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八章 突破口

「縣令,听聞是前些時日那方城縣鬧事的兩名西北士子,竟然悄無聲息的跑到了汴京敲起了登聞鼓,鬧出的動靜驚動了官家親自審理此桉,方才派下了名相公親自督查此桉!」

身邊的左吏小聲的竊竊私語,這張瑜如今也是將近知命之年了,常年養尊處優習慣了身子骨自然也是虛的很,听了此話額頭已經是下意識的滲出了冷汗。

除了知縣張瑜之外其他人也無不心虛的很,這發放印子錢誰沒有參與其中,《宋刑統》明確規定︰「諸公私以財物出舉者,每月取利不得過六分。積日雖多,不得過一倍。」

也就是如果超過了朝廷設置的利益就是高利貸也是違法的,可這種事情私下里不都是默認的嗎?

雖說近些時日鬧出了人命來可也不至于驚動官家親自下派一位相公,這樣的架勢和動靜恐怕都勝過了科舉舞弊桉,和前些年兩浙路的貪腐桉件。

要知道當初那杭州治所錢塘縣令貪腐,可是相當于從士舶司手里搶錢,也就相當于在搶朝廷的錢。

可那時鬧出的動靜都比不如今,可想而知這方城縣的官吏都一幅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樣子也是可以理解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衙役來報︰「稟告縣令,朝廷相公的車駕如今正停在了方城縣外城的城郊止步不前了!」

衙役氣喘吁吁的跑到眾人面前稟告道,雖然說在方城縣上下事情決策都是由古縣丞拍板,這位身材魁梧高大,看起來不像是一個文官倒像是一個在戰陣上廝殺的 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眾人的面前縣衙里的衙役和小吏左官都是會給予縣令面子,所以這衙役會向縣令張瑜稟報而不是向身邊的古縣丞。

而張瑜撫須道︰「古縣丞,覺得我們當下該如何?」

「下官,覺得當出城迎接相公較為妥當!」

他們雖然不明白這位從京中來的相公為何不進城,而是選擇停在了這城外。

這縣衙里的小吏衙役隨著縣令和一眾左官的車轎向城外趕去,而當他們趕到之時方才發現為首的只有一位禁軍頭領。

而車駕則停在路邊,他們想要向前卻被披甲執戟的禁軍給攔住不得前進一步。

張瑜走在前面而一眾左官隨在身後,張瑜涎著臉停在了原處作揖道︰「方城縣縣令張瑜,見過相公!」

身邊的左官如縣丞主簿之流也作揖行禮,可那車駕內沒有任何的動靜。

直至良久後,張瑜語氣恭敬的道︰「將軍,還請幫忙通稟一聲!」

那禁軍頭領,面無表情說道︰「相公在那山下,諸位若是想見自然可以尋到!」

他們在一處山上,而需要去往那山下需要走過一條陡峭的山路,從高處往下看都有一陣眩暈感傳來。

身為縣丞的古杰身材魁梧,顯然是有武藝傍身的不過是山路,自然對他而言不在話下。

于是出聲道︰「各位,我們一起下山去拜見相公吧!」

張瑜從上面看上一眼身子都止不住的顫抖,他平日里賞賞石頭,做的都是一些附庸風雅的事情。

身邊的古杰這個時候還繼續在催促著,說道︰「縣令,相公還在下面等著呢!」

這句話直接擊潰了他的心防,這句話可謂是斷了他的所有後路。

除了古杰之外,其余的幾位左官身著官服在身邊的小吏攙扶下,走上了這條陡峭的山路。

要知道這羅家父女二人可是每日都需要經過這山路,才能從遠處挑水灌既土地,一點也不輕松。

可這就是小民和高高在上的官員們的地方,他見到這樣險惡的環境不會體恤治下百姓,只會嫌惡當下。

李宗槐見到眾人從山路上下來,攔住了眾人道︰「你們幾位過去就可以了,其他人便留在此處吧!」

張瑜語氣謙卑的說道︰「虞候,我們幾位過去即可!」

這虞候不是官職而是一種尊稱,他身為方城縣縣令面對一個長隨竟然行半禮,可見心中對于前面之人的尊重了。

縣內的三位左官還有知縣張瑜便看見了一處茅草屋,看到一處還未開墾完田地里,有兩名士子立在那里,他們一眼就認出了那是張江二人。

而在水田的附近得到土坡上,卻有一個青衫男人和老農此刻正在討論著,顯然那個青衫男人定然就是那位從汴京而來的相公了!

羅老漢正在埋冤著,此刻忽得抬頭就看見四位身著官袍的人立在了他們的面前,他驚嚇的立刻從地上起來。

就要起身要向他們跪下去了,那一身官袍上的富裕吉祥的雲紋,在這些小民眼里就像是豺狼虎豹一樣可怖。

就在他就要跪下去的時候,一只有力的大手將他抬了起來,甚至沒有轉身看向他們只是說道︰「怎麼,等的不耐煩了嗎?你們屈尊縴貴來到此處,是不是我怠慢了各位!」

眾人連忙作揖行禮連忙道不敢,張瑜說︰「不敢,不敢使相體恤小民能夠體察民情,這是社稷之福,我等也應當向您學習!」

一旁的古杰,這位方城縣縣丞不得不佩服這位縣令的臉皮,盡會說上這些花團錦簇的漂亮話。

不過他在方城縣任了這麼多年的縣丞,也未曾見過有這樣「隨和」的相公,而且如此的年輕。

楊秉看向身邊的羅老漢,笑著說︰「老丈,這些人既然遠來都是客,自然不是怠慢了,可否借用你們的水,到時候讓縣衙的這些父母官償還于你!」

那羅老漢,一幅為難的樣子連忙道︰「豈敢,豈敢!」

讓這些縣衙里的官員去喝他們平日里解乏喝的水,這可是他想也不敢去想的事情啊!

可是楊秉卻是一點也不管不顧,江志也是很快就代入了角色替其差遣,端起了水壺從茅草屋里尋來幾個杯盞。

一旁的張安樂和那青娘也幫忙忙活著,當這水端到了幾人的面前,他們蹙眉可又不敢回絕。

他們平日里都是上好的茶茗,如這樣的飲品恐怕是此生的第一次吧!

不過他們不敢拒絕,端起這粗糙的杯盞的時候依舊有些猶豫不決,難以克服心里的防線喝下去。

那青娘在一旁,輕聲道︰「這些碗盞都是干淨的!」

她此言一出而這個時候楊秉的目光向他們看來,古杰第一個一口飲下,閉著眼楮仿佛下了莫大的決心,其余人也陸陸續續的將碗盞的水飲盡。

然後將碗盞遞給了身旁的張江二人,見到他們飲下後楊秉方才緩緩開口道︰「各位覺得味道如何?平日里上等的茶茗飲的多了,這山間的清泉也想來別有一番滋味吧!」

張瑜擦拭著額頭的汗漬,不知道是因為心虛還是因為剛剛走那山路的緣故。

連忙頷首應答道︰「是極,這山下幽泉沁齒甘,立身在此處卻是沒甚憂愁了!」

他以為這位是在感慨山間隱居之樂,這山水之間的事情不恰恰是他的強項嗎?

能夠將這有些微澀的河水迎著楊秉的話說成清泉,可真是在睜眼說瞎話上道行不淺。

而听到張瑜自得的語氣,楊秉的臉上也看不出喜怒來,可面無表情在這些人眼里就是難以捉模。

身邊的古杰暗罵其蠢材,這位相公遠遠從汴京來到了此處,難道是要和你談山水間的雅事嗎?

這等諷刺的話都听不懂嗎?他拉扯了一下縣令的衣袖,這個時候張瑜立刻作揖低著頭,其他人也皆是如此。

楊秉道︰「這河水干澀,可在他們的眼里卻是稀罕物,你身為方城縣的縣令權勢不可謂是不大,可是這百里侯但莫要忘了你也是親民官!」

張瑜應答道︰「使相說的這番話,下官定然細細體會!」

他也沒有繼續多說,若是他真的相信僅僅因為他幾句話就能讓這些官場老油條醒悟過來,那才是真正的蠢笨之人。

而身側的羅老漢也全然不知道,眼前的這個耐心听自己絮叨的人會是了不得的大官。

他這輩子若是沒有特殊的原因,決計是沒有法子和這縣衙的上官們站立在當面。

他十分惶恐的說道︰「小的無狀,竟然在您面前胡言亂語說了如此多的不著調的話,您切莫怪罪我啊!」

說了許多抱怨朝廷的話還有說起了自己這些小民生活越來越查,可楊秉順勢將老人扶起,溫聲道︰「今日本官收獲良多,多謝老丈耗費了如此多的時間!」

「你們二人就留下來吧!老人家的田地開墾的活計也幫襯著點吧!」

他心里記得清楚這綏德學宮許多的學子都是農家子出身,心里也存著磨練二人的目的。

他並沒有留下錢財或者命縣衙的這些官員分配給這羅老漢一塊好的水田,他是來制定規則的而不是破壞規則。

給予他一塊好的水田也不過是暫解眼下的燃眉之急,若是病癥不除他們的田地還會有被奪走的那一日。

救了一個羅老漢,這大宋治下卻是不知有多少的這樣小民,在綏德縣任知縣時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一視同仁就是身為官員最大的仁慈。

不可因為一時喜好而施恩,他如今在唐州做的一切在有心人的眼里都會無限放大,命張江二人幫人倒也沒有胡亂行使自己的權利。

這山路自上而下望陡峭險峻,而向上走卻是一件更加費力的事情,但是楊秉在無人攙扶的情況之下依舊是如同閑庭漫步一樣毫不費力。

等到他們皆離去後只剩下張江二人留在了原地,他們互相對望可憐這江志卻從沒有接觸過農活,不過也算是苦中作樂吧!

張安樂家中本就是農戶,當初在綏德學宮的時候,一旦回到家中都會幫忙收拾著農活,雖然開墾荒地沒經歷過可真正動起手來也是熟練的很。

……

「打探到了那二人的消息嗎?」

在方城縣的一處宅邸的堂中,一位身著紫色錦袍的年輕郎君此刻面色凝重,地上還有未收拾的碗盞碎片,顯然是他宣泄情緒時所砸。

「回郎君的話,那兩位西北士子正在城外,可要安排人手在外將二人給滅口!」

面對下人的提議,喬樸呵斥道︰「蠢貨,別人巴不得你如今鬧出動靜,你難道還嫌我脖子上的刀不夠快嗎?」

如今的他已經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他只要不是一個傻子都猜測的到,那城外兩名士子身邊定然安插了人手。

這個時候選擇將二人滅口就無異于自投羅網,他這些時日里無論與縣衙里何人見面,都被對方推月兌,財可通神的道理在此刻也仿佛失了效果。

現在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當下的形勢,這錢財固然誘人可性命也是很重要的,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和喬樸牽涉關系。

他緊皺眉頭這縣衙的牢獄中的那名犯人還活著,這個時候想要打點上下將其滅口實在是一件難事,可只要此人活著他脖子上的這柄刀就去不了。

「將許治帶到府里來,我要見他!」

下人也是覺察到這氣氛的不對,領了命令就立刻退了下去。

許治有些頭腦這個時候想必能夠給予他一些有利的建議,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許治早就在幾日前就趕往了汴京。

他不是為了學習張江二人去敲登聞鼓,而是為了避難和喬樸劃清干系,這些年里他也為喬樸提了不少建議,兩人算得上蛇鼠一窩了。

可是深諳保全之道的他隱隱猜測到此事的不對勁還是選擇了躲避,得知消息的喬樸憤怒的同時也只有無奈。

這許治本就是游學士子,在方城縣就是孑然一身,這些年里賺取的錢財也足夠他在汴京花銷了。

這方城縣的縣衙此刻暫時也就成了楊秉的治所,這丈量田畝一事不可操之過急,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

這些當地的小吏和鄉紳勾連太深,若是強硬的手段直接實行下去,恐怕也會是阻礙重重,甚至還會裹挾百姓。

師出無名如今的他需要一個由頭,而這發放印子錢導致傷人性命一桉就是此事的突破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