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五章 用你喜歡的方式走完這一生

綏德學宮之中,黃寶作為當初被楊秉一手提拔起來的,作為山長以一個書吏的身份擔任顯然是不合格的。

這大宋書院學宮的山長無不都是德才兼備科舉出身,那都是滿月復經綸的名士,如黃寶這般的人物決計是不合格的。

可如今的他並沒有整日考慮著爭權奪利,而是在閑暇之時也研究起了算學,而算學這也是當初被楊秉列入治事齋之一,只不過並無良師授教。

而黃寶在算學上具有很高天賦,不過他自知自己水平遠未達到為人師的水平,所以只待良師。

在當初只有農學和堰水(治水)算學的治事齋如今增添了天文,算學,歷算諸科。

算學也就是後代的數學,在這個時期的大宋已然是在這片合適的土壤下蓬勃發展了起來,隨著一些蘇州,杭州,明州,越州等這些貿易極為發達的地方,對于術算便是極為依賴。

而隨著一些名士大儒的前來,這綏德學宮之中治事齋的諸多科目也都是後來增添的。

這大宋的讀書人在有些方面倒是頗為全能的,他們的「愛好」卻都是治事齋所需要的人才。

在綏德學宮之中反倒是治事齋的窮寒學子越來越多,倒不是他們不願意去學經義,或者說學宮的水平不高,相反他們對于經義研習很深。

因為治事齋一些學子成績即使一般,也能夠輕松通過縣衙的考試,甚至還有一些成績斐然的如堰水和水利方面的人才,都會經歷過親身實踐,他們也都會成為縣衙的香餑餑。

精通水利的官吏本就不多,所以對于這樣的人才也就格外的珍惜。

擺在桉桌上的是幾本算學書籍,這都是一位名為沉紹的夫子帶過來的,因為是他人的珍品,所以這些書籍都是筆墨未干,這都是他所抄錄的。

沉紹乃是科舉出身,乃是仕宦之家自小就讀遍了家中藏書,隨父親宦游州縣,後來隨大多數人一般按部就班的考取了功名步入了仕途,只是在發現這並不是自己所想要追求的生活。

便辭去了職務一心研究學術,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了楊氏學說,自小的隨父的宦游經歷,讓他表現出了對于新鮮事物的強烈興趣和接納性。

楊學在沉紹的心里成了解他心中舊疾的一味良藥,而這舊疾就是他對于如今的經義的迷茫甚至質疑!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所要求的生存境界實際就是一種實踐的哲學,在冥冥之中仿佛直接中地,在他的內心留下了如黃鐘大呂之聲。

沉紹的性子沒有讀書人的清高倨傲,乃是最為性情最為隨和的人,並沒有因為黃寶的身份而生出輕蔑之心,相反在看見黃寶的天賦後很樂意的傾囊相授。

倒說不上需要行老師弟子禮,畢竟沉紹不僅僅精通術學,還有醫術和歷算。

他也十分好為人師許多的游歷學子一開始多是將此處視為楊學教化之地,也來此處「打卡」留念,多是被其學術環境和學風所吸引留了下來。

沉紹便是其中之一,黃寶也沒有在學宮之內擺出山長的姿態,面對那些有些名氣的名士都會執晚輩禮。

「先生,您提出來的隙積術,計算垛積解決了前朝所提出的離散求和的問題,這等開先河之舉,可真是一個極為偉大的想法啊!」

他絲毫不掩飾的尊敬和敬仰,而沉紹卻是撫須道︰「世人重辭賦華章,這術算也不過是小道爾爾!」

說起這話時心里是有些感嘆的,他天生聰慧對于這些「愛好」都表現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善于探索的精神在格物上也是有所涉及。

面對沉紹的長吁短嘆,黃寶說︰「我曾听文瑜先生說起過,格物乃是格物致知之學,而格物致知乃是聖人之學,大道殊途無論是術學還是經學都是可以直至大道的!」

這番話倒是楊秉在綏德學宮初建之時說過的,如今在大宋所有的讀書人都知道只有研究經義辭章才能考取功名,才能在朝廷為官求取富貴。

而若是一心鑽研術算,格物,歷算等這些就是「不務正業」,科舉功名出身的沉紹研究這些雜學甚至親人都無法理解。

可是沉紹說︰「聖人經義華章吾愛之,然一言以蔽之,求萬物之理也,吾亦不可棄也!」

旁人的精力有限,即使是科舉考取功名都是皓首窮經都無法高中,而他卻是每一項都能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地步,可以說是天下一等一之聰明人。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他推開了窗戶,入眼所見的是園中的微雨,是素白杏花開了,是簡約疏朗的景外他的眼前。

「《禮記》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文瑜先生說格物並非窮究事物之理,「心」內具有一切理!」

說到這時卻是噗哧笑了起來,像是在感嘆楊秉說起來了前後矛盾的話,明明說起心內具足,無需外求,他的「格物」和聖人所言的卻是全然不同,卻是用聖人的話為自己背書。

這並不是在嗤笑楊秉的虛偽反而覺得理所應當或者說在他的理解之中,不諳世故的人如何能夠在官場之上站穩腳跟。

如今的「楊學」雖然興盛,可也僅限于這些地方,還有一些蘇杭地區,商業發達的城市,因為這些「實踐」哲學對于他們而言很有用處。

可若是大肆批判傳統儒學宣揚自己為新學,這定然會被天下多數讀書人圍起而攻之!

它以儒家學說為根荄,還包括了佛,道在內的思想形態的合理內涵,當然是不涉及信仰而是一種自悟。

黃寶卻是這些話對于他而言就是一些自己認識的文字組成了一段他听不懂的話。

他和沉紹之間的差距就好比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與博導之間那般遙遠,還有這些博導還是一位文字工作者。

讓他這個粗淺的了解過經義的人去理解這番話的意思,實在是有些太困難。

不過他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他從來不會裝出似懂非懂的話。

……

綏德縣義和鎮,炎熱的氣候絲毫沒有影響農人的耕種,反而正在熱火朝天的在農田里忙活。

農人臉上掛著笑容,聚在一起還一邊與一個少年人說笑。

「方家小子,你說你都進入了綏德學宮了,何不學著去縣衙做大官,和我們這些人整日在田地里有什麼出息!」

都是同鄉,這少年人名叫方壽並沒有其他太多特殊意義,就是希望能夠健康長壽,這已經是身為普通小民能夠知道的最大冀望了。

出自義和鎮,原本的他也是要與父母一樣這輩子差不多也是以耕種為生了,他別無所長唯獨對于農田頗有經驗,而且發現了其中的某種規律,只是處于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態。

進入學宮後,才明白原來書院里還有教授學子如何耕種的學問,自小便隨父母下田耕種,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所以在學宮之中十分努力,在經歷了識文斷字的過程後,就徹底撲在知識的海洋中,那前人的經驗仿佛為他打開了新大門,那些理論和書法都讓他耳目一新。

如今在學宮之中學業有成後,便重新拾起了舊業操持起家種的農務,原本家中父母不理解認為自己孩子進了學宮那就是讀書人。

怎麼能下田干活做這些事情呢?可是方壽解釋這是學宮的考核,既然是學宮先生的命令他們普通小民都是十分看重的。

可若是方壽主動提及說這是自己的想法,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被允許。

方壽如今不過是十七八歲的年紀,皮膚黝黑粗糙,言行舉止都像是一個老農而不是大部分人印象之中的讀書人。

面對鄉人的調笑,沒有羞赧的撓頭也沒有沉下臉,而是爽朗的笑著說︰「楊縣令都說了,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

「這即使是為鄉間小農我也立志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夠吃飽肚子!」

他們雖然听不懂這方家子說的話,不過卻是听到這是楊縣令說過的話都是記掛在心里。

在綏德縣他們不會如那樣讀書人和外鄉人那般稱呼,文瑜先生亦或是相公這樣的稱呼,這一聲楊縣令就是他們心底最敬重的親民官了。

那剛剛還在笑話方壽的中年男人,笑著說︰「方家小子好志向咧,不過如今這世道的日子我就過的愜意的很了!」

說著停下了手里的農活笑著像是回想起了過往,說著︰「若是在以前,哪里敢想有這樣的日子咧!」

「是呀,方家小子一定要做大官,以後在楊知縣身邊護持著,這朝廷中有奸臣他們一定想著害這樣的好官,只有我們綏德縣一直能夠出大官,那樣我們團結起來把那些奸臣都給抓起來!」

其他忙活的農人也都是如此說著,這听起來僅僅是幾個農人的想法,可實質上卻是綏德縣大部分百姓的想法。

這也使得在以後的日子里,西北延洲這小小的綏德縣出了許多的官員,自小的教育和文風燻陶下,養成了他們剛正注重實務的性子。

方壽提出的想法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就像是告訴他們晝夜即將顛倒,從古至今何時百姓真正實現過衣食無憂?

可方壽看到鄉人的反應也並沒有惱怒,說上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話,而是憨厚的笑著繼續忙著農活。

當官並不是他的志向,而在綏德學宮對于這些成績優異,而且肯不顧辛勞的下田耕種通過實踐來求取真理的學子,都會有膏火金。

「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因為舊時夜間讀書只能憑借燈火,逐漸衍生出了膏火即讀書所需的費用。

而治事齋的學子的學業同樣是「讀書」,都是走在追尋大道的道路上。

只是治事齋遠遠沒有經義齋的學子那般的多,因為讀書人的地位乃是如今大的環境所承認的,方壽這樣的人畢竟都是極少數。

若不是治事齋的學子都會成為縣衙吏員的優先人選恐怕會更少,即使考取功名乃是一個極為機會渺茫的事情,依舊許多人前赴後繼的奔赴。

對于有些人而言,所謂的百年功名,千秋霸業,與自己喜歡的事情相比都是算不得什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走完自己的這一生。

有多少人曾經少年立志,又有多少人又能夠初心未改,許許多多的人都忘記了最初因何為官,最後都成了被時代所裹挾的人。

如方壽可以在田地之中追尋大道,從下田勞作時發現道理,這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沉紹游歷大宋河山各地,最後留在了綏德縣一處並非名山之上的學宮為學子傳授學問,他可以在听上一夜汨汨的泉水,看見一整天的大雪融化之聲。

富貴與功名在他的眼里卻並不是真正的所謂的快樂,所有人都在為自己而活著,卻可以在無形之中影響著別人。

……

楊秉等人穿過了橫山,就已經來到了橫山的地界。

而跟隨著他的眾多騎兵都回到了原處休整,死去的士卒需要縣衙給予撫恤。

他並沒有大張旗鼓的高調宣揚自己的歸來,喧賓奪主的行為向來是不為他所喜的。

褪下了那並不是很重卻對于他壓力的甲胃,換上了一身青衣對襟長衫,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

他此番來到西北之地完成了朝廷的使命,他想要好好看看當初自己建設的綏德縣如今變成了何種的模樣。

這里是他實現理想的第一步,在科舉中考取功名狀元及第,都未及看著治下的百姓欣欣向榮更加令人欣喜。

他的身邊只有李宗槐一人隨行,兩人走在綏德縣城中的道路上,李宗槐好奇的四處張望,他心里有些好奇當初阿郎被貶謫來到西北之地從館閣清要之職成了邊陲之地為知縣是何種心情。

他見識過延洲治所也如傳聞之中一樣印證了西北乃是苦寒之地,可此處讓他產生了一種割離的感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