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

第六十三章原來如此

「吉侍郎,不用哀家動用錦衣衛進去搜人吧。」

「懿安皇後,您雖尊為貴人,但是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規矩,工部是朝廷的衙門,自然是要按照朝廷的規矩走。不合規矩,就算是陛下親自來了,臣這里也是不允許。」正說著,工部右侍郎黃偉正從工部衙門內走了出來,躬身施禮。朗聲說道。

「臣為了不讓皇家為難,估計避而不見,卻不知得罪了懿安皇後。貴人今日若是要問鐵路之事,臣這里還是一句話不能建。若是因此惹得貴人不高興,臣願意辭官謝罪。」

說完,將自己的官帽子摘了下來,端端正正的放在了自己面前。

右侍郎黃偉正在有了範文程的資助之後,他思考了好半天,才為自己想到了一個能挨皇家廷杖,又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同時又能迅速的在朝廷中暗潮洶涌的反對派建立自己的領袖位置的好機會。

那就是卡住四海鐵路的修建文書。

在做這件事之前,他仔細的思考過,做這件事風險不大,收益卻是很高。尤其是對于自己的官聲和在江南士林中的名氣。

一個堅持規則,不畏強權的清高文官的形象,就是自己這個階段最需要的。

更難得的是,現在的皇帝朱由檢又太重視規則這個東西了。甚至為了建立規則而不惜綁縛住自己的手腳。本來想著還有一些時間,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懿安皇後居然直接出面了,後面還跟著錦衣衛。

看到了這個場景,黃偉正甚至將明日京城之中流傳的關于自己事跡的文字都想好了。只要懿安皇後說出任何一個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就會用生命懟回去,當然了,身邊早就說好的胥吏絕不會讓自己真的撞到石獅子上面的。

可是,號稱範文程嘴中的諸葛孔明一般地黃偉正沒有想到的是,懿安皇後根本就沒有關心這件事到底不符合什麼規矩,而是用自己清冷的聲音澹澹地說了一句。

「那就辭了吧。」

「李千戶,去摘了他的管帽,拖了他的官袍,收了他的官印。」

「莊伯義,後天朝廷任命的新右侍郎就會到任了,到時候你再來。」

「我們回宮吧。」

「懿安皇後,您沒有這個權利,懿安皇後!」

黃偉正傻了,這和他預想的劇本不一樣啊?

「哀家沒有,他有沒有?」說著話,懿安皇後伸手就將兩歲多的朱慈烺抱在了懷里面。

听到這個消息的韓揉了揉自己額頭,有點疲憊地問道︰

「大皇子回宮了嗎?」

「懿安皇後已經帶皇子回去了。」

「我不是給工部說了,鐵路這件事情上,盡全力協助四海商行嗎?工部怎麼?」

說到這兒的時候,他已經就有心想要換掉工部尚書孫元化了。

「更衣,我去宮中。」

自從朱由檢走了之後,宮中和自己這個國相之間就恢復了過去朝廷的老模式。韓長嘆了一口氣,他知道工部在這件事情上面失了臉面,但是這黃偉正毫無意義的出這個風頭又是做什麼?現在朝廷上面的事情已經夠多了,依稀他也能感受到內部還有一股針對著自己反對勢力,現在將自己搞得也有點焦頭爛額的。

國相府的命令下去,不是給你層層加碼,搞得底下叫苦連天,要麼就是放任不管,搞到最後不了了之。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己挑擔子才發現這擔子還真是沉重啊。

要不,真的像陛下說的一樣,下點狠心打破一些壇壇罐罐?

坐在馬車中,想著想著就到了皇宮,懿安皇後已經在等著他了。

「黃偉正牽頭,填補了幾百人的難民的空白戶籍。這些人的來歷都有問題。錦衣衛已經接手了。」

還沒有等韓張口,懿安皇後直接說道。

「這里面還有一些東廠從盛京傳出來的一些消息。」

「那老臣就明白了。」韓一塊大石頭落了地。至少懿安皇後並不是任性所為。

「陛下說了,國相現在有點束手束腳而已。」

于是,國相府卻很快就完成了對右侍郎黃偉正辭官的確認,就算是文官中議論紛紛,但是,國相府卻也不去解釋。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只是京城中的一個插曲而已,沒想到,自從崇禎新朝以來的一場針對京官的大抓捕這才拉開了序幕。

黃偉正免職的第二天,就消失了。普通老百姓沒有感覺,可是隱隱約約听到了這個消息的眾多官員已經開始坐臥不安了。

五天之後,錦衣衛就開始在各個衙門開始抓人。

一開始,每一天抓的人還是一個兩個而已。然後,就變成了五個六個,到了最後,就變成了一個官署中除了基層的胥吏之外,剩下全部都被帶進去了。

人心惶惶的時候,一張張認罪狀直接被印成了冊子,下發到了每一個官員的手中。

從此以後,雖然官員人數減少了三成,韓卻發現,自己的這個國相府和下面的六部,效率反而變得更高起來。

接著,陝西也傳來了好消息。

在福王世子不知所謂的一年的流竄之下,整個陝西基本上被完全霍霍了一遍。然後一路被洪承疇跟在後面,像是掃地一般地攆到了金州。最終,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世子連自盡的勇氣都沒有,整個人被洪承疇俘虜,自此,陝西行省自從崇禎元年就開始的動亂徹底安定。洪承疇也並沒有停留,而是將一個接近于空白的陝西省交給了朝廷之後,繼續西進。

又是大雪紛飛,但是這確實第一次沒有皇帝在的京城。

崇禎三年的冬季。

帝國的遼東防線終于穩定了。原本是帝國流血的傷口,現在變成了後金的血肉磨坊。

熊津已經取代了長崎,成為了控制東瀛貿易的最大的港口。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虎視眈眈,但是卻還沒有動手。大家還在維持著一個危險的平衡。

山東曲阜換了主人,接著對孔家的清洗,山東行省的土地改革也全面完成。

江南三省經過哭廟送稅桉一桉,元氣大傷。接近一百多戶的土豪沒有一戶能活著回到自己的故鄉。于是,即使朝廷對于三省的行政改造沒有進行。

可是,陳子龍和來順之帶領的國有紡織行當、糧食行當,錢莊卻借著接手這些遺留產業的機會,已經全面進入了江南三省。

原本的財富已經變成了掌握在朝廷手中的資產。

三年時間,終于,一個由新一代掌握的大明重新回到了歷史的軌道之上。

朱由檢並沒有回到京城,離開了福州之後,他又前往了廣州府。

一邊是繁花如春,一邊是大雪紛飛。

下面就是對外的侵略史了。

朱由檢默默的對後世的自己說道。

「從今天開始,你可能要學習一個新的大明歷史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