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事在人為

隨著紂王落入地府,看似一些歸于平靜。

軒轅劍與開山斧畢竟是人族聖器,如今人族無人王,這兩件神兵又只是借法海參悟,此番既有所得,自然被兩位陛下收走。

楊戩看著破空而去的開山斧,難免想起自己當年 山時的景象,若自己當年 山之時,手中所持乃是禹王的這把開山斧,是否能 開天規所化的枷鎖?

說實話,楊戩心里也沒底氣,但總歸是個念想不過如今已經知道母親性命無憂,再加上寸心有了身孕,楊戩日常里的神情也少了幾分冷峻,多了些溫潤。

只是今日所見,也險些叫他壓不住心中火氣。

大聖說得沒錯,那天劫著實不當人,明明最後一道劫雷 下,就能讓紂王從此魂飛魄散,化為飛灰。卻不想竟還做出那般事來,正叫三藏法師抓住了難得的一絲良機,助紂王月兌困。

「菩薩。」正在楊戩心中思索之際,卻听見一旁的三藏法師向菩薩詢問︰「弟子一事不明,還請菩薩解惑。」

「講。」菩薩嘴角微微上揚,也不知是為何,今日也覺著心情大好,因不好表現出來,此刻反而還要端著些。

「天劫可受人操控?」

菩薩先是點點,然後又搖搖頭。

何意?

眾人疑惑,等菩薩解惑。

「玉帝、勾陳、紫薇三位陛下以及普化天尊皆有調動天劫之能。」菩薩指了指天上,又道︰「而剛才的天劫,卻是直接受了天道引發。」

「何以見得?」楊戩也生出了好奇。

「爾等只修神通,精研武藝道行總有欠缺,因此難以察覺其中關竅。」菩薩的目光在楊戩、悟空以及三藏身上掃視一圈,笑道︰「日後當需用心沉澱,則必有所成,那時便知曉緣由了此中玄妙非常,不是言語能夠點撥。」

他三個對視一眼,倒也不覺著尷尬,畢竟菩薩口中的道行,非經時間沉澱而不見成效,楊戩與悟空看似都是一千歲的人,但放在動輒萬年起步的修行界中,還是妥妥的年青人。

而三藏法師就更不用說了,便是加上「金蟬子」的修行年月,比楊戩與大聖也多不到那里去。

菩薩只告訴了他們「是什麼」,不告訴他們「為什麼」,其實也是想要以此勾動他三人向道之心。

大聖撓撓頭,忽笑道︰「菩薩所言,想來就是叫弟子等識天數了不過弟子一向是個閑不住的性子,幸好還有師父在俺老孫學不學也無甚要緊額學學學,弟子學還不成麼,等取經成功完功之後,弟子就去花果山閉關精修。」

他正說著話,就看到師父目光飄來,連忙改口。

法海則若有所思︰「菩薩,那此番紂王月兌困,可是天數?」

菩薩搖搖頭,道︰「此時貧僧也難察關竅。可若是硬要說,倒也有個說法」

眾人目光匯聚而來,耳朵也高高豎起——

「過去為定數,未來乃變數。定數變數,皆為天數。」

大聖好奇問道︰「紂王月兌困是變數,還是定數?若是按照菩薩言語,過去為定數,那豈不是說,紂王月兌困是定數?」

楊戩又道︰「還是不對,若紂王月兌困乃是定數,那天道何必又要降下那劫雲?若當時不是三藏法師出手,紂王又如何有月兌困之機?」

菩薩解釋道︰「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你怎知紂王月兌困之定數,不是變數所至?而如今事已發生,不論此前變數如何,便皆為定數。」

楊戩這會兒也心思深究,只見他笑道︰「菩薩說了許多,楊戩卻從中听出四字。」

「哦,哪四字?」

「事在人為。」

法海也笑道︰「亦或是人可勝天。」

「你兩個好大的心氣。」菩薩笑罵一句︰「今日若非兩位人王出手,只憑你唐三藏做下的逆天之事,不死也要褪層皮,還在這里賣乖哼,貧僧瞧你這個人間凡僧,才是最大變數。」

菩薩見三藏也不惱怒,又道一聲︰「唐三藏,貧僧知你心藏乾坤,可正是如此,你越要懂得克制,若不知天之定,如何行人之變?乾坤變化,三界寰宇,天心難測,否則人族諸多先賢又何必入火雲洞中苦修道行?」

菩薩用心提點,法海自虔心聆听教誨只是以往菩薩總是指點自己多行慈悲,怎麼今日卻以這般言語相授?

這是要自己做什麼?

法海將此按在心中,並沒有表露出來,他多多少少能夠察覺到菩薩的狀態有些不太對,難道是修行上出了些問題?

「三藏。」

「弟子在。」

「西行之路已走半數,往後總有艱難,你當秉心守性,不要迷失心志。」

「弟子省的。」

法海答應之後,再抬頭看的時候,卻見菩薩不知從什麼地方喚來一只異獸,跨坐而走。

菩薩身在南海,因觀瞧三藏遇天劫之危,只憑她腳力一時難以趕來,便牽出這金毛吼,馱她一程。

如今跨坐金毛吼,她也不往南海去,而是往西天走,欲要將這金毛吼送還如來佛祖。

且說菩薩行不多久,見有一坡,又見坡上落著兩只小孔雀,一雌一雄,菩薩掐指一算,知道這坡有個名號叫做「落鳳坡」。

又見一年輕小將騎馬彎弓,縱放鷹犬,遙遙射出兩箭,菩薩之看一眼,便知曉分明,按說此也是個定數——

這年輕小將乃是朱紫國東宮太子,因極好射獵,要在這落鳳坡前射傷一只雄雀,射死一只雌雀。而這兩只雀雛,乃是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生因此引出了佛母降災,等這太子繼位以後,要害他拆鳳三年,身耽啾疾,已全報應。

這行禍的,便正是自己坐下的金毛吼。

定數變數

菩薩伸手一指,兩支利箭在即將射中兩只孔雀的身後,便懸停半空。

「何人壞我行獵?」

菩薩半空顯形,道︰「貧僧南海觀世音。」

「哎呀!」這年輕太子驚叫一聲,翻身下馬拜見,道︰「小王不知菩薩雲駕,萬望菩薩恕罪。」

兩只雀雛乃是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產,倒也有幾分佛性,見菩薩顯靈,便飛入雲端,落在菩薩面前,叩首相見︰「多謝菩薩救命之恩。」

菩薩想了想,道︰「此二雀」

太子開口道︰「菩薩,小王險些射傷它們,不如就叫小王帶回東宮細心喂養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