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五章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小豬妖。

貧僧是讓你確定自己的妖生目標與志向,不是讓你對著我許願

況且人妖和平共處這種事情,哪兒是嘴上說得這般容易。

別說人妖兩族和平共處了,便是人與人,妖與妖之間,都是各族紛爭不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縱然現實骨感,但理想始終是美好的,若當真有一天,生靈們連對這種美好世界的向往都成了奢求那三界將會變成怎樣一副模樣?

法海有些不敢想,因為他怕自己一時想岔了,干脆入了魔毀了這個世界。

超度,超渡

將心頭一縷狂念暫時按下,他畢竟還是一個得到高僧。而如今的三界,有許多志同道合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向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法海自然也願意傾盡自己的這一身微不足道的綿薄之力,聊表心意。

此時的小豬妖,似乎並不知道自己剛才說出來的願望,實現起來有多麼困難但法海並沒有因此而殘忍的戳破一只小妖單純的願景。

在法海看來,與其期盼這個夢想中的世界降臨,倒不如親手去構建。

因此小豬妖需要邁出的第一步,便是要真真切切的去親身感受這個世界的相貌,尤其是人與妖之間幾乎不可共生的關系,等親眼見識過世界的真實之後,如果他依舊還能保持如今的信念那麼,便無需法海引導,他也自然能夠明悟自身,且確立自己往後一生奮斗之方向。

而在此之前,首先確保這只小豬妖不會悄無聲息的消失于三界。

法海看著一本正經的小豬妖,緩緩開口,「你可願拜入貧僧門下。」

不是法海對這個世界沒有信心,而是三界現實本就如此,若只是一只小豬妖怕是要被那些修士隨手斬殺,就好比一些妖王,將尋常的人類捉來吃掉沒有什麼不同。

法海說出這樣的話,更得多還是想要給他一個相對安全的保障。

小豬妖愣了愣,先是欣喜若狂,然後便是面色糾結

「你不願意?」

小豬妖咽了一口唾沫,他大概也知道自己拒絕的是怎樣一份機緣,但他依舊開口說道︰「法師我還有娘,我還有弟弟妹妹不敢做出家人。」

「那你還要出門下山游歷?」

「下山游歷,又不是不回來了。」小豬妖撓撓頭,「若是在您門下出家當了和尚,我怕我怕」

「哈哈哈。」

法海第一次對著妖怪笑出了聲,只是笑意復雜連這等小妖都能看明白的事情,可這人世間卻有多少假愚者,寧願自己蒙蔽了自己。

法海心說︰若我有父母妻兒,可還會出家?

大抵是不會的。

自己不過是一無家飄零之輩,本就在寺廟長大,出家對于自己來說,也並非什麼艱難抉擇。

或許有一天人間再無出家者時,便是三界歸寧,萬族一心之時吧。

正如醫者仁心,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便如小白龍一般,收你做個俗家弟子,如何?」

「小妖拜見師父!」

「可有名字?」

小豬妖連連搖頭︰「媽媽叫我大郎,大家都叫我小豬妖,還請師父賜名!」

法海運轉法眼,觀其血脈,而後以掌撫其頭,曰︰「為師觀你體內有些孟槐血脈不如就取個‘孟’字為姓,孟槐者,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便借‘貆’取‘桓’為名」

法海將「孟桓」二字寫在了地上,讓小豬妖記住。

小豬妖只知道自己有名字了,而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以他現在的水平,自然難以理解其中的含義。

但也不必為此苦惱,法海並不是個甩手掌櫃,既然悟空要傳授烏鴉怪當大王的本事,小白龍還要教山中的小妖,法海自然也會留在浪浪山,認真教導小豬妖一陣兒。

最起碼也要讓他在行走三界的時候有些個自保之力比如,在遇見強大人族修士的時,能夠有機會亮明自己的身份,不至于被人家一劍了結了去

在浪浪山停留了些時日,師徒幾人便繼續一路往西。

路上也有幾處不開眼的小妖,依舊是按照慣例,惡者除之超渡,被裹挾了的小妖交給小白龍教。

這一路幾乎沒有什麼停歇,自夏日走入了寒冬——

且說那鳳仙郡正于此遭上供于天,郡侯祭拜玉皇大帝玉帝正游天至此,正要享用貢品,卻見他郡侯將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

玉帝生怒,詔曰︰「傳二郎神。」

片刻之後,二郎神自灌江口行至鳳仙郡,見玉帝雲駕在前,上前見禮︰「陛下。」

「鳳仙郡不敬上天,推翻貢品依律如何懲治?」

二郎神頓時一個頭兩個大推翻貢桉這種事情說是大不敬之罪,其實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全看陛下自己心意如何。

若陛下生怒而執意處罰,便是打入地獄也是正常;若是陛下寬宏,視而不見也不是不行。

可如今卻把自己叫來,即便是二郎神見到如今這等場面,也覺著頗為棘手。

因為二郎真君始終看不透自己這位舅舅,有些時候甚至都不知道他究竟是大氣,還是小心眼。

但很快,楊戩就不在糾結,因為如今這件事情的決定權在自己的手上楊戩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因此他便是他跟玉帝已經和好,也不代表他會因此而迎合玉帝。

「我會查清楚這件事情的始末,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

說完這句話,楊戩與玉帝對視一處,甥舅兩個人的目光踫撞之際,不見半點妥協退讓。

「好。」

玉帝甩下袖子離去卻並沒有回天庭,而是落在了靈山後山處。

「貧僧見過陛下。」如來見是玉帝來訪,不敢大意,當先見禮,「因貧僧于此鎮壓魔界,請恕貧僧失禮之罪。」

「呵呵呵。」玉帝笑笑︰「無妨」

如來見玉帝並無怪罪之意,正要開口的時候,就听到玉帝繼續說道,「你且起來,讓朕見見這位魔界大聖。」

佛祖想了想,起身從金蓮之上走了下來。

原本被金蓮鎮壓著的魔界封印,毫無動靜若是細細感應,似乎還能察覺好像有人在魔界那邊正在修補封印

佛祖心說︰原來無妨是這個意思。

玉帝看向如來佛祖,「他不出來也就算了,還不讓朕過去。」

佛祖無奈搖搖頭,而後十分鄭重的道︰「魔界畢竟非同小可,其內魔族皆是生性殘暴之輩而他能統御魔界,被尊為魔界大聖,法力與手段皆不可小覷。」

玉帝對于如來佛祖的話,還是非常認同的,否則以如來佛祖的法力,大可以遁入魔界,將之降服,而後將魔界化為佛域,一勞永逸。

可是他沒有這樣做,甚至親自堵著魔界裂縫,可見其心對魔界也是十分忌憚。

「不知陛下對魔界之事如何看?」

「魔界本就是三界的異位同體,如今將要回歸三界,朕不可能坐視不理。」玉帝微微一笑,將手一張,然後一握,「便是魔界,也當歸天庭統御。」

「人間有天子、冥界有冥帝、四海有龍王、佛域有佛祖也不缺他一個魔界的魔尊。」

佛祖听了玉帝的話,面色無改,這事兒既然玉帝要插手,他操不操心已經沒大多用處了,全看這位魔界大聖自己的選擇況且等他能從魔界出來的時候,這靈山早也不是自己做主了。

如來佛祖心中已經有了決意,等三藏取經行至靈山,自己便將自己一身佛法盡數傳授,只等他融會貫通之後自己便能去轉世輪回,歷劫重生了。

怕只怕不論是三藏,還是這位魔界大聖都不是肯安分下來,靜心修行的。

若當真叫他們兩個行至一處,對于三界究竟是好是壞便是以如來佛祖的法力,也難以預見未來。

何況天機早已混沌不明,原本的定數,也具生變化。

佛祖看著自己面前的玉帝,心說︰眼前這位三界至尊,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是始作俑者?

還是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的應當是穩坐兜率宮的太上老君。

玉帝的話,恐怕更多是在推波助瀾。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造成了如今這樣景象?

玉帝並沒有在靈山過多的停留,好不容易出一趟天庭,自然要在人間多轉轉。

南贍部洲盱眙山蠙城大聖禪寺之中。

此乃大聖國師王菩薩的道場,乃是南贍部洲中土人氏,修成菩薩果位者。

「你不該來。」大聖國師王菩薩看到不請自來的玉帝,面色並不恭敬。

「朕已經來了。」玉帝的語氣也有些不耐煩,但是他對大聖國師王菩薩的態度,卻似乎並不生怒,只因為他又說了一句︰「瑤姬醒了。」

「這佛印深入我心,日漸皈依,尚未掙月兌枷鎖。」

這位大聖國師王菩薩,便是當年死于天兵手中,卻並未身亡的楊天佑

「哼。」玉帝冷眼看他,「你若不能以自身之力掙月兌佛印枷鎖,以後便也不必去見瑤姬。」

「我自不會以此等形貌去見長公主听聞那唐三藏有一把焚心之焰,我欲往西土一行。」

玉帝冷聲道︰「就憑你也想要以大日佛焰煉心?」

「不勞陛下費心,我一顆真心在此,又有何畏懼之處?」大聖國師王菩薩毫不示弱的盯著玉帝的雙目,「不如請陛下同試,看誰撐得住。」

「不知好歹,若非看在瑤姬面子上,朕就不該救你!」

大聖國師王菩薩聞言一頓,道︰「終究是我連累了長公主」

「二郎可來尋過你?」

「未曾。」大聖國師王菩薩搖搖頭

勸人為善,切休作惡。

且說師徒幾個先是在荊棘嶺會了草木之靈,雅誦一宵;而後浪浪山引得小豬妖入善,也叫法海禪師心中立下一方宏願。

師徒西進,行彀多時,又值冬殘,再遇三春之日。

所謂物華交泰,斗柄回寅。入眼之處,遍是新芽,盡見綠柳。

景色好時,自然也引得心情舒暢,師徒們也自尋芳踏翠,緩隨馬步,眾人一路品味慢行,借著往事相談,欣賞這一處難得的好風光。

「沒有妖怪尋釁,還真有些不適應。」大聖把一根棒子在手中轉悠個不停,跳上了一處樹梢,往前方望去,笑道︰「師父,小白龍探山遲遲未歸弟子瞧著八成是遇見妖怪了,前面這山看著好,怕是妖氣十足,步步殺機。」

前方有一座高山,遠望著與天相接。

八戒看了看,也向著師父說道︰「明明是一座頂好的仙山,猴哥偏偏說是妖山若有妖魔,小白龍早就來報了!師父,你別听這猴子瞎說師父,老豬我瞧著這高山似接著青天,透沖碧漢許是個仙家福地。」

「你這呆子。」大聖笑罵他一句,「你也修行了許久,難道不知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但言山之極高,無可與天比並,豈有接天之理?」

八戒也不是故意跟大聖頂嘴,他是真不知道︰「大師兄這話不對,若不接天,如何把昆侖山號為天柱?」

大聖也不笑話八戒,耐心解釋︰「你不知,自古天不滿西北。昆侖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頂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

「若當真要論接天之柱便是那未斷之前的不周山了。」大聖笑道︰「傳說不周山乃是人間去往天界之路徑,凡人若能徒步登臨其頂,便可羽化成仙。」

八戒听了連連點頭,看向了師父︰「師父,大師兄雖有火眼金楮,但他嘴里總不肯說實話,又一向喜歡調侃弟子師父,您說前方這山,究竟是仙山,還是妖山?」

法海運轉法眼觀瞧之前,向著八戒說道了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嗯?」

法海面色忽然一變,看向了悟空,「你的火眼金楮看到了什麼?」

師徒兩個對視一眼之後,悟空緩緩開口道︰「師父適才確實是弟子信口。可如今這一瞧,可當真有些意思,妖氣與佛光混雜且相容一處,恐不是個善地」

「師父,小白龍怕有危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