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一八章 普魯士和德意志的學者們

在普魯士國王的船上,一群普魯士的學者正在討論神州歷史與泰西歷史。

俗話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普魯士人討論歷史的目的,其實是在考量普魯士和德意志的未來。

在一群學者之中,有一個滔滔不絕的講話的人,他被稱之為黑格爾︰

「高斯先生雖然是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學者,但是他在東夷國對于神歐歷史的對比論述應該是正確的。

「歐羅巴大陸在羅馬帝國之後,就始終未曾真正的統一。

「這讓我們整個歐羅巴的總體力量降低了,但是我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歐羅巴的大部分國家,相比統一的神州而言都只能算是小國,我們做出的選擇都只能算是小事。

「但是我們有很多個國家,所以也就可以在歷史需要做選擇的時候,同時做出很多個選擇。

「只要有一個國家的選擇是正確的,就能夠取得相對的領先優勢,進而被其他人模彷。

「最後我們整個歐羅巴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然而,耐心听著黑格爾講解的人中,並不全部都是傾听者,其中還有反對者。

一個叫叔本華的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在黑格爾的演講停頓的時候,直接提出了非常明確的反對和質問︰

「所以您的意思是,歐羅巴的分裂反而是優勢嗎?

「現在的歐羅巴各國,除了一起匍匐在大明腳下,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嗎?

「法國和英國人現在的選擇,就是您所謂的正確選擇嗎?泰西各國也應該要集體效彷,投入大明的懷抱嗎?

「您所謂的,只要有一個國家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就能夠獲得領先優勢的論調根本就是錯誤的。

「如果正確的話,我們就應該直接戰勝大明,而不是現在被甩得越來越遠。

「獲得領先優勢的國家,會被其他國家模彷,看上去也許是正確的。

「但是領先的原因未必是正確,也可能只是短時間增加力量,但是卻透支了未來的‘竭澤而漁’。

「關鍵是,只要有一個國家這麼做了,那麼其他的國家就算是知道那那種選擇是透支未來,也只能選擇跟隨。

「否則其他國家透支未來的惡果出來之前,自己的國家就可能已經被對方消滅了。

「換句話說,泰西各國的分裂和混戰,導致歐羅巴各國只能顧及眼前利益,根本沒有機會著眼于未來。

「反而是大明這種完全統一的朝廷,才能有機會暫時拿出眼前利益去投資未來。

「這才是我們歐羅巴人長期失敗的真正原因!

「在一千年前,在我們的祖先的進攻之下,羅馬帝國崩潰瓦解之後,歐羅巴大陸差進入了神州的春秋戰國時代。

「關鍵是,已經一千年了,我們都始終沒有走出‘戰國’。

「因為,我們的歐羅巴大陸上,始終沒有出現一個秦國,沒有再次統一天下。

「歐羅巴諸國的分裂,就是最大的劣勢。

「歐羅巴不能再次統一,我們就永遠只能跟在大明身後追趕。

「而縱觀整個歷史,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衣缽的我們,我們普魯士和德意志人,正是最像秦國的人。

「統一德意志,重建神聖羅馬帝國,統一歐羅巴,是我們普魯士的使命!

「也是我們普魯士人悲哀的根源!」

叔本華的觀點,確實是在反駁黑格爾,是在反駁黑格爾所說的泰西優勢。

不過他同樣是站在普魯士的角度,站在德意志人的角度在思考問題。

兩人在具體事情觀點上的爭執只是表象,實際上是對普魯士和德意志命運和未來的思考。

這些人也許可以對應到原有歷史上的某個人,也許還同樣存在著原有歷史上的人所擁有的特質。

但是其生活的環境,了解的現實和歷史,接受的教育和人生經歷,都與原有歷史有很大區別。

所以其思維方式和觀念,也許會與原有歷史上的他們有某些共同點。

但顯然也會有更多的不同點。

只是命運巧合的讓叔本華站到了與黑格爾相對的位置上。

黑格爾當然不畏懼爭論,甚至有些希望多公眾場合與人爭論,進而讓自己的思維更加的成熟。

無論是失敗或者成功,只要對手有足夠的水平,都應該能為自己提供某些啟發。

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只不過黑格爾的做法,卻不是去客客氣氣的詢問,而是針對相對的爭論︰

「真的是胡說八道,縱觀過去的兩千年的歷史,神州都一直在重復著一個循環。

「統治階級腐敗崩潰,農民暴動摧毀舊的王朝,然後孕育出新的王朝,兩三百年之後再次陷入崩潰。

「事實上,我認為曾經的大明王朝,已經在崇禎年就已經亡于農民暴動了。

「現在的大明帝國,與當初的大明王朝,除了統治家族沒有變化,已經完全是另外一種新的國家了。

「朱慈烺大帝建立的新制度,與之前的大明王朝截然不同。

「大明現在的強盛,只是因為大明自一百七十年前的朱慈烺大帝開始,就一直在做正確的選擇。

「但是,一旦大明做出錯誤的選擇,那大明就會迅速的衰落甚至崩潰。

「大明這只寶船太過巨大了,想要調轉傳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沒有人能夠制止這個過程,因為沒有任何的外部力量,能夠真正威脅到現有的大明朝廷。

「屆時就是我們歐羅巴真正超越大明的機會。」

叔本華也立刻針鋒相對的回擊說︰

「你說這些有什麼用?就算是你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又如何?

「如果歐羅巴各國不能統一,那就算是大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我們也沒有任何機會超越大明。

「普魯士沒有機會、露西亞沒有機會、法蘭西沒有機會、英格蘭也沒有機會。

「只有統一的新羅馬才有這個機會和資格。

「關鍵是,正是因為你所說的王朝循環,神州的中央王朝哪怕是在後期崩潰分裂了,也會再次重新統一。

「神州本土各個勢力的統治者,都會將重新統一天下視為自己一生的最高目標。

「我們歐羅巴人從來都沒有這種觀念!

「更重要的是,神州的每一次王朝循環,都會誕生出一些新的東西。

「新的王朝要以史為鑒,要規避前代王朝的錯誤。

「如果他們做出的修改是錯誤的,或者是造成了新的問題,那他們可能到不了三百年的周期就會提前崩潰。

「以後的新生王朝會再次做出修正。

「所以,神州的王朝是在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各種不同的選擇。

「神州歷史上的統一王朝和割據勢力,以及每一次建立起來的農民起義軍,已經將人類文明能夠使用的各種各樣的管理方法都嘗試過了。

「直到現在,我們歐羅巴人仍然在學習大明的管理制度。

「就這樣,你還有勇氣說,在大明面臨崩潰的時候,就是歐羅巴再次超越大明的時候。

「作為一個德意志人,在德意志地區都都還沒有完成統一的情況下,又有什麼資格討論超越大明的問題?」

叔本華這麼似乎非常的噴了一頓,現場的氛圍頓時就變得稍微有點亂套了。

這次不用黑格爾對噴回來,現場直接有其他人大聲質問了︰

「在你看來,普魯士和德意志根本就沒有未來嗎?」

叔本華馬上大聲說︰

「什麼是普魯士?什麼是德意志?它需要什麼樣的未來?

「我認為你們應該首先思考清楚這三個問題,才有資格在這里高談闊論所謂的未來。

「否則你們的討論都沒有任何意義!」

雖然德意志和普魯士的歷史,幫助朱靖垣理清了大明與中國的關系,但是現在的普魯士人自己其實也有點混亂。

關鍵問題其實與歷史上稍微有點類似,德意志的範圍到底應該有多大?德意志的邊界應該在哪里?

是現在的普魯士王國,還是包括奧地利的德意志地區,還是曾經的整個神聖羅馬帝國。

這邊的學者們的爭執和混亂,引起了遠處另一群人的注意。

普魯士的國王威廉三世,正在與從東夷國歸來的普魯士-德意志學者們交談。

包括歌德和席勒,曾經和高斯一樣遠赴東夷國參加科舉,並且都考取了東夷國的生員功名。

在東夷國當了幾年的公務員,後來又繼續考取了東夷國的舉人功名。

當時歌德就已經五十多歲了,工作了幾年之後就按照大明的制度退休了。

歌德對大明的文化和歷史非常感興趣,但是又暫時沒有機會方便的前往大明本土。

東夷國隸屬于大明,使用大明的官僚制度,由大量大明本土出身的官員管理。

還有大量的大明移民和商人,帶來了純正的大明本土的文化。

所以東夷國也就成了最佳大明文化體驗地。

歌德退休之後,繼續生活在東夷國,通過書籍和報紙以及移民,全方位的了解大明。

至于席勒,在原本的歷史上,在1805年就因為肺結核去世了,這個世界的抗生素拯救了他的生命。

然後席勒也去了東夷國,為大明服務了十幾年,直到今年正式退休。

高斯還沒有到退休的年齡,而且以高斯目前特殊身份和能力,獲得了以東夷國代表去參加典禮的機會。

歌德和席勒都已經獲得了東夷國的公民身份,已經事實上在東夷國定居了。

但是,德意志畢竟是兩人的家鄉。

所以在席勒退休後,兩人就結伴返回家鄉,想要看看家鄉的情況。

結果正好遇到大明新皇帝的登基大典,邀請泰西諸國王室帶領本國使團一起前去參加。

歌德和席勒在普魯士的知名度本來就很高,還在大明的東夷國長期任職過,身上還有大明東夷國功名。

兩人也就都收到了王室的邀請,一起作為普魯士人的代表去大明。

歌德雖然已經七十一歲了,但是目前的身體也還可以,原本的歷史上他活到了八十三歲。

現在有機會參加大明皇帝的登基大典,這種全世界範圍內的最大的盛典,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忽略和放棄的。

所以歌德也理所當然的答應隨行了。

從普魯士本土出發的路上,威廉三世為首的主要貴族們,經常邀請歌德和席勒等東夷國歸來的學者,咨詢和討論大明方面的制度和文化。

現在威廉三世和自己的兒子,正在與歌德一起討論大明的詩歌。

三人正聊得起勁的時候,被越來越嚴重的吵鬧影響到了。

于是威廉三世和歌德一起走向這邊,直接過來詢問這邊學者們的情況︰

「大家在討論什麼?」

普魯士的國王過來,現場原本鬧哄哄的氛圍立刻清淨了很多。

叔本華不等別人開口,就直接大聲喊了出來︰

「陛下,我們在討論普魯士是什麼,德意志又是什麼,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

威廉三世听到三個問題,看著眼前這個年輕學者,就稍微有點不舒服,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

威廉三世也明白為什麼這邊會有爭執了,這種問題現在沒有爭執才是不正常的。

威廉三世也沒有直接回答和評價,而是轉臉問了身邊的歌德︰

「歌德先生以為這種問題應該怎麼解答?我們普魯士人在這種問題上應該怎麼思考?」

現場的學者們也一起看向了歌德這個七十歲的老先生。

這位在德意志地區可以算是德高望重,關鍵還在大明東夷國拿到了舉人功名的德意志人。

歌德輕輕撫著胡須,微笑著說了一個似乎不想關的話題︰

「在大明新歷公元元年以前,也就是大秦統一神州本土之前,‘中國’泛指所有的中原諸侯國。

「但是在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之後,中國就是秦國了,秦國也就是中國了。

「如今也是如此,大明就是中國,中國就是大明。

「普魯士暫時還是普魯士,德意志仍然還包括另外的部分,就更不用說神聖羅馬帝國了。」

叔本華這個年輕人直接追問︰

「那先生的意思是,普魯士就是統一天下之前的秦國?那麼我們的未來又該如何呢?」

歌德首先抬眼,看了看遠處的另一只船,那是奧地利的使團的船。

然後又回過頭來,看向了自己身邊的國王和王子們︰

「這就是國王陛下和大臣們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歌德在東夷國生活了十幾年,深入的了解了大明的傳統文化,也跟大明的官員打了十幾年的交道。

現在對德意志的定義這種敏感而又復雜的問題,有點敬謝不敏的意味了。

關鍵問題是,他現在已經是東夷國的公民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