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6章 太子英明,天佑大周!

御書房內,太子周睿嘴里說著請父皇降罪,臉上卻是半點懼意都無。

他繼續道︰「兒臣還要說一句,蔡相乃大周宰相,國家柱石,父皇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但方林這一年以來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大事,比蔡相又差到了哪里?」

「父皇,不應厚此薄彼,更不能欺負老實人。」

「放肆!朕何時欺負方林了,如此英杰,朕喜歡還來不及!」老皇帝喝道,瞪了周睿一眼,忍不住啐道,「不過,你要說方林是老實人,那這天底下可都是老實人了。」

能開玩笑,看來陛下並未生氣……眾人頓時露出了笑容,為太子捏了一把冷汗的同時,望向他的目光也出現了些許變化。

哪怕方才被太子稍稍有些貶損的蔡相,亦是目露歡喜之色。

太子能如此為臣子仗義執言,甚至不惜頂撞陛下,實乃百官之福,大周之福!

「不過你倒是當真提醒朕了。」老皇帝繼續道,「確實,朕不能因為方林早就做好了準備,便心安理得讓他受委屈,相反,越是如此,朕越應該庇護他!」

「也是蹊蹺,如你剛才所說之事,朕會毫不猶豫拒絕恆帝,庇護蔡愛卿,為何懲處方林一事,朕卻從未想過拒絕?明明朕……」

說到這里,他頓住了。

後面的話是,明明朕更加喜歡方林這小子,這顯然是不適合當著蔡相的面說出來的。

「父皇有所不知,這便涉及到人的心理問題了。」

太子笑著解釋道︰「就好比同樣吃一頓飯,每隔半天吃一頓,與餓了三天吃一頓,自然是不同的。」

「這件事謀劃了這麼久,花費了這般大力氣,終于等到了即將功成的一天……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父皇與諸位大人的心情,便如餓了三天的人終于要吃到飯的心情是一樣的。」

「這時候,若是出現了阻力,阻止你吃這即將吃到的飯,人們首先想的,必然是快速克服阻力,快點吃到飯。」

「若是阻力大也就罷了,人們也許還會再想其他辦法,可若是阻力小,那必然會選擇克服阻力,同時,因為餓得厲害,為了快點吃上這頓飯,原本一兩銀子的飯,哪怕賣到二兩三兩,急切之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同樣的道理,嚴懲方林,確實非常容易辦到,可以說阻力很小,而召回方林是一兩,嚴懲方林是二兩,處死方林是一百兩,一百兩銀子吃一頓飯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二兩銀子吃一頓……雖說比一兩銀子貴了些,但,為了快點吃到這頓飯,便也可以接受了。」

「父皇明白了麼?不是您不重視方林,也並非您不想庇護方林,只是因為眼看即將功成,您,還有諸位大人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為了盡快功成,別說嚴懲方林了,也許恆帝要再加‘一兩’,要我大周歸還之前的五州之地,說不定最後亦會答應。」

「而越是這般急切,就越是會忽略一點︰什麼一兩二兩,給什麼錢,再不將飯端過來,我就直接搶了,逼急了,我給你將桌子翻咯!」

「哈哈哈哈,還真是!」蔡相等人聞言,恍然大悟,紛紛大笑。

老皇帝則沒有說話,定定地看著周睿。

「看來,朕的選擇沒錯。」

「洞察人心,見微知著……你若不是太子,日後必是大周之禍。」

「父皇捧殺兒臣了。」

周睿趕緊擺手道。

事實上,哪怕已經成了太子,目前而言,他走得路線應該也還是繼續韜光養晦,尤其在老皇帝跟前,沒必要跟方林一樣表現,也不需要這般表現。

這次要不是方林,他才懶得多說,而說了這麼多,表面上是為了朝廷,為了陛下,實則很簡單,就是護短,不想那小子被辜負罷了。

有時一件事情的定性,其實沒那麼確定,正過來說可以,反過來說也可以,只要有理有據,便能左右人的想法。

站在快速得到國運的角度,讓方林受點委屈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怕他自己都極為樂意,反正他的宗旨就是為了大周好。

可站在庇護方林的角度,那就是不能讓功臣流血又流淚,朝廷絕不能因為些許利益,便辜負如此忠義之士!

兩個角度,其實都不為錯,而且都可行,那就看提出的人是誰了。

既然太子這般開口,老皇帝又表示了肯定,那蔡相、宗元等人,自然也就不會去堅持之前的想法了。

當然了,平心而論,他們亦沒有害方林的意思,亦只是就事論事罷了。

老皇帝沉吟片刻,用考較的目光望向周睿,開口道︰「若是按照太子的說法,接下來,當如何做?」

「兒臣以為,首先,在恆帝當真勻出國運之前,派人聯系方林,攻恆的一切事宜,別停,甚至再激進一些也無妨。」

既然已經露了頭,至少這次,索性就別韜光養晦了,該說什麼就說什麼。

周睿倒也干脆,條理清晰地繼續分析道︰「南邊是恆國眼下最軟的軟肋……且不說其國內鬼潮仍舊處于暴動之中,各州各府都疲于應對,西北那邊,晉兵打得凶 ,前段時間,恆軍大量援助西北,而方林所在的南邊又鬧了起來……行軍之事,朝令夕改乃是大忌,恆帝不太可能將剛剛派去西北的恆軍,又重新調遣回南邊,那麼,南邊便成了恆國防御最薄弱的區域。」

「這便是方林最近勢如破竹的原因,同樣也是恆帝這次不得不服軟的最重要原因,再不服軟,南邊的偌大疆域,難道都不要了不成?」

「若真是如此,他損失的國運其實更多!」

「是以,兒臣以為,恆帝最核心,最急切的訴求便是︰讓方林住手,將這支大軍重新化敵為友。」

「這才是他答應勻國運的真正原因。」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便好辦了,你勻我國運,我讓方林住手,其他別廢話,今時今日之恆國,已無俯視我大周的資格,你恆帝氣不過,那便憋著,妄想以此威脅,讓我懲處功臣,想都不要想!」

說到這里,周睿頓了頓,朝老皇帝拱手,認真道︰「父皇,兒臣認為,大周可以強硬起來了。」

「好!」

「好一個大周可以強硬起來了!」

「太子英明,天佑大周!」

蔡相等人在周睿說話時便頻頻側目,露出驚嘆與意外的眼神,說完之後,紛紛忍不住開口贊嘆。

他們頭一次發現,這位太子,竟有如此見地與才智。

以往,藏著可真夠深的!

「哈哈哈哈,有臣如此,有子如此,朕可高枕無憂矣!」老皇帝則是頗為贊許地望向周睿,又是欣慰,又是歡喜,唯獨沒有意外。

「朕便知道,你這個老八一直藏得很深,以往不敢表現,現在終于不怕了?」

周睿搖頭謙笑道︰「父皇說笑了,父皇麾下,能臣無數,哪里需要兒臣多嘴,以往不是不敢表現,而是無需表現,現父皇要兒臣說,兒臣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罷了,怪朕,以往是朕看走了眼,未發現你這塊璞玉。」老皇帝樂呵呵道,听了太子之言,他心情大好。

「不過朕還有一個問題,方林假意反叛之事,對內,當如何消化?朝野內外,朕該如何解釋?」

「為何要解釋?」周睿笑了,「您是天子,您做什麼事情,難道還要事事公示不成?」

「人是健忘了,現在百姓們關注方林這事,可若一直沒有下文,過段時間,除非與方林關系親近之人,誰還記得這事?」

「而方林回來之後,也該讓他歇息一段時日了,便讓他低調一些,安生休息便是,待過段時間,朝廷再次啟用,再向天下人說明即可。」

「屆時,時過境遷,朝廷可為光明正大為方林正名,言辭可稍稍含湖一些,維持朝廷的神秘感,讓百姓覺得這一切其實都是朝廷下的一盤大棋,也許反而能增加朝廷的聲望。」

「另外不要忘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那時候,父皇應該已然踏入真聖,我大周國運強盛,根據這樣的結果,再反過來為方林正名,豈不比現在光憑嘴說效果好上百倍?亦不會如何損耗朝廷的信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皇帝聞言,不住點頭︰「看樣子,你已有了通盤的考慮,既如此,此事便交給你負責。」

「也對,既立了太子,朕便適當要放手了,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著實累死個人,朕確實該休息一番了。」

周睿面色一變,當即道︰「兒臣才疏學淺,豈能擔此重任!」

「另外,父皇年富力強,馬上又要踏入真聖,大展宏圖,這才剛剛開始,為父皇鞍前馬後,兒臣一百個願意,可父皇要自個兒偷懶休息,卻讓兒臣挑起重擔,兒臣卻是不願。」

他一副不情願之色,好似當真不願接下這份差事似的。

「哈哈哈哈,行了,莫要裝得多委屈似的,你這個老八,最是滑頭,心里指不定如何高興呢。」老皇帝朗聲大笑,擺了擺手,面色逐漸認真,開口道,「立你做太子,並非朕一時沖動,實則自你提出書院改革之日起,朕便看到了你的滿月復才華,朕承認,當時朕便動了一些心思。」

「不過當時朕確實對你這文人身份有些疑慮,畢竟文人提升,靠得是才華,而才華這玩意兒,最是靠不住。」

「現你已是超凡巔峰,半步絕世,實打實用事實說服了朕,朕自然再無疑慮,將太子之位給了你。」

「從即日起,莫要再妄自菲薄了,亦不必藏拙了,更莫要怕什麼狗屁忌諱,朕不會忌諱,自己的兒子又何需忌諱?」

「你這太子越是優秀,朕越是高興。」

「記住,你乃大周太子,是大周儲君,是未來的大周皇帝,此為榮耀,亦是重擔,你要敢于擔當,勇于擔當!」

周睿有些失神地望著老皇帝,回過神來後,同樣變得面色鄭重,認真點頭道︰「父皇所言,兒臣謹記。」

「其實也不是故意在父皇跟前藏拙,只是以往這麼多年,習慣了……總之,是兒臣小家子氣了,兒臣,明白了。」

「明白便好。」老皇帝滿意點頭,揮手道,「去吧,去回復孔郁,按照你自己的意思。」

「兒臣遵命。」

「等會。」待周睿即將走到門口,老皇帝叫住他。

「父皇?」

老皇帝認真看了他一眼,又望向蔡相等人,最終開口道︰「從明日起,太子輔政。」

周睿面色陡變,一臉不可思議,當即跪地︰「父皇,不可!」

他甚至懷疑,這老皇帝,身體難道出了什麼問題?

今天什麼情況?

好在,老皇帝笑著擺手,解釋道︰「莫急,朕並非放手不管,不過是勻出部分事務,讓你輔左罷了,算是讓你鍛煉鍛煉。」

「這樣啊……那倒是可以。」周睿松了一口氣。

老皇帝沒好氣道︰「讓你輔政,朕怎麼感覺還求著你似的?」

「父皇莫惱,兒臣這就滾。」

出了御書房,周睿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沒去月華殿。

畢竟是「兒媳婦」,他其實是想過去提醒一句,免得那丫頭著急。

據說方林出事後,這丫頭還夜闖了御書房,也不知老皇帝有沒有將真相告訴她。

不過想了想,宮里的閑話確實頗多,一個笑容說不定便能編出一套故事,眼下剛剛成為太子,還是不要隨意進入後宮了。

況且距離事情了結也快了,便不急在這一時了。

……

很快出了宮,周睿沒有耽擱,直接前往了孔郁等恆國來使的安置之所,表明強硬態度。

正如他之前所言,開什麼玩笑,你恆國都丟盔棄甲了,還想提條件?

尤其還要嚴懲老子的崽,做夢呢!

于是,孔郁等來使連一天都沒能在大周安頓,便帶著這可謂是極壞的消息,立即踏上了歸途。

恆帝那邊,正在焦急等待,接到回報後,當場便差點將龍椅都給踢碎。

不過,與周睿的預料一致,此時的恆帝真的可謂是火燒眉毛了,沒有力氣,也沒有時間再去與大周談條件,來回拉扯,與孔郁等一眾朝臣緊急商議之後,只能忍氣吞聲,強壓下這口氣,頗為屈辱地最終答應,無條件勻出國運。

在這一點上,孔郁確實稱得上是功不可沒。

依舊是以百姓為借口,讓怒發沖冠的恆帝硬生生消了氣,無奈作出了無條件勻出國運的最終決定。

于是,當天下午,當方林依舊煎熬等待,強攻恆城之時,當老皇帝琢磨著恆帝接下來到底是會頑固到底,還是會徹底服軟妥協之際……

恆國皇宮。

御書房內,一道特殊的聖旨,最終被按上了玉璽大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