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不如讓師父來做這個靈山之主

「阿彌陀佛。」

法海念一聲佛號,看著悟空說道︰「惡人若被佛法感化,可還算的惡人?」

悟空想了想,道︰「弟子听聞佛門之中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那些殺人無算的魔頭也有成佛之時想來若是被佛法感化,渡入佛門,去了前塵因果,便是新生如此或許也算不得惡人了。」

「悟空,你這般言語,莫非在為自己開月兌?」

悟空︰「師父,此言何解?」

「你以往也是殺人無算,號稱妖族七大聖,又大鬧龍宮,地府乃至天庭,在世人眼中可算的惡人?」

悟空無奈道︰「師父若這般說,俺老孫的名聲,可也能夜止小兒啼哭了,端得是個大魔頭。」

「而你如今拜入沙門,成了個出家人,自是前塵自斷,成了佛門頭陀行者,也算是放下了屠刀,可還是魔頭妖邪?」

悟空想了想,道︰「弟子應當是在五行山下被壓了五百年,以懲戒贖罪,才有如今機緣」

「你們心自問,對佛法可有半點感悟?」

悟空老老實實道︰「弟子全听師父片語,不過偶爾學了幾句掛在嘴上,最熟悉的便‘阿彌陀佛’四字,心中全無感悟日後自當聆听師父教誨,一心向善。」

「你是受了懲罰,才有如此機緣,他們這些強盜土匪,尚未贖罪,如何听得佛法教誨?若此刻以佛法令其感悟,豈非變成好人?」

「若都如這般,三界豈不是亂了套?任那些妖魔為非作歹,等事發時,拜入佛門言說自己大徹大悟,痛改前非,便能因果不論,從獲新生反而是那些喪命與他們之手冤魂,無處超月兌。」

「悟空,你自己說,這些惡人,為師渡還是不渡?」

悟空愣了愣,他忽覺著佛法一道博大精深,以往只是未曾深入了解,如今只是听師父借題淺談,便覺著凌厲,誠心拜服︰「師父所言甚是,這般強盜,當由官府以法制裁所謂佛渡有緣人,他們沒有還清罪孽前,便是于我佛無緣師父,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這頑猴,倒也頗有慧根,雖不中,但也有幾分淺薄見識。」

听師父夸獎,悟空喜不自耐,可又疑惑道︰「為何師父獨獨以佛法感化了他?」

悟空指了指強盜老六。

「他本是個過路人,因有幾分手段,被強盜強留山寨,尚且未曾做得那打家劫舍,謀財害命的勾當,以往雖也好勇斗狠,可並無什麼大孽在身懸崖勒馬自還來得及。」法海笑道︰「既然本不是惡人,為師便引他入正途,勸他為善。」

「原是這般道理,這才是大功德。」悟空恍然大悟,又替強盜老六慶幸,「多虧他當時去找師父,若他先來找俺老孫,怕已經喪命多時了。」

強盜老六得了聖僧指點,痛改前非,自去山寨取了金銀送于師徒二人,當是過路盤纏,然後收拾了一些細軟,牽了一輛牛車,將一眾強盜安置,對著唐長老道︰「小人這便去投桉,日後若月兌得枷鎖,自當日日行善,方不負聖僧教誨。」

此間事了,師徒二人自是返回老丈家中,準備啟程,繼續西行。

他們師徒兩個輕松了,反倒是雲層之上看了全部過程的菩薩卻是感慨萬千,心說不妙。

如今師徒兩個「如膠似漆」,恨不得時時刻刻黏在一起,反倒是讓她難尋可乘之機,將手中的三只緊箍兒送出去定下孫悟空為西行人物時,靈山諸佛只怕猴子不服管教,因此定下許多計策如今看著猴兒對唐長老言听計從時,心里反而不爽利。

若是這般倒也罷了。

最讓菩薩在意的還是唐長老的一句話︰那些妖魔為非作歹,等事發時,拜入佛門言說自己大徹大悟,痛改前非,便能因果不論,從獲新生

她莫名覺著那些已經在西行路上落位的那些諸天神佛的寵物坐騎,腦門上刻畫著一個大大的「危」字。

也罷。

因為唐長老一人的稍稍變動,便引動了這般奇妙變化,這也是靈山之前未曾料到的事情。

大聖心心念念想要一觀師父精湛佛法的願望,終究是沒能實現,他決定下一次自己盡量先不出手。

而師父究竟是如何將強盜老六感化的,他亦無從可知。

相比于將妖邪渡化,法海更擅長將他們超度。

法海終究是個慈悲為懷的出家人,雖然不會責怪悟空傷了這些強盜的性命,但若無必要他自然也不會出手傷人。

因為大唐的刑罰,自然會將他們開刀問斬。

他只是一個凡僧,並非是審判者,自認無權隨意判決他人性命。

以往修行時,遇上一些沒有殺孽,但是卻頗有道行的妖怪時,也多是廢了他們的修為,倒也沒有直接傷了他們的性命。

可換句話說,在妖魔世界之中,若是被廢了修為,幾乎就成為了別人的盤中餐,跟死了沒什麼差別。

「師父。」悟空畢竟是個閑不住的,又跟著一位佛法高深的大唐高僧,自然時時請教︰「您這般有道高僧,都要去西天求取真經,也不知這真經究竟有何妙處。」

雲巔之上的菩薩听到悟空這般詢問,也把耳朵偏了偏,似乎是想要听听這覺醒了金蟬子真靈的唐三藏,能有什麼見解。

「貧僧亦未得見真經,如何知道其妙處?」法海笑笑︰「等去了西天,求得真經,便知分曉不過觀音大士言說那大乘教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月兌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如此說來,也是個好法門。」悟空笑道︰「若是修成,也能得個長生。」

「你這猴頭,心中便只想著長生。」法海在他頭上敲了一記,道︰「你這般只求自己解月兌,縱然去了西天,也求不得大乘真經為師傳你一些小乘精要,便已足夠。」

「這是何故?」悟空頗為不解。

「雖然未曾見過真經,但只听菩薩幾句言語,便也可知大乘佛法教義,不在個人,而在眾生若說小乘教法,知說世尊乃世間唯一真佛,眾生皆學他之法,以求自我超月兌;那麼大乘佛法,便當真是要普度眾生,使得人人成佛。」法海看悟空眼神頗有些迷茫疑惑,又道︰「簡單來說,小乘佛法是渡己,大乘佛法在于渡眾生。」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听了三藏這般見解,也是暗暗點頭,心說,若你早有這般覺悟,又如何被佛祖發去輪回。

可見十世輪回,並非沒有成效,金蟬子的佛法又有精進。

「師父當真是高僧,還未見得真經,便有這般領悟」說到此處,悟空轉了個念頭︰「若是這般,大乘小乘似乎也不沖突,等師父取了真經,便是一肩挑兩家之長,渡己更渡人,那才是真佛。俺老孫看那如來只是個慣會陰謀詭計的小人,俺老孫都知出家人不打誑語,他卻眼楮都不眨一下,胡言便從口中出,來誆騙俺老孫。」

「我看等師父兩教修行有成,那如來須得把靈山之主的位置讓出來,讓師父來做這個佛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