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界眾生,即為真經;貶去人間受苦

經過多番較量之後,三藏師徒的本領自然也就展露在了靈山眾僧的面前。

雖然三藏始終未曾真正出手,但只看他幾個弟子的能耐,再加上他們所听聞的三藏這一路上的事跡,自然也就是也不難推算出個大概來。

而且他們心中也非常清楚一點,縱然自己已然是認為高估了三藏,但實際上恐怕卻正好相反。

可三藏的法力,究竟會深到什麼程度?

難不成還能與佛祖、菩薩相媲美?

尋常一些的僧人,自然是覺著這個想法過于大膽,但對于佛祖與菩薩本人來說,卻並不會認為這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三藏的法力比他們還差一些,但也差得絕對不多,已經完全可以說是在同一個層次上的人物了。

而他們師徒之中,擁有這般法力境界的除了三藏之外,另外還有兩位。

其一,便是本該成為佛門護法的孫悟空;其二,則是完全不在此前佛門對西游規劃之中的「悟淨」。

至于八戒與小白龍雖然稍遜一籌,但他們兩個也足以在靈山眾僧之中排在前列或許當不得大職正果,但封一個職正果菩薩,那還是綽綽有余。

「三藏。」

佛祖看向了三藏的方向。

「弟子在。」法海雙手合十,神情還是恭敬的。

「吾知你一路以來,心中積攢了許多疑惑,亦知你把這些疑慮藏在心里,要在這靈山大雄寶殿之中向吾請教。」如來佛祖似乎並不怕三藏的責難,竟主動請三藏開口,「吾正在此處,卻不知可還用吾為你解惑?」

法海稍稍思索了片刻,卻緩緩搖頭。

「哦?」本已經做好了準備,且心里已經提前應對過一番的佛祖,也難得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這是為何?」

「听來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自己親身體會的。」法海也不避諱,「況且佛祖是佛祖,與小僧這一介凡僧心中所想總不相同而一些大相徑庭的解答,即便是听來,也不過自尋煩惱。況且許多疑惑,弟子在這西行之路上,已經得到了答桉。而那些尚且沒有尋到答桉的,小僧且先存著,若是小僧始終不能解惑再來向佛祖請教時,還請佛祖千萬見諒。」

佛祖听了三藏之言,與三藏對視片刻,而後緩緩點頭道一聲︰「善!」

如來佛祖知道三藏心里藏著些疑惑,菩薩自然也知道況且,此前三藏在靈山也說過,想要向佛祖請教一些的問題。

雖然不知道究竟是因為什麼,讓三藏做出了改變,但菩薩對此也並不覺著奇怪。

畢竟一些簡單的問題,以三藏的悟性自然不難得出答桉;而那些對于三藏來說都會感到為難的問題,恐怕對于佛祖本人來說,也會有些棘手。

而這樣的問題,顯然不太合適在大庭廣之下向佛祖請教。

三藏只是看似莽撞,其實內藏錦繡。

「你不問吾,吾卻要問問你了。」

只是沒想到三藏偃旗息鼓,佛祖卻「再起風波」。

「請。」法海對此絲毫不懼。

「你可知,何為真經?」

法海一挑眉,同佛祖對視一處,心說︰這問題,本是小僧想要佛祖你請教的啊。

但法海也確實不慌,雙手合十道︰「三界眾生,即為真經。」

對于三藏的話,佛祖不置可否,而是隨即看向殿中眾僧,問了一句︰「諸位以為如何?」

觀音菩薩當先說道︰「三藏此言大善,真經本無相,藏于三界中,能夠讀懂三界眾生,自然就能領悟真經。」

菩薩還有一言未曾說︰反之,即便是得到了「真經」,也難以領悟其中佛法。

佛祖環視殿中眾僧,開口道︰「修行小乘教法的僧人暫且不提,吾只問爾等修行大乘佛法之僧,可曾久入人間,體煉紅塵?」

在場的僧人,絕大多數都是低著頭不肯抬起來的。

尤其是幾大淨土之中的僧眾,他們更是不入人間。

而在場眾僧里,專精小乘教法,也確實沒有多少畢竟小乘教法的果位里,最高就是羅漢果,雖然也有闢支佛的果位,但其實際上跟羅漢還是同一層次。

就比如此前的摩訶迦葉大尊者,他便是修行小乘教法得了阿羅漢果位,而後再修大乘教法時,即便是能成佛卻也不願意成佛。

大乘教法之所以能夠取代小乘教法,執掌靈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就是給了小乘教眾成佛、成菩薩的機緣。

羅漢終究是羅漢,即便是神佛,誰又不想更進一步呢?

就好比如今的天庭,在二郎真君操刀改革之下,除了下界轉世的「休沐制度」之外,另外還有一套全新的「晉升制度」正在醞釀之中。

真君神殿已經邀請了各部諸位正神,先後針對此事討論過了許多次私下里已經有不少風聲在傳了,一時間天庭的辦公效率直線上升。

一味依靠天規懲戒,來約束天庭眾神,並不是不可以,但其結果也顯而易見大家只要做好分內之事,不犯錯就可以了。

這大大降低了神仙們的主觀能動性,對此二郎神楊戩還是稍稍有些在意的

在司法神殿中司職的神仙,也有不少向二郎神抱怨,說他們這里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若非是跟著真君,再加上真君對待下屬一向不錯,他們說什麼也要申請調離。

二郎神還沒有什麼表示,在他這里「實習」的八妹就先為真君神殿中的同僚們打抱不平了,「二郎表哥,你得想想法子,不能只讓咱們自己人整日里忙得沒頭沒尾別的神仙卻整日里優哉自在。」

梅山老六听了這話,心說︰大家伙當神仙是為了什麼啊?二爺且先不提,畢竟他是為了造福三界眾生,我等這些當兄弟也舍命相陪。

別的神仙能有那麼高的覺悟?

其實玉帝早也有整頓天庭風氣的心思,甚至早跟二郎神提過此事,只是始終沒有個契機出手,再加上楊戩手頭上的事情確實不少,一來二去的就將這件事情拋之腦後。

此番經過八妹這一番言語,才算是讓楊戩撿起來。

也是此前眾神仙因為下界輪回之事紛紛加入「內卷」行列,給了楊戩一個新的靈感便是將神仙的「晉升」,也寫入到天規之中,這樣一來那些不甘于目前神職神位,想要更上一層樓的神仙,自然而然就會變得積極主動起來。

況且賞罰分明,本也不是什麼高明的招數,能否起到實效,其實也全看當權者是否能做到言而有信且相對公正。

但天庭的神位是固定的,除非是如「齊天大聖」與「二郎真君」這樣玉帝特封的神位,基本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有人要上去,自然就會有人下來。

相比起來,大乘教法之下的「果位」晉升,就沒有那麼多限制了。

除了依憑自身對佛法的領悟,自證正果之外,幾位佛祖與各宗的教主,也是有資格加升「果位」的只不過由佛祖與教主們加升來的果位,被加升者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此刻能在大雄寶殿之中,昂首挺胸者,也就是以往在人間留下名號的那些耳熟能詳的佛眾與菩薩們。而那些低下頭的,即便是法海見了,也不一定能認出他們的身份。

「戒律院何在?」

「在!」

韋陀菩薩與法戒尊者,引著戒律院眾僧出班。

「此前所查卷宗可在?」

「在。」韋陀菩薩從僧袍袖口里取出了一份兒下著封印的卷宗,雙手捧在胸前,就要給佛祖呈上去。

「被點到法號者可反駁。」佛祖說完這一句之後,對著韋陀菩薩說道︰「直接念吧。」

韋陀菩薩稍稍整理了一下心境,當他得知佛祖讓自己今日帶著這卷宗來的時候,他便有所預料,果真大的要來了!

當韋陀菩薩看到三藏師徒入座的時候,本以為今日最大的危機已經過去了,萬萬沒想到佛祖依舊還是沒打算眾僧。

亦或者說他也沒打算放過自己。

畢竟佛祖是靈山之主,執掌佛門可這諸佛與菩薩們私下里竟做出那般多不可忍之事,佛祖自然也難辭其咎,少不了一個識人不明亦的失職之過。

佛祖看著下面那些低著頭的僧眾們,心說︰過必糾,你們逃不過,貧僧也不能例外。

他總不能無緣無故就跑去輪回,由頭還是要起一個的。

只憑「大劫將至」這四個字,顯然不足以服眾,甚至還會引來質疑

既然大劫即將來臨,佛祖不在靈山帶領眾生抵御劫難,卻逃之夭夭跑去輪回這似乎也說不太過去

韋陀菩薩也不怕得罪人,當即就向卷宗上的封印解除,開口便點出了一位羅漢的法號,而後便將其所犯之戒律一一講明。

這位羅漢面色蒼白,出列之後也不爭辯,當即認罪。

韋陀菩薩查到的都是事實,而且他早也就听聞了,戒律院將不少犯戒的僧人懲處,這一劫遲早會落在自己頭上。

縱然他在佛祖開口的時候,便已經有所預料,可即便是暗中做好了的心理準備,但這一張口卻是一句謊話也說不出來。

也是他所犯之戒並不算太大,罪不至死,故而才一直被留到現在。

這樣的犯戒僧人其實在佛門中的佔比並不少,大惡不凡做,但小戒卻經常私下里就破了。

尤其是在「飲酒」上破戒最多甚至還有些菩薩專門養了一佛國的人,就是在佛國之中專職釀造美酒,來滿足自己的口月復之欲。

視情節嚴重程度,有些被罰面壁、有些被去了「職正果」更有一些,則是被直接送去了輪回。

如今法號在卷宗之上,且還能在靈山參加此盛會的,其實也就是兩個極端。

其一,是他們犯的戒,確實不大。甚至都沒必要在這大庭廣之下,多提他們這一句;其二,則是一些身份頗高的佛眾,當年韋陀菩薩探查的時候,雖然查到了證據,但並沒有貿然行動,一直留到了現在如今如來佛祖發話,他自然將自己查到的事情,當著眾僧的面,一五一十的講了個清清楚楚。

一個接一個。

當第一位菩薩被點到出列之後,場面便隱隱有些混亂但當韋陀菩薩,將其「虐待嬰孩」的證據擺在眾僧面前的時候,便再無一人為他求情

而他也被佛祖親自免了「菩薩」果位,收了他的一身法力,從此打落靈山貶去人間受苦。

大聖見狀卻是忍不住冷笑了一聲。

八戒見了好奇詢問道︰「大師兄,你怎麼這般模樣?」

說著,八戒便學著大聖面容,做了一個自以為一模一樣的神情。

悟淨瞧了一眼,心說兩位師兄的神情雖然還是有些差別,但內里的那股諷意,卻如出一轍。

「貶去人間受苦。」

大聖重復了一遍佛祖口中的這幾個字,卻也並沒有壓低自己的聲音,看似是在向八戒解釋,但實際上是想要把自己的心思,當眾說出來,「听听這話說的諸天神佛究竟把人間當成了什麼地方?為什麼總要罰他們去人間受苦呢?人間對于他們來說究竟是有多苦啊,竟都算的是流放之地了。」

大聖此言才出口。

就連佛祖與菩薩兩個,都是心頭一顫。

而一旁的法海則是向著悟空說道︰「人間便是苦海,所謂修成正果,便是月兌離苦海」

法海的話,也絕不客氣,「成正果者度過了苦海,上岸之後如何願意再身入苦海之中沉淪?」

如菩薩一般,證得了正法明如來都要放棄的,當然是少數,否則人間豈非處處都是菩薩?

獨善其身並無錯。

而本就是以度己為綱要的小乘教眾,則並不在此番清算之中,算是陰差陽錯的躲過了一劫。

但隨著第一位「佛」的法號從韋陀菩薩口中說出來的時候,本就不算安分的場面,愈發嘈雜眾僧人人自危。

大日如來也沒想到事情的發展,竟然會是這樣一個方向,一時間也有些錯愕因為這位佛,是個兼修密宗之法的,他此前還想要將對方招攬入密教之中。

但對方犯下的一樁樁一件件惡行,讓大日如來恨不得一把火,將他燒死算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