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再世為人,許多事情都與過往不同。

但孟修遠清楚,現在並非是唏噓感慨的時候。

眼下最該做的,還是要在武功上下功夫。

畢竟這天龍世界與倚天世界沒什麼本質上的不同,皆是弱肉強食。若沒有武學在身的話,說不定哪日運氣不好,便會死于非命。

于是,說做便做,這一夜之間孟修遠只睡了一兩個時辰,余下的時間,都是在盤坐練氣中度過。

以孟修遠的武學經驗,搭配這幅根骨清奇、經脈堅韌寬闊的絕佳身體,自然是可以在修習真氣的過程中勇 精進,無需擔心有什麼走火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前世由于提煉真氣速度太快,消耗五髒六腑之中的精華太多,使得孟修遠當時不得不靠諸位師兄替他尋來的奇珍異果、滋補藥材來補充,耗費巨大。

這一世,他沒有師父師兄們做後盾,自然是少了這樣的待遇。

不過好在,他前世一身精微元氣都被灌注到了這具小小的身體當中,雖然一大部分被自然消耗在對身體改善資質、洗精伐髓的過程中,但哪怕只余留下來一小半,于他此刻來看,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足夠他用以結合呼吸、提煉真氣。

至少幾年之內,他是無需顧慮這方面問題的。而幾年之後,他功力日益深厚,即便前世元氣用盡,五髒六腑也必然已經強健了起來,多吃些肉食水谷以作補充也就夠了。

……

待到天亮,孟修遠先是去喬三槐夫婦家報了個平安,表示自己那頭疼的毛病已經完全康復,讓他們夫妻二人無須為之擔心。

再之後,孟修遠便又回到了自己的那間小屋,繼續提煉真氣。

雖心中想著,將來一定要對他二位好好報答,但畢竟孟修遠此時只是個十歲孩子,現在還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如此,接下來孟修遠每日里除了去喬三槐夫婦家中吃飯,偶爾上山幫他們撿些柴火、拾些干草,余下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一個人待在家中。

好在孟修遠此世覺醒之前,性格也偏于內向孤僻,所以喬三槐夫婦倒也沒察覺出他的異常。反倒是覺得這孩子得了一場病之後,一夜之間更加乖巧有禮了,心中頗為欣慰。

在此期間,孟修遠倒也不是全都悶頭練功,同樣重要的是,孟修遠對自己在這天龍世界的武學路徑做了一個簡略的規劃。

畢竟相較于前世拜師武當,從小到大的習武路線都被張三豐這位武學大宗師給安排好了。這一世的孟修遠孑然一身,沒有人替他操心,自然是要自己多琢磨的。

好在,以孟修遠此時的武學境界,高屋建瓴地來設計一番,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要規劃將來,自然是要總結過去。回憶前世臨穿越前與師父張真人切磋時的「最終形態」,孟修遠覺得,其中還有許多可以優化的地方。

最先一點,就是他當時在海底練功,強行練成的所謂「壓縮真氣」的功夫,顯然是有些走偏了路子。

按他那種練法,威力雖然確實不俗,但液化之後的真氣難以精細控制,每一出手便是最強威力,顯然不是正途。

無法控制的力量,越是強大,也就越會帶來麻煩。

孟修遠現在雖仍想不通,該如何解決此問題,但終歸這條路是不能走了。「壓縮真氣」想來應該是一條正途,但卻不應該強行靠外力來達成。

反而思之,既然以孟修遠此時的武學認知無法解決這個難題,最好的方法,便是向這一片更加廣闊的新天地求解。

幸運的是,孟修遠隱隱之中覺得,他一定能在此世間武學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桉。

畢竟客觀而論,天龍世界的整體武學層次,還是要高于倚天世界一些的。

不只是絕頂高手的數量多了許多,連各家武學的神奇魔幻程度,也都遠遠超出。

「六脈神劍」、「火焰刀」這般內力凝聚為刀劍的絕技不提,單說那逍遙派的那些吸人內力、返老還童的功夫,便確實有些超凡月兌俗的意味在其中。

孟修遠此時腦中的如《九陽神功》、《九陰真經》這般的武功,放在這世間雖仍也算是世所罕見的絕頂神功,但畢竟和在倚天世界地位不同,未必就一定能稱得上是當世無敵了。

一片未知而深奧的武學海洋就在眼前,不免讓人有些激動。

只是穿越二十年,孟修遠對這天龍世界的情況已經記得不是那麼清晰了,細想許久,他才最終決定將自己的第一步,還是定在《北冥神功》這門功夫上。

作為一個穿越者來說,這個選擇可能有些俗套,畢竟誰都知道,段譽這位大掛逼的一生傳奇,很大程度上便來自于這門神奇的內功。

不過,與旁人大概不同的是,孟修遠之所以看重這門《北冥神功》,倒不是想要靠它吸取旁人的真氣。

畢竟他現在有所謂「二十倍張三豐內功天賦」在,沒有必要讓旁人的真氣混入體內,反倒把自己一身功力搞得駁雜。

孟修遠之所以看重這門功夫,是因為它與往來孟修遠學過的所有內功都不同。提煉出的真氣並非儲存在臍下丹田穴,而是儲存在胸口正中的羶中穴。

別看只是這一點點的差別,其背後,其實是全套武學理念的不同,與普通內功區別甚大,十分值得研究。

再者,這功夫之所以用「北冥」二字命名,取得其實是無邊無盡的用意。

反應在內功的實際效果上,就是說,練這門內功的人,身體里能儲存的真氣數量遠超尋常。

以其原話來說,便是︰「人食水谷,不過一日,盡泄諸外。我取人內力,則取一分,貯一分,不泄無盡,愈積愈厚,猶北冥天池之巨浸,可浮千里之鯤。」

這描述雖看起來有些夸張,有違常理。但細細思之,卻也不都是胡吹。

以實際桉例來舉例,孟修遠、張三豐這般人物,在倚天世界之中將內功修煉至頂天,也不過是能在身體里積蓄百年左右的功力,便覺得丹田已經儲滿,無法再增加真氣數量。

而段譽、虛竹這開掛兩兄弟,每人體內差不多都有兩百年的功力,卻依舊好似沒有達到極限,仍有進步的空間。

其中差距,顯然不是因為各人天資的問題,而是就出在了這《北冥神功》的特性上。

只憑這一點,孟修遠便有理由相信,這絕對是十分適合他的一門內功。

如此,孟修遠定下了目標,自然也就有了下一步的規劃。

那就是先用一年多的時間暫且積蓄力量,待得有了自保之力,再出發去謀求那功法。

只不過孟修遠此時兼具多項神功,到底要練哪一門,還是挺讓人為難的,算是一個幸福的煩惱。

最終只得用排除法,一項項來想。

首先,他欲學這《北冥神功》,到時候體內不能留存真氣,現在所練之內功,不過是為了暫時保證安全而已,所以自然是不會選擇練最為熟悉的《純陽無極功》。

畢竟這功夫進境太慢,不到大成之前威力難顯,短時間練著難以速成,實在是有些吃虧。

而《九陽神功》在大成之前,同樣有著容易不能耗氣太過、容易泄氣而亡的缺點,也被孟修遠排除。

《龍象般若功》屬于西域武學,背後那三脈七輪的理論與中原武功差異太大,難說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本就不再考慮範圍之內。

只余下改良版的《武當九陽功》和《九陰真經》兩門功夫進入決賽圈,讓孟修遠一時間有些糾結。

思慮半晌,孟修遠還是決定選擇《九陰真經》這門道家神功。畢竟相較而言,同樣是沒有什麼缺點的兩門功夫,這《九陰真經》終究是武學思想要高上一籌,更為精妙一些。

下定決心,孟修遠便沒有再猶豫,一門心思地投入到修煉之中。

日子一天天過著,周而復始。

除了孟修遠身上內功日漸厚實,與喬三槐夫妻的關系也相處得愈發親近,這寧靜的小村莊里,似是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直至這一天中午,孟修遠又到喬三槐夫妻家中蹭飯,事情才發生了變化。

他剛把從山上順路撿回的枯柴放到院子角落,突地便听得一個雄渾爽朗的聲音從背後響起︰

「孟兄弟,半年不見,你這個子倒真的長高了不少。

快進屋,我可是帶了好酒好菜回來。」

孟修遠聞聲當即轉過頭去,便見屋門口站著一位大漢,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國字臉。明明年紀不大,卻極具威勢。

孟修遠見那人樣子,下意識地便月兌口而出︰

「喬大哥,你回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