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一章 猴哥,你著相了;前往無妖更無怪,一個凡人國度

緊那羅菩薩,法海自然是知道的,但也僅限于知道靈山曾經有過這樣一位大護法。

此刻听到這位緊那羅菩薩是魔界大聖時,他心中難免起了些疑慮。

這也讓他心里冒出了另外一個想法,或許自己並非是從後世穿越了時空而來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此方世界,又為什麼會成為才要出發去往西天取經的三藏法師,恐怕另有緣由。

因為有過教訓,法海對于暫時想不通的事情,並不會死揪著不放。

而且這種事情,自己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即便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通其中的緣由,與其耗費心神,倒不如多看看眼前的事兒。

大聖見師父雖然起初听了這話皺眉,但很快神情就恢復了尋常,便也不再多言,想必師父自有計較。

「悟空。」

法海向悟空傳音︰「此事事關魔界,有佛祖與玉帝操持,若要吾等用力時,自是責不旁貸現如今,還是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吧。」

「是。」大聖應了一聲,而後便說道︰「弟子去一趟貧婆國。」

「去吧。」法海笑著點點頭︰「小白龍已經先一步去了,你可尋他或是一同行事,或是分行南北,皆由你二人商議。」

大聖縱身而去。

若如同那道人所言,此等佛寺在貧婆與滅法二國如果是常事的話,那簡直是對佛法最大的玷污。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靈山坐視不理,但他們師徒既然遇上了,便不會不管。

這無關佛法,而是他們行走三界時的行為尊則。

天明。

道人押送犯僧入京。

年輕的喇嘛僧則神情恍忽,站在鎮海禪林寺之外,看著以往的同門師兄與長輩們,一個個被束縛了雙手且面色猙獰,全無半點佛法體面。

「法師。」喇嘛僧有些心慌,他向身旁的三藏法師問道︰「我此舉,究竟是對是錯?」

「是對、是錯,其實全在一心之間。」法海看著明顯心神不定的喇嘛僧,面色漸漸嚴肅起來,「本不該由旁人評說,但人生于世間,也絕非無根之萍,虛浮于天地這就有了因果糾纏,有了因果糾纏,很多時候,便也由不得自心任性。對錯之辯,也在其中。」

這都是老生常談,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但自三藏法師口中說出,多少讓喇嘛僧心中稍安。

「你也念經十余載,佛在你心中是什麼模樣?」法海問了他一句。

人人心中皆有佛,而人人心中的佛絕非千篇一律,法海心中的佛,更是與三界僧人心中的佛大不相同。

畢竟殺生斬業的佛,听起來就不正經。

「我心中的佛?」喇嘛僧愣了愣,扭頭看了看大殿上的金身,他本以為自己佛在自己心中就是這個樣子,但看過去的時候,卻覺著金光閃耀的佛像,生了一股的銅臭氣。

原本還算是清晰的佛像,竟隨著他的心念越深,越是模湖,不可觸及。

片刻之後,喇嘛僧緩緩開口︰「不知道佛在小僧心中不可見,故無相。」

「不知法師心中的佛是什麼模樣?」喇嘛僧反問三藏法師。

「阿彌陀佛。」法海念了一聲法號,向著喇嘛僧笑道︰「你要進來看看麼?」

喇嘛僧愣了愣,有些不明白三藏法師的意思。

當他的雙目與三藏法師對視一處的時候,便覺自己的靈魂被漩渦吸引,被風暴卷席于汪洋大海之上。

睜眼見佛光,而後神魂一震,便復歸自身軀體之內。

塔塔!

腳下一軟,險些就此摔倒在地上。

法海並沒有去扶他,而這喇嘛僧也靠著自己的意志力漸漸回神,只是腿腳有些無力,便順勢盤坐在地上,雙手合十,睜眼再看向三藏法師的時候,眼中止不住的驚駭之色。

很顯然,適才所見之景象,超乎他的預料。

「果真是大唐高僧。」喇嘛僧心悅誠服,「適才所見,小僧當銘記在深,但絕不透漏半句出去。」

「讓人知道也無妨。」法海向著喇嘛僧說道︰「你是佛、我是佛,他也是佛,人人如佛、人人是佛,此為真佛也。不怕人知,怕人不知。」

喇嘛僧面露苦相,道︰「小僧佛法粗淺,更無境界,法師禪機高深,小僧一時難明。」

「阿彌陀佛。」

法海念了一聲佛號,便也不再多言。

法海內觀自心,于洶涌波濤之上,見一赤膊之僧,僧人背附天龍,腳踏玄龜,手中禪杖嗡鳴,一手單立于胸前。

此僧人之對岸,有世尊虛影,身形幻滅飄渺,從無實處

法海看去,只是那面目正是適才喇嘛僧的相貌,而隨著自己的目光觸及,霎時佛面千變,男女老少皆顯之最終與三藏法師的相貌漸漸重合。

隨後又開始在眾生面目之間輪轉不息

師徒五人並沒有在鎮海禪林寺多留幾日。

等小白龍與大聖把貧婆國各佛寺中 達過一圈,將那些盜匪與假借佛名之徒收拾了之後,師徒五個便啟程往西去了。

「師父,你究竟跟那喇嘛僧說了什麼?」等出了鎮海禪林寺的地界之後,大聖忍不住問道︰「怎把他搞成了那副模樣?」

還沒有去探山的小白龍也豎起耳朵。

「就是簡單說了幾句佛法。」法海笑道一聲︰「況且他的喇嘛經本也不算正宗,多有偏頗之處,便用了些粗暴的法子,破了心中禁錮放心,為師給他留下了些正統的禪宗佛經,若是能夠習得皮毛,也足夠他重立鎮海禪林寺的基業。」

禪宗。

如今的禪宗雖然在神州已有傳播,但相對于別的大宗還是稍顯弱勢。

但法海不同,他是宋時人物。

「佛可拜,可敬。」法海向著幾個弟子說道︰「獨不可求。」

類似的話,法海已經不是一次兩次跟幾個徒弟說了。

「成佛不是求來的,靠的自身的修行。」法海對著大聖說道︰「那道人曾經問我,說這寺廟之中也不乏僧人虔心拜佛的,為何不得庇佑為師對此亦有疑惑。」

「師父可是想通了?」

「雖沒有想通,但略有所得。」法海一手持著九環錫杖,一手單豎在胸前,「佛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大聖想了想,好奇說了一句︰「師父,那咱們此行求經,豈不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八戒听了笑道︰「猴哥,你著相了咱們可不是去求經的,是如來佛祖請了菩薩,選定了師父去靈山取經的。」

「取經,不是求經。」八戒搖頭晃腦,「見不見如來更無所謂,咱們取了佛經便走就是至于說拜佛,師父說過,佛在心中,則處處是靈山,在心里拜拜就是」

大聖看了看八戒近五百斤的身軀,怕是就有四百八十斤的反骨,這老豬對靈山與佛祖是越來越沒有敬意了。

入夏。

正值那燻風初動,梅雨絲絲。

冉冉綠陰密,風輕燕引雛。新荷翻沼面,修竹漸扶蘇。

師徒幾個一路往西,小白龍前方探路,卻在高柳林中的一條小路上,被一位老婆婆信手一拿,捉在了手中。

正捏著自己逆鱗處。

小白龍心下驚駭,正想要掙扎月兌身的時候,卻被那老婆婆送到了邊兒上的一個小女娃身前。

小白龍下意識嗅了嗅,正嗅得一股龍氣,還不等他說話,就被那小女娃捏在手中把玩惱怒之下正想要化為人形的時候,卻見了那老夫人挎在臂彎上的花籃,登時心中一動,口稱︰「弟子敖烈拜見菩薩。」

見被識破了行跡,菩薩便也顯化了真身,拿著小白龍的小女娃,也變成了善財龍女模樣,善財龍女將小白蛇放在地上,小白蛇就地一滾,化作人形。

小白龍與菩薩也是熟人了,剛才見了菩薩雖然被戲弄了一番,但小白龍也不在意,向著菩薩行禮之後,才問道︰「菩薩怎在此處?」

「專等你師徒前來。」

「師父與師兄們還在後面,弟子作為先鋒探路。」小白龍先解釋了一句,然後又問道︰「不知前方有何妖魔,叫菩薩專程在此處等候。」

「前往無妖更無怪,就是一個凡人國度。」

「滅法國。」小白龍順著菩薩的話說了一句。

菩薩深看了小白龍一眼,道︰「看來你們早也探得了些東西。」

小白龍與菩薩正說話間,師父與幾位師兄已然到了身邊兒,見是菩薩顯身,師徒幾個自然是上前見禮。

「菩薩,似鎮海禪林寺那般佛寺,為何靈山不管?」法海開門見山,跟菩薩也沒有什麼好隱瞞,有什麼就說什麼。

菩薩自然也不會因此怪罪,只是她也沒有想到三藏問得如此直接,但還是非常有耐心的說道︰「如來坐困靈山,諸佛、菩薩、羅漢各行其是,靈山顧不過來的,何止一個鎮海禪林寺?」

「你師徒東來,西洲之狀,皆親眼所見想必也無須貧僧贅述。」

菩薩如今都不為靈山遮掩了,三藏法師聞言長嘆一聲,對菩薩說道︰「出家人不打誑語,菩薩當年在長安描繪之畫卷,與貧僧之所見,可謂是天差地別。」

菩薩想了想,開口說道︰「靈山腳下的天竺之地,還是相符的。」

希望如此吧。

法海心中輕嘆一聲,而後望向菩薩的神情也稍稍有了些變化,今日所見之菩薩,似乎比往日略顯許些疲憊。

菩薩的心神似乎消耗不少。

身化萬千法身,在人間行善普渡眾生,即便是對于菩薩來說,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或者說,菩薩本能夠更輕松一些,但她卻始終維持在這個幾乎接近極限的狀態。

佛都不是萬能的,菩薩自然也不是。

而菩薩卻在人間傳下了「有求必應」的名聲,由此可見菩薩在人間顯靈之頻繁。

求子的拜菩薩、求福的也拜菩薩、求功名的還是拜菩薩、求財也拜菩薩求庇護菩薩保佑,似乎成了三界生靈在遇見難事亦或是危險時的口頭禪了。

下意識就能念出來。

這是因果。

也就是菩薩之胸懷,能夠生生承受,且還能處處顯靈

「前方有五六里遠近,乃是滅法國國都所在。」觀音菩薩看向了三藏法師,問道︰「你從鎮海禪林寺來,可從那里探得了些滅法國現狀?」

「略知一二。」法海點點頭,將佛寺與盜匪勾結斂財的事情向菩薩講了一遍而後稍頓了頓,又道︰「只是如今入了滅法國才知道,這國中的佛寺,已經快被國主蕩平了。」

「何止是蕩平佛寺。」菩薩長嘆一聲,神情略顯惆悵。

師徒幾個也很少見到菩薩露出這般人性化的神情,正在驚怪的時候,就听到菩薩繼續說道︰「這國主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續,殺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

「無名和尚?」大聖驚呼一聲,「這國中竟然有這般多的無名和尚?」

「那些有名的和尚呢?」八戒問了一句。

「有菩薩在此,想必那些有名和尚,都已獲救了吧。」法海大約猜到菩薩為什麼會在此地了。

說好听點的話,那些沒有讀碟的和尚,便是無名和尚;而大眾對他們的稱呼就非常的不客氣——野和尚。

如鎮海禪林寺一般,盜匪能夠奪了一寺基業的還是少數,多數是互相依存。只是沒有想到兩年前,國主開始行滅僧之事。

「但真和尚不見得就無辜。」法海想到了鎮海禪林寺的主持。

菩薩點點頭,回應道︰「犯事的僧人,貧僧已經親手處置了;那些假和尚,本也是為害一方的盜匪,便任由兵丁捉了去,以全他們的命數。」

「如今我等上門,除了小白龍俗家之外,我等與師父正好四個有名的和尚。」大聖語氣有些不善,「菩薩不會是讓我們師徒去全他的殺生願吧?」

「你這猴頭。」菩薩抽出楊柳枝來,照著他的腦袋輕撫了一下,道︰「他即便是以舉國氣運為刀,也斬不落你這猴子的腦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