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1章︰不一樣

滎陽這邊種植的多是當下的糧食物種,苜蓿草和蔬菜倒是宮楠帶過來的那些。

它們的種子很好培育,寵物糧里帶有的麥粒和花生就需要過上幾年才能大面積種植了。

當初他也就是隨手拿了幾小袋寵物糧,還是多考慮到了松鼠,畢竟他是前往農村,那里可缺不了它們的食物。

里面沒有稻粒、玉米和大豆,這讓宮楠感到極為可惜。

……

滎陽這邊的負責人是張老頭,不過,憑著他現在的樣貌,也不能自稱為‘老’了。

皇帝來了,張老頭自然需要去招待、講解。

他從新建的養豬場里走出,然後去沐浴更衣。雖然豬場里干淨整潔,但必要的禮節還是要做的。

楊廣等人听著遠處傳來孩子們唱‘送別’的歌聲,他覺得自己對那電影忽視了一點。

這也是他因為有著唱片機,能經常听到多首音樂,才小看了電影里歌曲對民眾的影響力。

蕭皇後在一邊露出慈祥的微笑,眼神中流露出對那些百姓孩子們的喜愛。

她有些感慨地說道︰「威虎寨的教育固然是極好的,但要想把基礎教育推廣出去,也就會很困難了。」

楊廣點點頭,他自是清楚其中的緣由。

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讀書學習有用嗎?在當下沒人會覺得有用。

一切進身之階都被世家掌控著,沒有關系、沒有效勞服務的機會,就算學得再好,也只能當個教書先生而已。

「普及教育,難啊!吾自獲得造紙印刷相關技術,也一直困于如何傳播知識這一關。

百姓們看不到學習能帶來的收益,也就不願分出時間與精力去讀書識字。

更何況世家經學的知識壁壘是世所周知的,百姓們也不認為學了世家之外的知識會有用。」

楊廣說到這里,心中又升騰起對世家的厭惡。

是他們把持著官員的舉薦、考核,是他們把持著官員所需知識的選擇權!

旁邊的妞妞正望著遠處孩童們的嬉戲,扔沙包、跳繩、捉迷藏……。

她听到楊廣的感慨,就接話說道︰「老伯,這需要慢慢來才行。

我們的報紙和那些書籍多是涉及生活知識,一直沒有印刷一些典籍,這也是考慮到了百姓們的所需,以及他們會願意接受的。

您看那邊孩童們的玩耍方式,所有活動都不會過于劇烈,世家權貴家孩子會習武、騎馬、練刀兵,這些孩子可不會那麼做。

這里的百姓們願意讓孩子們做游戲,是因為這里不缺食物,其他地區的百姓就不可能了,饑餓會讓他們不敢運動!

洛陽城里百姓們的孩子會像這樣歡快的玩耍嗎?

他們不會,他們會盡量減少孩子們磕著踫著,免得傷口感染導致死亡。也會盡量不打擾到別人,免得多生事端。

而滎陽這邊的孩童已經可以這般玩鬧了,這其中不但有飲食、基礎醫療上的保障,更是有著環境安全的影響。」

楊廣說知識的傳播,妞妞說孩童參與運動嬉鬧的條件,也都說明了百姓們在其中所產生的顧慮及無奈。

這時,張老頭快步跑了過來。他躬身行禮道︰「威虎寨滎陽管事張晨恭迎聖人前來視察。」

不待楊廣有所表示,他又繼續說道︰「之前晨正在養豬場查看豬仔的生長情況,唐國公府上竇夫人和其兒子李世民也在那里,竇夫人正在拍攝紀錄養豬場的運營狀況。」

「養豬場?野豬還是家豬?」

楊廣眉頭緊皺,同時又快速回憶了下與宮楠初見的場景,也確定那時候吃的是野豬腳,不過他的心里仍然感到一陣膩歪。

豬,食用野豬肉,這是屬于能體現勇武的食材。但是家豬就不同了,那是普通百姓都不會去吃的肉。

張晨現在也不像在威虎寨里那樣擺著老頭的身份,畢竟現在的樣貌更像是個中年人。

他見楊廣發問並擺出嫌棄的表情,就回復道︰「稟聖人,養豬場里飼養的是家豬,白皮的那種。不過,那里的環境很干淨,它們吃的食物是牧草和配置的飼料。」

楊廣松了口氣,他想到剛才听到的話,李家的竇夫人在養豬場里,想來應該是如張晨所說的那麼干淨。

當下的家豬大多都是養在茅廁旁邊,有的甚至直接養在茅廁里。概因那些豬的任務就是對排泄物再加工,它們的作用就是肥田……。

妞妞不太清楚這方面,進寨子前他們都是苦哈哈的人,家里都沒有養豬的實力,畢竟他們吃得少,拉的也少,供不起豬的食量……。

而且自寨子里的野豬崽長大轉移到欒川後,寨子里就沒有缺過野豬肉,所以寨民們也不談那些家豬的養殖方法。

妞妞啪嘰了下小嘴說道︰「那些小豬都很可愛,粉女敕女敕的,听老師說烤乳豬很好吃。」

楊廣和張晨的嘴角都抽搐了下,張晨開口說道︰「那些豬這兩年還不能吃,目前需要進行擇優培育,而且還要進行健康篩選的工作。」

張晨說著話的時候還用手指了下不遠處的一大片房子,那里就是養殖場。

宮楠為將來的牲畜養殖考慮過,雖說有跟著他過來的那些野豬,但也不能把它們當家畜飼養,尤其是將來需要擴散養殖,那些強大、脾氣壞的野豬就很不合適了。

而華夏的家豬馴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他所要做的就是規範養殖,以及選拔培養優秀的種豬。

至于是否強化它們,還是用野豬來雜交,這些是以後才會考慮的。

現在養殖場里進行的從各地匯集家豬,用發光蘑孤粉給它們排寄生蟲,再給予健康的飲食和清潔的生活環境。

待這些豬繁殖出兩三代,就從那些後代中選出最優秀的。

……

楊廣鼻孔輕嗅,他沒有聞到臭味。

想到竇氏在那里拍照紀錄,他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

竇氏有著攝影愛好,據他所知,以往竇氏向來都是用來拍攝有紀念意義的場景。

比如龍門和鞏義附近的石窟,說是那些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宗教文化。

還有大同坊里的那些建築,還拍了電影拍攝時的場景以及一些大的娛樂活動場景。

而且,之前他‘發明’給牛上鼻環,證明了其極為有用後,竇氏還專門拍了張幼童牽牛的照片。

那麼,此時竇氏前來拍照,說明這養豬場不簡單啊。

楊廣覺得若是可以的話,這養豬技術他也能摻和一下。

如今威虎寨的一些新技術多是宮楠提出或指導,研究過程則是由學生們來完成。

他覺得自己也能成為一個高尚的指導員,讓那些學生來完成自己培育優秀種豬的‘構想’。

楊廣有些遺憾,自己是帝王,著實不適合直接去研究家豬的培育。

他吐了口氣,揮揮手說道︰「走,前去看看那里的養殖情況如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