣哀嚎聲響起了,他們手中的兵器根本沒有辦法對這種身披兩層甲的宋軍有效傷害。

兩側的步卒想要包抄過來,可是兩翼的身著皮甲的宋軍騎兵直接對著手持長槍的步卒進行包抄和圍剿。

步卒的戰斗力面對這些機動力極強的輕騎兵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而中樞的騎兵皮室軍負責保護中樞。

之前外圍的騎兵都去應付回鶻騎兵,以至于還未到一個時辰的功夫,這支重甲宋軍騎兵手持重槍無往而不利。

看著前線的戰事崔道融這位為遼國征戰大半輩子的老將,此刻眼中已經盡是灰敗之色。

他長嘆道︰「蕭將軍,你率領這三千皮室軍試圖突圍走吧!」

蕭景也不是朝中的那種貪生怕死的貴族,他瞪大眼楮看著崔道融說道︰「老將軍我敬重你的為人,不過我蕭景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宋人騎兵再強難道還能夠勝過我遼軍的皮室軍嗎?」

身邊的皮室軍士卒皆是高舉長槍高呼,儼然這句話驅散了心中縈繞著的恐懼,像是想起了屬于他們的威名。

有時候等待才是最讓人感到恐懼的事情,所以蕭景不想坐以待斃想要直接沖出去。

這一支曾經擁有著赫赫威名的皮室軍,此刻的他們面對的是一支宋軍從未見過的新興騎兵。

皮室軍作為歷代遼國國主的精銳部隊,其戰斗力是不言而喻的。

皮室軍的大 亮出,這一支擁有著戰功赫赫的騎兵要和大宋的人馬具甲的重騎兵對上了。

這樣一支面對了剛剛經歷了一番沖陣的重騎兵,再對上皮室軍的那一刻絲毫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頹勢。

可即使是如此面對宋人重騎的沖擊竟然發生了讓人絕望的一幕,形勢竟然出現了一邊倒的地步。

雙方兵力在不相上下的情況下,宋人重騎竟然展現出來了騎兵沖鋒步兵一般的虎入羊群。

一擊即潰而這樣的潰敗也就意味著遼軍的軍心徹底的潰敗,因為這些步卒唯一的希望就是精銳皮室軍。

可是即使如此皮室軍也無法阻攔這樣一支重騎兵,因為這些重甲騎兵都是身披兩層甲,根本無法破防。

而宋軍那恐怖的沖擊力下,手中的重槍砸來就是人仰馬翻。

一個皮室軍的騎兵士卒手中的長槍刺在了宋軍重甲之上,卻發現並沒有破甲,而隨之而來的是對方的重槍砸在了自己的頭頂之上。

宋軍向來都是以步戰為主,可是如今這支騎兵的宋軍心中暢意難以言明,一直從步戰防御如今成了騎兵沖陣。

他的自信心在此刻達到了頂峰,鮮血將殺意渲染的更加濃郁。

此番這支宋人騎兵將軍乃是劉奇,他身披重甲一馬當先,手中的重槍凡是與之相對的皮室軍都是人馬俱退。

劉奇同李宗槐不同,兩人的身份和位置是截然不同的,劉奇乃是綏德軍後來隨著楊秉重新編入了禁軍之中。

後來因為要重建騎兵,從各地軍中抽調精銳騎兵需要弓馬嫻熟,而劉奇不僅僅經驗豐富而是個人武力也是達到了要求。

李宗槐不同,他的武力雖然是勝過劉奇,但是他的身上標簽化太過嚴重,誰都明白這樣一支騎兵定然是絕對的精銳。

而李宗槐乃是他的親信,如果在其中豈不是成了楊秉的私軍,即使是再過信任臣子的君主也不會做出這種事情。

即使趙禎答應底下的群臣也不會依從,西北軍經略畢竟已經年紀老邁了,他帶領這麼一支騎兵沖鋒,恐怕自己死了也連累大軍潰散。

他自然是穩定後方了,防止西夏軍有任何的響動。

不過此番大宋將自己偽裝的太好了,誰也沒有想到宋軍會有對回鶻的想法,這也是遼軍吃了大虧的緣故。

崔道融看著皮室軍的潰敗,心中也是升起了一陣絕望,他口中喊道︰「大宋騎兵,恐怕將無敵于天下了!」

他這絕對不是虛言,皮室軍本就是遼軍中的精銳騎兵可是依舊是如此的潰敗,今日過後恐怕都將知道宋人不僅僅只有步卒還有騎兵了。

他今日也沒有想著活著回去了,如今的他已經是這般年紀了,蕭景帶著最為精銳的騎兵沖陣,已經沒有軍隊護衛突圍了。

這個時候他的中軍大 一旦有所動搖,可想而知遼軍的士氣也將徹底失去。

他今日死在這里遠在遼國的親屬才能夠活下來,若是自己活著回去也難免會被清算。

這皮室軍乃是皇帝的底牌,今日徹底丟了也將意味著遼國的太後的實權也將壓過皇帝。

他也無顏再去面對皇帝了,恐怕今日這也就是自己最後的一戰了。

而此刻正在與回鶻騎兵廝殺的遼國騎兵,也是注意到了後面的變化,士氣也是難免會受到影響。

而藥羅格此刻立刻率領著部下進行反擊,即使明知道那群全身具甲的怪物此刻是身為「友軍」依舊難免會覺得心中畏懼。

而在城牆之上的馬尹娜看著這樣一支宋軍,眼里也是神情復雜和恍忽,這樣的宋軍騎兵與回鶻騎兵相遇他們會有勝算嗎?

而葉護看到這一切則是心中滿滿的安全感,因為他自始至終也沒有想著和宋軍為敵。

顧千帆看著大宋騎兵也是心中生出豪情,這樣的大宋強軍誰能夠與之相比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