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元則其實和李承乾同齡。

但不知怎的,此刻看著端坐在御座之上的那人,他這心中卻莫名的生出了股敬畏,一時間整個人都有些恍惚。

咳咳…

見小表弟進來之後,呆呆愣愣的不知道行禮,李孝恭隨即輕咳兩聲。

李元則回過神,連忙行禮道︰「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承乾笑著走下御座,親手扶起李元則,噓寒問暖了兩句後,拉著他走上了御座。

一看皇帝這是要自己坐在他下面,李元則心生不安,惶恐道︰「陛下,臣…臣和王兄他們同坐就行。」

「坐哪都一樣,今兒是家宴,是特意為王叔接風洗塵的,沒那麼多規矩。」

說著,李承乾強按著李元則坐下。

作為第一位進京的藩王,李承乾可謂是給足了面子。

席間不僅親自給他斟酒,還時不時的起身,從自己桌上夾菜給李元則。

「听聞王叔愛吃豆腐,來嘗嘗這道菜。」

慌忙從李承乾手中接過玉碗,淺口一口後,李元則當即夸贊道︰「好吃,好吃。」

「哈哈哈……」

李承乾大笑一聲,坐了回去。

李元則用余光掃了一眼下方的李元昌,心里是越來越覺得不安。

李世民都不把他們這些兄弟當回事,李承乾反倒熱情的很。

這科學嗎?

有句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李承乾肯定是有著什麼鬼主意。

一想到這,嘴里的美食也成了苦澀無味的臘。

李元則想要試探試探,隨即起身從懷中掏出一巴掌大小的龍紋玉佩,說道︰「臣啟程來京時,底下的人突然呈上來了兩件祥瑞,陛下請看看。」

茅四接過玉佩放到了桌上,李承乾端詳了幾眼後,茅四伸手又翻了個面,從始至終,李承乾都沒有親手踫一下。

這是在防著什麼,不言而喻,李元則立馬拘謹了許多。

「不錯不錯,這玉佩看著不像是人工打磨的,自然形成的龍紋,能如此栩栩如生,當算是枚瑰寶了。」

李承乾笑著點評了一番,待他說完後,李元則急忙接過話茬道︰「陛下,這還是個小的,另還有一件如屏風那般大的,上面的金龍更加動真。」

「臣本想著直接帶來長安,但轉念一想,帶著上路肯定要耽擱時間,所以就先留在了彭州。」

「等臣之後回去了,立馬就差人送至長安來。」

說著,李元則便偷偷觀察起了李承乾的神情,但可惜,一點異樣都沒有看出來。

李承乾從始至終,都是笑眯眯的。

「王叔有這個心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今兒也不早了,想必唐府的人也等著王叔敘舊呢,王叔明日再進宮來,咱們叔佷好好聊聊。」

「臣等告退。」

李元昌和李孝恭聞言,也起身跟著李元則一同行禮告退。

他們三人走後,李承乾臉上的笑容寡淡了些,拿起桌上的龍紋玉佩,一邊把玩著,一邊問道︰「那三個人有音信了嗎?」

茅四輕聲回道︰「韓王魯王告病的折子今日剛到秘書監,說是路途遙遠怕身子吃不消,等病好之後便立刻起身,而江安王則一直沒有音信。」

李承乾轉動著玉佩,暗自思索著什麼,片刻後,他令茅四喚來了周方和高聖智。

「臣,參見陛下。」

挺長時間沒見,這兩人變得沉穩了些,詢問了幾句近況後,李承乾問道︰「近日來,江安地方可上過奏疏?」

每日都有無數奏疏從天下各處匯聚至長安。

這其中,政務疏是上呈給內閣的,而奏折則是給李承乾的。

政務疏由政務司通傳,奏折則由秘書監通傳。

周方想了想後,回道︰「回陛下,秘書監未曾收過江安官員之奏。」

李承乾點點頭,又看向了高聖智。

「陛下,前日江安官員倒是向內閣上呈過一封政疏。」

「哦?可記得說了什麼?」

「這…臣不知。」高聖智為難的低下頭。

身為政務卿,他能記得奏疏是從哪里來的,已經殊為不易了,要是每一封奏疏他都要翻閱一遍,那就有點為難人了。

李承乾也知這個道理,所以轉而又令高聖智去取謄本來。

政務司的存在,即是協助內閣理政,也是皇帝用來制衡內閣的棋子,每一封政疏在送至內閣之前,政務司都會先抄寫一封復本存檔。

此舉既是防備內閣和地方官員架空皇帝,也是為了防止出了事情後互相扯皮。

高聖智一路小跑,李承乾沒等多久,他便取來了謄本。

年底這一時段,正是各地押解稅款進京的時候,江安跟內閣匯報的便是此事。

半月之前,江安就該將今年稅款移送進京了,但是江安王府遲遲有一筆稅款收不上來,而李元祥前不久在外出游玩之後,又直接沒了音信。

所以江安地方官員,希望內閣能寬限一段時日,等江安王府那筆錢收上來之後,再一並押解進京。

親王欠稅不是什麼稀罕事,每年到這個時候,那總是要扯一陣子的皮。

欠稅是常事,但像李元祥這般玩失蹤的,可還是頭一次。

這位二十王叔,倒是令人深感意外啊。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敲打著桌子,下面兩人現在也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他們也就靜靜地干站著。

過了一炷香後,李承乾回過神,見這兩人還在,便連忙打發走了他們。

「今夜樞密院誰當值?」看著高周兩人的背影,李承乾問道。

「陛下,是衛國公。」

「你去一趟,傳旨李靖,讓淮南軍進入一等備戰。」

茅四心一跳。

淮南軍的兩個團,不是正好在江安境內嗎?

難不成,是要對李元祥下手?

茅四遲疑之際,李承乾看了過來,嚇得他連忙往門外跑去。

火爐中的木炭燒的通紅,勾開鐵蓋,李承乾將手中的謄本丟了進去。

剎那間,火焰燃起了兩三尺,一股熱浪襲面而來,李承乾蓋住鐵蓋,冷笑一聲。

……

李元則到了之後沒兩天,其余諸王紛紛也到了長安。

這些王叔們,大多都是李淵進了關中之後所生,他們跟李承乾差不多都同齡。

如現在輩分最大的荊王李元景,也只比李承乾大了一歲。

十幾二十歲,正是貪玩的時候,現在年底,朝廷里的事情一大堆,李承乾暫時也顧不上這些叔叔們,所以便令李元昌成日帶著他們四處游玩。

長安的娛樂活動極其豐富,這些年輕的王爺們漸漸玩的不亦樂乎。

李格很快也到了長安,跟他一同進京的,還有一份急奏。

「報,江安八百里急奏,江安王李元祥據城謀反,已被淮南軍擒下。」

爭吵不休的內閣和樞密院諸人瞬間閉嘴,李承乾則冷冷一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