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居香苑。

在靈州眾多青樓中勉強算是二等。

但就算是二等,也比長安最好的青樓強出百倍。

溫信征一進來,就被這奢華的裝修給震到了。

三層小樓,到處都是上好的輕紗薄帳,還鋪設了最新的供暖系統,一進來,溫信征便覺得如沐春風。

台上竹音繞耳,琴聲翠翠,薄紗舞姬翩翩起舞。

台上眾人把酒吟詩,高談闊論。

要不是有正事,溫信征也真想放縱一回。

「客官,是要在大廳還是要去包間啊?」小廝一邊接過溫信征的大衣,一邊笑呵呵的問道。

「我找陳萬增先生。」

一听陳萬增,小廝笑容更甚︰「先生跟我來。」

溫信征跟著小廝一路上到三樓。

三樓皆是包間,溫信征經過一間的時候,透過半掩的木門掃了一眼,里面裝修的可謂是比皇宮還要奢華啊。

溫信征在制律處的工作,就是協助管理這些修律士。

按照規定,修律士每隔兩周都要去制律處匯報一次工作。

這個月,陳萬增遲遲未來,于是,溫信征便被派出來尋找他。

為了找此人,他可謂是找遍了靈州城內大大小小的青樓。

兩條腿現在都感覺不是自己得了,也算是吃了一番苦頭。

他累個半死,結果人家公款吃喝玩樂,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溫信征也不知是該埋怨還是該羨慕了。

「先生稍等片刻,小的進去通傳一聲。」

作為在居香苑揮金如土的貴客,小廝非常的恭敬,見陳萬增透過窗戶看著大廳莫名的發著呆,他也不敢打擾,一直乖乖的在身後等著。

一刻鐘之後,陳萬增才感覺到了身後的小廝。

「何事?」

「陳先生,來了一人說是您好友,小的將他帶了上來,不知您可要見?」

陳萬增眉頭一皺,來靈州這大半年了,他可沒交什麼朋友啊。

「將他帶進來。」

小廝應了一聲,將溫信征帶進來之後,便主動退了出去。

看著這個自稱是好友的陌生人,陳萬增警惕的問道︰「你是何人?」

「陳大人,在下制律處溫信征。」

陳萬增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想起了這個月他還沒有去制律處報道,立馬拍額致歉道︰「你看我這腦子,我一時竟然忘了此事,還勞煩溫大人跑一趟,溫大人見諒。」

「無妨無妨,陳大人沒什麼事就好。」

一番客套之後,陳萬增拉著溫信征坐在桌旁閑聊了起來。

聊著聊著,二人也熟絡了許多。

看著陳萬增濃厚的黑眼圈蒼白的面色,溫信征關懷道︰「陳大人身體可是有所不適?你這怎麼」

溫信征指了指眼楮。

本是笑呵呵的陳萬增,突然面色一苦,長嘆一口氣愁悶道︰「哎美人窩美人窩英雄冢啊,讓溫大人笑話了。」

原來是虛了。

溫信征心里暗自笑了笑,勸慰道︰「在這青樓待著是為了工作,陳大人還是要克制一二啊。」

一听著話,陳萬增突然起身站于窗前,透過玻璃看著大廳的眾人,帶著三分苦澀七分無奈道︰「把持不住啊。」

剛喝了一口水,還未來得及咽下去的溫信征直接如花灑般噴的水霧四濺。

溫信征干笑兩聲,隨後匆匆離去。

陳萬增的這一番話,令他也是無話可說

靈州府衙,會議室內。

隨著各地紛紛停工,李承乾也召開了一場總結會議。

「都督,經過四個多月的趕工,靈州至寧川關路段已經完工,底下各州縣獨自建設段,也基本完成第一階段計劃,但鹽州的進度稍顯緩慢」新任工建部部堂衛博陽指著碩大的靈州輿圖一番講解。

听完他的匯報之後,李承乾看向了稅務司的太史體。

「稅務情況可統計出來了?」

「回都督,經過初步統計,今年稅收總數為四百二十萬兩白銀,雖然只是第一次核算,但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會議室內眾人一听這個數,立馬就議論紛紛了起來。

魏征直接激動道︰「我靈州一州之地,竟可比得上整個江南的賦稅。」

「是啊,這隔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往風調雨順,我靈州最多也是二十多萬兩,短短兩年,竟然翻了二十倍,殿下大才啊。」白發蒼蒼的胡啟鉚激動的起身對著李承乾行了一禮。

他這一帶頭,眾人也緊跟著起身,紛紛行禮道︰「殿下大才。」

李承乾拜拜手,笑呵呵道︰「靈州能有今日之光景,皆仰賴于諸君,孤替靈州百姓謝過諸位了。」

眾人瞅著李承乾對他們行禮,心中高興之余客氣道︰「皆乃臣等之本分。」

一番客套,待眾人落座之後,李承乾轉而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這還遠遠不夠,孤听聞有人為了低價收購田畝,居然串通當地土地局的人,將永業田更改為口分田,這種行為,要嚴厲打擊,嚴厲杜絕,嚴厲處罰。」

三個嚴厲表現出了李承乾的不爽,戶部孟凡平立馬起身認錯道︰「殿下放心,臣回去就安排專人徹查此事。」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又對著陳澤先道︰「此事督察院也要負起責來。」

「諾,臣即刻傳令各州府督查廳嚴查。」

各部門都敲打一番後,李承乾獨留下了三個政務監。

原本以為都督是要吩咐什麼事,結果沒曾想,李承乾背著手看著輿圖發起了呆。

魏征三人面面相覷,但又不敢打擾,只得安靜的候著。

一炷香後,李承乾開口道︰「魏公,公試準備的如何了?」

「回殿下,都已準備妥當,這次報名的學子中,兩成是新入籍之人,三成是本地寒門,余下五成,都乃各地良家子。」

魏征口中的良家子,指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戶人家。

靈州府衙的這些人,基本上家家都有子弟參加考試。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他們接受教育的程度,可不是寒門能比的。

李承乾開設政務書院,就是想大力提拔寒門,若是讓這些良家子跟寒門一起考,他們定會佔去許多名額。

思慮一二後,李承乾道︰「這樣吧,將良家子和寒門分開考,增加兩百名額,一百名額分給良家子,一百名額分給府衙眾人之子佷。」

待魏征記下之後,李承乾轉而指著地圖道︰「回去之後做好準備,等修路的這些突厥人回去,估計用不了多久,突覺五部就會生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