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承乾沒有反應, 櫓土也不敢再多說什麼,周邊這些唐將橫眉豎眼的樣子,就足以讓他害怕了。

幾息之後,李承乾看向了 櫓土,淡淡的笑容中帶著一絲嘲諷︰「立不立誓我不管,總之,要麼戰要麼滾!」

李承乾的話格外的霸氣,讓 櫓土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麼接。

「听好了,回去告訴頡利,今日落日之前如若不滾,那孤保證,讓爾等看不到明日的太陽!滾吧。」

原以為李世民就夠暴躁了,沒想到他兒子更甚,一個八歲小兒動不動就喊打喊殺,忒不講理了。

這種人都是瘋子,說翻臉就翻臉, 櫓土是萬萬不敢得罪的,乖乖巧巧的行了一禮,立馬樣突厥大陣狂奔。

在經過突厥俘虜面前的時候,他一眼就看到了執失思力,但欲谷設卻未曾見著。

回到突厥大陣, 櫓土直接被帶到了頡利的面前。

「怎麼樣,可有看到欲谷設?」頡利一副著急之色,甚至呼吸都變得厚重,他現在什麼都不在乎,只關心欲谷設是否被俘。

「少汗沒有見到,但屬下看到了執失思力。」

頡利身形一晃,他之前特地吩咐執失思力照看好欲谷設,如今執失思力都被俘了,那他的兒子恐怕也落在了唐軍的手里。

見頡利面色蒼白失了神,胡力吐便站出問起了唐軍的情況。

 櫓土將自己看到的情況老老實實的講了出來,而在轉述李承乾話的時候,他私自加了一些料。

「大汗,那大唐太子態度堅定,您和唐皇結的誓約,他根本不認,還說,如果今天落日之前我們不撤,定然讓您後悔!」

 櫓土說完,頡利還未有反應,忠心的胡力吐倒是受不了了。

「一黃口小兒好大的口氣。」胡力吐惡狠狠的說完後,直接請戰道︰「大汗讓我帶人去探探唐軍的虛實吧。」

頡利面色陰冷,眉宇緊皺,看起來頗為糾結。

說實話,別看唐軍現在聲勢浩大,但頡利根本不相信唐軍會有多少人。

虛虛實實一戰便知,但如果動手的話,落在唐軍手里的突厥俘虜定然會遭殃,如果欲谷設真的落在了唐軍的手里,那這就等于將他逼上了死路。

頡利不敢賭,所以遲遲沒有表態。

而九部首領卻沒有什麼顧慮,他們只想拿到屬于自己的東西,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哪怕真來數十萬唐軍,他們也敢放手一搏。

「胡力吐說的對,大汗,唐軍不可能從天而降,此事定然有詐,我僕骨部願為先鋒,請大汗下令!」

「我等也願,請大汗下令。」

眨眼之間,九部首領全都站出請戰,一下便將頡利逼的沒有了退路,這個時候,他必須得表態了。

左思右想一番之後,頡利下定了決心。

「不,唐軍來勢沖沖定然留有後手,貿然出擊,到時一但不利的話,長安城內的守軍必然也會棄城出擊,到時候前後夾擊,大軍定然會陷入危險之中。」

頡利一番話,雖然沒有明說,但他的意思已經是表露無遺啊。

九部首領一下就急眼了,李世民答應的東西可還沒給呢,要是被唐軍這麼一嚇,就灰溜溜的走了的話,丟了面子不說,千里迢迢還白跑了一趟。

他們圖什麼啊?這回去之後又該如何跟族人交代?

「大汗!」赤何喏滕情急之下,都紅了眼楮。

他們赤牙石部本就比其他八部弱了許多,自從離開草原以來,他們前前後後折損了一萬多人,這對于弱小的赤牙石部來說,損失巨大。

這眼瞅已經是秋天了,要不了多久可就入冬了,如果這一次什麼都沒有撈到的話,到了冬天,赤石牙部定會面臨更大的危機。

如果再來幾場大雪的話,那部落定然會死許多許多的人,所以不如現在拼一次。

「大汗,就算唐軍真有十萬騎,我赤石牙部拼盡全力,也定把唐軍擋在北岸,請大汗即可下令攻城!」

「我骨咄祿部也願和赤石牙部一起。」

「我也願意!」

「……」

眾人紛紛附和起了赤何喏滕的提議,這對于頡利來說,可以說是一種赤果果得逼迫了。

如果不是害怕欲谷設落在唐軍手里的話,他一定會同意,但現在情況不同了,頡利就這麼一個兒子,跟欲谷設相比,什麼都不重要。

雖然他明知道如果拒絕九部首領,會使得眾人離心離德,甚至以後也會失去鏟除義城的機會,但頡利仍然毫不猶豫的做出了決定。

「本汗說了唐軍定然有詐,你等只知眼前利益,就不懂顧全大局的道理嗎?」

頡利冠冕堂皇的一通訓斥,九部首領雖然心有不甘,但攝于頡利的威勢,也不敢再說什麼。

「諸位放心!」頡利放緩語氣道︰「本汗在此保證,用不了多久,定要讓漢人付出更大的代價,到時候不論得到了什麼,我阿史那部一分不取!」

這個餅看起來很香很大,但各部首領對此一點感覺都沒有。

眾人一副失落的模樣,頡利也不多言,轉而對 櫓土吩咐道︰「你去告訴那太子,只要他將我們被俘的人放回來,我等立馬撤軍。」

 櫓土心中暗自叫苦,不情不願的又奔向了唐軍。

一听頡利答應的如此痛快,眾將心中一陣竊喜,說實話,他們還是挺怕突厥人動手的。

對此都做好了惡戰的準備,沒想到頡利還真的被唬住了,李承乾對此也都覺得納悶。

他直覺覺得,這背後肯定還有什麼是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不過這也不重要了,只要突厥人能夠撤兵就行。

但對于突厥俘虜這一件事,李承乾咬死了等頡利帶人離開大唐的疆域之後才肯放。

雙方圍繞這一點,來來回回的談了好幾次,最後頡利見李承乾態度堅定,不得不捏著鼻子表示同意。

至此,兩方達成協議。

突厥人立即開始拆除營帳,逐漸撤退,而李承乾則派程咬金和秦瓊各帶一萬人,監視突厥人出境,同時還將突厥俘虜分成兩批。

兩人各帶一批,等到突厥人離開大唐之後,便釋放俘虜。

自此,長安之圍已解,渭水之盟也徹底成為了歷史,而李承乾,再次將歷史這輛列車,將掰到了另一個軌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