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長安,兩儀殿。

滾滾熱浪從殿外撲進,哪怕殿中已經擺放了十余座冰盆,也絲毫感受不到一絲涼氣,皇佑八年的這個夏天格外炎熱,就連窗外的知了都比往年少了許多。

內閣幾人汗水連連,里衣外襯早已濕透,此時若是月兌下,定能擠出不少水來。

跟他們比,御座上的李承乾簡直不要太幸福,不僅身後有宮女扇著扇子,腳下還專門擺著幾台冰鑒,可謂是羨煞旁人,這要是換成自己,那得舒服的樂開了花,侯君集如此想到,可李承乾此時,卻是眉頭緊鎖。

扣扣五六ゞぃ四三陸七伍

欽天監的預測果然沒錯,山東河南湖北三地,今夏旱地千里田枯水干,基本上是顆粒無收了,許多百姓已經背井離鄉,踏上了逃難路,據三省布政司統計,受災之民預估超百萬。

自古以來,難民就是個火藥桶,處置起來稍有不慎,山河顛覆就在眼前,李承乾放下奏折,揉著眼楮道︰「糧秣運送到何處了?」

「陛下,自六日前收到消息後,內閣當天就將準備好的糧食運往了災地,算算時間,這個時候想必已經過了山西快到河南了。」蕭瑀說完,喝了口茶後,又道︰「但是此次旱災遠超朝廷預想,那點糧食怕是杯水車薪,要想賑濟災民,最起碼還得要個十幾萬旦。」

糧食,又是糧食,現在听到這兩個字,李承乾都頭疼︰「民部還有多少存糧?」

主管民部戶部的劉泊回道︰「不足五萬旦,其中一部分還要供應西南軍需,要是省一省的話,最多還能騰出來一萬多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承乾疲倦道︰「不管如何,首先得安穩住難民,內閣可有沒有什麼法子?」

「陛下,臣等之前倒是也商議過。」蕭瑀站起,正色道︰「江南去歲豐收,坊間糧足價低,不如急撥一筆款子,令江南各州府衙門于市面收購一些,而後通過漕運運抵三省災地。」

「可以,但要注意個度,不要災民沒安置好,再弄得江南缺了糧,讓都察院和御史台也派些人也去,誰要是敢動手腳,一查到底絕不姑息。」李承乾殺氣騰騰道。

「陛下,購糧賑災事關重大,要是全權交由地方官員,怕是難免出岔子。」侯君集說道︰「臣想,是不是該從朝中派遣一員重臣,全權負責此事,免得因宵小貪心,貽害江山社稷。」

李承乾覺得有理,頷首問道︰「你們看,派誰去合適。」

不等其他人開口,侯君集氣沉丹田,朗聲道︰「陛下,臣不才,願擔負此重任。」

侯君集歷來貪心,將這種事交給他,李承乾有些顧慮。

眼見皇帝不說話,侯君集索性跪地,正氣凌然道︰「陛下放心,臣今日立下軍令狀,朝廷所撥銀兩,要是有一分一厘落入他人口袋,臣自願引咎歸鄉,三省災地若是生一點亂子,臣以項上人頭,謝罪天下。」

崔康和張山對視一眼,不知他到底打著什麼小算盤。

侯君集可是個圓滑的人,而賑災又是個燙手差事,現在他把話說的還這麼滿,這要是出了什麼亂子,那將再無翻身可能,今日他如此反常,讓李承乾更是顧慮重重。

「崔大人,你怎麼看?」

崔康沉吟幾息,回道︰「陛下,臣覺得侯大人言之有理,賑災是大事,的確需要一個能統籌全局的重臣坐鎮。」

「那你覺得,侯大人合適嗎?」李承乾再問。

「臣……」崔康一時語塞,停頓幾息後,才道︰「侯大人身為閣老,能力身份自然是夠的,但適不適合,臣不敢置喙,一切當由陛下決斷。」

賑撫百萬災民,這是大事,不派人則罷,要是派人那就只能在內閣中選擇,內閣五人,蕭瑀身為首輔肯定是不行的,剩下的劉泊和張山,分量又稍稍有些不夠,能擔得起大任,能壓得住地方官員的,也就只有侯君集和崔康兩人合適了。

本文.首發站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