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九七章 大明的武裝力量

朱靖垣在工部停留了一下午。

制定了未來十年的半導體技術發展規劃。

會議進行到最後,朱靖垣專門下令,在工部下設一個「半導體司」。

專門負責計算機和相關設備研發,研究進度定期向自己直接呈報。

會議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朱靖垣直接回了後宮。

第二天上午,朱靖垣來到文華殿,主持了第一次日常狀態的早朝。

昨天的早朝具有一定的儀式性質。

是朱靖垣作為皇帝自己召開的第一次早朝,所以放在最為正式的奉天殿舉行。

以後的早朝就是日常事務了。

與軍事無關的事務,通常會在文華殿舉行,軍事相關的者放在武英殿。

第一次在文華殿早朝與第一次在武英殿早朝,同樣也都是有一定的儀式性質的。

所以今天的禮儀也都是比較完整,然後處理的事情就簡單了。

登基大典之前,朱靖垣不準備對朝政大動干戈。

今天朱靖垣也確實沒有安排什麼新的大事。

接受了幾個剛剛趕到京師的外地官員的朝拜,然後下發了已經確定的任命聖旨。

對需要自己確定的事情現場做了個簡單的指示和要求。

文華殿的早朝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結束了。

然後朱靖垣帶上林則徐和牛鑒,以及軍械部尚書李銳,擺駕去武英殿。

武英殿的軍機大臣們,中軍都督府的都督和督軍們,錦衣衛的都督和督軍們,東西廠的都督和督軍們,都已經在這里候著了。

朱靖垣首先在大殿之中落座。

現場的將領和軍機們站在大殿中間,一起行禮山呼萬歲。

朱靖垣抬手賜他們所有人就坐。

接下來中軍都督府總督軍的朱簡出列,向朱靖垣呈報大明武裝力量概況報告。

林則徐接過朱簡的報告,放在朱靖垣面前的御桉上。

朱靖垣翻開文件,大致看了幾個主要地方。

大明目前的武裝力量總人數大約在一千五百萬出頭。

不過武裝力量不等于軍隊。

大明的正規軍,包括五軍都督府和皇莊在內,所有的陸軍、海軍、空軍人數加起來大約一千萬人左右。

三個軍種的比例非常均勻,都在三百萬人出頭的樣子,這也較契合大明的情況。

大明的海域非常廣闊,所以海軍要足夠強大。

特別是過去的幾年里面,大明實際上在大規模的建設海軍。

大明掌控的領土同樣廣闊,陸軍當然同樣不能缺少。

而且陸軍是大明的傳統軍種,是理所當然的老大哥軍種。

空軍是最近十幾年新興的軍種,早期大部分人員都是從陸軍轉來的。

但是空軍的規模增長的速度非常快,如今已經是實實在在的三大軍種之一了。

除了正規的海、陸、空三軍之外,大明的錦衣衛、東西廠的人員,總共也有五百萬人。

這五百萬人中絕大部分都是錦衣衛系統的人員。

大明的錦衣衛囊括了後世的治安、警察、獄警、交警、海警、稅警、特警等等功能。

其中有超過一半都算不上是專業的武裝人員。

名義上所有人都屬于錦衣衛,實際上超過一半人員屬于地方各個衙門。

實際上由錦衣衛總部直接管轄的人員大概有兩百萬人。

這兩百萬就是在各地維護治安的警察,以及負責處理突發安全事件的特勤人員了。

按照朱簡的報告,大明武裝力量在過去的十五年里面完成了一輪全面的裝備更新。

突擊步槍和沖鋒槍已經全面取代了傳統的步槍和騎槍。

陸軍方面已經用機動車全面取代了駱馬,僅剩少量交通不便地區仍然有巡邏騎兵。

還擁有各類裝甲戰車、機動步兵車、自行火炮等機械化戰車八萬余輛。

海軍方面已經服役的主力艦總噸位已經達到了三百萬噸。

除少數在特殊地區巡防護衛的傳統主力艦,以及少量屬于測試性質的主力艦外,絕大部分為主力艦都是新銳高速主力艦和航空母艦。

新銳高速戰列艦中,有四萬噸級十六艘,六萬噸級八艘,八萬噸級兩艘。

合計總噸位一百三十三萬噸。

航空母艦中,有四萬噸級航母二十四艘,六萬噸級八艘,八萬噸級兩艘。

合計總噸位約一百六十六萬噸。

二十四艘四萬噸級航母中,有八艘實際為兩棲攻擊艦,其他十六艘安裝了蒸汽彈射器。

還有各型巡洋艦總計兩百余艘,合計總噸位兩百多萬噸。

各型驅逐艦總計八百余艘,合計總噸位約兩百多萬噸。

最後還有三百多艘潛艇,合計總噸位四十余萬噸。

所有作戰艦艇總噸位約七百四十萬噸。

算上補給艦等各類輔助艦艇,總噸位已經超過了一千萬噸。

同時,造船廠里面還有六艘八萬噸級的航空母艦。

空軍方面擁有各型飛機總計十萬余架。

其中作戰飛機六萬余架,包括戰斗機兩萬余架,轟炸機四萬余架。

包括運輸機和偵察機在內的輔助飛機四萬余架。

朱靖垣看著這些數據,心中忍不住有些感慨︰

這個大明真的太強大了。

就算是相比前世歷史上所有的超級大國,仍然更加超出了一個級別。

大概是美利堅、露西亞、聯合王國疊起來的級別。

單就武裝力量數量而言,純正規軍就有一千萬。

這還是純粹的常備軍。

這個數量當然恐怖,但是放到人口比例上,其實剛剛超過百分之一。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明總人口平均五年增長一億。

現在的總人口已經逼近十億大關了。

大明掌控著全世界上最好的農牧業區,農業和畜牧業都高度發達。

過去幾年還實現了全面的機械化。

皇莊和朝廷分別供應一千萬完全月兌產的常備軍都沒有什麼壓力。

與此同時,大明實行的還是實行義務兵役制,最基層的大頭兵是三年一期。

每年都要招納和退役一大批人。

所有服過兵役的人,在三十五歲之前都屬于預備役。

海外所有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移民,都接受過基本的軍事訓練。

其中的青壯年更是大部分都有民兵編制。

如果有戰爭需求,預備役可以迅速上戰場,民兵可以扛槍接收佔領區並維持秩序。

與此同時,陸軍、海軍、空軍的裝備,都已經拉到了二戰早期水平。

裝備的數量也已經達到了世界大戰的末期的級別。

歷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雙方都是已經拼盡全力了。

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利堅爆出了一千萬軍隊,以及一千萬噸的各種船舶。

歐洲戰場上有十萬多架飛機參與了戰爭。

戰爭結束之後,這些軍隊和裝備馬上就開始被大規模裁剪和清退了。

因為他們無法維持這種規模的力量。

但大明現在是在和平狀態下正常的維持著這種規模的軍事力量。

因為大明的人口比二戰的美利堅、露西亞、聯合王國、德意志、意大利、腳盆雞這些主要參戰國的總人口加起來還要多一倍。

實際掌控的有效資源同樣能比他們多一倍以上,技術水平也比他們更高。

大明有能力維持這樣規模的軍隊。

當然,有能力去做,不代表真的要去做。

大明的本土、新天府、天南地區,基本都是絕對安全區,基本不需要多少常備軍。

就算是把軍隊數量砍掉一半也完全足夠使用,仍然能夠整體壓制泰西各國。

但是,大明的前任皇帝,朱靖垣的老爹朱簡炎,其實有意用軍事競賽拖垮泰西諸國。

泰西諸國又簽了海軍條約,導致了一輪事實上的海軍擴張潮。

再加上露西亞、普魯士等國,本來就有自己的戰爭目標,本身傾向于擴軍。

大明為了應對和威懾他們,也在對等的擴張自己的武裝力量規模。

于是就導致了目前的這種結果。

目前的軍事力量規模,仍然是大明能夠相對容易承擔的。

但是在朱靖垣看來,卻多少有些浪費。

朱靖垣有後世的經驗,在二戰時代的技術水平上,絕大部分武器裝備,仍然需要足夠大的規模才能形成優勢。

最典型的裝備,就是這時候動輒五位數,甚至高達六位數的飛機。

導彈、制導炸彈、高性能無線電探測設備成熟後,作戰飛機數量會直接縮減一個數量級。

海軍方面的大量戰列艦,以及一萬多噸的火炮巡洋艦和驅逐艦,也有類似的情況。

制導武器量產服役之後海軍對數量的需求也會縮減一個數量級。

這個時代爆出來的千萬噸戰艦和十萬飛機,過了這個時代就會迅速的被淘汰掉。

但是這些裝備也不能真的不造,頂多是縮減一些數量規模。

否則那些泰西人,就可能會懷疑大明虛弱了……

朱靖垣心中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將眼前的報告合了起來,開始說今天的正事。

確定閱兵式和閱艦式使用哪些武器。

這次閱兵不只是大明內部自己展閱,還要讓世界上剩余的其他國家代表觀看。

所以閱兵要有足夠的威懾力,但也不能把什麼都拿給外人看。

有些東西暫時還不宜公開展示。

簡單詢問了各方面的情況,朱靖垣根據前世的經驗,給出了一個大體上的指導標準。

除非朱靖垣特別要求,否則展閱裝備應當是已經廣泛列裝並且形成戰斗力的。

就是只要拿出來給人看的東西,就得是大明軍隊里面正在用的。

如果雙方爆發戰爭,對方會直接在戰場上遇到的東西。

調試中的裝備和戰艦都不能拿出來顯擺。

除非朱靖垣專門要求,否則服役不滿一年的戰艦同樣不參與閱艦式。

如果有特別要求,已經廣泛列裝的裝備同樣不展示。

就比如說,噴氣式戰斗機和轟炸機,在四年前的時候就已經研發完成。

現在已經有多款型號服役了。

但是所有的噴氣式飛機,全都被朱靖垣踢出了參閱隊伍。

八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在年前也就已經服役了。

等到朱靖垣登基大典的時候,就已經服役滿一年了。

到時候艦上人員操作也應該都已經熟練了。

但是也被朱靖垣踢出了閱艦式。

參與閱艦式的航空母艦,最大就是六萬噸的級別。、

夏爾繼位的時候,大明的四萬噸航母,就已經去過泰西訪問展示了。

現在六萬噸的航母也可以正式對外公開展示了。

泰西各國之中,英、法、西研究航母已經有十三年以上了。

其他國家反應遲鈍一點,在安康七年簽訂海軍條約之後,也開始大力研發了。

泰西各國自己模索和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還通過各種渠道,從大明民間獲得的一些有用的消息。

航空母艦這麼大的東西,大明還一口氣已經造了三十多艘。

涉及到的工匠和工人以及商人不計其數。

不可能完全一點秘密的不泄密的。

也就是說,現在的泰西各國,對航母也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理解了。

所以大明也沒有必要把航母藏得那麼嚴實了。

只不過最大的仍然不給他們看。

他們應該也暫時想不到,大明會把航母造到多大級別。

另外還有艦載的反艦導彈,現在也已經小規模的服役了,但同樣不予展示。

第一批導彈化改裝的巡洋艦和戰列艦,也都不會參與閱艦式。

目前導彈和噴氣式飛機是大明獨有的技術。

泰西各國的科研和軍事人員中,也有人提出了相關的設想。

但是絕大部分都還處于理論模索狀態。

泰西各國朝廷和軍方,並沒有對相關技術給于足夠多的關注。

大明現在沒必要主動給他們展示。

朱靖垣通過直接說明和舉例,逐漸確定了這次閱兵式和閱艦式的方向。

沒有渦輪發動機和制導武器之前,大明最為強大的現役裝備。

其中包括去年服役的兩艘八萬噸級別的戰列艦。

其中一艘將作為朱靖垣的座艦,另一艘作為參閱艦隊的領艦。

這種超級戰列艦的規模雖然前所未有,但是本質上還是以前的戰艦放大。

在技術層面當然有創新和升級,但是主要是內在的東西了。

自動彈道計算機、射擊指揮儀、無線電探測設備,以及讓他們相互聯動的系統,都是在外面根本看不出所以然的東西。

電渣爐煉出來的專用特種鋼材,也是親手模到了都沒有意義的東西。

所以實際得展示效果,大概是在二戰末期技術水平下,能夠實現的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看上去,在技術上與泰西各國之間相比,暫時沒有絕對代差了。

世界大戰剛結束的那幾年,大明在朱靖垣的帶領下,軍事和技術水平突飛 進。

迅速跟泰西諸國拉開了一個頗為明顯的差距。

以飛行機器和裝甲戰車為中心,以內燃機車輛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純機械化部隊,以及由此延伸出來的戰術,都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過去的這十幾年,泰西各國一直在全力的學習、模彷、追趕。

他們還通過與大明的合作,直接學到了大量的技術。

現在他們基本都能夠自行建設高速戰列艦。

都有了裝甲戰車和飛機以及內燃機車輛搭建起來的機械化部隊。

他們的軍事裝備,與大明的軍事裝備,看上去屬于是一個時代的東西了。

只不過,東西是他們可以理解的東西了,但是大明的規模和體量,卻會讓他們絕望。

很多時候,過于領先,甚至是跨時代領先的東西,在沒有直接對抗的情況下,未必能夠形成很好的威懾力。

因為落後的一方未必能夠理解對手的領先程度。

反而是雙方技術水平接近的情況下,純粹的規模和等級差距的威脅更加淺顯易懂。

就像古代人沒體驗過之前,單純看外表可能不會懂得槍的威脅。

但是如果讓鋼鐵廠量產一大批鋼刀擺出來,肯定能讓對方直觀的認識到實力的差距。

理論上講,只要泰西人有最基本的判斷力,就都能夠通過這次閱兵式看出來,或者說都能夠更加清楚的看出來,他們與大明之間的力量差距有多大。

但是朱靖垣也同樣稍微有點期待泰西人腦子犯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