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五章:商討

兩儀殿內,李世民愁眉苦臉的坐在御座上,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同樣眉頭緊蹙。

君臣四人,皆是一籌莫展。

這賑災一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無非就是錢糧二字,只要有錢有糧,哪怕就是出了事,那也是小事。

可現在難就難在兩手空空,雖然具體的災報起碼要過個三四天才能呈上來,但從現在這架勢來看,這災情絕對不會輕。

而朝廷呢,又沒有那麼多的錢糧,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更別說糧食了,房玄齡等人就算是有驚天治世之才,他們也沒辦法憑空變出糧食來啊。

唉……

李世民長嘆一口氣,心中暗呼倒霉,這該死的蝗蟲,說來就來,一點前兆都沒有。

這世上要是真的有蝗神的話,他一定把這該死的神扒皮抽筋,放進油鍋里炸了。

說來也可笑,他之前煉丹吃藥的時候,每日必恭恭敬敬的拜一拜老天爺,可一旦出事了,他第一個罵的,也是這不開眼的老天爺。

此人到底信不信神,估計老天爺自己都琢磨不明白。

……

「蝗蟲自南向北來,沿途州縣定然也受災不淺,一年糧草就此絕收,這可怎麼辦啊?」

李世民自言自語,既像是在問自己,也像是在問他的智囊團,但卻沒人接他的話茬。

兩儀殿內非常的安靜,安靜到都能听到外面蝗蟲翅膀振動的聲音,就猶如在耳邊一般,讓李世民心里異常的燥怒。

 …

李世民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嚇了眾人一跳,門口的小黃門,立馬戰戰兢兢的跪倒在地,頭也不敢抬。

見皇帝如此生氣,面色不好的杜如晦站出道︰「陛下,賑災首重民心,其他的事可以慢慢商討,但有一件事不得不防。」

杜如晦什麼意思,李世民自然懂,這種時候,最怕的就是有心人的挑唆,更何況,這一次又是蝗災,有些事不得不防。

「傳旨各州縣,要是有人趁著災情胡言亂語蠱惑人心,嚴懲不貸!」

「父皇,此舉不妥!」

李承乾的聲音突然響起,眾人尋聲望去,便見他和魏征二人滿頭大汗,身上的汗味非常的濃郁,一看就是一路小跑趕了過來。

待兩人行完禮後,李世民冷哼道︰「有何不妥,太子有何高見啊?」

他這話,夾槍帶棒一听就在擠兌李承乾,李世民的心情本來就不好,李承乾上來便是覺得不妥,這讓李世民更加的惱怒了。

「父皇,一年心血付之東流百姓定然會有怨言,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抱怨抱怨也沒什麼。」

「父皇下了這等旨意,一級一級傳下去,到了下面之後,不一定變成什麼樣了,到時候恐怕另生動蕩啊。」

李承乾考慮的非常周全,說實話,下面的那些官員大部分也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平日里還能收斂點。

但這個時候,本就人心惶惶的,一旦下達這樣的旨意,那些人免不了公報私仇或者強取豪奪。

畢竟話從嘴出入人耳,人家說你說了,你怎麼證明你沒有說?

雖然悠悠之口重于泰山不得不防,但要是這麼防,恐怕就是適得其反了。

李世民這一琢磨,也是這麼個道理,但有道理歸有道理,但皇帝言出法隨,他已經開了口,就這麼隨隨便便將話收回來的話,著實有點掉份啊。

這個時候,發小長孫無忌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滿朝文武之中,沒有一個人能比他還了解李世民。

哪怕李世民一句話未說,甚至動都未動一下,但長孫無忌就是能明白李世民的想法。

「陛下,臣覺得殿下所言有理,如今已是大災,要是再發生動蕩,恐怕事情會更加不可控。」

李世民也能想明白這個理,但他就是有人會趁此機會,將蝗災的鍋扣在他的頭上,要是那樣的話,李世民百口莫辯啊。

這表示所謂的做賊心虛吧……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眼楮提溜來提溜去,勸解道︰「父皇也不必過多憂慮,畢竟您也沒做什麼錯事,那李承道等人不就是您保全的嗎?」

「況且,自父皇登基以來,施的都是仁政,百姓皆說您是仁德明君,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最多也就是抱怨幾句老天爺和朝廷罷了。」

听完這一番話,李世民恍然大悟。

對啊,這玄武門的事,現在民間有無數個版本,有人說自己造反,但也有人說自己是平叛,要不然,怎麼可能不趕盡殺絕。

這事在民間本來就沒個定論,就算拿這個說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是下了這麼道旨意,反倒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李世民很快就徹底想明白了,而後給了房玄齡一個眼神,這位丞相立馬站出來勸解,李世民自然順坡下驢收回了旨意。

這件事,也就這麼翻篇了,接下來才是最頭疼最要命的問題。

「太子對這蝗災,可有何辦法?」

李承乾的聰慧,讓李世民下意識的又生出了點希望,房玄齡等人是束手無策了,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與智慧無關。

李承乾可能沒有他們聰明,但他經歷過信息時代的燻陶,雖然改變不了災情,但減輕災害問題不大。

「父皇,這蝗蟲來勢洶洶,現在最重要的便是滅蝗。」

滅蝗……

房玄齡等人一副為難之色,這蝗蟲自古便被傳為神的化身,滅蝗就是滅神啊,這著實有點可怕,要是惹怒了老天爺,保不齊還會降下其他的災害啊。

這種想法听起來很可笑吧,但古人就是這樣。

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天下蝗災四起比現在可嚴重多了,但滿朝文武包括李隆基在內,都只是覺得這是上天的懲罰。

天意不可違,所以不僅沒有救災,反而下旨,不得百姓傷害蝗蟲。

直到揭竿而起的人越來越多,李隆基才害怕了,也顧不上老天爺了,直接下令開始滅蝗。

短短一月,滅殺蝗蟲百萬只,自此蝗災消散,諷刺的是,蝗災剛剛結束,李隆基便舉行祭蝗大典。

這個時代,人們就是這樣迷信,哪怕房玄齡等人頗有智謀,也只能局限于時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