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34章︰被靈州影響的朝廷

都督府內,萬朝均已經恭候多時了,見李承乾回來後,連忙稟道︰「殿下,派去草原的人回來了。」

哦?

李承乾追問道︰「可是勃利部的消息?」

「是,勃利部已經歸順薛延陀。」萬朝均回道。

李承乾听完之後,暗自沉思片刻道︰「這事你不要在管了,之後就安心展錦衣衛吧。」

「諾,臣告退。」

萬朝均出了都督府之後,沒有直接回去,反而在門外等了一陣,直到見到于德林進了都督府之後,他才回了鎮撫司。

「臣,參見殿下。」于德林規規矩矩的行禮道。

這人,能力有,但在陰謀詭計這一方面,就有點不盡人意了。

相比于錦衣衛,他倒是的確更適合軍情司。

「軍情司最近怎麼樣?」

于德林連忙匯報了一番工作。

李承乾听完之後 首道︰「不錯,之後軍情司就交給你了,你是孤身邊的老人了,孤對你還是期望頗高的……」

一番推心置月復的話,說的于德林兩眼淚汪汪,一副感動涕零的樣子。

「回家之後多派人手去薛延陀,務必要將薛延陀部的情況模透。」李承乾認真道。

一听薛延陀,于德林就想到了勃利部。

看來,這群叛逆的確是在薛延陀了。

于德林以為李承乾是要準備興兵報仇,所以回去之後,將工作重點放在了薛延陀的身上。

但其實,李承乾短時間內並沒有興兵的打算。

薛延陀雖然以前不入流,但在突厥跪下之後,他們趁機蠶食了不少突厥的人口與地盤。

現在,薛延陀控弦之士起碼在二十萬。

而靈州滿打滿算才兩萬多兵馬,這麼點人跑到薛延陀,給人家塞牙縫都不夠。

沒有絕對的實力而擅自興兵,那最後還得李世民擦。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他還年輕他不急。

等到兵精糧足之後,他不僅要滅了勃利部,還要馬踏薛延陀。

……

打鐵還需自身硬,李承乾的所有宏圖大志,都需要絕對的實力來支撐。

所以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大力發展靈州。

貞觀五年十月初七。

政務監魏征,領餃府衙諸人,在一番詳細的調研商討之後,向李承乾遞交了一封包含修路在內的完整的基建方案。

數日之後,李承乾正式簽發基建令,靈州隨即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建設運動。

這場大建設,先期投資就達到了七百萬,預計兩年之內,分別從甘州城至原州,從原州至靈州,各修築一條主干道。

到時,靈州東部西部會直接被串聯起來,通行時間隨即大大縮短。

現在從靈州城到甘州城,最短需要半個月,若是踫到雨雪天,那更是直接沒了準數。

而等到路修成之後,這個時間能直接縮短到五日。

通行效率的提升,定會使得靈州經濟與軍事再上一個台階。

如果說之前,李承乾只是給靈州搭起了一個骨架的話,那這道基建令,就是給靈州填充血肉。

這麼大規模的建設,有人想撈口湯喝是不可難免的。

李承乾也可以理解,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嘛。

但凡事都要有個度,為了防止有些人貪過頭,李承乾令監察部派出幾十個監察組前往各地,由高聖智親自負責。

免的到時候錢花了無數,最後搞出來一些豆腐渣工程。

……

靈州大搞建設,朝廷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如今靈州新政推行半年有余,基本上已經步入正軌。

從目前收到的情況來看,新政的效果還不錯。

而長孫無忌和崔康,也再次聯名上奏請求朝廷推行靈州之制。

看著這二人的折子,李世民的心也熱了起來。

在江南鼓勵工商不過半年,秋稅便比以往翻了二十倍。

照這麼干下去,以前想當個千古名君的小目標就得改改了。

像什麼萬古名君,亙古一帝,才更加的適合自己的功業嘛。

李世民嘴角咧到了耳朵根。

……

翌日。

一大早。

京中五品以上之官員,紛紛聚與太極宮。

大家一邊打著哈欠,一邊交頭接耳的嘀咕著皇帝抽什麼風。

怎麼突然間,就要召開大型會議呢。

大朝,也就年頭年尾才召開一次啊。

今兒,這是怎麼了?

長孫無忌和崔康看著一頭霧水的眾人。

心里一陣激動。

昨天他們剛上折子,今天皇帝就搞出這麼大的動靜,看來,他們是能得償所願了。

「靜!」

蘇寧拿著大喇叭,大吼一聲。

等到眾人安靜下來之後,接著高聲道︰「開朝!」

百官立馬整理一下衣物,排好隊形之後,規規矩矩的進了太極宮。

等到眾人進了殿之後,才發現皇帝居然早已經到了,並且還穿著袞服。

看這架勢,今天是要搞大事情啊。

眾人一邊瞎琢磨,一邊跪地行禮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卿平身。」李世民聲音渾厚道。

待到眾人起來之後,李世民看了看長孫無忌,又看了看房玄齡,言道︰「諸卿,昨日趙國公與崔卿聯名上書,祈求與大唐推行靈州之制,諸位覺得如何?」

听到這話,許多人看向了長孫無忌和崔康。

雖然不敢多說什麼,但心里卻是一通破口大罵。

長孫無忌面色無虞,站出道︰「陛下,太子與靈州推行新政,已經初見成效,靈州現在的情況,諸位同僚都看在眼里,這新政到底利不利國,利不利民,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臣!」長孫無力加大音調,跪下道︰「替天下萬民,祈求陛下,下旨推行靈州之制。」

發小現在一副大公無私,為國為民的樣子。

讓李世民心里很是感動。

無忌,終究還是他的好兄弟啊。

待長孫無忌說完之後,崔康也跪下大喝道︰「請陛下推行靈州之制。」

「臣等附議。」

朝中依附于崔氏的官員全都站了出來。

雖然只有四十多人,並且還都是些芝麻小官,但這聲勢,可謂是浩大無比。

要擱往日,李世民一定覺得這些人不是好東西。

但在今兒個。

他只得嘆一聲,皆是他之忠臣國之柱石啊。

以王 為首的官員,紛紛看向了王 ,而王 ,則看向了房玄齡。

他們這一撥人,算是太子黨。

如今長孫無忌和崔康來了這麼一出,王 看不透背後之深意,而房玄齡也是眉頭微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