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八章 慈悲與戒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適才三藏法師在洞外以及洞中跟黃獅精說的話,九靈元聖是一字不差的全听在了耳中的,似三藏法師這等特立獨行的僧人,也可以說是三界獨一份了。

與黃獅精這等不學無術的小獅子不同,九靈元聖身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修為同樣高深,並不在牛魔王與青獅、白象之下,如今既下凡于天竺之地,怎能不對當地佛法探究一二?

不然回去也不好向天尊交差。

只是在遇見三藏法師之前,他對天竺的佛法是嗤之以鼻的這等旁門小術,如何及玄門正道?

玄門道家在三界出了多少大能?

而靈山佛門號稱大興之世,可在三界揚名的又有幾位?

但如今看來,並非是佛法的問題,而是那些學佛的和尚功夫不到家。且看三藏法師只是幾句話,卻句富禪理,令人深思。

更不似那些裝模作樣的老僧,為了打機鋒而只把話說半句,弄得全是模稜兩可的話術。

剛來天竺時,九靈元聖也曾化身入佛寺中拜訪,遇見的皆是這等場景,當時心中大罵︰這佛門怎麼盡是些欺世盜名的?

一點實在的都見不上。

可謂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又不多時,各種素齋擺上來,法海先淺嘗幾口,便開口夸贊了一番,畢竟妖王府中能做出這般美味來,也是罕見。

黃獅精解釋道︰「是門下幾個小妖,專門去鎮子里的酒樓學來的手藝。」

幾人閑話幾句,還有小白龍替師父飲了幾杯酒。

之後說著說著,便嗅到了肉香氣,是那鹿烤熟了,小妖們正在分食。

九靈元聖見三藏法師坦然自若,好奇問了一句︰「小妖們在外吃肉,當真不冒犯麼?」

「阿彌陀佛。」法海念了一聲佛號,道一聲︰「道長多慮,是貧僧不吃肉,又不是他們這些小妖持戒律,何來冒犯之處?」

九靈元聖看著三藏法師思量許久,終于開口問了一句︰「佛門講慈悲為懷,這鹿卻在法師眼前被小妖食用,于那鹿可慈悲否?」

「道長,其實慈悲二字卻不該用在此處,也不在于它是否在貧僧眼前被食用。況且貧僧遇見那鹿的時候,它已經死了,既然死了,又是死于小妖們設下的捕食陷阱若是因貧僧之故,便不讓他們吃對小妖們可稱得上慈悲?」

三藏法師也沒想這位九靈元聖忽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不過人家既然向自己請教,法海自然也要回應一番,便道︰「而且佛門不吃肉的戒律,也並非初始便有,是因不殺生,故而順戒了葷腥而且葷戒,起初也並非單指肉食只是後來世人混淆一處,便也就這般傳了下去總也不能因貧僧不吃肉的緣由,就讓小妖們也不吃肉吧?」

「那不知道法師心中之慈悲該是何等模樣?」

「道長言慈悲慈,愛也;悲,傷也。」三藏法師想了想,開口道︰「在貧僧處,這慈悲,一者是對生命的愛護與憐憫;二來是慈于眾生,受之以安樂;悲于眾生,除之以災厄。」

「所謂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或許正是慈悲之于佛法奧義。」法海向著九靈元聖笑道︰「當然了,這口中的慈悲,說來總是要容易一些的畢竟很多時候,慈悲之行,並非是單向的,就如同今日這鹿。」

九靈元聖听若有所思,卻道一聲︰「老道敢問一句不敬之言只是听聞法師一路西行以來,多有斬妖之舉,手下亡魂無數不知此舉,可是已違背了佛門戒律?既然犯殺生大戒,法師可還當得慈悲?」

「佛門殺戒,本意是讓人尊重生命,不行濫殺妄殺之事,從而領會佛門之慈悲。」法海雙手合十,目光悲憫,似有佛光周身縈繞,「所謂戒律,戒,是防非止惡的戒法;律,是生活上的規律。」

「不通佛法之輩,會認為戒律是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其實這是對戒律的誤解。戒律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在于對自身的保護,以及消除修行路上的各種障礙。」

「而戒律存在的意義,是讓我們做應該做的事情。」

「可對于世間眾生來說,他們並不能正確的認識到什麼是應該做的事情,而對于這些沒有正確認知,且還想要修行的佛法的芸芸眾生便有戒律作為約束,戒是教導他們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律則是告訴他們能做的事情該怎樣做,從而減少他們修行路上的曲折。」

「正如佛門戒律說戒葷,其實也是戒殺一種體現。遵照戒律修行,不該做的就不去做;不該想的就不去想;這樣才能把心安定下來是為禪定。若戒律只是為了限制眾生的自由,那這佛,學來何用?」

「至于說到殺戒與慈悲。」法海看向了九靈元聖,道︰「斬業護生亦是慈悲,超度邪魔,守護眾生,至少在貧僧這里,兩者並不沖突當然,這只是貧僧對于佛法戒律的一些淺見,道長判听即可。」

九靈元聖听後情不自禁的開口說道︰「原來如此,想不到佛門戒律,還有這樣一重解釋今日得見可謂大開眼界。」

黃獅精听的懵懵懂懂,卻下意識問了一句︰「法師有沒有那些為禍一方的妖精惹了您之後,還對您說佛門慈悲為懷,不能殺生的妖精?」

法海看向黃獅精︰「甚眾。」

黃獅精神情頓時來了精神,「想必他們被法師超度的時候,神情一定非常精彩。」

「阿彌陀佛。」法海念了一聲佛號,「它們都說貧僧乃是妖僧,還說犯下這等殺戒,上不得靈山,見不得佛祖。」

這話黃獅精可不敢往後接,還是九靈元聖拱手敬佩,「法師雖自稱人間凡僧,卻當真不落俗氣,似法師這等高僧若是被靈山拒之門外,那才是佛門之悲。」

九靈元聖之所以敢數落靈山,也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主人是太乙救苦天尊,更因為他本身是久修得道的真靈,修為深藏不漏,尋常的靈山菩薩與佛眾,還真不在他的眼角之內。

听了九靈元聖之言,法海還是提醒了一句︰「貧僧實乃叛逆之僧,所行之佛法,畢竟不能普傳眾生,若不能領會其中真意,只是學得其形,不入其神早晚墜入魔道。道長若對佛門修行感興趣,貧僧這里有些中正平和的佛經,正適合道長這般初學者。」

「其中可有法師翻譯注釋?」九靈元聖多問了一句︰「那些梵文看得頭疼,便是譯成文字也諸多不解之處,若無法師注釋,便是得贈了佛經恐也難尋其中三昧。」

「既如此。」法海沉吟片刻,應下一事︰「貧僧便在玉華州少停幾日,為道長親注幾卷經文就是。」

九靈元聖大喜,連連道謝。

「吾乃是青華長樂界妙嚴宮,太乙救苦天尊門下。」九靈元聖直接向三藏法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主人命我至天竺學佛,可所見皆不稱心,蹉跎至今。今遇法師,才知高僧風範,更得法師康慨贈經感激之意,卻不知如何言表。」

法海見九靈元聖自報家門,面色雖平靜,但心中也難免起了些波瀾,口中回應道︰「原來是青華大帝門下高足,適才不識道長真顏面,多有失敬,還望海涵至于那些注釋佛經,于貧僧來說,也並非全無益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貧僧為其注釋,也是一個從新學習的過程,當有諸多感悟。」

「老道愈發慚愧了。」九靈元聖開始自省,道一聲︰「想不到法師不僅佛法高深,還精通儒學。」

法海笑了笑,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行何必止于人?貧僧不僅觀儒經,對道經也有所涉獵,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豈非大道之所在?」

九靈元聖肅然起敬,然後自嘲苦笑一聲︰「苟活無數歲月,竟不知大道至簡,就在眼前也不知往日里打坐,都修得是什麼行。」

「吾曾與天尊游歷中原,還曾見過那孔夫子記得那時有一國的國君,不讓國中百姓听他講學,便把城門落下,他一手就把城門高高舉起,而後他門下大約三千余弟子魚貫而入當時我還對天尊說,這武夫能有什麼學問?後來才知孔聖之名,當真惶恐。」

已經說道了這里,三藏法師便以孔聖為題,與九靈元聖淺論了幾句。

隨後九靈元聖作為贈經的答謝,開始向三藏法師講述自己在修行上的感悟不多時,便陷入對自身的懷疑之中。

只听這位三藏法師將《道德經》、《南華經》、《沖虛真經》、《黃庭經》等道經中的經典融匯一心,且每每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便是九靈元聖听了之後都大受啟發

你管這叫對道經有所涉獵?

確定不是精通?

而後得知了原來是他們師徒路過五莊觀的時候,得到了鎮元大仙的指點,三藏法師門下的大弟子孫悟空更是得了幾分鎮元大仙的道家真傳,三藏法師的道家學問都是跟大聖切磋所得之後,這才稍稍平復了一些。

二人文論之後,還在山頭武斗了一場,相互印證神通。

而這時候,小白龍也被小妖們團團圍住小白龍如今在小妖們心中的形象,那是愈發偉岸了,越是年幼的妖精,對小白龍便越是期待。

畢竟現在年長一些的妖精在教導小妖的時候常說的兩句話就是︰不要做壞事,小心孫悟空一棒子打死超度;多學點好,若是見了白龍菩薩,說不能就被渡化了!

小白龍也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拜在師父門下一路西行之後,會闖出這樣一個名聲來,但他心里還是高興的這些全都是因自己才積下的善行

翌日。

三藏法師與小白龍離去。

九靈元聖與一眾小妖們戀戀不舍,唯獨黃獅精大大咧咧,道一聲︰「祖爺,看來三藏法師沒騙人,果真是得了鎮元大仙的真傳,那袖里乾坤的神通遮天蔽日,便是鎮元大仙親自施展,也就是這般威勢了吧?」

九靈元聖瞪了他一眼,心說︰朽木不可凋也。

三藏法師與自己在洞中論道許久,你這頑孫竟只感嘆他的神通。

唉,妖精之流得道難不是沒有原因的,但更多還是出在自身之上,畢竟妖怪的世界弱肉強食,若有那些個經歷,他們寧願琢磨些個厲害的神通,打造個厲害的兵器法寶至于讓它們認認真真的打坐修行,還當真是強妖所難了。

「我回一趟妙嚴宮,若是三藏法師注完了佛經派人送來時我還未曾回來,你便替我代收了。」

「知道了。」黃獅精答應了一聲,又道了一聲︰「祖爺,三太子離開的時候,曾經邀請我去玉華州做客,您說我該不該去?」

「去吧。」九靈元聖開口說道︰「那玉華王是個英明且福緣頗深的王爺,他的三個兒子如今又都拜在三藏法師的三個弟子門下你這豹頭山距他城池只有七十余里,日後少不了打交道。此番趁著三藏法師還在,便去好好結交一番嗯,把你的幾個兄弟也喚上,這幾日就在玉華州落腳,正巧也能取得三藏法師的注經記得千萬不要惹是生非!」

「孫兒明白了。」

九靈元聖駕雲而走,他是坐騎,腳力自然不便多提。

不多時便到了東天門外,正撞著廣目天王與天丁、力士一行儀從。

九靈元聖在天門書吏處的進出記錄上簽下自己的名號時,廣目天王笑道︰「元聖才下凡幾日,怎這麼快就回來了?」

「吾在下界遇見了三藏法師,適才論道一番,才送三藏法師離山特回妙嚴宮稟報始末。」

「竟遇見了三藏法師?」廣目天王調笑了一句︰「該不會是你在下界為非作歹,叫法師找上了門你卻斗不過,如今回天找天尊回護吧?」

九靈元聖听了就笑道︰「天王若是生造謠,我便去尋了二郎真君,就說你們兄弟決意做天庭表率,要堅定值守一千年不下凡」

「此事萬萬不可,回頭請你喝酒!」

「你有什麼酒?」

「老君釀的輪回瓊液。」廣目天王湊近了些,「是吾從李天王處得來的。」

「一言為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