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此背上了賊頭的鍋;他們究竟為什麼要反目成仇?

尤其是太上老君的兜率宮,那可是在三十三重天之上的離恨天

而他的齊天府,則是同諸多神仙們的府邸都建在九重天這可不是用醉酒之後,不小心走錯路就能解釋得清的。

故而當他把金丹吃了個飽,解了酒氣之後,卻是 然驚醒,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這才干脆又反下天去。

相對比起來,只是在蟠桃園偷吃蟠桃的事情,到是算不得什麼大事兒了甚至還成為了大家茶余飯後的一樁談資。

也正是從此之後,大聖就成了三界之中有名的「賊頭兒」。

如今大聖拜三藏法師門下,專心正道修行,但此事傳揚出去之後,卻還引動了另外一場風波那就是大唐的盜門眾人,開始祭拜大聖的排位神像了並且還想要供奉大聖成為盜門的又一位始祖。

以往他們拜的是盜跖與東方朔

盜跖又名柳下跖,乃是在春秋時期一位豪雄,據記載,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但其又奉行盜亦有道的行事準則,說是名為大盜,其實是一位帶領奴隸們反抗壓迫的義軍首領。

而他的兄長,則是當年的魯國賢臣柳下惠。

至于東方朔,以凡人之軀,跑去天庭蟠桃園偷桃,還當真讓他偷下兩枚來,由此可見他的技藝之高超要知道他可不是如大聖一般的「監守自盜」。

盜跖已經死去多年,東方朔久在蓬來,更是不應這個盜祖的名頭大聖就不一樣,在得知是這些小偷兒在拜自己的時候,便直接順著香火之力處處顯靈,將那些賊盜抓了個現行,該教育的教育,該送官府的送官府

總之,他們被大聖一番教化之後,一個個算是從此改邪歸正了,這也是大聖不負師父的教導,自是一樁功德事。

也就是他們做些偷盜之事,並非謀財害命,否則把大聖招來可不見得還有改邪歸正的機會。

當然,也有些冥頑不靈的不听大聖勸善大聖不得已之下,便稍微念了幾句經文,那效果自然是立竿見影。

盜賊們一個個痛哭流涕,表示自己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大聖對此十分滿意,並且同意了他們在一心向善的情況下,可以繼續供奉自己的牌位。

因此有些盜賊小心詢問︰「祖師,我們以後能不能劫富濟貧?不是我們手癢,主要是這手藝如果就此失傳,也太可惜了」

大聖思索一陣,才道︰「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們要記著,只能劫那些為富不仁的,若是讓俺老孫知道你們對良善之輩下手哼哼,你們知道後果。」

「這個簡單!」有一個小子開口笑道︰「我們去偷那些強盜的民間的富商其中或許有良善之人,但那些打家劫舍的強盜,絕對不在此列。」

大聖一听,倒也覺著不錯當年他們師徒西行時的財貨,正也是得自那些佔山為王的山匪遺留。

這些偷兒們若是以自己為祖師的話,也是算是一樁傳承。

而後的江湖上,便多出了一批劫富濟貧的「俠盜」來,他們一個個全都帶著猴兒面具自稱是大聖門弟子。

大聖︰

這賊頭的鍋,大聖也就因此而背得死死的,輕易摘不下來的那種。

只是後來同師父提起這事兒的時候,師父對此事可是持了肯定的態度的,唯獨只有一點大聖門弟子的所作所為,必須要有一個核心綱領為引導,如果只是口頭約定,行事毫無顧忌那麼日後大聖門若是為有心人所用,恐怕也會好事變壞事兒。

三界人間,此類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用師父的話來說,這是因果大聖門之興起,完全是因自己而起,那麼這個責任就得自己來承擔,而大聖自然也不會推卸。

並且還特意拜托了六耳獼猴,讓這位後入門的師弟,時不時就幫忙听听看大聖門中的情況,若他們有什麼出格的時候,便直接通知到自己。

並且留下了以自己猴毛制成的通訊法器。

此等法術,六耳獼猴也只是向大聖了解一下其中的原理,便輕而易舉的學會了這也為真君神殿辦事提升效率,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原本一直用來跑腿傳信的孝天犬,也因此空余出了許多閑暇時光嗯,能更加專心的陪伴小楊公子了。

楊府之中最緊張小楊公子也不是旁人,正是孝天犬雖然小楊公子自能開口說話之後,便一直稱呼孝天犬為叔叔,但孝天犬始終還是把自己放在狗的位置上,將小楊公子當成是自己的少主。

即便是楊戩說話,也不管用。

這也正是孝天犬的忠心之處當年梅山兄弟還奇怪,明明能夠跟二爺當兄弟,可孝天犬偏偏心甘情願只當二爺的狗後來知道他們主寵有過一段共患難的經歷,甚至二爺為了孝天犬甚至能放棄自己的性命,才明白孝天犬對二爺為何如此忠心。

同時也讓他們對二爺更加敬佩,甘願拜在二爺麾下。

法海收了蟠桃,蟠桃在特殊的花籃之中盛放,是能夠長時間保存的不似那人參果,取下若不及時享用,便就失去效力。

眾人稍微盤算了,心說王母娘娘算的是準三藏法師門下正巧是有八位弟子,算上三藏法師本人一共九人,一個一顆正好把這九只蟠桃分完。

旁人也不用多惦記了。

八妹與杏仙下了祭台,卻見姐姐龍吉公主向自己招手杏仙表示自己就不過去了,八妹便同杏仙耳邊輕言了幾句,一個人走到了龍吉公主身旁。

「姐姐,姐夫。」

龍吉公主看著自己這個幼妹,笑道︰「在真君神殿辦差可還習慣?」

「二郎表哥待我極好,我在真君神殿學到了不少東西。」

見小妹在下界還算如意,龍吉公主稍稍點頭,然後又說道︰「此番我下界來,參加唯識宗的開宗大典只是一節,另還有一樁要事在身上,需要往真君神殿跑一趟等大典結束之後,咱們正好順路一同過去。」

「好啊。」八妹當即笑道︰「那這些時日,小妹可就要纏著姐姐了」

說著,八妹瞄向了一旁的洪錦,故意說道︰「姐夫,且把姐姐借我幾日。」

洪錦眉梢微抖了兩下,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姐妹兩個以往壓根就沒怎麼見過,這會兒倒是一派姐妹情深的樣子。

早知道這位八公主精靈古怪,如今也算是見識了。

但不論如何,洪錦在這件事情是不會提什麼反對意見的正好也趁這個機會,讓她們姐妹兩個好好熟絡一下,聯絡一下感情。

她們姐妹在人間待的時間越長,洪錦自己也能多在人間放松些時日,對于他們這些身在封神榜的正神來說,想要有個正當的理由下界,那還真是不太容易。

龍吉公主執掌姻緣殿她之所以忽然叫住了這個基本沒怎麼見過面的八妹,自然是從這小妮子的身上,看出了一些什麼端倪。

其實在場眾人身上的姻緣之氣,也全都在龍吉公主的探查之內大多數人身上姻緣之氣,還是比較簡單明了的。

少數有些糾纏成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但這也都不算什麼。

唯獨龍吉把目光望向大唐皇族那邊兒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大開眼界可沒幾個善茬!

「南無大慈大悲觀音菩薩。」

而正此時,寺中上下齊齊念動了菩薩的聖號這是菩薩上了祭台。

「阿彌陀佛。」

菩薩與法海相互一禮,口中同時念了一聲佛號,而後相視一笑。

「距貧僧上次來長安,選取經人前去西天靈山大雷音寺,才不過十五年卻不曾想,當年凡僧唐三藏,已然證道聖佛如今更是在這慈恩寺中開宗立派,當真是佛門之幸事,三界之幸事,眾生之幸事,可喜可賀。」

面對菩薩的夸贊,即便是法海完全有資格照單全收,但還是謙虛了幾句,並且表態道︰「小僧一日是凡僧,終身是凡僧,聖佛之號加身,誠惶誠恐,但渡化三界眾生之志,始終不改;斬妖除魔之心,更不會變。」

「三藏,你且看——」

菩薩也不跟三藏過多拉扯,卻直接飛身雲上,而後以楊柳枝一指,卻見這慈恩寺內,劃出一道青光來,直奔寺院後園。

眾人的目光連忙追隨那青光而去,卻見那青光直接在慈恩寺後園假山之中,打了一道泉眼出來。

咦?

有人發出了一聲輕咦之聲。

原本他們以為是在這慈恩寺中藏了一處仙泉,但細細感應了一番,發現這泉也尋常,並不算什麼仙靈之水。

正當他們不明所以的時候,卻又見雲中的菩薩,直接將自己的羊脂玉淨瓶橫過來,藏于其中的「三光神水」,便好似不要錢一般,被菩薩倒入了那泉眼之中。

轟!

一時間,周遭的靈氣向著那泉眼處瘋狂匯聚。

而菩薩這時候已經恢復了原狀,一手托著玉淨瓶,一手捏著瓶口處的楊柳枝,緩緩落下雲頭,嘴角隱含笑意。

菩薩表示︰不是仙泉不要緊,造一口出來就是了。

旁人想要造仙泉,那是有心無力,但對于菩薩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而且,這其中可是傾注了小半瓶的三光神水君不見那些龍族們一個個眼光放亮,他們甚至想要來這處假山仙泉之中,做個泉龍王。

菩薩出手就是大手筆,但眾人也知道菩薩與三藏法師的關系,便也不會覺著此事有什麼不妥。

但是還沒完。

菩薩在祭台之上站定之後,卻是從袖口之中取出一物來,只是她將此物握在手中,眾人只能看到那物件的佛光,竟能透過菩薩的手,向四方透射出來卻始終未能看到被菩薩握在手里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菩薩不是喜歡賣關子的人,但有些事情確實得往後壓一壓,只听菩薩開口說道︰「我佛如來坐鎮靈山,不能親至慈恩寺為唯識教開宗賀,故而委托貧僧送上這一顆舍利子,為開宗之賀禮。」

舍利子!

「這是靈山前任教主優婆羅陀佛坐化之後所留。」菩薩將手攤開,任憑佛光在人前輝耀,「我佛如來言說,三界得小乘教法大乘者,唯三藏一人耳,此舍利子何當歸于小乘解月兌天處。」

嘶——

在場眾人听了這話,就沒有一個還能保持澹定的,即便是鎮元大仙與黎山老姆這兩位,也多多少少是有些意外的。

沒想到如來竟然如此大的魄力。

要知道優婆羅陀佛留下的舍利子,絕非尋常舍利子可比。

那祭賽國金光寺原本供奉的那一顆舍利子,與這一顆比起來,那簡直是天壤之別,雲泥之差。

同時當年的一樁懸桉,也算是在今日有了結果。

當年靈山前任佛祖坐化之後,可並沒傳出佛祖舍利子的下落畢竟是佛祖坐化,怎麼可能不留下舍利子呢?

其中如來佛祖自然就是「嫌疑人」之一,另外便是「接引佛祖」,「彌勒佛」等,甚至還有人懷疑是太清聖人收走了。

但是今日實錘到了如來佛祖的身上,解開了這個疑團。

可這個燙手山芋,卻落在了三藏法師的手里。

沒錯,在眾人的眼中,無疑認為這一刻舍利子是燙手山芋甚至有些喜歡腦補的,已經開始構思出一部靈山大雷音寺與慈恩寺唯識宗的恩怨情仇。

尤其是原本作為師徒的如來佛祖與金蟬子,為什麼一個自立門戶,月兌離靈山創建唯識宗;另一個為什麼打著送賀禮的名號,實際上卻是做禍水東引之事?

他們究竟為什麼要反目成仇?

而最讓他們想不通的就是,明明菩薩與三藏法師關系匪淺,為什麼還會答應佛祖,來送上這一顆前任佛祖優婆羅陀佛的舍利子?

「多謝佛祖賜寶。」

法海並沒有拒絕,他還向著西方靈山的方向雙手合十,行了一個佛禮。

「有勞菩薩了。」

法海又向菩薩一禮。

二人對視一處,菩薩見法海心志毫無動搖之色,心中更是贊嘆不已要知道當自己得了佛祖所托時,一時之間都是有些難以平靜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