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五章 廟宇和學宮

眾人雖然不知道知縣的目的所在,可是對于楊秉感懷求學經歷,也是十分捧場的給予了回應。

這酒香醇厚眾人推杯換盞,楊秉緊接著說道︰「可如今我身處延州之地,方知見梅花憶苦寒多麼的矯情做作!」

「我未曾赴任之時便听聞起西北之地乃是窮山惡水最為貧瘠,如今看來也是深以為然!」

听到楊秉的話在場的諸多富戶都已經顯露出笑容了,這抱怨延州困苦可他們身上有錢啊!

只要知縣有所求,那麼他們在當地有縣衙作為靠山,自然生意也能更加順暢了。

一位身著錦襖的富戶舉杯道︰「知縣為國為民,千里奔赴這貧瘠之地實在是讓我等汗顏,我們若是能夠為知縣所做的,自然也不會過多推辭!」

其他人也是應和著,覺得這個台階給的好,只要知縣是來求財他們絕對不會推月兌。

可在此刻楊秉卻是話鋒一轉說︰「如今這西北之地的年輕學子比起我求學之時,我頓覺年少憤慨不值一提,聖人言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如今再細細讀來卻是深以為然,還有無數學子尚且求學無門!」

「如今我雖身居貧瘠土地上卻是榮華富貴不曾短缺,然有許多孩童學子未曾蒙學!」

楊秉的這番話無異于圖窮匕見了,他們再傻此刻也知道了知縣此處邀請的目的了。

一位正準備道好的富戶也及時止口,心中感嘆道果然宴無好宴。

他眼珠一轉心中頓時有了主意起身敬酒道︰「親民官這樣的心胸真是讓我們這些目不識丁之人感懷,可惜我等身無長物,只有兩百貫願施以綿薄之力!」

兩百貫乃是不少的數目,可以在綏德城中購得一處不錯的院子,楊秉一個月的月俸也不過幾十貫錢。

這是加上了職田和其他各項貼補,而富戶卻是十分輕松的可以拿出兩百貫錢。

其他人見此也是紛紛出聲同樣的說辭,願意出兩百貫。

他們願意出這筆錢並非是因為真正想要支持縣衙興學,而是這些錢財就是今日楊秉舍出的顏面。

若是下一次依舊如此,他們定然都是「囊中羞澀」了。

一旁的韓遂听到剛剛發言的富戶,一聲嗤笑說道︰「劉員外,我听聞你向來有文人風雅,修建了一座四方屋藏書甚多,你說起目不識丁可真是言過其實了!」

他訕訕道︰「回縣丞的話,不過是為了附庸風雅而已!」

楊秉對于他們的反應也是早就有所準備了,若是想要以道德和情理去說,他們自然不可能答應出錢出力。

楊秉說道︰「我欲在疏屬山麓重新興建學宮,願各位能夠戮力相助,將在學宮門前刻字成碑銘記此事!」

此言和幾句表面上的夸贊,所帶來的效應更大,他們皆是富戶皆是腰纏萬貫,可是只能通過藏書來附庸風雅。

這刻碑若是將他們名字留下那可就意義非凡了,這可不是鄉人感懷善舉所留,縣令親自所立的石碑,那將意味著乃是官方證明了。

剛剛還在推辭的劉員外,一下子就激動了起來語氣都帶著顫抖和不肯定︰「知縣此言可是當真?」

一旁的韓遂看向楊秉的目光有些不可思議,一旁的江曲直接出聲反對道︰「知縣萬萬不可啊!此舉會召人非議的!」

這興學之事乃是善政,可若是一縣的縣令為了募資為一群富戶刻碑立功,若是被朝廷中官員得知,定然會有言官彈劾認為乃是為了政績而丟了朝廷體面威儀。

最為根本的乃是對于道德準則的要求,所以江曲才會立刻出聲反對,他也是為了楊秉所著想。

若是僅僅為了此善政,而得了這麼一個惡名得不償失。

想要什麼都不付出僅僅去談奉獻多少,這些人都是商人,他們看重的乃是既得的利益,和他們談貢獻豈不是對牛彈琴。

他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政績而已,而是听聞了有百姓打算將廢棄學宮修建成廟宇,供奉神佛。

他這個時候明白了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了,這種風氣與思想代表著當地百姓的愚昧和無知。

只有開蒙思想,讓他們看到前方的路,一條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道路。

楊秉肅聲說道︰「教書育人乃是薪火相傳的過程,此乃文教之功一刻也不可拖延!」

這些富戶皆是拱手,有人說道︰「縣令這番話真是金玉良言!我願募捐一千卷藏書!」

于是眾人皆是紛紛應和著,這是擱在往常都不可多得的機會,他們或許此時生活無虞可幾十年還有百年後誰人又能知曉!

所以當楊秉提出為他們刻碑的時候,毫無疑問他們心動了,這樣百年後這綏德縣依舊能夠留下他們的名字。

能夠青史留名的能有幾人,他們這種身份也能因此留名。

既然楊秉有如此打算,他們也不便再繼續勸下去了。

一旁的韓遂問道︰「知縣,縣學還是如常例嗎?」

對此提問楊秉早就已經想過了,于是將他們的設想說了出來︰「我想過將學院分為上舍,中舍和下舍!」

江曲問道︰「三個階級不同,可是代表著其他意義?」

楊秉回道︰「經考試合格入外舍肄業,為外舍生。外舍每月考試一次,每年舉行一次公試(升含考試),成績獲得第-一二等者,再參酌平時行藝,升入內舍肄業,為內舍生。內舍每二年舉行一次升舍考試,成績為優、平兩等者,再參酌平時行藝,升入上舍肄業,為上舍生。」

這是以成績高低而論的,他沒有原封不動的將後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照搬到現在。

韓遂和江曲听到後也是連連頜首,覺得楊秉的設想很好。

他這與其說是官學還不如說是民學,和民間的書院制度貼近,但是卻又有一個官學的門面。

當然有朝廷背書,自然能夠得到的便利是民間書院所不能比的。

……

學宮開始修繕了,原本廢棄的學宮早已經破舊不堪可是卻是一處山清水秀之地。

如今基本就是重新修建了,有百姓經過之時見有人在學宮大興土木。

有民婦頗為好奇的問道︰「這是哪位大善人要在這里修建廟宇,到時候我一定要來上香拜佛了!」

她們早就听聞這學宮有人想要修建一座寺廟,這件事情早就在她們之中傳開了。

這些修建的人都是百姓,並非是因為雜役來做工,雜役就是負擔夫役的多是下戶的自耕農、半自耕農。同時,佃農編為客戶,作為朝廷的編民,也要按丁口應夫役。

少有會發放工錢的,如今朝廷不僅僅有工錢而且並不低,他們干活的時候也有勁,都十分用心。

從縣衙張貼出告示後,就有許多百姓自發的過來了,他們為何如此相信縣衙,那還是因為楊秉上任後的一系列的善政。

也可以說他們一系列舉措就好比商鞅變法的原木立信,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公信力。

所以他們也都願意相信,縣衙的告示乃是真的。

而且為了方便他們便于了解,每一處張貼的告示處都有小吏,避免百姓听不懂所以寫的盡量簡潔明了,小吏喊起來百姓就知道大概了。

如今已經已經寒氣退去,天氣開始回溫轉暖了,這些民夫身上的衣服也單薄了些。

見那民婦的話,正在動工的一名年輕人立刻站了出來說道︰「這位大娘子可不能胡說,這是縣令為我們綏德縣修建的學院,將來我們的孩子也能讀書科舉考大官,可不是比什麼求佛燒香靈驗一點!」

那民婦懷中還有一個竹籃,都是從相鄰山麓的廟里上香下來的。

听到年輕人的話,她自然不滿意了冷著臉說道︰「這縣衙說的好听是為了興建學院,不就是為了湖弄你們白白做工嗎?」

「還樂著為縣衙說話,將來你們的孩子沒錢進得了學宮嗎?」

一旁的一位男人年紀大一些,催促著說︰「爭論這些作甚,若是讓縣衙知道你偷懶定要將你趕回去!」

男人听到後,立刻不再言語說道︰「知道了,爹!」

他們一家爺倆都來了這里,如今還未開春田里還不能播種,能夠賣點力氣就能換來不錯的工錢這是奢求不來的。

民婦有些疑惑不解,怎麼為縣衙干苦力活還有人上趕著的。

從山麓下走上來一個中年人,看打扮和著裝就可以看得出他是縣衙的一名吏員。

只是他的臉上有化不去的疲倦,他正是當初在江府大放厥詞的袁桉。

作為一個舉人也說的上是一個讀書人,如今卻是和一群衙役四處奔走。

不僅僅需要張貼告示還有耐心給一群「愚民」解答問題,他上山的目的就是在學宮門前也要貼上告示。

不過是招生的告示,城中都已經張貼完畢了。

他有些不解的是,這疏屬山麓山上都是廟宇在這里張貼告示,都是一些供奉香火的信徒有何用?

當然上面既然有所要求他也只能照辦了,就當他張貼完告示的時候。

一名農婦攔在他面前,說道︰「這位官人,告示上寫得什麼?」

袁桉在這幾日的摧殘折磨下,早已經逆來順受了。

于是耐心的將學院招生告示講解了一遍,農婦驚訝的說道︰「這讀書還有錢拿,有新衣穿,有學舍住?」

當然這只有學習成績優異的才能有這樣的待遇,所為的就是網羅英才。

所為的就是為那些家境貧寒讀書不能自給的學子一個讀書的條件,這些錢財補貼可以讓他們做到盡心的去讀書。

這也是為何需要募資的緣故,因為開銷實在太大了。

見那農婦一臉不敢置信的模樣,袁桉給予了肯定回答。

身後剛剛說話的年輕人也說了句︰「不僅僅讀書有錢拿,我們這些人還有工錢拿!知縣可真是一個好官,若是十年前我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去能去讀書,做一個大官和知縣一樣幫助我們這些窮苦人!」

顯然年輕人的話也成了左證,她連忙問道︰「我家孩子聰明伶俐,讀書一定也聰明!」

說著激動的跑下了山,原本有些抱怨的袁桉這一刻像是明白了一些道理和問題。

……

一個少年背著書箱喘著粗氣,敲了敲家門一位中年漢子打開了門。

少年張安樂,父母為他取名的時候希望他安安樂樂。

他剛剛從社學回來,他所去的社學不是官府所設而是私塾。

他之所以氣喘吁吁的回來,因為社學距離他家很遠,如果不跑著回來等到天黑走夜路就不安全了。

可即使是這樣讀書也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一件事情,看著他身上那單薄有些破舊,不知道縫補了多少次的舊衣,他只有兩件衣服。

如今已經轉暖,可是在冬雪時節他也是穿著如此單薄的衣裳趕去社學,一日都未曾有過短缺。

因為他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若是有了黃金屋那麼他們再也不用再去繼續這樣的生活了。

剛剛回到了家中,十分小心的將書箱放在一旁,他十分懂事的上下忙活著。

這書箱中有幾張紙稿,還有一本不知多舊的《論語》。

可是在他的眼中這無疑是一件珍寶,書雖然舊可是那都承載下了先賢的領悟和智慧。

他的父親是一位身形消瘦的中年人,明明如此方才三十歲,可是卻句僂著身子就像是遲暮老年人一樣。

坐在那里打破了沉寂說道︰「過幾日就不要再去社學了吧!太遠了,不安全!」

張安樂听到父親的話一下子怔怔站在原地,淚水無聲得從眼角滑落。

他沒有反駁而是澹澹的應了句︰「好!」

緊接著便听道︰「如今官府也建了一個書院,你讀書聰明又努力一定能夠被選進去的!」

「听說讀書讀的好,不僅僅不收取學費還提供住處,以後不用再這麼來回走動了!」

他驚訝的轉過身,破涕為笑的說︰「嗯嗯,我一定會好好的讀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